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延安日记(1940-1945)- 萧军 >
- 一九四〇年 >
- 十月
十月十日 星期四
摘记:
①读完《上海―冒险家的乐园》。
②遇到成都一个女学生张X华,她胖了。
早晨没起床醒了,忽然想起一个念头:那次看见那个“东北”被丈抑的诗人,忽然要想有一个同乡组织,使别人再不敢另眼相看。但步一组织,自己又要负责,又不乐意。我的行帮和英雄主义的想头总步常常鼓惑着我,这也是其一。我看不惯中国人现在这样“乡愿”似的于为,我要提倡新英雄主义,以东北人(文艺工作者)为首,再扩张,造天一种运动。第一步和群他们商量,每月十九日(鲁迅先生忌日)举行-次“东北文艺工作者座谈月会”,以东j匕作家为限。第二步开展新英龙主义运动。第三步组织东北武装文化挺进军。这大概又是一个兴尾的梦!一方面自己没兴趣,一方面又要做……。
新英雄主义标准:
①为人类(以示与“为自己”的旧英雄主义有别)。
②争取第一(针对不紧不慢主义,尾巴主义,混混主义,被动主义温情主义,无理解无主见主义,浪费时间主义……凡事要争取第一止标准:工作、学习、做人……无止无休地竞赛下去)。
③强健自己(从各方面:智识、道德、体力、技能)。
④敢作敢为(创作、言行、斗争、主张、信仰、实践)。
⑤不断战斗(和外面的敌人,和自己卑丑的意识和行为、倾向,月自然,和不合理的人物制度,不良的习J惯等)。
⑥敬爱同志。
⑦敌友分明。
这是一贯的:这里面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有根据,有方法,刁取舍,有爱憎。罗曼罗兰是提倡大勇主义的。我或者也许写成一部,说,以中国和希腊的精神为基准,定名为:《新英雄主义者底战斗》。国是需要这样一部小说的。或者就名为《人》,以自己的童年一部分止材料。
外国作家研究摘录:
屠格涅夫——
“青年的屠格涅夫所具有的目的是明显的:他意在文坛上出风头而取得奇怪的人物的名誉。”
屠氏之母是:“那侮辱人、压迫人、使人受苦,而同时还保持礼貌、安静和自身尊贵的艺术,是谁也不能比拟的。”
屠氏使托氏最生气的性格是:“……有多方面的知识和出风头的倾向―屠氏最后的性格使他生气。因为他(托氏)当时已认追求生命的真实与自然,以及生存的常识力为他最高的理想。”
屠氏在写《罗亭》以前,他已感到自己在祖国应分得的任务,即像“……做成一面可以照见祖国一切健全和病态面目的明镜,但为完成这任务,必须使这明镜保持相当清洁。”
晚年的屠氏:“幻想的热情,好名的渴念,言语和行为的绝对自由,―这一切在我们眼前取得了相当平衡。”(阿宁阔夫)
中条百合子评屠氏:“屠格涅夫底诸作品被标为所谓‘美文学’而被谈;而契尔奴伊显夫斯基底《应该做什么?》在有些男女青年之间却被当作行动的指针读……”,
屠氏和托氏的女人观:前者把女人理解为富于纯情,献身,坚忍和勇气的东西,把她底易变底性子,薄情,多情却理想化为对于男性是美的激情的存在。后者把她看做是更动物的,或者是劣的,或者是可怕的。兼备了美丑具体的人间底女性。
屠格涅夫的回忆:阿宁阔夫(P36)
屠格涅夫的生活之路:中条百合子(P79)
杜益退夫斯基的特征质:——昂德列益维奇着
“啊!就是有一篇小说也好,假如能够像屠格涅夫或托尔斯泰他们写作时那样的话!……”杜氏自己说。
“他不得不一面受着斥责(出版家)一面忍耐着癫痈病的发作及其余的病苦来赶紧把原稿写好。”这是天才与市场间充满悲剧的战斗。
“在作品的内容上,在思想的丰富性及复杂性上,足下显然是我国中的第一人。连托尔斯泰与足下比起来,也是单调的。”这是俄国批评家斯特拉霍夫给杜氏的信。
“因为文学天才之本质,乃是在乎以广义上的表现力之最少限的消费,来给读者以最大限的印象。”杜氏是不懂研究支配自己天才的人。“我们都是从果戈里《外套》出来的。”杜氏说。
艺术家的悲剧(托尔斯泰) ——苏联.弗别契
托氏自己说:
