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抓住利用外援的历史机遇

字数:1830

据统计,从18世纪中叶以来的300年里,全球发达国家的比例不到20%,而发展中国家升级为发达国家的可能性仅为5%。如此有限的机遇使发展中国家对赶超战略极为渴望。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经济基础的薄弱,长期战争的破坏,资金和技术人才的奇缺,加上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禁运,中国开展工业化建设的困难不言而喻。1950年6月爆发朝鲜战争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除极少数还与中国有外交关系外,整体上完全切断了与中国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把经济援助的希望只能转向苏联。

然而,取得苏联的援助并非一帆风顺。已有文献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尽管中共中央已明确提出了“一边倒”向苏联的外交方针,苏联政府也在外交上承认了新中国,但由于斯大林的诸多顾虑,如他一直担心中共会走铁托式的道路, (1) 或者认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化中国将会威胁到苏联的统治, (2) 因此,斯大林的对华政策是不确定的,苏联对政治经济上支援中国并不那么热心。

转机出现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朝鲜战争中,中国在苏联没有派兵和提供空中支持的情况下毅然援助朝鲜,使斯大林和苏联摆脱了在冷战格局中的尴尬境地,让斯大林不得不另眼相看新中国,改变了对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看法。就此,周恩来曾说:斯大林到抗美援朝时才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 (3) 毛泽东后来也认为:只有在中国军队介入朝鲜战争之后,斯大林才最后将“半心半意的铁托”这个标签从我们的头上移开,并开始相信“中国共产主义者并不倾向于美国人,中国革命不是‘民族共产主义’”。 (4) 此后,苏联才真正向中国打开了援助的大门,把帮助中国的允诺转化为具体行动。

有了这个机遇,1952年8月,由周恩来、陈云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出访苏联,就“一五”计划的落实寻求苏联的建议和帮助。9月24日,周恩来、陈云先期回国。就在当天晚上,毛泽东召集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听取中国政府代表团访苏的结果。在会上,当听到斯大林对中国工业建设予以大力援助的信息后,毛泽东相机提出从现在开始就要过渡的建议。这说明,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确立、决定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和苏联答应大力援助这三件事情之间,是存在内在逻辑联系的。在苏联答应给予中国的工业化建设以帮助的条件下,中国有必要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工业化建设,以求提升国际地位。

从1953年起,中国推进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加快建立计划经济体制。这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变迁和道路创新。这种制度安排,对外方便了苏联援助的获得,对内可以把极其有限的财力、物力集中,保障了积累和投资达到最大限度,保证了新中国工业化能在长达百余年的战乱结束后、人均收入整体处于贫困线的条件下艰难起步。事实表明,建立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也确实是一个利用机遇、创造条件、加快经济转型的战略之举。这可从以下两方面得到佐证:

一是缓解经济管理人才缺乏的难题。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在国家管理方面的主要难题是干部文化水平低下。据1950年3月中共中央组织部长陆定一接见苏联驻华代办谢巴耶夫时通报,当时华北有150万党员,其中130万是文盲或半文盲。在区委以上领导人员中,近50%没有文化或文化不高。依靠这样一支干部队伍当然是无法对偌大中国进行有效管理的。为满足中国经济建设的需要,聘请大量苏联专家来华工作,无疑是解决经济管理人才缺乏难题的一条重要而快捷的途径。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争取苏联提供的直接帮助之一,就是派遣大批经济管理专家和工业技术人才来华工作。苏联专家对新中国的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当时中国的每个部委都有苏联顾问组,由总顾问领导。总顾问通常是由在苏联最有权威的人担任,往往是副部长或部务会议成员。在中国工厂里,仿照苏联的做法,建立了工程师室和科研所,其中也有苏联专家工作。在中国工作的苏联专家人数逐渐增加。根据苏共中央的档案记载:1954年第一季度在中共中央和政府各部委的苏联顾问达403人,这个数字大约占当时在华经济专家人数的1/3,而且其中318人即3/4以上的顾问集中在北京。 (5)

二是处理工程设计人员不足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科技人员不到五万人,属于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22个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不过224人,加上地方的高级科研人员不足500人。到1953年,中国总共只有78个设计单位,每个单位一般不足500人,如此单薄的力量根本无法满足中国全面经济建设的需要。面对工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的严重不足,一方面我们把已有人才集中起来使用,另一方面积极求助于苏联的大力支持。

于是,应中国政府要求,苏联派遣了大批设计专家来华。例如,1952年下半年苏联政府就派出五个综合专家组来华,帮助进行全国工业项目的规划、配置和设计工作。据中国档案文献记载,至1958年底,全国经济、文教各部门聘请了11527名苏联和其他国家专家来华工作,其中苏联专家占89%,即一万余人。 (6) 这些苏联专家来华后,从指导建筑安装、开工运转、培养技术干部,一直到新产品研制,都给予了全面、系统的指导。同时,苏联又接受了中国6000多名留学生和约7000名工人的培训。应该说,这是世界现代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最全面的技术转让,使中国的工业技术获得了一次史无前例的提高和发展。


一、“贫困的恶性循环”噩梦三、突破“瓶颈”的制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