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字大明咒”真言解——读佛经应注重掌握功法

字数:2919

丁福保编纂的《佛学大辞典》中对“唵嚤呢叭咪礧”这个条目作了如下的解释:谓此六字乃祈宝珠莲上之义。西藏观音经《摩尼伽步婆》以诗赞叹此六字题目之功德,说其所以有智慧解脱救快乐之本源。盖人若一度唱六字题目中“唵”之一字,其功德能在死后流传天上界之途。又唱“嚤”之一字时,免轮回于恶鬼所住之修罗道。唱“呢”之一字时,离再受生于人间之厄。唱“叭”之一字时,令人能去轮回于畜生道之难。唱“咪”之一字时,能脱沉沦于恶鬼道之苦。唱“礧”之一字时,有使无死而坠地狱之功德。该条目接着又指出:又不唯独唱此题目,始有功德,即著之于身,或持于手,或藏于家,亦得为生死解脱之因。

要准确地把握六字真言的真谛,必须全面训释经文。按照我的体会,六字真言的本质,乃在于授人以一种独特的功法。通过唱读发音的方式,将眼、耳、鼻、舌、身、意等活动,与先天炁、后天气的运行和声波的共鸣完全统一起来了,使练此功的人,进入一种高级气功态,从而收到极大的练功效果。唱“唵”(读如翁)字时,意及炁和声波在头轮。唱“嚤”(读如摩)字时,意及炁和声波在喉轮。唱“呢”(读如泥)字时,意及炁和声在中丹田轮。唱“叭”(读如悲)字时,意及炁和声波在脐轮。唱“咪”(读如咩)字时,意及炁和声波在下丹田轮。唱“礧”(读如哄)字时,意及炁和声波在慧命。唱完六字,随着吸气,在下丹田收功。

五轮者,即头轮(上丹田)、喉轮(真正的喉轮,在承浆及承浆的对面哑门穴下三横指的位置,以此为直径划一轮,是为喉轮)、中丹田轮、脐轮、下丹田轮。慧命不在五轮之列。具体操练时,随所唱之音(声波)及意和炁很自然地逐步下移,最后降至慧命。此为一轮,练此功时,可以连唱十个轮。操练此六字真言,功夫到时,即可收到通中脉的效果,亦即体内通天达地的初步效果。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够进一步修炼,功法还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发展为体内与体外相结合的通天达地法,即唱“唵”字时,意念想着太空之先天元炁,从太空随着口唱“唵”字之音,一起从百会穴处进入体内,并随着诵唱嚤、呢、叭、咪四字之音,元炁逐渐下移至下丹田。最后唱“礧”字音时,意念随着“礧”字音一起从会阴直入地下(注意:意念不可过急过猛)。如此唱十轮以后,随着吸气,将先天元炁从百会穴收入到脐部,同时将先天地炁从会阴收入至脐,最后从脐部收回至下单丹田,进行收功。

操练此功,只要细心体验此工的功力,在注重修德的前提下,定将收到不可思议的奇效。从对此六字真言如何理解这一问题的研讨,使我们得到一个新的启示,即在研究佛经的时候,应该把注意力放在钻研和发掘其中的功法部分,这样读诵经文才能收到实效,使佛家功法得到弘扬,使众生懂得佛家练功的深奥。这应该作为练功爱好者研究佛经和佛家气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唵嚤呢叭咪礧六字真经如何诵修?

六字真经十法可分两个阶段来练习。

第一阶段,即打基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的任务是:

(一)学会唱读六字的音;

(二)体会声波的震动感;

(三)学会声波与意炁同行的方法;

(四)逐步增强唱读的气量,为第二阶段延长唱读每个单字或六个连字的时间打好基础。

最初练习唱读可以六个字连读,唱读时每个字之间间隔的时间可以长,也可以短;每个字唱读的时间可以长,也可以短;声音可以高,也可以低:每个字的高低长短也可以不一样。总之,一切都要听其自然,主观意识不要过强,以体现眼、耳、鼻、舌、身、意六统一的高级气功态的作用。

唱读六个字的声波随着意念从头轮开始,依次经过喉轮、中田轮(心轮)、脐轮、下丹田轮(生殖轮)逐步下移。连续读唱十遍后,最后收在下丹田。

经过第一阶段的练习以后,即可转入第二阶段的练习。此阶段练习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根据上述第一阶段所应完成任务的好坏而定,完成得好,转入下阶段就快,完成得差,转入下阶段就慢。

第二阶段,在声波与神炁运行中脉路线的基础上,可以分为十法进行练习。前六法为单音“唵”字,后四法为多音六个字连读。

一、唱读“唵”字,声波与神炁运行大周天(一)