他是把被果戈里说过的事情作新的东西,努力用全力来重说;兰际上,他是“发见了被果戈里发见过的亚美利加。”托氏的悲剧是某)艺术家的悲剧。“所谓艺术家底自己欺骗……是最可鄙的自己卑厄是虚伪。”
“一生也不劳动,榨取他人的劳动和幸福,以及把那再现(而且二概是拙劣无聊地),这是畸形,是丑恶。”托氏艺术否定论的远因。
“一切混乱,连诗歌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诗人也出现了。”托氏访对于作家必要的三个特性:重要的内容,美的技术,大的诚实。他访涅克拉索夫“全然无诗的才能”又说:浮士德是“完全要不得的作品’艺术救济是在民众艺术里面。托氏对于绘画方面色彩是冷淡的,因.六十年代以:心理的过程,道德的探求,以及精神的转变成了基本的题。托氏是爱藤色(淡紫)贵族僧侣服装的颜色。
柴霍甫纪念: ——俄.司基塔列慈
“但是写总是要写的,否则,恐怕迟了!新近在莫斯科几个医学·家给我检验身体,竟发现了肺瘩菌!必须要办一种杂志!好的,新杂志,大家都聚在一起!”这几句话好像鲁迅先生生前说话的口吐(萧军)
柴霍甫:回忆的断片 ——高尔基
“每个人都应该说自己的话。”柴氏说。关于朋友文学柴氏说:"些叫做朋友文学―为朋友们写的。是由红、黑、白诸氏执笔的。一个写一篇论文,第二反驳他,第三个来调和他们两个底矛盾。恰同哑子玩纸牌一样。但他们从没有人问一问自己,那对于读者有什好处。”
“批评家好像是妨碍马耕田的苍蝇。”柴氏说:“他们是想告诉少‘看啦,我也是生活在地球上面的。对于任何事情我都能够嗡几呢。”,为了活得像人,就应该工作―用爱和信念工作。柴他批评时的俄国人是一面筛子,除了一种灰色的废物以外,什么都没有留(过了三十岁以后)。
“俄罗斯是一个无压的和懒惰的人们底国家,他们放狂吃、喝、喜睡午觉,一睡就打起蔚来。……他们底心理是狗的心理:挨了打就声地叫着,跑回他们的案里,得到了爱抚就仰在地上,四脚朝天,摇尾巴。”
卑俗是柴氏一生的敌人。“人把大地做成功了可以住的地方。他要把它做成使自己住得愉快的地方罢。”他看了高氏的剧本诗说。
在俄国每百万人有一个作家。
挪威226个人有一个作家。
“谁也不为了使明天变得这样好而努力。”他憎恨那时的空想和空的俄国人。柴氏是温和而顽强,热烈而冰冷,圆润而尖刻的人。
德国诗人希勒:——德国.希尔特
德国诗人茵梦蔓在歌德墓前说:“我们应当领青年到这里来,使他获得一种坚确而笃皇的生活的感觉;在这儿我们应当为青年许下三愿,一是勤勉的愿,二是诚实的愿,三是始终一致的愿。”有人说也可用到希勒墓前更恰当些。
1780年《强盗》出版。
在席氏奋斗的时期也曾说:“我以最炽热的情感来拥抱这半个人―到头来我却觉得像在我臂间的是一块怪冷的冰。”
“历史对于我日渐可贵。我愿我十年不断只读历史……”他推崇术为精神生活之极峰。
“人类最不足取之事就是忍受暴力,因为暴力把他取消了。哑然忍受它,那就是把人性放弃。……奴隶是卑下的,但在自由中有奴隶思想更可鄙。”
希勒称歌德的精神型为直觉的,而他自己却为思维的。歌德由个出发近于理想,反之,他自己是先有理想,然后从那里回到个人。歌对于哲学是没有什么天才的。
“一方面是一个美丽的火山,吐出来的不,只是火山石,而且还有流的金属;在他方面只有恶臭的火山渣滓。”别人评歌德和席氏的讽刺和他们的敌对者。
我们对于一个悲剧者不独要看到他们的痛苦,还要看到他们的挣扎。
歌德论:
纪德说:“无论我读的是歌德那一篇文章,这总不能忘却他本,
“被人多方钦仰,也被人多方侮辱!"―海伦。(浮士德)
黄昏的时候,同孩子和女人到河边坐了一刻,因为无处去,只好J回到山上。路中我劝芬要成为一个世界语者,好寄托自己的生命。习们要用世界语谈话,做文章,旅行世界……。
今天是放假的日子。这几天很疲乏,睡得很早。
这一
我每翻一
望我能有
册阶记又完了。我愿意留下一页白纸,让它隔开那后面的(次全要心颤的耻辱!我盼望我不再翻到它,想到它……更目一天毫无所动地翻动它。
除非不得已,他才肯正面踏过去。
的灯!灯!灯!
