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穆王

字数:8792

【题解】

本篇旨在宣扬浮生若梦,得失哀乐皆为虚妄的思想。作者精心勾勒出一幅幅瑰丽奇异的画面,为我们展现了神妙莫测的幻化境界,却又让它倏起倏灭,以期证明有生有形者尽为虚无的幻象,终将随着生死阴阳之变归于消亡;唯有造化万物的大道,因“其巧妙,其功深”,才能够常信常存,无极无穷。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惑于是非,昏于利害”,被新鲜短暂的过眼云烟所吸引,从而忽略了惯常恒久的实在拥有。因此,全文通过八则寓言,分别以化、幻、觉、梦、病、疾、诳等意象来譬喻人生的虚妄不实。另有一段议论,畅言梦觉之理,见解不凡。作者历数人间受想行识、种种梦谛,将其归纳为“八征”、“六候”,而后征引列子“神遇为梦,形接为事”一语,推断觉醒时的行为反应与梦境的产生,都是由于人们的形体和精神与外界有所接触的缘故。唯有彻悟“感变之所起者”,才能以虚静坦荡的心怀面对纷纭变幻的外部世界,即所谓“神凝者想梦自消”。

刘向《列子新书目录》以为《周穆王》、《汤问》两篇“迂诞恢诡,非君子之言也”,此语颇可商榷。自本篇以观,正因其立意之标新,寓言之荒诞,文辞之曼妙,方可见撰书者用心良苦。其目睹大道日丧,众生昏乱于世情而终不觉醒,故寄言于梦呓。内中痛楚,本非凡俗“君子”者可解。

周穆王时[1],西极之国有化人来[2],入水火,贯金石;反山川,移城邑;乘虚不坠,触实不硋[3]。千变万化,不可穷极。既已变物之形,又且易人之虑。穆王敬之若神,事之若君。推路寝以居之[4],引三牲以进之,选女乐以娱之。化人以为王之宫室卑陋而不可处,王之厨馔腥蝼而不可飨[5],王之嫔御膻恶而不可亲[6]。穆王乃为之改筑。土木之功,赭垩之色[7],无遗巧焉。五府为虚[8],而台始成。其高千仞,临终南之上[9],号曰中天之台。简郑、卫之处子娥媌靡曼者[10],施芳泽[11],正蛾眉,设笄珥[12],衣阿锡[13],曳齐纨[14],粉白黛黑,佩玉环,杂芷若以满之[15],奏《承云》、《六莹》、《九韶》、《晨露》以乐之[16]。月月献玉衣,旦旦荐玉食。化人犹不舍然[17],不得已而临之。

居亡几何,谒王同游。王执化人之袪[18],腾而上者,中天乃止。暨及化人之宫。化人之宫,构以金银,络以珠玉;出云雨之上而不知下之据,望之若屯云焉[19]。耳目所观听,鼻口所纳尝,皆非人间之有。王实以为清都、紫微、钧天、广乐[20],帝之所居。王俯而视之,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21]。王自以居数十年不思其国也。化人复谒王同游,所及之处,仰不见日月,俯不见河海。光影所照,王目眩不能得视;音响所来,王耳乱不能得听。百骸六藏[22],悸而不凝。意迷精丧,请化人求还。化人移之,王若殒虚焉[23]。既寤,所坐犹向者之处,侍御犹向者之人。视其前,则酒未清,肴未昲[24]。王问所从来。左右曰:“王默存耳。”

由此穆王自失者三月而复。更问化人。化人曰:“吾与王神游也,形奚动哉?且曩之所居,奚异王之宫?曩之所游,奚异王之圃?王闲恒有,疑亡[25]。变化之极,徐疾之间,可尽模哉[26]?”王大悦。不恤国事,不乐臣妾,肆意远游。命驾八骏之乘[27],右服骅骝而左绿耳[28],右骖赤骥而左白[29],主车则造父为御[30],为右[31];次车之乘,右服渠黄而左逾轮,左骖盗骊而右山子,柏夭主车,参百为御,奔戎为右。驰驱千里,至于巨蒐氏之国[32]。巨蒐氏乃献白鹄之血以饮王[33],具牛马之湩以洗王之足[34],及二乘之人。已饮而行,遂宿于昆仑之阿[35],赤水之阳[36]。别日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封之以诒后世[37]。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38]。西王母为王谣[39],王和之,其辞哀焉。西观日之所入,一日行万里。王乃叹曰:“於乎!予一人不盈于德而谐于乐,后世其追数吾过乎!”

