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中国通史 - 白寿彝 >
- 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 >
- 丁编传记 >
- 第六十四章真德秀魏了翁刘克庄
第一节真德秀魏了翁
真德秀
真德秀(1178—1235),字景元,后改希元,号西山,世称西山先生。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庆元五年(1199)进士,入仕任南剑州(今南平)判官。开禧元年(1205)又中博学宏词科,为福州(今属福建)知州、福建路安抚使萧逵的幕僚,次年入朝任太学正,嘉定元年(1208)升太学博士。真德秀对奸臣史弥远的降金政策十分不满,上奏指出:“虏人欲多岁币之数,而吾亦曰可增;虏人欲得奸臣之首,而吾亦曰可与;至于往来之称谓、犒军之金帛、根括归明流徙之民,承命唯谨,曾亡留难。……今日寻盟于虏,……抑将听命于敌而图苟安之计乎。”①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兼沂王府教授、学士院权直、秘书郎、著作佐郎等。
嘉定四年,“时相(史弥远)将用(真)德秀,会言官抵之”②,“每谗公(真德秀)以谄时相获骤迁”。真德秀力辞新命,改兼礼部郎官①。历军器少监、权直学士院、起居舍人、兼太常少卿。嘉定六年十月,为贺金宣宗即位使,北上至盱眙(今属江苏)边城,准备进入金境,当时金朝外受蒙古进攻、内有人民起义,未能过界成行,真德秀在盱眙等待至次年初,仍不能前往金京城中都(今北京)庆贺金宣宗即位;只得退回南宋都城(“行在所”)临安,上奏提出整顿边防,以达到“退足以守,进足以攻”;对于金朝的形势也应了解清楚,不能“言人人殊”,以达到“闻事必实”等一系列措施②。以后又一再上奏论述宋金形势,然而,“时朝论方事苟安,谓公(真德秀)张望”③,真德秀愤而要求出任地方官,未被允许。
嘉定七年(金贞祐二年,1214)七月中旬,金使来告已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真德秀随后即奏请停止每年给金朝的“岁币”被采纳。真德秀看到宰相史弥远并非想振兴图强,而只是在执政之初就采纳理学人士刘爚的建议,崇尚理学,以官爵收买人心。作为理学家的真德秀,当然欢迎崇尚理学之举,但对史弥远“以爵禄笼天下士,至有声望旧人折节营进,反为所薄”的情况深为不满④,非常感慨地说:“吾徒须急引去,使庙堂知世亦有不肯为从官之人。”⑤虽然史弥远进行挽留,但真德秀去意坚决,同年十一月,真德秀出任江东路转运副使。江东地区适值旱灾蝗害,真德秀奏罢贪官,并在临时分管的灾区广德(今属安徽)、太平(今当涂)两地开仓赈济,政誉始著。二年后调任泉州(今属福建)知州,泉州为重要外贸海港,而原先不仅商税重,而且官员以“和买”的名义低价收购外商货物,以致外商海船进港数锐
①《真文忠公文集》卷2《戊辰四月上殿奏札一》。②《宋史》卷437《真德秀传》。①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168《西山真文忠公行状》。②《真文忠公文集》卷3《使还上殿札子》。
③
④刘克庄:《西山真文忠公行状》。⑤《宋史》卷437《真德秀传》。
减,一年只有三四艘。真德秀上任后,不仅公布税额,而且禁止官吏购买外商货物,并且组织民兵剿灭海盗王子清、赵郎所部,对外贸易迅速恢复,第三年到港海船就达36艘之多。嘉定十二年秋,真德秀升任隆兴(今江西南昌)知府兼江西安抚使,次年以母死辞官守丧。嘉定十五年,服除起复,任潭州(今湖南长沙)知州兼湖南安抚使,在任期间改酒类专卖为收商税通商,取消田税正额之外以“捧撮米”每石增收一斗七升的附加税等苛政。
嘉定十七年闰八月,宋宁宗去世,史弥远即以宗室赵贵诚改名赵昀继位,是为理宗。九月中旬初,下诏召已是著名理学家的真德秀回临安,三天后即被任为中书舍人兼侍读,还未到任;过了两天又升改为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侍读,升迁之速前所未有。真德秀对史弥远擅权废立不满,不仅一再辞免新命,迟迟不赴任,直到同年十二月才离潭州,又请假便道回家乡浦城休假,并再辞新命请求依旧任地方官。宝庆元年(1225)六月初才到达临安,原皇位继承人济王赵竑已于正月间被史弥远害死,更引起真德秀的不满,一月之间四辞直学士院,七月初终于辞去直学士院而只任礼部侍郎,并一再为济王赵竑辩解,并指出:“霅川之议(指杀害赵竑后的善后事宜)不询于众。与赏罚徇私,馈赂公行。”正如魏了翁所说:“皆人所难言。”因“而权臣(指史弥远)益媢(嫉妒)忌矣”①。真德秀于八月,一再请求以宫观闲差就医养病,又因为在对被害的济王赵竑追赠方面与史弥远及其党羽的意见不合而受到攻击,因而又三次自请黜责。九月初,以焕章阁待制提举宫观闲差,任便居住。真德秀自知不为史弥远所容,因而自请辞免待制及宫观而获准。十一月,以“真德秀奏札诬诋”,终于被“落职(待制)罢祠(宫观)”①。
