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不是天职

字数:2194

吴琦: 有机会在牛津谈话,让我对您在这边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了直观的感受,整体上非常规律、清净、远离“中心”,没什么人打扰,学院和家离得这么近,走几步就能去田野散步,这个环境和国内完全不同。在这边具体工作是怎样展开的?

项飙: 我在这里和几个同事主持一个迁移研究硕士点,这是我的小自留地。教学任务确实比较轻,大半时间是自己研究。第二个就是搞硕士点的教学,也带少数几个本科论文和博士。牛津给我很多时间,给三年的研究假,所以我前三年都在日本。如果没有那样的自由时间,我就不能突然跑去香港,思考民族问题,做这些事情。我的工作形态大部分时间就是挣扎,但是没有这么多自由时间你都没有条件挣扎。我爱人经常说我太空闲,她就没有时间去挣扎,每天都要完成任务。

牛津也很想看到成果,它强调社会影响力。国内学者要抓住“社会影响力”这个概念,官方也在提议,把学术从狭窄的技术化、专业化中解脱出来。提高社会影响力,关键之一是要抓住公共话语,给它们新的定义,确实能够打动普通读者的心,改变他们的思考方式,能够形成新的运动或策略。怎么给出新的定义?这就需要系统的材料、严格的论证。

吴琦: 在牛津,科研和教学各是什么形态?您在牛津给学生上哪几门课?教学的过程对自己的研究有什么启发吗?

项飙: 我主要教两门课,一门叫“关键词”,分析比如“人口”这样的概念。我们做迁移研究,“人口”是大家都用的一个词,但世界上没有人口这个东西,一个人就是一个人,怎么会有人口这样群体性、总体性的概念?人口里还有自己的结构、死亡率、生育率等等,什么时候出现这个概念,怎么发展起来的?这背后是和政治学直接有关系,也牵扯到统计学、数学的发展,放在一起其实是一种对社会的想象。现在的人口都是以国家为单位,又和国家体制联系在一起。还有“市场”的概念,“人民”的概念,“安全”的概念,现在中国经常提国家安全,以前不太提的,这是怎么回事?现在在欧洲,非法移民也被认为是一个安全问题,怎么理解?都是媒体上见得比较多的关键词,来看它们的历史。

第二,我上选修课,关于国家和流动的问题。流动是有趣的问题,我们都认为流动和权力结构还有体制是对立的,但流动其实也是某一种权力体系建立的重要基础。比方说天主教系统,主教在不同教区的流动很重要。大英帝国在殖民主义时期,殖民官在不同殖民地间的流动也很重要。中国历史上的改土归流,原来对少数民族的统治用土著,就是认可地方社会的自治性,流官就意味着中央集权。费孝通提到“社会流失” [21] ,他指的就是江苏那些人都跑到上海去读书,乡绅跑了就是社会流失,这种流动成了中国农村社会瓦解的开始,所以梁漱溟他们对现代性很警惕。这些都可以从“流动”这个角度打开来看。

把上课的东西和我自己的研究、社会介入结合在一起,这不是很容易。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学生太多元,学生的兴趣、背景主要还是以欧美为主,很少有发展中国家的,因为我们奖学金不够,这是很大的问题,所以我在这里的讨论不如在新加坡有趣。我们人类学系也比较学者化。我完全不像韦伯说的,当代社会一切都祛魅了,所以就把学术当作天职 [22] 。对我来讲,学术不是天职,还是工具,是我介入社会、介入世界的一种途径。

吴琦: 您说自己开始用双语式的工作方式,是怎样的?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项飙: 是这两年新的工作方式。如果有一个想法是从中文先发展出来的,我会用英语再表达一下,在英语表达的过程当中,就会发现原来很多想法不严密,有很多东西需要解释,一解释的话,就会发现所用的概念和所指的现象之间的联系并不自明。用了一个比较模糊的词,究竟对应什么具体现象,有时候对应不上。倒过来,如果用英文形成的想法,用中文去表达之后,也会发现很多问题。比如自己以为有一定创新意义的说法,用中文一说,发现其实没什么意思,没有新的见地在里头,敏锐性不够,杀伤力不足。所以中文可以检测出内容上究竟有多少新意,英文检测论证过程、定义是不是基本清楚,如果这两个都通过了,我就比较自信。

当你和外国学者解释一个问题的时候,如果解释不清楚,就说明我们自己了解得不清楚。社会科学研究无非就是要把事情讲清楚。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讲事情无非是两种讲法。一种是大量地简化,简化到一个已经成型的模子里面,这样就把这个事情安定下来,放到盒子里,看起来很清楚。另外一种讲法是把内部的复杂性都讲出来,那就成了没底的事,因为要在比较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把事情讲出来,别人会越听越糊涂,因为细节都是绕的,整个盒子倒在桌上,不成系统。所以要提纲挈领。要讲故事,只有对大的问题有关怀,知道背后的基本问题指向在哪里,才能把复杂性带出来。打个比方,在日常生活里有很多矛盾搞来搞去,很纠结,它们不一定是钱多钱少的问题,也不一定是自由不自由的问题,什么算是有足够的自由这都是讲不清楚的事,真正引发矛盾的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尊严问题,有的时候是面子,有的时候是所谓的人格,这也是老百姓经常用的话语。抓准了这个基本指向,细节都会有它的意义。

英文有一个词很简单,叫作“about”(关于)。我指导学生的时候也跟他们说,你一定要讲清楚这个研究是about什么。做农民工研究或者做大学生的研究,这个是“on”,是另外一回事,真正的about是一种问题意识,是关于劳工关系、关于空间布局的权力关系,还是关于性别关系,这个一定要拎出来。不把这个拎出来,别人不知道你要往哪里说,交流的效果就不太好。这就是把我前面提到的“跨语言的自我”,翻译成为一种思想方法,朋友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一个方法,很重要的功能是逼着你去想这个about。有些学术会议没意思的地方也是因为听不出来这个about,没有那种刺激。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大家有很强的同质性,互相好像都能懂,懂了就懂了,没人逼问,没有更加细化和具体化的动力,互相成了一种社交性的分享。第二,about是在开放、丰富的材料的基础上,提出鲜明的主题,但很多会议有点倒过来,主题已经先定了,拿材料过来讲一讲。这里就有三重转译,语言之间的转译,朋友、同事之间的转译,材料和观点之间的转译,如果没有这些转译,或者转译得太平滑太随便,学术活动很难开展的,日常观察也一样。


非虚构写作民族与民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