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美等国的态度
袁世凯政府替代清政府,在帝国主义列强看来,只不过是换了一架统治中国的新工具而已,这架新工具可能比旧工具更得力、更“强”,更能为它们的利益而统治中国。在辛亥革命时,欧洲列强把袁世凯视为“一强健有为之大政治家”,如能成为“将来中国之真主人”,那就是“外人之大幸也”[356];并且满怀信心地认为袁世凯是当时惟一“于大局最有希望”,“得操最后之胜利,以底定中国者”[357]。日人也认为袁世凯之于中国,“确有绝对之势力”[358]。美国更是“坚持认定”袁世凯是为“中国人所能懂得的‘强’的人”。既然袁世凯是被帝国主义所赏识的“强人”,所以“他们总是愿意在贷款、武器装备、军队训练各方面给以充分的帮助,使他充分地强有力,来为他们的利益而统治着中国”[359]。自袁世凯窃夺政权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对他所作的各种“援助”事实,完全可以说明这样一个道理。
早在1913年5月,列宁即曾在《落后的欧洲与先进的亚洲》一文中尖锐地指斥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这种勾结。他说:“在亚洲,到处都有强大的民主运动在增长、扩大和加强。”“而‘先进的’欧洲呢?它掠夺中国,帮助中国民主、自由的敌人!”“‘欧洲’拥护那准备实行军事独裁的袁世凯。”并且概括了这种勾结说:“整个欧洲的当权势力,整个欧洲的资产阶级,都是与中国所有一切中世纪势力实行联盟的。”[360]
不过,这些帝国主义国家由于对中国的了解和估计有所不同,因而它们利用中国的政策也还有不相同之处:日本是制造纷乱以从中取利,因之对各种对立势力往往同时操纵;英、美则常扶植中国一个对它们最有利的代表人物及其政府,因之它们对于帝制的问题也就抱有不同态度。
英国希望袁世凯能建立起一个为英国所需要的殖民地政权,对于帝制是表示赞成和支持的。英使朱尔典在欧战爆发前的几个月,曾在一次密谈中,向袁世凯表示了他和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嘉乐恒都主张中国实行君主立宪的意见。但在帝制实行前,朱尔典却示意袁“若国中无内乱,则随时可以实行”。这种意见,既可以说明英国是为袁世凯复辟帝制作过一番很周详的考虑的,也说明英国担心会因此而有内乱。因为一旦中国发生内乱,英国由于欧战难于顾及,而日本必乘乱扩张在华势力,这对英国是不利的。
美国在辛亥革命时也如英国一样是主张君主立宪的,并且它比英国更热心些,袁世凯的政治顾问、帝制策划者之一便是美国的法学博士、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古德诺(F.J.Goodnow,1859~1939年)。古德诺对于“洪宪”帝制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他在1915年8月发表了一篇为袁世凯所需要的《共和与君主论》,他的这篇“论文”在论述、比较了英美等国的政治制度以后,首先从“理论”上说明,“民智低下之国,其人在平日未尝与知政事,绝无政治之智慧”,要这种国家“率行共和制,断无善果”。然后他又具体“讨论”中国问题,侮辱中国人民说:“中国数千年来,狃于君主独裁之政治,学校阙如,大多数之人民智识,不甚高尚,而政府之动作,彼辈绝不与闻,故无研究政治之能力。四年以前,由专制一变而为共和,此诚太骤之举动,难望有良好之结果者也。”并下结论说:“然中国如用君主制,较共和制为宜,此殆无可疑者也。盖中国如欲保存独立,不得不用立宪政治,而从其国之历史习惯、社会经济之状况、与夫列强之关系观之,则中国之立宪,以君主制行之为易,以共和制行之则较难也。”甚至威胁说,如果不按照他的意见去作,则“外人之干涉恐将不免”[361]。古德诺的这种荒谬的理论,并没有为中国人民所接受,但却被袁世凯等引以为金科玉律般的“理论根据”,袁世凯则经常以古德诺的这些“著述”赠人,名为征求意见,实为扩大影响。同时,美国还借给袁世凯五六千万美元,这很明显是有着政治借款与投资利益双重目的。
日本自始即反对中国的共和,1911年12月19日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日本驻华盛顿代办在致美国国务卿的节略中就表示不相信中国能采用和实行共和制度;在南北议和时,日本仍以中国“采取君主立宪”作为调停的条件。1914年9、10月间,日本的右翼团体黑龙会在其秘密文件中认为,中国实行共和政体,对于中日“提携”,“必为一大障碍”,主张中国“变革其共和政体,使为立宪君主政体”。同时,尚派日本首相大隈重信的亲信、东京帝国大学法学教授有贺长雄(1860~1921年)担任袁世凯的顾问,他作为帝制策划者之一,抛出了《共和宪法持久论》一文,认为中国人民不适合共和政体,而应效法日本,实行君主立宪,集权于袁世凯,国家才不致分裂。但是,日本这种怂恿和鼓励,只是其侵华政策的一方面。在另一方面,它也深知中国人民经过辛亥革命洗礼之后,民主共和潮流的不可逆转,复活帝制是不会得到全国人民容许的。为了左右逢源而无往不利,日本在支持袁世凯的同时又暗中扶助反袁的力量。在后来的反袁运动中,日本与中华革命党、进步党、宗社党以及云南、山东的反袁势力的一些关系,充分地说明日本侵华政策的这一特点。究其目的,就是为了制造中国的纷乱以从中取利,而这种阴谋手段,恰使袁世凯更加难以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