真德秀早年从学于朱熹弟子詹体仁,为朱熹的再传弟子,虽然学术成就有限,却是当时理学正宗的宗师,声誉很高,是朱熹之后名望最高的理学家。史弥远党羽原拟贬窜真德秀,但一向对史弥远言听计从甘当傀儡的宋理宗,这次却亲加“保全”,而且“落职罢祠”②,也可以说是同意真德秀前些时的请求。可能宋理宗觉得如果真对当时的理学宗师真德秀加以贬窜,那么奸相史弥远崇奉理学的伪装将被撕破,史弥远也许是在清楚了这点之后而未再深责真德秀,使真德秀能安然退归故里著书立说。
非正常继承帝位的宋理宗地位早已稳固,而且在崇奉理学的活动进一步加强的形势下,绍定四年(1231)六月,真德秀与原遭贬窜的理学家魏了翁,同时恢复原职名及宫观祠禄。次年,真德秀复出任泉州知州。
绍定六年十月,奸相史弥远死,其党羽郑清之虽于九月已升任右相,但史弥远的倒行逆施实在不得人心,因而不得不将充当史弥远打手的袁韶、李知孝、梁成大等加于贬降。而理学宗师真德秀升任福州知州、福建安抚使。端平元年(1234)四月,即被召为户部尚书;九月到临安后,改任翰林学士兼侍读。次年三月,升任副相(参知政事),但时已有病,未及有所作为,即于四月罢政,以宫观闲差养病,五月病卒,享年58岁,谥文忠。有《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等传世。
①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69《参知政事资政殿学士致仕真公(德秀)神道碑》。①《宋史》卷41《理宗纪》一。又《理宗纪》中记真德秀提举宫观为八月,误。参见刘克庄《西山真文忠公行状》。
②魏了翁《真公(德秀)神道碑》作“仅降三官”而非“落职罢祠”。真德秀自称“居间数年而予之祠”(《真文忠公文集》卷16《辞免权户部尚书状》),则魏了翁所记有误。
魏了翁
魏了翁(1178—1237),字华父,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庆元五年(1199)中进士第三名,授剑南西川节度(驻成都,今属四川)判官厅公事。嘉泰二年(1202)召为国子监的国子正,次年改任国子监武学博士。开禧元年(1205)召试学士院,改任秘书省正字,次年升秘书省校书郎,以亲老为辞而出任嘉定(今乐山)知府。同年末,在赴任途中到达江陵(今属湖北)时,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叛宋降金,魏了翁因而未能到任。次年二月李好义等杀吴曦后,魏了翁在继续赴任途中于广安(今属四川)收到免职之命,遂奉双亲回蒲江故里。同年末,奸臣史弥远秘密杀害权臣韩侂胄后,理学人士刘爚建议史弥远崇奉理学、起用名人以改善其丑陋形象。“朝廷收召诸贤”,理学家魏了翁也在收召之列。嘉定元年(1208)十月,“会史弥远入相专国事,(魏)了翁察其所为,力辞召命”①,魏了翁从一开始就觉察到奸相史弥远“收召诸贤”的用意,因而“三辞聘召”以“迁延岁月”②。不久父亲去世,魏了翁解官守丧,遂于州西白鹤冈下建成鹤山书院,著书立说,授徒传道,宣扬理学。起复,任汉州(今四川广汉)知州,免欠税以减轻人民负担,但因桥毁伤人命而降授宫观闲差,数月后又起任眉州(今眉山)知州。嘉定四年,升任潼川府(今三台)路提点刑狱公事(监司);嘉定八年,兼本路提举常平,后又改兼转运判官。作为理学家的魏了翁见到南宋理学家朱熹、张栻均已赐谥,次年春遂以周敦颐曾任本路合州(今重庆合川)的官职为由,奏请为周敦颐赐谥,同时也为程颢、程颐请谥。在魏了翁的一再奏请下,直到嘉定十三年,朝廷才特赐周敦颐谥元、程颢谥纯、程颐谥正,魏了翁遂进一步为张载请谥,并请将四人从祀孔庙,朝廷虽随后又特赐张载谥明,但未同意将四人从祀于孔庙①。尽管如此,将不符合通常赐谥规定的四个理学创始人特赐谥号,仍极大地提高了理学派声望,并为以后理学独尊地位的取得奠定了基础。
嘉定九年,魏了翁一度以路级监司官代理本路的遂宁(今属四川)知府,嘉定十一年春,改任泸州(今属四川)知州、兼主管潼川府路安抚司公事(帅司)。母死守丧,起复后任潼川知府。
