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字数:390
帝曰:凡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¹。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²,病有所并。医生诊之,不在藏府,不变躯形,诊之而疑,不知病名。身体日减,气虚无精,病深无气,洒洒然时惊³。病深者,以其外耗于卫,内夺于荣。良工所失,不知病情。此亦治之一过也⁴。
¹脱营:与下文的“失精”,皆病证名。皆为情志郁结所致。
²五气:即五脏之气,实指五脏所生之情志而言。
³洒洒(xiǎn)然:恶寒貌。
⁴“此亦”句:这是诊治上第一种过失。
译文
黄帝道:凡是在诊病的时候,必须询问病人是否以前高贵而后来卑贱,那么虽然不中外邪,疾病也会从内而生,这种病叫脱营。如果是以前富裕而后来贫困而发病,这种病叫失精。这两种病都是由于情志不舒,五脏气血郁结,渐渐积累而成的。医生诊察时,疾病的部位不在脏腑,身躯也没有变化,所以诊断上发生疑惑,不知道是什么病。但病人身体却一天天消瘦,气虚精耗,等到病势加深,就会毫无气力,时时怕冷,时时惊恐。这种病会日渐加深,就是因为情志抑郁,在外耗损了卫气,在内劫夺了营血的缘故。医生的失误,是不懂得病情,随便处理。这是诊治上第一种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