穆王几神人哉!能穷当身之乐,犹百年乃徂[40],世以为登假焉。

【译文】

周穆王时,西方极远的国家来了一位有幻化之术的人,能够潜身水火,穿过金石;能够颠倒山河,移动城池;能够飘摇在虚空中不下坠,触及实物不受阻碍。千变万化,不可穷尽。他既能改变物体的形态,又能改变人们的思想。周穆王崇敬他就像崇敬神灵,奉侍他就像侍奉君王。让出最好的宫室给他居住,拿祭祀用的牛、羊、猪向他敬献,挑选能歌善舞的美女供他娱乐。化人却认为穆王的宫殿卑微简陋无法居住,穆王的食物腥臭腐败无法享用,穆王的嫔妃膻臭丑陋无法亲近。于是穆王为他另筑新宫。土木雕刻精工细作,装饰粉刷斑斓五彩,巧妙程度无与伦比。国库为之耗尽,楼台方才落成。它高耸千仞,倚临终南山峰,号称中天之台。简选郑国、卫国妖艳柔媚的年轻女子,涂抹香膏,淡扫蛾眉,头戴金簪,耳垂珠环,身穿东阿的轻软丝裙,腰系齐国的细致绢带,敷着莹白的蜜粉,染着清朗的黛眉,带着精美的玉环,佩着白芷、杜若各类香草,演奏《承云》、《六莹》、《九韶》、《晨露》等古曲来取悦化人。月月进献玉衣,天天供奉美食。化人仍然不觉满足,不得已才到中天之台居住。

没过多久,他邀请穆王同去游玩。穆王牵着化人的衣袖,腾空而上,飞到半空中才停止。于是就到了化人的宫殿。化人的宫殿以金银构筑,用珍珠宝玉装饰;耸立在云雨之上而不知下面有什么凭靠,远望去宛如堆积的云层。耳闻、目见、鼻嗅、口尝,都不是人间所能有的。穆王确信这儿就是天帝居住的清都紫微宫,就是奏着钧天广乐曲的仙居。穆王再俯身看看自己的宫殿,亭台楼阁只像是累叠的土块和堆积的乱草。穆王以为即使在这儿住上几十年也不会思念自己的国家。化人又邀请穆王一起去游玩,所到的地方,抬头不见日月,俯身不见河海。光影照耀之处,穆王眼花缭乱无法逼视;音响回荡之源,穆王耳内杂扰无法听清。全身的骨节、五脏六腑,惊悸得不能专注。穆王心志迷乱,精神颓丧,请求化人带他回去。化人将他一推,穆王就像从虚空中坠落下来。醒来之后,所坐的仍然是原先的地方,侍奉两旁的仍然是原先的人。看看面前,酒尚未澄清,菜肴尚未变干。穆王询问自己从何而来。左右侍从答道:“大王您只是静默地神游了一会儿。”

从此,穆王茫然若失了三个月才复原。穆王再去问化人。化人说:“我和大王是在梦中神游,身体何尝动过呢?而且先前居住的地方,又和大王自己的宫殿有什么不同?先前游览的地方,又和大王自己的园圃有什么不同?大王习惯于恒久的实有,疑惑于暂时的虚无。事物变化的极致,时光流逝的缓急,怎可能全部透彻把握呢?”穆王听罢,大为喜悦。他不再关心国家政务,不再迷恋臣仆姬妾,肆意到远方遨游。他命令侍从驾驶由八匹骏马拉的车辆。第一辆中间有服马两匹,右为骅骝,左为绿耳;旁侧两匹骖马,右边是赤骥,左边是白,穆王主乘,造父为御手,为车右;随从的第二辆车中间有服马两匹,右边是渠黄,左边是逾轮;旁侧两匹骖马,左边是盗骊,右边是山子,柏夭主乘,参百为御手,奔戎为车右。奔驰了千里,来到巨蒐国。巨蒐氏献上白天鹅的鲜血供穆王饮用,备好牛马的乳汁供穆王洗脚,主副车的随从也都享受到他们的款待。宴饮之后继续出发,住宿在昆仑山麓,赤水北岸。第二天登上昆仑山,观赏黄帝的宫殿,并堆起土堆,为后世留下标记。之后到西王母处做客,在瑶池上畅饮。西王母为穆王吟咏歌谣,穆王随之唱和,辞调哀婉动人。又向西观看太阳落山的地方,一天下来,行程万里。于是穆王叹道:“呜呼!我这个人道德并不完满却自在地享乐,后世将要追述我的过失啊!”

