- 读书 >
- 中国通史 - 白寿彝 >
- 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 >
- 丁编传记 >
- 第十五章辽太宗
第二节继续争战中原,伺机开拓疆土
辽朝统治者虽然主观上有插手中原事务,进而将统治范围推进到黄河以北的主观愿望,并不时侵扰与之相邻的燕云地区,但进一步向南发展势力,客观上却不得不利用割据势力间的矛盾和冲突,伺机而动。自阿保机以来,他们惯用的手法就是应中原某些割据势力之邀援助一方与另一方对抗。阿保机时曾配合卢文进、王郁、张文礼,进军涿、定诸州境,均无功。耶律德光继其未竟之业,继续等待时机参与中原割据势力间的斗争。天显三年(928),后唐义武军节度使兼中书令王都因谋求更大的权力,被明宗削夺官爵,遭到讨伐,遂通过奚秃里(又作“秃馁”,汉译“太尉”)铁剌向契丹求援,给契丹南下参与中原事务提供了又一次机会。耶律德光遂命铁刺率军前往援救,并陆续派出契丹军增援。但契丹军每每失利,兵士战死和被俘者数千人,首领数十人被俘。天显五年,东丹王耶律倍又投奔后唐。后唐明宗在位期间,中原比较稳定,耶律德光的军政目标还难以实现,于是他一面不断派兵攻打云中等郡县,一面加强了与后唐的政治交涉。
936年(契丹天显十一年,后晋天福元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与末帝李从珂互生猜忌,欲夺后唐以代之,遣使向契丹求援,约事成之日,割卢龙一道及雁门以北,称臣,以父礼事耶律德光,为耶律德光提供了又一次干预中原事务的机会。于是耶律德光应石敬瑭之约,亲率5万大军援助石敬瑭,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按照协议,晋将幽、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云、应、寰、朔、蔚十六州割与契丹,每年向契丹输帛30万匹。938年(契丹会同元年,后晋天福三年)晋使至辽,“奉表称臣,谓契丹主为父皇帝”①,献十六州图籍,上述律太后尊号为“广德至仁昭烈崇简应天皇太后”,耶律德光尊号为“睿文神武法天启运明德章信至道广敬昭孝嗣圣皇帝”。通过援立石敬瑭,契丹不但使中原政权成为附庸,而且将燕云十六州纳入自己的直接管理之下。
十六州的并入对契丹政权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从此,它不但统治了俘获和流亡到草原的汉人,而且直接统治了汉地。发达的农业为契丹政权提供了丰富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增强了契丹社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汉文化对契丹社会的影响更加直接;同时,契丹统治者也直接面临着如何统治以汉人为主体的农业区的问题。
晋高祖在位的七年中,契丹与晋关系良好,对中原局势的稳定和契丹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作用。会同五年(943)晋高祖死,群臣立石重贵为帝,对契丹称孙而不称臣。契丹遣使责问,晋臣出语不逊,激起了耶律德光的不满;契丹卢龙节度使赵延寿欲代晋为中原皇帝,乘机鼓动对晋用兵;晋平卢节度使杨光远又密通契丹,告以“晋主负德违盟,境内大饥,公私困竭,乘此际攻之,一举可取”①,再一次激发了耶律德光南下的政治热情。会同六年底,他下令“赵延寿、赵延昭、安端、解里等由沧、恒、易、定分道而进,①《资治通鉴》卷281,后晋高祖天福三年。①《资治通鉴》卷283,后晋齐王天福八年。
大军继之”②,同时又遣将从雁门南下,发动了与晋争夺中原的战争。
自会同七年(944)至九年,经过了三年的征伐,晋北面行营招讨使杜重威以20万军不战而降,晋军主力丧失殆尽。晋帝自焚不果,上降表,耶律德光终于实现了自其父以来占有黄河以北地区的愿望。于是,他改会同十年为大同元年,改契丹国号为大辽,以镇州为中京,以赵延寿为中京留守。显然,耶律德光心目中的大辽是将晋朝统治地区包括在内的。但是,由于契丹军队的掠夺激起了中原汉人的顽强抵抗,刘知远又在太原称帝,耶律德光在任命了各州郡节度使后,便于大同元年四月撤军北归,在回军途中病死。东丹王之子耶律阮(契丹名兀欲)在军中被诸将拥立为帝,此即辽世宗。耶律阮北归后,与其祖母述律氏为争夺政权几乎酿成一场武装冲突,留守中原的契丹军心也发生了动摇。
