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1421

我们现在这一章描述瑜伽力。

六、心注一处(执持)

1.执持是心注一处。

七、冥想(静虑)

2.静虑是观念在那里的持续。

八、超意识(等持)

3.等持是仅反映其意义,放弃所有形式。

对最后三支的描述

4.这三支合在一起是“总制”。

5.由于获得了这个总制,就形成了认识的广阔境界。

6.这(总制)被用于(各)处。

7.这三支(形成的)是比前(五支)更内在的部分。

8.甚至这(三支)也是无种(三昧)的外在部分。

9.当向外的行力和抑制的行力分别消失和出现时,心与抑制(作用)的刹那结合就抑制变化。

10.由于(抑制的)行力,不受于扰的(心)流(产生)。

11.心的三昧变化是精神涣散的消除和精神集中的出现。

12.当停顿的认识(行为)和产生的(认识行为)类似时,心注一处的变化(出现)。

13.由此,元素和感官中的法、相和位的变化得到描述。

14.被刻画特性的对象与潜在的、产生的和未断定的本质特性密切相随。

15.持续的差别是变化的差别的原因。

心力变形

16.通过对三重变化的总制,可获得过去和未来的知识。

17.由于言语、对象、观念彼此一致,这三者表现为一体。通过对它们差别的总制,可获得一切生物的声音的知识。

18.通过对行力的直观,(获得)前生的知识。

19.通过对观念的总制,获得其他心的知识。

20.不是其内容,那不是总制的对象。

21.通过对身体形态的总制,感觉力被抑制,因而与(别人)眼光的接触就不存在。这时,瑜伽行者的身体就见不到了。

22.由此,正在被讲的言语等等的消失或隐藏也得以解释。

23.羯磨124有两种,一种快有果,一种晚有果。对这些总制,或者由征兆的迹象,瑜伽行者知道与身体分离的精确时间。

24.通过对友好怜悯等等的总制,瑜伽行者获得友好等等的力量。

25.通过对大象的力量等等的总制,获得大象的力量等等。

26.通过把高级感官活动的洞察力引向细微的、隐蔽的和遥远的对象,瑜伽行者获得这种对象的知识。

27.通过对太阳的总制,获得世界的知识。

28.通过对月亮的总制,获得星系的知识。

29.通过对北极星的总制,获得它运动的知识。

30.通过对肚脐丛的总制,获得身体系统的知识。

31.通过对喉咙和胃的总制,可缓解饥渴。

32.通过对龟形管的总制,获得身体的安稳。

33.通过对头的光辉的总制,获得超人的视力。125

34.或者,通过占卜126,获得一切知识。

35.通过对心脏的总制,获得心的知识。

36.实在和神我是彼此完全不同的,因为实在为其他物而存在,经验存在于二者无差别的观念中。通过对自身对象的总制,获得神我的知识。

37.因而,出现了占卜以及较高(等级的)听觉、触觉、视觉、味觉、嗅觉。

38.这些占卜等对于三昧是障碍,对于向外活动的心是成就。

超自然力量

39.由于束缚原因的松弛和对心的通道的认知,心可以进入另一个身体。

40.通过对向上的气息127的控制,瑜伽行者可不与水、泥、荆棘接触,并升天。

41.通过对均匀分布的气息的控制,光辉产生。

42.通过对听的力量和“空”128的关系的总制,可获得较高级的听力。

43.通过对身体和“空”的关系的总制,以及通过获得轻如棉花的等至状态,瑜伽行者可在空中行走。

44.意在身外的自然作用是“大的无身”。通过它,对光辉的遮盖被去除。

45.通过对粗大之物、细微之物、联系和目的、三德129的继承、自体表现的总制,获得对元素的支配。

46.因此,(瑜伽行者获得了)变小等表现力量,而且,(获得了)“身体的尽善尽美”,并不受这些(元素)特性的阻碍。

47.“身体的尽善尽美”在于美丽、有魅力、有力量以及金刚石般的坚硬。

48.通过对感觉的行为、身体表现、自我意识、联系和目的的总制,获得对它们的支配。

49.因而,获得了象意的运行速度那样的快速,获得了离开身体感官的感觉,以及对第一因的控制。

50.只有认识了实在与神我差别(的人),才获得对一切存在和无限知识的支配力。

独立或完全的自由

51.当罪恶的种子被甚至对这(差别的认识)的离欲所摧毁时,就产生了绝对的独存。130

52.当上神邀请时,不应有依恋和满意的笑容,因为这有可能与不好(的东西)再次接触。

53.通过对刹那及其连续的总制,获得从辨别中产生的知识。

54.当不能分别通过种类、特性和空间位置来区分时,两个类似的东西就可以借此辨别智来区分。

55.所谓辨别智是直觉的,它以一切事物作为(其作用)范围,以所有状态作为(其作用)范围,(它)没有连续。

56.当实在的纯净和神我的纯净相等时,就出现了绝对的独存。


抑制:瑜伽的修习独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