穆王差不多就是神人啊!享尽此生的欢乐,还活到一百岁才去世,世人都认为他登上仙境远去了。

老成子学幻于尹文先生[41],三年不告。老成子请其过而求退。

尹文先生揖而进之于室,屏左右而与之言曰:“昔老聃之徂西也[42],顾而告予曰:有生之气,有形之状,尽幻也。造化之所始,阴阳之所变者,谓之生,谓之死。穷数达变,因形移易者,谓之化,谓之幻。造物者其巧妙,其功深,固难穷难终。因形者其巧显,其功浅,故随起随灭。知幻化之不异生死也,始可与学幻矣。吾与汝亦幻也,奚须学哉?”

老成子归,用尹文先生之言深思三月,遂能存亡自在,憣校四时[43];冬起雷,夏造冰;飞者走,走者飞。终身不箸其术,故世莫传焉。

子列子曰:“善为化者,其道密庸[44],其功同人。五帝之德[45],三王之功[46],未必尽智勇之力,或由化而成。孰测之哉?”

【译文】

老成子向尹文先生学幻术,过了三年也没有得到尹文的传授。老成子请他指出自己的过错并表示要退学回家。

尹文先生拱手作揖,把老成子请进内室,屏退旁人,对他说:“以前老聃去往西方的时候,回头对我说:富于生机的气息,具有形状的事物,都是虚幻的。天地的开端,阴阳的变化,就叫做生,叫做死。穷究自然规律,通达变化本源,随着事物形体转移变易,就叫做化,叫做幻。创造万物的自然,它的天机巧妙,它的功德深远,本来就难以穷尽,难以终结。而随着形体变易的,它的机巧明显,它的功德浅薄,所以随时产生,随时幻灭。懂得了幻化与生死之间本无差异,才可以开始学习幻术。我和你的存在也不过是一场虚幻,还有什么需要学的呢?”

老成子回到家,把尹文先生的话深深思考了三个月,于是便能自在地掌握存亡的规律,变换四季的运转;冬天可以让雷鸣,夏天可以造冰雪;让那天上飞翔的到地面行走,让那地上行走的到天空飞翔。老成子终身没有炫耀自己的幻术,所以后世便失传了。

列子说:“善于幻化的人,他的道法总是暗暗地发生作用,他的功绩也宛如常人。五帝的美德,三王的功业,不一定全凭智慧与勇猛的力量,也可能是凭借幻化的作用而成就的。谁又能猜测到这些呢?”

觉有八征,梦有六候。奚谓八征?一曰故,二曰为,三曰得,四曰丧,五曰哀,六曰乐,七曰生,八曰死。此者八征,形所接也。奚谓六候?一曰正梦,二曰蘁梦[47],三曰思梦,四曰寤梦,五曰喜梦,六曰惧梦。此六者,神所交也。

不识感变之所起者,事至则惑其所由然;识感变之所起者,事至则知其所由然。知其所由然,则无所怛[48]。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故阴气壮,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壮,则梦涉大火而燔爇[49];阴阳俱壮,则梦生杀。甚饱则梦与,甚饥则梦取。是以以浮虚为疾者,则梦扬;以沉实为疾者,则梦溺。藉带而寝,则梦蛇;飞鸟衔发,则梦飞。将阴梦火,将疾梦食。饮酒者忧,歌舞者哭。

子列子曰:“神遇为梦,形接为事。故昼想夜梦,神形所遇。故神凝者想梦自消。信觉不语,信梦不达,物化之往来者也。古之真人,其觉自忘,其寝不梦,几虚语哉?”