耶律德光北归后,汉人节度使相继叛辽,或自立,或附汉。各地人民也纷纷起事杀辽官,袭击契丹军。留守汴州的宣武军节度使萧翰和其他留守中原的契丹军将也擅自北归,耶律德光经三年鏖战所得的中原晋地乃为北汉和后周所有,辽朝并未能享受到胜利果实。
灭晋战争的胜利,除依靠契丹骑兵的军事优势外,耶律德光也充分利用投靠契丹的汉官的政治野心和晋朝官僚将领间的矛盾。首先,他利用赵延寿谋求取代晋帝为中原皇帝的野心,充分调动了赵延寿的灭晋积极性,使他充当灭晋的急先锋①;同时,他对晋朝内部的情况也有相当深入的了解②,也随时注意利用晋朝将领间的矛盾,以分化和拉拢的手段,使之为己所用③。这样,就增加了自己的力量,削弱了晋军的战斗力。当然,这一切,都得益于他们对中原情况的了解和熟悉。
契丹骑兵虽勇武善战,但他们所面对的却是人数、武器装备远胜于己且
②《辽史》卷4《太宗纪》下。①用兵之初,耶律德光将山后和卢龙兵5万人交与赵延寿统领,并“委延寿经略中国,曰:‘若得之,当立汝为帝。’又常指延寿谓晋人曰:‘此汝主也。’延寿信之,由是为契丹尽力,画取中国之策”;辽中
路军的胜利,多由延寿之力,故耶律德光回南京整军期间,诸将多受责罚,唯赵延寿得免;契丹军再次南
下时,延寿又以诈降配合。可见赵延寿在灭晋之役中是何等卖力。但晋朝灭亡后,耶律德光任官遣将,却
绝口不提先前的承诺,赵延寿不得已求为太子,也被拒绝。耶律德光竟冠冕堂皇地说:“我于燕王,虽割
吾肉,有用于燕王,吾无所爱。然吾闻皇太子当以天子儿为之,岂燕王所可为也”;当张砺奏拟赵延寿为
中京留守、大丞相、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枢密使时,他却取笔涂去“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
此足以看出耶律德光在用人行政上不但很有主见,而且与其父一样善于权变。参见《资治通鉴》卷283、284、286。②辽晋宗藩关系的确立,加强了双方的交往和联系;辽朝统治集团中,有相当数目的汉官;末帝时,晋臣中也不乏通辽者;最根本的是辽自阿保机、耶律德光以来,一直不曾放弃占有黄河以北的军政目标,故辽
朝统治者对中原的情况一向关心,也随时注意搜集有关情报。故灭晋后,耶律德光“每谓晋臣曰:‘中国
事,我皆知之,吾国事,汝曹不知也。’”
③契丹南下,杨光远即与之配合;贝州军校邵珂为之提供贝州军情;太原节度使刘知远则身为北面行营都统,却按兵不动,“慎事自守”。杜重威统率晋军主力,畏敌怯战,且有降意,耶律德光又以中原相许,以坚其降志,他说:“赵延寿威望素浅,恐不能帝中国,汝果降者,当以汝为之。”重威果降,晋朝大势
亦去。杜重威既降,耶律德光又遣赵延寿“衣褚袍至晋营慰抚士卒,曰:‘彼皆汝物也。’杜威以下皆迎
谒于马前,亦以褚袍衣威以示晋军,其实皆戏之也。”见《资治通鉴》卷285。看来,不论是对赵延寿,还是对杜重威,耶律德光的许诺皆无真意,不过是利用他们的野心为自己的军政目的服务罢了。
占有地利优势的晋军。初期,契丹军屡屡失利,战争进行得十分艰苦,耶律德光不得不三次征兵和调整作战部署。会同七年,契丹军三路南下,耶律德光自领中军主力,以赵延寿为先锋。但西路在太原、雁门受阻,东路初获小胜,继而失利,只有中路长驱直入,无功而还。
会同八年第二次大举南下,又为晋将皇甫遇、慕容彦超、李守贞、符彦卿等所败。国内人畜多死,诸部厌战。时晋又遣使求和,太后也力促议和班兵。但耶律德光依然坚持“割镇、定两道隶我,则可和”①。
会同九年十一月,再次南下。主力自易、定趋恒州。利用杜重威怯懦不敢战的弱点,以大军与杜重威夹滹沱河列阵,遣将出晋军之后,断其粮道及归路。同时以中原皇帝的高位向杜重威诱降,终于扭转了战局,取得了灭晋之役的胜利。它不仅表现了耶律德光坚韧不拔的毅力,也体现了他拓土开疆、占有中原的意志和决心。
在灭晋的前后,也不断遣将继续征乌古、党项、吐谷浑等,巩固辽朝对
这些部族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