人对于痛苦总是躲避和恐惧的呀
也只有踏过去,才是解决一切痛i
我永久要是胜利和痛苦中的一条鱼!
我游泳,我要承受一切苦痛和创伤,
这样才能测验出我生命的力量。
只有敢于和能够闯进明知是痛苦的阵,
杀出来,再杀进去……
这样才是自己的主人―
征服痛苦的王!
痛苦、艰难是什么东西呢?
―一摊卑丑而柔软的泥!
我将要随我的意志把它踏在脚底。
1940.十月十一日晨
延安文化协会图书
:(注)
月廿一日信收到。您们已平安抵达,十分欣慰。您们,也非常之好。我的雕刻还是在赶做,总想在十月十兄六划
芬军计
德萧的
日能够行揭幕礼。蓉市遭敌机轰炸,但通在郊外,所以无损失。最近十余日阴雨,所以敌机无法来。其实来了也无用,他能炸一切,但炸不去中国人民的抗战决心。丽娜在七月八日早五时,生了一女孩,大小均安,昨天(二十一日)已由医院回城内家中休养。这小女孩,双眼皮,大眼睛,十分的像丽娜,高鼻子,十分外国人像,比起微娜要好看的,但在这年头,想孩子的烦累,把我这做父亲的兴趣消灭不少,所以这次虽然一切都顺利,但总没有能够提起什么快乐。
您的书寄到时,当然代分各位较熟的朋友。上次文艺晚会,到了七百余人,十分热闹,但成绩不算十分好,因为预备的时间太短,那几位朗诵诗歌也是在头一排的人都听不见。很是羡慕您们看到了许多新的戏剧。
您们的小宝宝更大,更健康了么?
专此敬请
大安。
开渠。
七月二十一日
丽娜祝您们一家三口快乐
注:刘开渠程丽娜夫妇致信萧军夫妇信,1940年7月21日自重庆。
军老弟:
接到过自成都来的信以后,就渺无消息。也许有信到重庆村去了,但我自七月初抛丢那个饭碗以后,再没有去过,虽然那间屋子还是锁在那里。
你们到了以后,生活调理好了罢。密司王进了学校?
我们这里,还是如此。在沉闷、疲乏、生活难的当中,照旧地挣扎着。成了不能进又不能退的形势。到最近,光只就生活难说,已经大部分用山芋代替米了。别的更不用说。
但心境还是照旧地坦然。我只能作一点一滴的劳动,也相信一点一滴的劳动;譬如蚂蚁,是不必想到明天许就要踏到身上的铁鞋的。写了一篇“民族形式”的论文,过些时当将印本寄上,请大家批评。
《七月》,五集四期出版了。五六个月之久!但印刷所弄错了,印得不够,一出来就分光了,我还一本没有拿到。写快信去要了,如能得到,当寄几本来。六集一二期合刊已付排,希望年内能出来。我想,你在里面,负责收稿罢,而且把这当作一件工作。还可约丁玲、雪韦共同负责。论目前文艺书刊出版数量,论我自己底工作情形,《七月》是可以休息的;但从文坛气质上看来,它还有挣扎下去的必要,论《七月》底斗争方向,也还有发展下去的必要,而且,基础也太好了。这一层,可惜没有详细地告诉你。现在只能说:虽然就我个人的工作情形说,《七月》是一个不利的负担,但为了现实主义的方向开辟任务,目前还得坚持下去。既要和虚伪的形象斗争,又要和思想上的取消主义斗争,我们不能不坚持这一任务。这些东西,在目前,还是和市侩主义结着“统一战线”的,所以还得时时刻刻和市侩主义抵抗。在我看来,现实主义的道路是相当艰难的。
稿费,增加了一点,可以发三元或三元半千字。不过,这样的稿费并不能号召任何作者的。我们依然只能用工作态度和作者、读者相见。
还有,华中要出的大丛书,或者要实现了。过些时,确定了再函告。你们那面不妨广播一下。
本学期,被复旦排出了。来信由北暗、华中转。两个孩子都好,但消费着我们,尤其是屠底大部分精力。你们底孩子进了托儿所罢。
握手!
