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思惑与三界九地、断惑证真之关联
注解:见惑——欲界之见惑共三十二品(苦谛下十惑、集谛下七惑、道谛下八惑)。
色界之见惑共二十八品(于四谛下各除一瞋惑)。
无色界之见惑同色界(于四谛下各除一瞋惑)共二十八品。
三界之见惑共为八十八品,又各八十八结使。
*九地——又名九有(欲界为一地,色界及无色界各分为四地)。
色界四地分别与色界四禅相应(如离生喜乐地与初禅相应,以下三地依序与二禅、三禅、四禅相应)。无色界之四地分别为无色界之四种定(如空无边处地为第一定,以下三地依序为第二、第三、第四定)。
八十一品惑——以上九地,每地分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地则共为八十一品。
南怀瑾先生著述目录
1.禅海蠡测 (一九五五)
2.楞严大义今释 (一九六〇)
3.楞伽大义今释 (一九六五)
4.禅与道概论 (一九六八)
5.维摩精舍丛书 (一九七〇)
6.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一九七三)
7.禅话 (一九七三)
8.习禅录影 (一九七六)
9.论语别裁(上) (一九七六)
10.论语别裁(下) (一九七六)
11.新旧的一代 (一九七七)
12.定慧初修 (一九八三)
13.金粟轩诗词楹联诗话合编 (一九八四)
14.孟子旁通 (一九八四)
15.历史的经验 (一九八五)
16.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一九八五)
17.习禅散记 (一九八六)
18.中国文化泛言(原名“序集”) (一九八六)
19.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一九八六)
20.禅观正脉研究 (一九八六)
21.老子他说 (一九八七)
22.易经杂说 (一九八七)
23.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 (一九八七)
24.中国道教发展史略述 (一九八七)
25.金粟轩纪年诗初集 (一九八七)
26.如何修证佛法 (一九八九)
27.易经系传别讲(上传) (一九九一)
28.易经系传别讲(下传) (一九九一)
29.圆觉经略说 (一九九二)
30.金刚经说什么 (一九九二)
31.药师经的济世观 (一九九五)
32.原本大学微言(上) (一九九八)
33.原本大学微言(下) (一九九八)
34.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上) (二〇〇三)
35.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下) (二〇〇四)
36.花雨满天 维摩说法(上下册) (二〇〇五)
37.庄子諵譁(上下册) (二〇〇六)
38.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二〇〇六)
39.南怀瑾讲演录二〇〇四—二〇〇六 (二〇〇七)
40.与国际跨领域领导人谈话 (二〇〇七)
41.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二〇〇七)
42.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二〇〇七)
43.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 (二〇〇八)
44.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 (二〇〇八)
45.漫谈中国文化 (二〇〇八)
46.我说参同契(上册) (二〇〇九)
47.我说参同契(中册) (二〇〇九)
48.我说参同契(下册) (二〇〇九)
49.老子他说续集 (二〇〇九)
50.列子臆说(上册) (二〇一〇)
51.列子臆说(中册) (二〇一〇)
52.列子臆说(下册) (二〇一〇)
53.孟子与公孙丑 (二〇一一)
54.瑜伽师地论 声闻地讲录(上册) (二〇一二)
55.瑜伽师地论 声闻地讲录(下册) (二〇一二)
56.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上册) (二〇一二)
57.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下册) (二〇一二)
58.孟子与离娄 (二〇一二)
59.孟子与万章 (二〇一二)
60.宗镜录略讲(卷一至五) (二〇一三至二〇一五)
三界天人表这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