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从柴荣改革到赵匡胤统一
五代的统治腐败不堪,后梁虽革除了唐朝的一些弊政,但战乱不断;后唐一度出现开明政治,后晋、后汉两朝武夫专断朝政,一味蛮干,乱成一团糟。后周取代后汉,黑暗的政治才透露出一线光明与转机。
出身贫寒、颇知民间疾苦的周太祖郭威,改革以前各朝的苛政,给民众一些好处。例如,停止各地贡献珍贵食物与土产品,免除正税以外的加派,以及长期存在的“牛租”。又如,废除政府的营田,把田分给原先耕种营田的佃户,充作永业;听任农民开垦无主荒地为永业。继任者周世宗柴荣进一步改革,一方面改善政治,一方面准备统一。
柴荣,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人,随其姑母柴氏(即郭威之妻)长大于郭威家,以谨厚见爱于郭威,从内侄而成为养子。史称其“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性沉重寡言”,是五代乱世中难得的政治家。为了改善政治,周世宗柴荣首先整顿纪纲,严惩贪污,对贪官污吏施以重刑。与此同时,他针对五代时一面沿袭唐朝法律一面又新增许多条文,不仅重复而且前后矛盾,他下令对现行法律进行整理,删繁就简,编成《大周刑统》,使全国遵守统一的法律。《大周刑统》还成为宋朝初年所编律书《宋刑统》的蓝本。此外,在经济方面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周世宗像
第一,限制佛教势力,一律废除“敕额”(朝廷给予寺名)以外的寺院,禁止私自剃度僧尼,废除了非朝廷特许的佛寺2336所,使寺院僧尼还俗成为编户齐民。
第二,奖励开垦无主荒地,谁开垦归谁所有,如果原业主在三年内回归的,归还一半耕地;五年内回归的,归还三分之一耕地;五年以外回归的,除坟地外,一律不归还。这一政策招徕大批外逃人口,开垦了大片荒地。
第三,改革中最有成效的是“均田”——实际是均税。显德五年(958年)周世宗为了均税,夜读时见唐元稹《均田图》,慨然叹道:“此致治之本也,王者之政自此始。”便下诏颁其图法,使吏民习知此法,然后派遣三十四名官吏分行各地,均定田赋,查出不少隐匿的耕地,平均摊派田赋。
统一,是周世宗的政治目标。他自称,做三十年皇帝,十年开拓疆土,十年休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然而他英年早逝,在位仅五年半,主要精力用于开疆拓土,为统一作准备。
周世宗即位之初,为了回击北汉兴兵进攻潞州,率军亲征,击退了北汉与辽的联军。此后出兵攻后蜀,收秦(今甘肃秦安北)、凤(今陕西凤县东)、成(今甘肃成县)、阶(今甘肃武都东)四州;又三次亲征南唐,得江北、淮南十四州之地;随后于显德六年(959年)乘辽朝内部纷争之机,率军分水陆两路北伐,收复瀛(今河北河间)、莫(今河北任丘北)、易(今河北易县)三州及瓦桥、益津、淤口三关。这年五月,正当他乘胜向幽州挺进时,突患重病,被迫班师回朝,六月与世长辞,年仅三十九岁。
柴荣主张先取北方,直捣幽、燕,以辽为主要打击目标,然后再回师统一南方。这是显示雄才大略的决策,也是完成统一的正确战略方针。不幸的是,他无法实现这一抱负。
柴荣死后,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即周恭帝。后周的归德军节度使兼禁军首领、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制造辽与北汉合兵南下的假情报,后周宰相范质等人匆忙派遣赵匡胤率禁军前往抵御,行军至开封北二十里的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发动兵变。赵匡胤弟赵匡义(后改名为光义)和归德军掌书记赵普授意将士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四日,赵匡胤率军回到京城开封,逼周恭帝禅位,顺利地改朝换代,建立宋朝。习惯上称1127年前的宋朝为北宋,1127年后的宋朝为南宋。