你底脾气好了一些么?第一是工作,第二是工作,第三还是工作,已不要闹什么“英雄主义”了罢。风
十一廿五夜
风老兄:
十二月十六日收到来信,计程整走了二十天,不能不算“快”了。不知道这封信你该什么时候接到。从离开重庆后,记得不仅给你一封信,因为总没得到你的回信,也就懒得写信了。我到此地,一转眼已是五个月,这五个月间的感觉也说不出什么来,唯一的特征是寂寞和孤独,虽然这里的熟人也不少,环境也颇热闹。因为我自己住在文协的图书室里,便读了一些书;创作方面除开把一个剧本写完以外,就接着写《乌苏里江底西岸》长诗,进展得不很快。预备明年三、四月间结束了它。而后我打算弄一匹老马,驮一点被盖到边区各地漫游他两个月,算作休息,回来接写《第三代》,那时候也许有一些游记等类文字产出,当检一些为《七月》寄来。我近来很喜欢唱歌,每天早晨起来就到山下河边去练声,已经继续三个多月了,还预备继续下去,我觉得那对于我的身体和精神全很有益。唱会了两只俄文歌《夜莺曲》与《五月的夜》。孩子因为太小不能入托儿所,只好在家里养着她。夜间她照例要醒几次小便,于是大人也就得爬起来,王的身体近来又不好(又有了娠),所以每天感到睡眠不足,大有筋疲力竭之势。你们是有过两个娃儿的人了,这滋味一定懂得更深切充分,不必多说了,只好同声一“笑”罢。在这里住有几种好处:第一不愁吃穿居住;第二不必跑警报;第三不会有意外的“横灾”,夜间可以不门门安安稳稳睡觉。不过,我还是觉得没有在这里生下根,总想要跑跑,虽然明知道没地方可跑,而且目前不能跑,也不需要跑。有的些人,一到这里就生根了,而且预备发芽下去,比方周文就能这样。王女士暂时还不能入学,只有待明年孩子入托儿所再说。以上是我个人生活情形。
到这里以后,我本打算像一条冬天的鱼似的深一点沉下水底,静静地做一点自己要准备做的工作,什么也不管,可是因为有些地方看不惯,就又要“逞英雄”了。这里文艺运动虽然有很多小组,作家……但是文艺空气并不蓬勃浓厚,有些作家们感到创作不出的苦闷,就开始瞒天怨地以至于寻找原因……。我和丁玲,舒群大家商量一下,就在十月十九日(鲁迅先生四周年祭)那天成立一个“文艺月会”,目的是想借这个集会大家随便谈谈,一方面提高文艺气氛,另一面也可以交换些不同的意见。会已举行了三次,每次的结果大致还不错,但终是有些某种限度拘束,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月会还准备出一张会报,每月先暂定为一次,将来可能也许能出两次,每期字数约一万多一些,内容:座谈会记录,杂文,短论,短篇小说等。第一期即要付印,我把你给我的信抄了一段在里面,定名为《〈七月〉与胡风》,使一些人也知道知道为了支持一个刊物,那要化费一个人多少时间与汗水;又是在怎样一种环境中战斗着……。出来以后当寄你,如运气好,你也许会收到的。又举行一种巡回座谈会运动,那就是把这里所有各学校机关的五十几个小组(共约七八百人)分成十三个区,每一星期在两个区里各开座谈会一次。由一个人先作点报告,而后就由他们提问题,每一次问题总有十几个,有些是一般的,有些也很值得注意。到现在为止,已经举行了五次,每次常常要花费七八个钟点;路程远的来回可四十里。每一次我,丁玲,有时周文也来参加。将来把这全部座谈会开了,打算把这些问题集起来编一本书,作为文艺小组工作参考,这是后话。―这是延安一般文艺活动情形。丁玲现在假期中,它预备写作品,我们每天总要几次见面,谈谈天。关于收稿事,我和他们谈了,他们全愿意支持《七月》,稿费多少那是没关系的,我替你向他们致谢了。在这里几乎常常要谈到一些熟人,关于你的生活,大家也很替你担心。我的脾气大概是不容易怎样好了吧!一种“泥沼”和“闷塞”的感觉总是烦扰着我,但也随它去吧,工作总是要工作下去的,不然,那是生活不下去的。工作几乎成了我生命的绳!我不能离开它,它是我的一切。