随着口唱“唵”(读音为“OM嗡”,不读为“安”)字音的同时,神炁与声波沿着如下的路线运行。自尾关→绕环跳→沿大腿阳经向下→绕足→走会阴经向上→会阴→下丹田→。唱读“唵”字音不断,接着神炁与声波从下丹田→尾关→沿督脉上行→百会→山根→绕耳后→承浆→走任脉直至下丹田→绕环跳→走大腿阳经→绕足→走大腿阴经向上→会阴→丹田。此为一周天。这里介绍的大周天的运行路线与现在流行的大周天不同,比现在流行的大周天运行路线多(从尾关绕双腿的阳经和阴经回至下丹田)这一步功夫。同时应该指出的是:唱读一个“唵”字,神炁与声波走如此长的路线,没有第一阶段的功夫是做不到的。所以,在没有完成第一阶段功任务者,切不可急于转入第二阶段。初练者,唱读“唵”字声波与神炁运行大周天(一)可以连做十轮。待十法都已练完并熟练掌握以后,才可以改为每一法只做一轮,连续唱读十法,共为十轮,即一次练功可以把十法同时连续做完。

二、唱读“唵”字,声波与神炁下肢循行法

唱读“唵”字,使神炁与声波从下丹田→绕环跳→从两大肠阳经下→绕足→从两大腿阴经上→会阴→下丹田。在唱读一个“唵”字音的过程中,使神炁与声波沿上述路线循行十周。初练者,唱读一个“唵”字完成不了十周循行时,也不要勉强。可以读一个“唵”字音时,完成前五个循行。待气量增强后,再用唱读一个“唵”字完成循行十周的方法进行练习。

三、唱读“唵”字,声波与神炁上下肢循行法

双手高高直举,手指向上伸直,唱读“唵”字,体验声波在双手手指处的振动,随着声波沿身体两侧下移至两胯,双手也随着下移至两胯旁,再随着声波与神炁沿两大腿外侧下移至租,双手亦随着下移,双手手指亦指向双脚。声波及神炁沿两大腿内侧升至会阴,再至下丹田,双手亦随之回至下丹田相抱。

四、唱读“唵”字,声波与神炁循行督、中、任三脉法

唱读“唵”字,声波与神炁从尾闾起→沿督脉→百会→沿中脉下行→会阴→再沿中脉上升至百会→山根→绕耳后(走中间)→承浆→走任脉→下至会阴→返回至下丹田,在下丹田收功。

五、唱读“唵”字,声波与神炁循行督、任、中三脉法

双手手背放在尾闾处,右手背向下,左手背贴在右手心上。意守片刻,待尾闾尖处有微热感后,再开始唱读“唵”字。声波与神炁从尾闾沿督脉上行→百会→山根,返回绕耳后→承浆→走任脉→下丹田,从下丹田→走中脉上升→百会→山根→返回绕耳后→承浆→走任脉→下丹田。在下丹田收功。

六、唱读“唵”字,声波与神炁沿中脉循行法

双手放在两胯旁,手心与手指成九十度,手指指向两胯,唱读“唵”字,声波与神炁从百会走中脉下降至会阴。唱一个“唵”字,声波与神炁从百会→会阴共下降十次。只关注降,不注意升,最后收在下丹田。初练时,唱一个“唵”字音,完不成下降十次,先完成五次下降;再唱一个“唵”字音,再完成另五次下降。最后,过渡到唱一个“唵”字完成下降十次。而后,出现腹内收,这是正常现象。

七、唱读六字真言,声波与神炁大周天(二)循行法

双手放在尾闾处,当有热感后,唱读“唵”字;声波与神炁沿督脉上行至百会→山根,返回绕耳后至承浆时唱读“嚤”字;声波及神炁沿任脉下行,行至膀部时唱读“呢”字;声波及神炁继续下行至下丹田尾闾时唱读“叭”字;声波及神炁从尾闾绕环跳沿两大腿外侧阳经下行至足,绕足时唱读“咪”字;声波及神炁沿两大腿内侧阴经上行至会阴时唱读“礧”字;继续上行至下丹田,“礧”字的声波在下丹田处震颤一会儿,自然停止,神炁亦随之住于下丹田而收功。

唱读六字真经声波及神炁循行路线:唵(尾闾→头)→嚤(承浆)→呢(脐)→叭(尾闾)→咪(足)→礧(会阴→下丹田)。

八、开头轮诸窍法

双手相接放在百会穴处,唱读六字真经,声波在头顶部振动。单独练可做十遍,目的在于打开头顶诸窍穴。

九、贯通五轮法

双手拇指与其余四指撑成半圆形放在头的两侧,唱“唵”字。双手随着唱“唵”、“呢”、“叭”、“咪”、“礧”诸字而下移,在每轮处略停。在每轮唱字的同时,在每轮处意念转圈(男从右向左转,女从左向右转),初练时每轮只能转五六圈。以后随着功夫的加深,争取转十圈。最后止于下丹田。

十、开中脉通五轮法

双手手背贴在印堂前,唱读六字真言。从头轮开始贯通五轮,直至会阴,依次唱读六字,双手在头轮时唱“唵”字。双手同时做开的动作,意念亦随之而开。双手降至喉轮时,唱读“嚤”字,双手同时做开的动作,意念亦随之而开。唱每字在每轮处,双手同意念一起都做开的动作,唱最后一个“礧”字时,音拉长,声波从会阴向前向上返回至膻中,再回至下丹田。向下及返回时均走中脉。练一遍,也可以单独练十遍。

以上十法为中级功,以后还有高级功。


怎样修炼中脉十法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