嘉定十五年,魏了翁被召回朝,史弥远企图将已是著名理学家的魏了翁收为己用,虽遭到拒绝,但仍不断升迁其官职,魏了翁初任兵部郎中,后改任司封郎中兼国史院编修。次年,升太常少卿。嘉定十七年,升秘书监,又改起居舍人。同年秋,宁宗死,奸相史弥远废原皇位继承人赵竑,而扶植宗室赵贵诚即位(理宗,改名昀)。魏了翁感到“时势忽异”,因而“积忧成疾,三疏请闲(宫观)”,不但未被同意,反而升为起居郎,他又上疏请求罢官领宫观闲差,仍未被同意。宝庆元年(1225)正月,原皇位继承人济王赵竑被史弥远迫害致死后,引起以魏了翁、真德秀为首的正直人士的不满,魏了翁为因此而贬窜的官员送行,又被认为是“首倡异论”。魏了翁继续以
①《宋史》卷437《魏了翁传》。②《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41《鹤山书院始末》。①《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15《奏乞为周濂溪赐谥》、《奏乞早定周程三先生谥议》,卷42《简州四先生祠堂记》等。
病告假,并请领宫观闲差,前后达五次之多。史弥远为了拉拢魏了翁,反而于九月升魏了翁为权工部侍郎,他在再次请祠后,理宗诏令不准再有呈请,才于十月初到部任职,随后又推荐他人自代。史弥远认为魏了翁始终不为自己所用,才于同年十一月以“欺世盗名,朋邪谤国”①,而处以降三官,靖州(今属湖南)居住,魏了翁遂于贬所靖州建鹤山书院,湖湘、江浙学子不远千里前来求学。
绍定四年(1213),魏了翁恢复原官衔领宫观闲差。次年五月,任为遂宁知府,魏了翁辞不受命。八月,改任泸州知州、潼川府路安抚使,于是修军备、兴学校,百废俱兴。
绍定六年十月上旬,南宋依照与蒙古的联合灭金协议,出兵与蒙古军围攻金临时都城蔡州(今河南汝南)。同月下旬,奸相史弥远死,宋理宗开始亲政,史弥远的亲信郑清之此前已升任宰相。端平元年(金天兴三年,蒙古窝阔台汗六年,1234)正月,南宋、蒙古联军攻占蔡州,金亡。蒙古违背灭金后归还河南的原协议,只愿将陈州(今淮阳)、蔡州以南地区归宋,宋军在同意新协议后退兵。但宋理宗与郑清之等却想乘蒙古退兵之际,出兵占领河南以建不世奇功。南宋军队于同年六月占领故都开封、七月又占领原西京洛阳,但在蒙古军的反击下,宋军迅速溃退,这次草率行动,为蒙古军南下留下了借口。
宋理宗、郑清之为了改善形象,不仅贬逐史弥远的一些爪牙,还加紧推行崇奉理学,召用著名理学家真德秀、魏了翁等。端平二年十一月,魏了翁升任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京湖军马;次月,一介“书生未闲(娴)军旅之事”的魏了翁,又兼领督视江淮军马①,担负起长江中下游全面抗击蒙古军的重任,“朝论大骇,以为不可”,魏了翁虽然也一再推辞新命,但仍不得不勉强赴任。其实,这只是郑清之等“始谋假(借)此命以出(魏)了翁”。当宋理宗在魏了翁的请求下,赋予“便宜”处置军政事务的大权之后,郑清之等“复以建督(督视府)为非”,而且魏了翁的“奏陈动相牵制”②,根本不能有所作为。
端平三年二月,魏了翁被免去督视职务,而以签书枢密院事回朝。同年四月,魏了翁乞求解职归田里,被任命为潭州(今湖南长沙)知州、湖南安抚使。在魏了翁力辞后,改为提举宫观闲差,但同年十一月即被重新起用为绍兴(今属浙江)知府、浙东安抚使。嘉熙元年(1237)正月,改任福州(今属福建)知州兼福建安抚使。魏了翁一再请求致仕,同年三月死后十日,致仕诏书才颁下。谥文靖,累赠至太师、秦国公③。世称鹤山先生,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等多种著作传世。
魏了翁虽与朱熹弟子无师承关系,却是很有成就的理学家,与真德秀齐名,对于理学思想的传播起过重要作用。魏了翁自己也称与真德秀“同生于淳熙,同举(进士)于庆元,自宝庆讫端平出处又相似,然而志同气合,则
①《宋史》卷437《魏了翁传》。①《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26《辞免兼领督江淮军马奏状》。②《宋史》卷437《魏了翁传》。③《宋史·魏了翁传》作赠太师,而《理宗纪》二作赠少师,两者或有一误,但已不详,故此处作“累赠至太师”。又《宋会要辑稿》礼58之100作“参知政事魏了翁谥文靖”,可能是误载,录以备考。
海内寡二”①。魏了翁当时的声望虽稍逊于真德秀,但后人认为他的学术成就高于真德秀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