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医学争鸣与临床医学的发展

字数:1289

中国医学的发展,时有不同理论认识之间的学术争鸣和研讨,但以起于金而盛于元和影响明代医学发展的医学争鸣最富有代表性,且对促进临床医疗理论和技术的丰富最为明显。

医学争鸣与学派形成

宋代医学发展在一段时间内十分强调儒学,特别将其《惠民和剂局方》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医界甚至形成按证索方,不求辨证的通弊,这种情况越演越为普遍。故在金代的医学家不为宋代信条所惑,结合临床实际提出:“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的论点,对古方特别是局方提出质疑,认为要发展医学必须结合现实提高治病效果。在这样的情势下,出现了著名的四大医家。刘完素(1120—1200)提倡运气学说,强调:“不知运气而求医,无失者鲜矣”,认为传染病、流行病多由火热之毒而得,故主张多用寒凉药物予以治疗,并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在治疗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被尊之为寒凉派代表。张子和(1156—1228),提出:“古方不能尽治今病”的论点,批评了《惠民和剂局方》滥用温燥药物的弊端,认为疾病多因实邪所致,提倡:“邪去而元气自复”理论,故于疾病治疗多用汗法、吐法和下法,后世称之为攻下派之代表。他的学说源于刘完素而又有不同,使医学上的汗、吐、下三法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李东垣(1180—1251),提倡“人以胃气为本”,强调“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十分重视人体消化功能的保护和恢复。他的学术思想的形成,虽与其师张元素重视脏腑辨证有关,更由于当时战乱频繁,群众颠沛流离、食饮无常的生活环境和消化性疾病十分多见密切相关。由于他治疗多用温补脾胃之法,故后世尊之为补土派之代表。朱丹溪(1281—1358),他在中医理论上提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认为用“古方治今病焉能吻合”,对滥用温燥药的《惠民和剂局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更撰《局方发挥》以纠其偏,故在临床治疗上强调“滋阴降火”之法,后世医家尊之为滋阴派。朱丹溪的学术思想和医疗技术对日本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他们于十五世纪成立“丹溪学社”,继承和发扬其学术成就。

以上四大医家,各成门户。著名于世的还有张元素、麻九畴、罗知悌、项昕、王好古、罗天益以及明代葛乾孙、倪维德、吕复、王履、戴思恭等。

临床外科与骨伤科

在临床外科与骨伤科方面,元代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其代表人物有齐德之、李仲南、范亦林等。齐德之曾任太医院太医、医学博士,以精于外科而闻名于时。编撰有《外科精义》(1335年)3卷,总论外科医理等35篇,选录外科疾病常用方药145方,并各予以简要的叙述。其理论简明,其方药实用,对中医外科学的普及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李仲南,初尚养亲寿老,建道院于栖碧山中,因悟丹药之道远而尽心医学研究,汇集前人医疗经验和自己心得,尤以骨折、脱臼的诊断、整复和治疗更多特色,1331年编撰成《永类钤方》22卷。该书中所述多种骨折、脱臼之整复和夹板固定治疗方法,以

及医疗器械、方药等,均达到蒙古正骨术和中医正骨术的先进水平。就其时代而言,或可视为军阵外科骨伤科一次比较系统的经验总结。约与李仲南同时的范亦林(1277—1347),出身世医,曾任南丰医学教授,家藏历代医书甚多,经十余年整理研究,撰成《世医得效方》19卷,经江西医学提举司呈太医院,至正五年(1345)刊行全国。该书于正骨科论述尤精,所述正骨麻醉、正骨手法以及一些复杂骨折、脊柱骨折的复位和固定方法,多有创新。元代骨伤科发展所以先进,还在于运用了骨关节解剖观察以提高治疗效果。例如武将赵匣剌左肩中矢镞不得出。钦察取死囚二人,解剖其肩,视骨节浅深,知可出,即为凿其创,拔镞出之。又如创救战伤休克每用杀骆驼急以休克病人入驼腹、牛腹以急救之,都是比较科学的方法。以上两书均系大型综合性医著,以擅长外科、骨伤科而著名。


第二节医学基础研究与营养学成就第四节各族医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