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呼吸之间 - 李谨伯 >
- 第六编 修炼与养生
练功的最高境界——无为还虚
练功的“无为还虚”又叫“炼神还虚”,这一阶段必须做到空窍(泥丸宫)、虚窍(海底、阴跷)和灵窍(顶窍、阳窍)三者用秘诀打开,三者的开窍又必须要练到前三丹、后三关都会用秘诀打通的基础上才能练,开空、虚、灵三个诀进入“无为阶段”,否则不注意“阶段性的保密”,提早暴露秘诀,容易被假象迷惑,误入歧途。所以我们先把空、虚、灵的“功境”先告诉大家如下。
以下是开中脉三窍的境界、开窍方法,担心大家刻意追求,功不到不能传,故只能告诉大家其境界。将来如果大家已经开三丹、过三关,对怎样“无为还虚”的练法是有启发的。这一部分十分重要请认真研读。
“空”:不是混混沌沌,一无所知的,脑子空空如也(那叫顽空,又叫无记),而是什么也没想,又什么都清清楚楚,“心无所著”。他无所不晓,无所不知,而不去晓,不求知;“意静不动,神明不用”,不受主观意识的干扰,自然地进入一种不想事的境界,所以很难用后天意识、语言可以说得明白,所以“开口便错”,只能心领神会,此时自然“心如明镜,性似太空”。其实对于客观的有关一切运动变化,又全面清楚、知晓,此时好像我即是太空宇宙,包容着万物,又深入到万物之中,无比的伟大,又无比的渺小,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我”就是宇宙万有,又融于万有之中,这时候,主观上反而产生出一种空空洞洞的、有感而无觉之灵感,有感即有应,形成一种精神意识活动的自然本能(返回自己生前原有的本能神识)。如果修炼到这种有意无意、似有似无的状态就叫“空境”,先天元神就会恢复(显现出)神(也叫心神、心地、后天元神、第七识),它是自会、自动的发挥,主宰全身运动的本能,调节和适应身体内外的平衡与生长,这就是所谓“真用不用”、“无为而治”。
性空,是思想高度的清静,清静必须有物质基础,如果首先身体和气血运动不平衡,思想就会受干扰。八脉气不通,九窍不开,神气(玉枕)不能与意气(上丹田)统一混化,就打不开泥丸宫(密中密),息不灭尽,不能在明心见性中,就无法进入空境,也无法开泥丸窍,使真炁归中。
“空”是精神意识的理性问题,理是不能用功法去说清和追求的,所以慧能说:“万法唯心造”、“我没有传你一法,否则是骗你。”如果通过实修,明白它的义理,自然会懂得“了性”(精神对生命的作用)。
灵窍:灵窍就是顶窍,在头顶上又叫阳窍,是中脉上第一个窍,是出神的地方,又叫天门。既不是动作灵活,也不是思想灵敏,更不是神灵出现。它是气与劲运化达到平衡的体现,“气”是精气,存储于气海,是气运周身,是力量的源泉。卫气可以由人的意念指挥,意到气到,走直线,必须要练的;营气,有自己在体内自动运行的规律(大约每昼夜循环52圈),不受人们意念指挥,它润泽脏腑,走血管,不能练,只能调(调经顺气);再有真元之气,更是不能练,只能“养”,“养”是心静不想。卫气要练,要固,要“气遍周身不少滞”,“劲”满整体,毫不僵持,劲是整体的力,它不同于力气,是走螺旋的。气中有劲,劲中有气,气(力)要能与劲统一于真元之炁,使真炁运化平衡,做到有感无觉自然活力。“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就会有“灵”的感觉。真炁是无象的,只有在性空、体虚的情况下,才能似有似无地感到真炁的存在,稍微一着意,真炁即消失。老子说:“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这就是形容真元之炁,它是遍布周身的,无处不在。如果能保持体内外的平衡与统一,就会出于性空、体虚,真灵显现,此时勿忘勿助,任其自然运化,自有生机活泼,气恬神怡,有一种难以形容的舒适之感。如果我们能够须臾不离地经常保持这种灵的感觉,也就能把握了自己生命之根本,必然会体健、神旺,益寿延年。“百字碑”中提到的“白云朝升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这就是对得到“灵(感)”后的形容。这第三层功法,从步骤来说,是神与空合(玉枕气与泥丸气合);空与虚合(泥丸气与阴跷气合);虚与灵合(阴跷气与顶窍气合)。因为此时神明(开玉枕)才能性空(开泥丸);性空才能体虚(开阴窍),体虚才能气灵,九归三,三归一,所以能有“空”感;必然要意静,意静才能神明,神明才有“虚”感,虚感必然要先从形正开始(开心),开心必势圆,势圆才有灵感。形正,气则顺,劲才整,劲整元炁真灵才体现。关尹喜说:“以神存炁,以炁存形”,自有神空、形虚、炁灵之感。这时一定要先练“意,形,气”,开三丹懂得进入过三关。我们前三丹开窍是炼意、炼气、炼形,用意调整正身姿势和呼吸;中级工夫炼的是过三关,即上尾闾、夹脊窍和玉枕。所以没有命门尾闾窍和下丹田力窍的结合、平衡,并且它们同时都打开、使其运化平衡,是打不开灵窍的。这是极保密、极少人知道的秘法、秘诀。
