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与天道——《象辞》的说法

字数:1212

“象曰”,《象辞》,象就是现象。据说《象辞》是周公作的,不是孔子作的。又有一说《象辞》也是孔子作的,到底是谁作的?这是考据家的事情,我们不去管,也不需要去管,我们要的是它的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大家太熟了,这又是人文思想。乾卦代表天,行是运动的意思,这是教我们效法乾卦。道家老子也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的修养如效法大地一样,地给我们住,给我们生长万物,供给我们食,我们一切都靠土地,人类没有土地就完蛋了;但是我们还给土地的是粪便垃圾,可是土地并不计较,照旧生长出东西来供我们食、用、享受,所以人的胸襟要效法地。而地是靠什么能够这样?靠宇宙,靠天,而天则只有付出,没有收回去,像太阳一样,只放射出来,并未从地上吸收什么。而宇宙却是效法道,道是什么?是自然的,没得什么效法了。总之是教我们做人的精神,应效法自然的法则,只有付出,没有收回。这是老子所讲的“道”的精神,也就是《易经》上的“天行健”。天体不断在动,永远在动,天体假如有一秒钟不动,不必要用原子弹,整个的宇宙都要毁灭掉了。第二句话“君子以自强不息”,正如老子所说的意思一样,做人要效法宇宙的精神,自强不息。一切靠自己的努力,要自强,依靠别人没有用,一切要自己不断努力,假使有一秒钟不求进步,就已经是落后了。

上面《象辞》的第一句话,是解释卦辞的,接下来下面的话则是解释爻辞的。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前面说的,以太阳来比喻,过去的观念,不像现代物理世界的科学,过去的阳是抽象的,乾卦六爻的第一爻现象,是阳能压制在下面,没有上来,所以潜龙勿用,拿太阳作比,是还在地心下面,天尚是黑的,不要强出头来。

“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这又拉到人文文化上来,就是说二爻的象,等于一个人的道德行为,给予人家的利益作普遍的发展。

“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第三爻的解释,反复,道也。这是《易经》告诉我们因果的道理,怎样过去就怎样回来,像地球物理一样,从太空中就看到,一件东西出去,经一个圆圈又回了原位。终日乾乾,就是教我们得意了,上了台要特别小心,因为反复,有得意就有失意,有上台就有下台,有好处就有坏处,一反一复,“道也”,是自然的法则,必然的,逃不了的,你以为整了人,可是一定有你的吃亏处。

“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四爻的爻辞是告诉我们,可以再进一步,没有毛病。

“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造”念“俎早”反切的音,意义与操相通,就是说人到了这个阶段,就要“造”这个境界。

“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这个“亢龙有悔”的爻辞在这里是说,凡事不可求满,满了以后不会长久,所以一切事情要留点遗憾、留点缺陷,并没有错,这一点缺陷都弥补完了,也就完蛋了,所以盈不可久也。中国政治的原则是“忧患兴邦”,一个国家遇到艰难,往往是兴起的时代,是好的开始,一路旺盛,像欧洲的罗马,我国的唐代,任何事情到了鼎盛的时候就要小心走下坡了。

“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老子就是这个思想,用九就是天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生长万物给我们,没有要求拿回什么,利息都不要,只有布施,所以用九的道理,在效法天地之德,不要自己创造什么,而且也创造不了。看历史,一部《二十四史》,谁作过结论?宇宙就是这样,没有结论的,天德不可为首,也没有开始,人类历史也是这个道理,永远在演变中。

《易经》的《彖辞》、爻辞、《象辞》,都是以天地法则的观念,拉到人事上来讲,就是《周易》的精神,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开始。至于它的应用,则不在《周易》上,而散置于外,保留在道家的《连山易》《归藏易》中。


大吉大利的保合太和《文言》——人文的思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