【译文】

觉醒时有八种状况,睡梦中有六种占验。什么叫做八种状况?一是事故,二是作为,三是获得,四是丧失,五是悲哀,六是欢乐,七是生存,八是死亡。这就是八种状况,是形体与外界接触所产生的。什么叫做六种占验?一是因为日常生活而做梦,二是受到惊悸而做梦,三是心有所思而做梦,四是醒来依旧出神而做梦,五是喜乐欢愉而做梦,六是心生恐怖而做梦。这六种预言,是精神与外界交感所产生的。

不了解感应变化的起源,事情一旦发生就会对它的由来感到迷惑;了解了感应变化的起源,事情一旦发生就能够明白它的由来。理解了事情的由来就不会再惊忧恐惧了。人体的充盈或亏虚,消长或停息,都与天地相通,与外界事物相应。因此阴气旺盛,就会梦见涉足大水而感到恐惧;阳气旺盛,就会梦见徒步大火而被烧灼;阴阳之气都旺盛,就会梦见生死相杀。吃得过饱就会梦见付出给予,肚子饥饿就会梦见索取掠夺。所以,脉象虚浮的病人会梦到自己飞扬,脉象沉实的病人会梦到自己溺水。压着衣带睡觉,就会梦见蛇;飞鸟来衔头发,就会梦见飞翔。气血要转为阴冷就会梦见烤火,即将生病的就会梦见进食。饮酒的人将要做忧愁的梦,欢歌纵舞的人将要做哭泣的梦。

列子说:“精神遭遇外界就形成梦,形体与万物交接就会产生事情。所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精神、形体与外界接触的结果。所以精神凝静的人,空想与幻梦都会自然消失。真正的觉醒无须用言语表达,真正的梦幻无法以常情通晓,都只是万物自然交互变化的境地。古时候的真人,觉醒时忘却了自身的存在,睡眠时不受梦境的干扰,这难道是空话吗?”

西极之南隅有国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名古莽之国。阴阳之气所不交,故寒暑亡辨;日月之光所不照,故昼夜亡辨。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觉,以梦中所为者实,觉之所见者妄。

四海之齐[50],谓中央之国,跨河南北,越岱东西[51],万有馀里。其阴阳之审度,故一寒一暑;昏明之分察,故一昼一夜。其民有智有愚。万物滋殖,才艺多方。有君臣相临,礼法相持。其所云为不可称计。一觉一寐,以为觉之所为者实,梦之所见者妄。

东极之北隅有国,曰阜落之国。其土气常燠[52],日月馀光之照,其土不生嘉苗。其民食草根木实,不知火食,性刚悍,强弱相藉[53],贵胜而不尚义;多驰步,少休息,常觉而不眠。

【译文】

辽远的西方南部边隅有一个国家,不知道国境的边界与何处交接,名叫古莽之国。那儿阴阳之气不交合,所以不分寒暑;日月之光不照耀,所以不分昼夜。那儿的人们不吃不穿而且总是在睡觉。他们五十天醒来一次,将梦中所做的当作真实,醒来所见的当作虚妄。

四海的正中有个中央之国,地跨黄河南北,横越泰山东西,方圆超过万里。那儿的阴阳节度分明,所以一年中有一寒一暑;黑暗与光明的分界清晰,所以一天中有一昼一夜。那儿的人们有的智慧,有的愚笨。万物滋生繁衍,人们的才能技艺包罗万象。有君主和臣下临朝执政,有礼仪和法制维持统治。人们的言论与行为,多得难以列举和计数。每天一醒一睡,认为醒时所做的是真实,梦中所见的是虚妄。

辽远的东方北隅有一个国家,叫做阜落之国。那儿的土地与气候常常干旱燥热,昼夜都有日月光芒照耀着大地,田里长不出好庄稼。那儿的人们只吃草根和果实,不知道用火烧熟食物。天性刚强彪悍,强弱相互欺凌,注重胜利而不崇尚仁义;多半时候奔忙走动,很少休息,常常醒着而不睡觉。

周之尹氏大治产,其下趣役者侵晨昏而弗息[54]。有老役夫,筋力竭矣,而使之弥勤。昼则呻呼而即事,夜则昏惫而熟寐。精神荒散,昔昔梦为国君。居人民之上,总一国之事。游燕宫观[55],恣意所欲,其乐无比。觉则复役。人有慰喻其懃者[56],役夫曰:“人生百年,昼夜各分。吾昼为仆虏,苦则苦矣;夜为人君,其乐无比。何所怨哉?”