还写些什么呢?有些话是不能也不必写的,那只有等待见面的时候再说吧。谁又知道见面的日子在哪一天?有些时日因为读了一些中国文学史一类书,便引起了诗兴,写下了一些旧体诗。我怕再引出来,这些东西很容易扰害我正当工作的情绪,现在不读它们了。检两首抄给你:延河边
儿啼母吵夜眠难
晨起凌霜寒欲裂
忍向天地发雄声
河水流冰呜切切
欲哭不哭此心摧
万壑群山发野烟
甜甜曙色满天边
茄声兮凄厉
古道兮人绝
唯见一鸟凌空飞
毛翎不整时低徊
鸟兮鸟兮振尔翩
勿使雄心中道折
瞻彼苍原
苍原莽莽兮无涯
涉泥泞兮路赊
进不能急兮
退不能驻
沉沉其欲落兮
中心如焚
吁噬呼
生何辛苦兮
逢此不辰
一步一叹息兮
汗透无巾
彼华年与日月兮
去不我拘
延安夜(之一)
夜半闻狼嚎,
声声彻四野,
绝塞多悲风,
秋来即飞雪,
狐兔巧潜藏,
雁推惊飞绝!
觅食诚苦辛,
饥肠时中结。
茫茫万山头上立,
毛皮无暖骨凝冰!
哇彼猪犬儿,
食饱梦正浓。
长鸣一破天,
吁噬呼,
尔非垂舌摇尾种,
易如此兮以终生。
延安夜(之二)
萧条一水带荒城,午夜饥狼嚎有声,
倚枕还寻别日梦,得书初忆故人情。
抽蕉有绪心难折,剥茧无由蛹更生!
似此栖迟知几日,且将冷眼奈飘零。
延安夜(之三)
时缘语冷伤人厚,无那寒蝉禁不吟。
毁誉自生还自灭,功名犹水亦犹云。
披衣步月霜初落,乱发临河渡有津。
凭道匹夫多嫉世,看将一柱砒浮沉。
本来还有一些,不抄了。我的桌子上还有你的一本《文艺笔谈》,闷的时候就随便翻看一两页,算作“对故人”罢!夜深了,不写了,代我祝福孩子们和孩子的母亲,我愿意他们健康;也愿意你健康!
值得问候的熟人们,他们万一问到我,就替我回候一声。萧上
一九四〇年十二月十七日夜
八月份读书:
23:日本历史概论。
24: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与妇女解放。
25:英勇奋斗的十五年。
九月:小说与民众。
制作说唱体裁的《红军东征史》应有的准备:8.23
缘起:要想把一个故事和人物流传到民间,并且要记住,半说手法
单用韵文不容易明理;单用散文不容易动情,,采用说唱体裁的大部中国小说办法。
要用白描
所以决定
文韵文并用
制作:A,要有中心人物。B,要有一贯的故事。C,要用通俗洗炼民间口语
,并加进新的语汇去。D,用比附法,把中国历史传说上的物巧妙地比附现代人物
E,分三部分:1,从历史(洪羊之役起,再约举几个历史上的事件
,如:陈胜、吴广、岳飞等)说起到国共分家,江围剿
2,从九一八事变到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
3,从西安事变到战平型关,徐州会战
,反扫荡、磨擦等……。
准备:知识方面A,研究中国近百年史。B,共产党史。C国民党以及其它关于共产党方面的著作。材料方面:A,多听取口头传B,参考关于此方面的书物,做笔记。C,阅读关于“形式”方面的参,如通俗化等读物。
参考书物:中国近百年史、八路军行军记(三册)、随军西行见闻、英勇奋斗的五十年
、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日本历史概、边区实录、解放、八路军杂志
、近代中国启蒙运动史、太平天国革命
动与妇女解放
、日本现代史、中国怎样降到半殖民地、转变期的中、社会发展史
、中国农村经济常识(薛暮桥:新知)、抗日民族统一战教程、关于统一战线一年来我们抗日的主张、红色文献、抗日统一战
指南(六册)
、日本论(光明:张原译)。
时期:从九月起到年终为收集材料,阅读材料,记录材料,分类材时期
;明年一月为正式计划时期,二月为创作开始时期,它可与《第基代》并行创作
要预备一个笔记本,把每天想到的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