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声学

字数:1477

对声的认识及应用

宋应星在《论气》中写道:“气本浑沦之物,……及夫冲之有声焉,飞矢是也;界之有声焉,跃鞭是也;振之有声焉,弹弦是也;辟之有声焉,裂缯是也;合之有声焉,鼓掌是也;持物击物,气随所持之物而逼及于所击之物有声焉,挥椎是也。”②说明一切声现象都离不开气的因素,声音的产生是因为物体的振动或急速运动对空气的冲击。他还写道:“物之冲气也,如其激水然。气与水,同一易动之物。以石投水,水面迎石之位,一拳而止,而其文(纹)浪以次而开,至纵横寻丈而犹未歇。其荡气也,亦犹是焉,特微渺而不得闻耳。”①在此宋应星明确地用水波与声波相比较,认为声音传播过程中空气的振动与水波的振动类似。当然他那个时代还不可能知道声波是纵波而水波是横波的差别。

方以智曾进行声波共鸣现象的观察和实验,他说:“《梦溪笔谈》曰:今有琵琶,以管色奏双调,则琵琶有声应之,以为异物。殊不知乃常理。二十八调,但有声同者即应,若遍二十八调而不应,则是逸调也。古法一律七音,共八十四调,更细分之,逸调至多,偶见其应,便以为奇耳。智(方以智)按洛钟西应,即此理也。今和琴瑟者,分门内外,外弹仙翁,则内弦亦动,如定三弦子为梅花调,以小纸每弦帖之,旁吹笛中梅花调一字,此弦之纸亦动。曹师夔鑢磬不应钟,犹之茂先(张华)知铜山崩也。声音之和足感异类。岂诬也哉!”②他还记述了一种原始的隔声技术:“私铸者匿于湖(地洞)中,人犹闻其锯锉之声,乃以瓮为甃,累而墙之,其口向内,则外过者不闻其声。何也?声为瓮所收也。”③与隔音消声相反,在音乐演奏中常常为了增强效果而需要共鸣装置。文震亨写道:“古人有于平屋中埋一缸,缸悬铜钟以发琴声者然。不如层楼之下,盖上有楼板,则声不散;其下空旷清幽,则声透彻;或于乔木、修竹、岩洞、石室之下,地境清绝,更为雅称耳。”④

具有声学特性的建筑

驰名中外的北京明代建筑物天坛,其中的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具有奇妙的声学效果。“回音壁”是一道圆形的围墙,高约6米,半径约32.5米。围墙内有三座建筑物,北面一座皇穹宇距离围墙最近处约2.5米。整个围墙整齐光滑,是良好的声反射体。围墙的弧形使得当入射角小于22°时,声波可被围墙连续反射而不受皇穹宇的散射。因此,如果一人贴近围墙讲话,而相距较远的另一人如也贴近墙壁,则可听得很清楚。“三音石”是位于回音壁中心的一块石板,人若站在此处击掌,可听到三次甚至多达五六次回响。

②《论气》气声二。①《论气》气声七。②《物理小识》卷一《天类·同声相应之征》。③《物理小识》卷一《天类·隔声》。

这是因为声音等距离地传到围墙后,被反射回到中心,于是听到第一次回声;然后声波再次传到围墙,再次被反射回来,又听到第二次回声;如此往返,直到声波能量衰耗殆尽。“圜丘”是一座由青石和大理石砌成的圆形平台,高出地面约5米,半径约11.5米。平台中心略高,向四周略有倾斜。除东南西北四个出入口外,四周全部围有青石栏杆。人若在圜丘中央大叫一声,听到的声音比平时要响亮。这是由于声波被栏杆反射到稍有倾斜的台面上,再从台面上反射到人耳,与原来的声音混合在一起的缘故。

朱载堉创建十二平均律

朱载堉创建的“新法密率”,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科学发现之一。这也是世界上首次提出的十二平均律的数理理论,为现代键盘乐器(如钢琴等)的创制奠定了基础。

朱载堉的“新法密率”理论及其计算方法在他的《律历融通》、《律学新说》和《律吕精义》等书中均有阐述。“新法密率”的主要科学贡献:一是创造了以弦律为主的十二平均律;二是采用“异径管律”的方法,提出了解决管口校正的新途径。

朱载堉把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运用等比生律,使得任何相邻两律间的频率比都相等,从而获得各律音高间隔的等程性,成功地解决了旋宫转调的

问题。其用数学公式可表示为

=1.05946=

12

2

,

,式中表示在一个

Tn

八度音程中十二个半音的任意一个音的弦长。这样新法密率实际上就是以

为比例因子的十二平均律。

,"

"

12

2

Tn+1

Tn

朱载堉在发明十二平均律的同时,还提出“异径管律”。这就是以管定律时,各律管的内径须随律管长度而异。他利用这种不同管径的特点来达到缩小空气柱与管长不一致的问题。他研究得出,在一个八度音程中按音高次序排列的十二个律管的管径构成了以为比率的等比数列。用数学公式可

24

2

表示为

n

=

24

dd

n+1

2

.


第一节力学第三节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