尹氏心营世事,虑钟家业,心形俱疲,夜亦昏惫而寐。昔昔梦为人仆,趋走作役,无不为也;数骂杖挞,无不至也。眠中啽呓呻呼[57],彻旦息焉。尹氏病之,以访其友。友曰:“若位足荣身,资财有馀,胜人远矣。夜梦为仆,苦逸之复,数之常也。若欲觉梦兼之,岂可得邪?”尹氏闻其友言,宽其役夫之程,减己思虑之事,疾并少间[58]。

【译文】

周代有个姓尹的人大规模地经营产业,在他手下奔走服役的人们,从早忙到晚也不得休息。其中有个老仆役,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但对他的使唤却愈发频繁。老仆役白天呻吟哀呼着去做事,晚上就昏沉疲惫地熟睡。精神恍惚散乱,夜夜梦见自己成为一国之君。位居人们之上,统领一国政事。在宫殿楼观中游玩宴饮,恣意寻欢,为所欲为,其中的乐趣无可比拟。醒来后却又成了别人的仆役。有人劝慰开导他的劳苦,老役夫却说:“人生顶多一百年,白天黑夜各一半。我白天做人家的仆役,辛苦是辛苦点;夜里却做国王,快乐无比。还有什么要抱怨的呢?”

姓尹的人成天钻营世事,思虑都集中在家业上,精神与形骸都万分疲劳,晚上也昏沉疲惫而熟睡。夜夜梦见自己变成别人的奴仆,奔走服役,没有不做的;数落责骂、杖责鞭挞,没有不经受的。睡梦中呻吟哀呼,直到天亮方才得以平息。姓尹的人为此而忧苦困扰,便去拜访自己的朋友。朋友说:“你的地位足以使你荣耀,资产绰绰有馀,已经胜于常人许多了。夜里梦见做仆人,劳苦和安逸互相反复,这是自然的规律。如果想要醒时梦时都无比的快乐,怎么可能办到呢?”姓尹的人听了朋友的话,放宽役夫干活的限度,减轻自己思虑的世事,痛苦忧虑由此稍稍得以缓解。

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59],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60],覆之以蕉[61],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途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62]:“向薪者梦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彼直真梦矣。”室人曰:“若将是梦见薪者之得鹿邪?讵有薪者邪?今真得鹿,是若之梦真邪?”夫曰:“吾据得鹿,何用知彼梦我梦邪?”薪者之归,不厌失鹿[63],其夜真梦藏之之处,又梦得之之主。爽旦[64],案所梦而寻得之[65]。遂讼而争之,归之士师[66]。

士师曰:“若初真得鹿,妄谓之梦;真梦得鹿,妄谓之实。彼真取若鹿,而与若争鹿。室人又谓梦仞人鹿,无人得鹿。今据有此鹿,请二分之。”

以闻郑君。郑君曰:“嘻!士师将复梦分人鹿乎?”访之国相。国相曰:“梦与不梦,臣所不能辨也。欲辨觉梦,唯黄帝、孔丘。今亡黄帝、孔丘,孰辨之哉?且恂士师之言可也[67]。”

【译文】

郑国有个樵夫在野外砍柴,遇上一头受惊的鹿,迎头追击,杀死了它。他怕别人看见,连忙把死鹿藏在干涸的水沟里,盖上柴草,异常欢喜。没过多久,樵夫忘了藏鹿的地方,于是自以为做了一场梦而已。沿途回家,嘴里嘟囔着这件事。旁边有人听见,就按着他的话拿到了鹿。回家后,告诉妻子说:“刚才有个樵夫梦见自己得到一头鹿,但又不知道藏在哪里;我现在得到了它,他简直是做了个真实的梦啊。”妻子说:“你大概是梦见樵夫得到了鹿吧?真的有那个樵夫吗?现在真的得到这头鹿,是你自己做了个真实的梦吧?”丈夫说:“我已经据此得到了鹿,何必再去追究是他做梦还是我做梦呢?”樵夫回到家,不甘心就这么丢失了鹿,当天夜里真的梦见藏鹿的地方,又梦见取走鹿的那个人。第二天清早,按照梦中情境,找到了得鹿的人。于是两人为了鹿的归属争执起来,闹到了士师那里。

