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凡诊者,必知终始,有知余绪¹。切脉问名²,当合男女,离绝菀结³,忧恐喜怒。五藏空虚,血气离守。工不能知,何术之语。尝富大伤,斩筋绝脉,身体复行,令泽不息⁴,故伤败结,留薄归阳,脓积寒炅。粗工治之,亟刺阴阳,身体解散,四支转筋,死日有期。医不能明,不问所发⁵,唯言死日,亦为粗工。此治之五过也。凡此五者,皆受术不通,人事不明也。
¹余绪:末端。既察其本,又知其末。
²问名:问症状。
³离绝:指生离死别。菀结:情志郁结。
⁴令泽不息:使津液不能滋生。
⁵不问所发:不问发病的原因。
译文
凡是诊治疾病,必须了解疾病的全部过程,同时还要察本而能知末。在切脉问证的时候,应注意到男女性别的不同,以及生离死别,情怀郁结,忧愁恐惧喜怒等因素。这些都能使五脏空虚,血气难以持守。如果医生不知道这些,还谈什么治疗技术。比如有人曾经富有,一旦失去财势,身心备受打击,以致筋脉的营养断绝,虽然身体还能行动,但津液不能滋生,过去形体的旧伤疼被引发,血气内结,迫于阳分,日久成脓,发生寒热。粗率的医生治疗时,多次刺其阴阳经脉,使病人的身体日见消瘦,难于行动,四肢拘挛转筋,死期已经不远了。而医生不能明辨,不问发病原因,只能说出哪一天会死,这也是粗率的医生。这是诊治上的第五种过失。以上所说的五种过失,都是由于所学医术不精深,又不懂得贵贱、贫富、苦乐人事的缘故啊!
赏析与点评
在诊治疾病过程中虽有“五过”,但最根本原因还是“皆受术不通,人事不明”,即理论不扎实技术不熟练,而且不明人情事理,这里的“人事”就是社会人际之事,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道德、风俗、信仰以及人的性别、年龄、体质、性格、心理等。这实际上是强调社会性因素在发病和诊断治疗中的重要性,而且在《素问·着至教论》也曾告诫我们医生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人的生命和健康不仅与天地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而且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也是紧密相关,本篇尤其强调了社会的急剧动荡和变革给人的健康,尤其是精神心理上带来的损伤,这种损伤既和人的形体脏腑有关,又和人的心理气质有关,这实际上是现代医学的自然-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