“神,势,劲”,在此基础上,才能达到“无为还虚”,也叫“胎息还丹”,三步功成才能自然浑然一体,感觉上确有似有似无、脱胎换骨、飘飘然似入于太虚之境。这个境界,道家也叫虚界,佛家叫空界。
虚窍:虚窍就是肛门前口的阴窍,要想打开虚窍,诀窍是“形松势展”,不然是进入不了无为还虚阶段的。形窍、势窍同时打开,撑肩、包背、开胸(中丹田开),才能打开虚窍,进入无为还虚阶段。虚窍不是虚无,而是“形松、势展”的统一,要能做到“形正”(开心)而松;势圆而展,要展中有松,松中有展,形与势相合,松展统一,气运平衡,自然会产生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因于形体是生命的基础,神之所依,气之所寄,精、气、神本是一个整体,不是三种物质,是不可分的,为了在功法上分为主次先后,不得不分作五个阶段来论述,又不能不分主次。张紫阳在《青华秘文》中说:“心为君,神为主,气为用,精从气,意为媒”,这是三者在筑基阶段的作用,实际心与神都属于元神,“意”叫心意,也是神的动态,“心为神之舍也”,心静则神全,神全则性现(“性”是第八识,叫自性、心性、本性),“寂然不动为心,感而遂通为神”。修炼性就叫修心(修性功),炼命即三宝合炼(修命功),无极是“空”。阳动阴静为神,神藏于心,而发于两眼,形体(躯壳)是生命的基础,神之所依,气之所寄。如果形体姿势紧张,不能松开,姿势萎缩,不能舒展开,原因主要在两眼还没有学会松开,两眼不松开则全身不能松开,虚实不平,气运受阻,必然就难以入静而无法进入虚境。真正的虚,不但所有筋骨、关节、脏腑、肌肉,甚至全身每个细胞都要做到舒展松开(松不是泄,不是瘫软,不是垂下),松开是全方位的。松开、舒展开,能做到这点,不是一说就会,有人学几年都没学会,所以学会松和张的统一,也是形窍要能和势窍的统一,才能有全身虚空之感,虚则通,虚才能证明气通了,虚是气通的体现。
初级功开三丹窍:形(中丹)、力(下丹)、意(上丹);中级功通三关:神(玉枕)、劲(命门)、势(夹脊);高级功展通中脉:空(泥丸)、灵(头顶)、虚(阴窍)。明白这些开窍的位置和方法,也就懂了炼内丹的秘诀,但是不实修、实练,还是无法懂的。这些是练内丹的总结,非常重要,也因为练过,所以知道很难看懂。一步一步,你开了三丹、过了三关,自然会懂。文字是无法真实描绘出个体感受的。
自然界的一切物体,无不是由“道”(看不见的冲气)组成,道即中气,即场。“场是世界的本源”,爱因斯坦说,“我们认为,物质是由强大的空间场所组成的”,在这种新物理学中,并非既有场又有物质,因为场才是实在的,爱因斯坦认为场是基本物理的实在,微粒子只是场在局部地区的凝聚,是能量的聚合体,一切有形物体只是场的暂时表现。爱氏最终目的是想找到一种统一场,以此来解释任何现象。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可是“道”就是爱氏想找求的统一场。“道”是能量的统一场,是虚空而实有,但又“万法皆空”,没有真正的实体,任何称之为实体的东西都是空虚的存在。只有无形的虚的元气才能渗透于一切物体之中,使宇宙才能联成真正的统一物质体。练功达到“虚”境的人,他的元气也自然能贯穿周身,使人的机体成为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这个实就是“丹”,金丹,就是“胎”,它是精、气、神的合凝。练内丹功关键要从“正身”开始,身躯的姿式不正(脊柱不正),内气必不通,气脉不通,所以意念才无法安静下来,意不静,必然神不活,所以我反复强调身形的秘诀。关于调整身形姿势,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我不厌其烦地再把“二十四要”秘诀告诉大家,请珍惜,再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