士师对樵夫说:“你当初真的得到了鹿,却妄说是梦幻;真的梦见得到了鹿,又妄说是事实。他真的拿走了你的鹿,你又和他争鹿。他妻子又说是他梦中认取了别人的鹿,可见没有人真的得到过鹿。现在既然有一头鹿,就请你们各分一半吧。”

这事传到郑国国君那里。郑国国君说:“嘻!士师大概也是在梦中替人分鹿吧?”为这事去寻访国相。国相说:“做梦与不做梦,不是我所能辨别清楚的。要想辨别清醒与做梦,只有黄帝、孔丘能做到。现在黄帝与孔丘已不在世上,谁还能分辨得清呢?姑且按着士师的话办吧。”

宋阳里华子中年病忘,朝取而夕忘,夕与而朝忘;在途则忘行,在室则忘坐;今不识先,后不识今。阖室毒之[68]。谒史而卜之,弗占;谒巫而祷之,弗禁;谒医而攻之,弗已。

鲁有儒生自媒能治之[69],华子之妻子以居产之半请其方。儒生曰:“此固非卦兆之所占,非祈请之所祷,非药石之所攻。吾试化其心,变其虑,庶几其瘳乎[70]!”于是试露之,而求衣;饥之,而求食;幽之,而求明。儒生欣然告其子曰:“疾可已也。然吾之方密,传世不以告人。试屏左右,独与居室七日。”从之。莫知其所施为也,而积年之疾一朝都除。

华子既悟,乃大怒,黜妻罚子[71],操戈逐儒生。宋人执而问其以。华子曰:“曩吾忘也,荡荡然不觉天地之有无。今顿识既往,数十年来存亡、得失、哀乐、好恶,扰扰万绪起矣。吾恐将来之存亡、得失、哀乐、好恶之乱吾心如此也,须臾之忘,可复得乎?”

子贡闻而怪之,以告孔子。孔子曰:“此非汝所及乎!”顾谓颜回纪之。

【译文】

宋国有个名叫阳里华子的人,中年患了健忘症,早上拿的东西晚上就忘记,晚上给的东西早上就忘记;在路上忘记行走,在屋里忘记坐下;现在记不起过去,以后又记不起现在。全家都被他拖累苦了。请史官替他占卜,毫不灵验;请巫师替他祷告,禁制不了;请医生替他诊治,也是毫无起色。

鲁国有个儒生,自荐能治好他的病,华子的妻儿就以家产的一半求取他的药方。儒生说:“这病本来就不是卜卦能够占验的,也不是祈祷能够奏效的,同样也不是药石能够诊治的。我试着感化他的心灵,改变他的思想,差不多就能让他病愈了吧!”于是试着让华子裸露,一感到冷他就要穿衣服;试着让华子挨饿,一感到饿他就要吃东西;试着把华子幽闭在暗室,一感到昏暗华子就要求光明。儒生高兴地对华子的儿子说:“这病有救了。但我的方术是保密的,世代相传,不可以告诉外人。请屏退左右服侍的人,让我与他单独在屋里呆七天。”华子的儿子答应了他的请求。没有人知道他在屋里施行了什么法术,但华子长年积累的疾病居然彻底痊愈了。

华子从病中醒悟过来之后,勃然大怒,他斥骂妻子,责罚儿子,操起戈来驱赶儒生。宋国人抓住他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华子说:“以前我健忘,空空荡荡不觉得天地是否存在。现在突然懂得了过去的一切,数十年来的生死存亡、荣辱得失、哀痛欢乐、好恶喜厌,纷纷扰扰,犹如千头万绪一起涌上心头。我恐怕将来的生死存亡、荣辱得失、哀痛欢乐、好恶喜厌就像现在一样扰乱我的心灵,那时要想有片刻的忘却,还有可能吗?”

子贡听闻此事觉得很奇怪,就禀告孔子。孔子说:“这不是你所能理解的!”于是回过头叫颜回把它记下来。

秦人逢氏有子,少而惠[72],及壮而有迷罔之疾[73]。闻歌以为哭,视白以为黑,飨香以为朽[74],尝甘以为苦,行非以为是:意之所之,天地、四方,水火、寒暑,无不倒错者焉。

杨氏告其父曰:“鲁之君子多术艺,将能已乎。汝奚不访焉?”