赵匡胤,祖籍涿郡(今北京西南)。后唐天成二年(927年)生于洛阳夹马营。其人容貌雄伟,器度豁如,学骑射辄出人上,曾训劣马,不用鞍,勒马逸上城斜道,额触门楣坠地,起身追马腾上,一无所伤。应募至周太祖郭威帐下,逐步升为滑州副指挥,周世宗柴荣即位后升任禁军指挥官——殿前都点检。《宋史》对他赞颂备至:“五季乱极,宋太祖起介胄之中,践九五之位……及其发号施令,名藩大将俯首听命,四方列国次第削平,此非人力所易致也。”此诚赵匡胤之英雄本色,然而在成就统一大业的谋略方面,他比柴荣略逊一筹。宋朝建立时,北方有强大的辽朝,以及与之联手的北汉,南方分布着南唐、吴越、后蜀、南汉、南平(荆南)等割据政权。宋太祖赵匡胤没有周世宗柴荣的谋略与雄心,不敢与辽针锋相对,夺回幽云十六州。他放弃了柴荣的先北后南、先难后易的统一方针,而采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方针,使已成惊弓之鸟的辽获得重整旗鼓的机会。从当时辽与中原力量对比的状况估量,收复幽云十六州之地的时机是存在的,而且宜速不宜缓,错过时机,幽云十六州之地终不可复,酿成华北平原上契丹铁骑纵横驰骋,汴梁以北无屏障可守的政治后遗症,赵匡胤难辞其咎。
赵匡胤没有乘胜北征辽朝,而是派少量兵将防御辽与北汉,集中优势兵力去统一经济富庶的南方各国。
平荆湖——建隆三年(962年)湖南周行逢死,子周保权继位,大将张文表起兵独立,周保权向宋求援,正好给宋朝提供了出兵的借口。乾德元年(963年)宋军根据宋太祖的部署,假道荆南,攻取湖南,一举平定荆湖。初战获胜,宋朝占领了荆、湖这块战略要地,西进可逼后蜀,东进可胁南唐,南下可取南汉。
平后蜀——平荆湖后,宋太祖为平后蜀作了周密策划,在截获后蜀给北汉的密信(商约联手对抗宋朝)后,于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从凤州、归州两路进攻后蜀,破夔峡、剑门天险,于次年平定后蜀,国君孟昶投降。
平南汉——开宝三年(970年)宋太祖发兵南下岭南,南汉国此时腐败不堪:“兵不识旗鼓,人主不知存亡。”宋军连战连捷,于次年兵临南汉国都广州城下,国君刘出城投降,南汉灭亡。
平南唐——宋朝建立后,南唐元宗李璟派使臣带厚礼向宋太祖祝贺,其子李煜继位后,每年都向宋朝进贡。宋平南汉后,李煜向宋太祖上表,自动削去南唐国号,企图以“江南国主”的称号苟延残喘。宋太祖要完成统一大业,岂能容忍“江南国主”的存在,于开宝七年(974年)发兵征伐江南。次年十一月,宋军攻占金陵,俘获李煜,南唐灭亡。
平吴越——宋朝建立后,吴越王钱俶遣使祝贺,此后每年都朝贡不断,并出兵助宋攻南唐。南唐灭亡后,钱俶奉命前往东京朝见宋太祖,实际上已纳土归附,只是名义上还保留吴越国王的称号。
平福建——割据漳州、泉州等地的留从效死后,牙将陈洪进夺得兵权,遣使向宋朝进贡,被宋任命为平海军节度使。南唐、吴越次第平定后,陈洪进纳土归附于宋。
宋太祖用了十三年时间,统一了南方各个割据政权。他的继承人宋太宗赵光义,继续完成统一大业,在接受陈洪进纳土归附、削去吴越国号后,把统一的方向转移到北方。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率军亲征山西,攻下太原,平定了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至此,延续了二百多年的割据分裂局面终于宣告结束,代之以新的统一局面。但是,幽云十六州之地始终未能克复,留下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