其父之鲁。过陈,遇老聃,因告其子之证[75]。

老聃曰:“汝庸知汝子之迷乎?今天下之人皆惑于是非,昏于利害。同疾者多,固莫有觉者。且一身之迷不足倾一家,一家之迷不足倾一乡,一乡之迷不足倾一国,一国之迷不足倾天下。天下尽迷,孰倾之哉?向使天下之人其心尽如汝子,汝则反迷矣。哀乐、声色、臭味、是非,孰能正之?且吾之言未必非迷,而况鲁之君子迷之邮者[76],焉能解人之迷哉?荣汝之粮[77],不若遄归也[78]。”

【译文】

秦国逢家有个儿子,小时候非常聪慧,长大了却得了精神错乱的疾病。听见歌声以为是哭泣,看见白色以为是黑色,闻到香味以为是腐臭,尝到甘甜以为是苦涩,做错了事情以为是对的:只要是他意念涉及的,天地、四方,水火、寒暑,没有不颠倒错乱的。

有一个姓杨的人告诉他父亲说:“鲁国的君子懂得多种道术技艺,或许能治愈你儿子的病吧?你何不去寻访他们呢?”

他父亲便赶去鲁国,途经陈国,遇见老聃,于是把儿子的病症告诉老子。

老聃说:“你又怎么知道你儿子的精神迷乱呢?现在普天下的人们都分不清是非,被利害关系弄得昏乱糊涂。患同一种病的人多了,就没有人能察觉病症。况且个人的迷乱不足以倾覆一家,一家人的迷乱不足以倾覆一乡,一乡人的迷乱不足以倾覆一国,一国人的迷乱不足以倾覆天下。天下人都精神错乱了,还有什么可倾覆的呢?假如天下人的心思都像你儿子一样,你反而成为精神错乱的人了。悲哀欢乐、声音美色、臭气香味、是非对错,谁又能给予正确的判断标准呢?而且我的这番话未必不是错乱之语,更何况鲁国那些君子精神尤其错乱,又怎么能解除别人的错乱迷惑呢?背上你的粮食,不如趁早回家去吧。”

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

过晋国,同行者诳之,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愀然变容。指社曰[79]:“此若里之社。”乃喟然而叹。指舍曰:“此若先人之庐。”乃涓然而泣[80]。指垄曰:“此若先人之冢。”其人哭不自禁。同行者哑然大笑[81],曰:“予昔绐若[82],此晋国耳。”其人大惭。

及至燕,真见燕国之城社,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

【译文】

有个燕国人在燕国出生,在楚国长大,到年老时回到燕国去。

路过晋国时,同行的人诳骗他,指着城墙说:“这是燕国的城墙。”那个人听了,凄怆地改变了面容。同行的人指着土地庙说:“这是你家乡的土地庙。”那个人听了,感慨地长叹。同行的人指着房舍说:“这是你祖先的房子。”那个人于是潸然泪下。同行的人指着坟墓说:“这是你祖宗的坟冢。”那个人禁不住嚎啕大哭起来。同行的人放声大笑,说:“我刚才骗你呢,这不过是晋国罢了。”那个人大为羞惭。

等到了燕国,真的见到了燕国的城垣和社庙,真的见到了祖先的旧居和坟墓,悲哀的情绪反而减弱了。


[1] 周穆王:名姬满,西周国王,昭王之子。

[2] 西极之国:西方极远的国家。古代对玉门关以西地区的泛称,实无确指。化人:有幻术的人。

[3] 硋(ài):阻碍。

[4] 路寝:古代君王处理政务的宫室。

[5] 厨馔(zhuàn):食物。腥蝼:类似蝼蛄的臭味。飨(xiǎnɡ):通“享”,享用。

[6] 嫔御:嫔妃。

[7] 赭(zhě):本指红土。这里引申为红褐色。垩(è):本指白土。这里引申为白色。

[8] 五府:指太府、玉府、内府、外府、膳府,古代国家收藏财货的五个府库。

[9] 终南:即终南山,位于今陕西西安西南。

[10] 简:拣选。郑:古国名。卫:古国名。娥媌(miáo):美丽,妖艳。靡曼:柔弱。

[11] 芳泽:化妆用的脂粉香膏。

[12] 笄(jī):古代束发用的簪子。珥:珠玉做的耳饰。

[13] 阿:东阿,在今山东东阿。锡:细布。

[14] 齐纨:齐地出产的白色细绢。

[15] 芷若:白芷和杜若,皆为香草名。

[16] 《承云》、《六莹》、《九韶》、《晨露》:皆为传说中的古乐曲名。

[17] 舍然:释然。舍,通“释”。

[18] 袪(qū):衣袖。

[19] 屯云:积聚的云层。

[20] 清都、紫微:传说中天帝居住之所。钧天、广乐:传说中天上的音乐。这里指仙乐弹奏之所。

[21] 累块:堆积的土块。积苏:堆放的柴草。

[22] 百骸:指人的所有骨节。六藏:即六脏。藏,通“脏”。

[23] 殒虚:从虚空中坠落。殒,通“陨”,坠落。

[24] 昲(fèi):曝晒。这里引申为晒干。

[25] :通“暂”,暂时。

[26] 模:揣测,捉摸。

[27] 八骏:指周穆王的八匹名马,即下文所说的:骅骝、绿耳、赤骥、白、渠黄、逾轮、盗骊、山子。

[28] 服:古代一车驾四马,中间的两匹叫“服”。

[29] 骖:一车四马中旁侧的两匹叫“骖”。白(yì):马名,或作“白仪”、“白牺”。

[30] 造父:人名,传说中善于驾御马车的人。

[31] (tài bǐnɡ):人名,也为周穆王之善御者。

[32] 巨蒐(qú sōu)氏之国:即“渠搜”,西戎国名。

[33] 白鹄:白天鹅。

[34] 湩(dònɡ):乳汁。

[35] 昆仑:即昆仑山,在新疆、西藏之间,西接帕米尔高原,东延入青海境内。阿:山之曲隅。

[36] 赤水:源于昆仑山的水流。阳:通常指山的南面,水的北岸。

[37] 封:堆积。诒(yí):遗留。

[38] 觞(shānɡ):饮酒。瑶池:神话传说中昆仑山的池名,为西王母所居。

[39] 谣:不配乐的歌。

[40] 徂:死亡。

[41] 老成子:战国时宋国人。尹文:战国时齐国人。

[42] 徂:去,往。

[43] 憣(fān):通“翻”,翻转,颠倒。校(jiào):亦作“交”,交错。

[44] 庸:作用。

[45] 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46] 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

[47] 蘁(è)梦:即噩梦。蘁,惊噩。

[48] 怛(dá):恐惧,惊疑。

[49] 燔(fán):烧。爇(ruò):烧灼。

[50] 齐:通“脐”,中央。

[51] 岱:即泰山。

[52] 燠(yù):暖,热。

[53] 藉:欺凌。

[54] 趣:奔走。

[55] 燕:通“宴”,宴饮。

[56] 懃(qín):同“勤”,劳苦。

[57] 啽呓(ān yì):说梦话。

[58] 疾:此处意为痛苦,忧虑。少:稍稍。间:间歇。此处意为缓解。

[59] 御(yà):迎。

[60] 隍:干涸的水沟。

[61] 蕉:通“樵”,柴草。

[62] 室人:指妻子。

[63] 厌:安心,甘心。

[64] 爽旦:天亮。爽,明。

[65] 案:通“按”,根据。

[66] 士师:古代掌五禁之法者,相当于法官。

[67] 恂(xún):信,顺从。

[68] 毒:苦。

[69] 自媒:自我推荐。

[70] 瘳(chōu):病愈。

[71] 黜(chù):贬斥,训骂。

[72] 惠:通“慧”,聪慧。

[73] 迷罔:指精神错乱失常。

[74] 朽:臭味。

[75] 证:同“症”,病症。

[76] 邮:通“尤”,甚,尤其。

[77] 荣:负担。

[78] 遄(chuán):迅速。

[79] 社:祭祀社神的地方,俗称“土地庙”。

[80] 涓然:慢慢流泪的样子。

[81] 哑(è)然:形容笑声。

[82] 绐(dài):哄骗。


黄帝仲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