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睡前消息文字版 >
- 2022年(374) >
- 八月(466)
睡前消息469期:瑞士在建的地下货运隧道及无人运货车,海峡两岸贸易
2022年8月9日睡前消息文字版第469期
【睡前消息469期文稿】货运地铁通全国,瑞士替全球实验
大家好,2022年8月9日星期二,欢迎收看第469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话题。
https://spectrum.ieee.org/cargo-sous-terrain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C6108BK0532I50T.htm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aADnUcXLuI
[图片]
货运地铁通全国 瑞士替全球实验
8月1日,瑞士有一项重大工程开工,要建设几百公里的地下货运隧道,简称CST(Cargo Sous Terrain)项目,连接全国主要城市的物流中心。管道里面24小时运行无人运货车,相互交接快递。
督工,为什么瑞士要绕开现有的公路铁路,创造独特的物流模式?
[图片]
我先介绍一下项目。
根据CST公司公布的计划,跨城市的隧道是物流干线,连接每个大城市的物流中心。物流中心有自动化货栈和升降机接入现有城市物流系统,货运卡车只负责最后几公里的运输。
根据CST公司公布的计划,第一期隧道工程从瑞士北部城市尼德比普出发,向东连接瑞士最大城市苏黎世,长70公里,预计投资30亿美元,2030年左右完成。
瑞士城镇人口图,在瑞士,城市指人口超过1万的市镇。
[图片]
瑞士的整体地势是东南高西北低,主要城市比如苏黎世、日内瓦和首都伯尔尼都位于靠近德国、法国的西北一侧。按照长期规划,CST系统未来将在第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向东西两侧延伸,从瑞士西面的日内瓦一直到东部的圣加仑。整个计划预计2045年完成,总长度500公里,总投资超过300亿美元,承担40%以上陆地物流。
瑞士CST管线规划图,橘黄色线段为第一期项目,从尼德比普到苏黎世。
[图片]
根据公布的图纸,管道埋在20到40米深的地下,直径6米,并排三车道,运行无人驾驶货车。左右两条车道单行,中间是潮汐车道,根据需求改变方向,加强一侧的物流。
货车使用电力驱动,由轨道供电,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运行,低于一般的铁路运输。因为低速运行状态下,管道内部不需要铺设实体轨道,直接用电磁感应轨道。这样就不用考虑小车和轨道的应力形变,降低复杂性,方便检修。
在三个车道上方,还有一个单独的单轨系统以6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运行,可以追赶货车,把较小的包裹追加投送到运输车里,节约停车装货的时间,也避免加减速损失能量。
CST隧道横截面示意图
[图片]
[图片]
然后我介绍几个数据。去年瑞士人均GDP是9.35万美元,总量作为一个省的话,高于中国的台湾省,低于四川省。其中瑞士金融业占GDP的比例是10%左右,中国是8%;瑞士工业占GDP的比例是25%左右,中国是32.6%。和中国这个工业大国相比,瑞士实体经济的根基还是很踏实的。
所以,瑞士的重大项目,必须要考虑瑞士实体经济的供给和需求。需求方面,优先推进能提高实体经济运转效率的项目。供给方面,优先推进能发挥本国企业技术优势的项目。
从需求来看,瑞士虽然是全世界交通系统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但因为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还是有物流总量不断上升的压力。十年前瑞士有790万人,现在是870万人,2040年瑞士人口可能会超过1000万。瑞士官方估计,到时候境内货运量要增长至少35%。如果通过增加铁路和公路解决物流需求问题,必然会占用宝贵的山区空间,而且会损害阿尔卑斯山的自然风景。所以瑞士打算把地面留给居民,在地下开发新的物流通道。
从供给来看,过去100多年,瑞士一直在复杂地形上挖隧道,建设轨道交通,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管理经验。
瑞士的国土面积是4万多平方公里,略大于台湾省,人口只有870万,只有台湾的36%,但瑞士全国铁路超过5000公里,是台湾省的三倍以上。按单位面积上的线路长度算,瑞士铁路密度是中国的8倍,而且几乎100%电气化。
按照最简单的小学几何来计算,4万平方公里就是200公里乘200公里的方块。在这样一个方块上布置5000公里营运铁路,如果是纵横各分配2500公里,就意味着整个国家被铁路划分成边长十几公里的方格,从任何一个地点都可以轻松步行走到附近的铁路。
[图片]
虽然瑞士铁路网密集,但利用率并不低。每个瑞士居民每年乘坐火车40次,里程差不多2500公里,中国是1000公里左右。考虑到瑞士的国土面积只相当于三个北京,数据相当惊人。在货运方面,瑞士39%的货运依托于铁路,中国只有10%。同时瑞士的货运并不影响客运,火车准点率保持在95%,明显超过欧洲平均水平,和中国基本相当。
视频素材:瑞士铁路系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uPcHs-E4qc
[图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gEPXpoayK8
[图片]
瑞士最大的火车站——苏黎世火车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TmC9bxNAE0
[图片]
瑞士的铁路系统不仅是给自己服务的。从地理上看,瑞士处于法国、德国、意大利三个最发达的欧洲大陆国家之间,最适合做欧洲铁路枢纽。
[图片]
同时瑞士又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北半部是河谷丘陵,南半部是阿尔卑斯山,必须修隧道才能沟通各个城市,只有用长隧道凿通阿尔卑斯山,瑞士才能吸引整个欧洲的物流。世界最长铁路隧道就是瑞士的圣哥达隧道,全长57公里。
[图片]
目前瑞士还在继续扩建山区铁路,35公里的勒奇山隧道、22公里的齐美尔堡隧道、15公里的切内里隧道都在拓宽,这些工程被统称为新阿尔卑斯铁路穿越计划(New Railway Link through the Alps,NRLA)。所以瑞士始终保持着强大的隧道开凿能力,敢于想象用货运地铁沟通全国。
[图片]
圣哥达隧道
[图片]
视频素材:圣哥达隧道贯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p1ea2eQ0pA
隧道贯通瞬间
[图片]
工地现场的文艺汇演
[图片]
在土建工程之外,瑞士的轨道交通设备和物流设备也可以在国内采购。瑞士施泰德(Stadler)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排名世界前十。在物流自动化领域,瑞士的瑞仕格(Swisslog)和卡迪斯(Kardex)最擅长给工厂、医院和商业企业提供内部物流通道。尤其是瑞仕格,不仅在医疗物流系统有绝对优势,在通用物流方面,也和美国的德马泰克,日本的大福株式会社并列。
这些企业设想过,一旦CST项目证明了可行性,将来企业只需要在本地保留生产部门,把物流和供应链完全外包出去。第三方物流轨道系统沟通大部分企业,在线下单之后,原料、零部件就直接通过轨道送到车间,成品也可以通过轨道发送。
所以,瑞士搞贯通全国的地下物流干线,基本可以保证投资都花在国内,增加国内的高薪就业岗位,也给本国企业提供研发资金。如果最后证明地下物流管道是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些企业掌握了成熟技术,将来就可以去国外接项目,有几十年都接不完的订单。
瑞仕格视频素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XM7D34up5c
[图片]
瑞士CST项目的方案并不是新创意,至少在2016年就基本确定了,而且应用的分项技术也都是成熟技术。但项目一直到今年才确定开工,原因之一可能是世界经济减速,瑞士物流自动化企业的海外市场不如预期,而且中国也有了本土的物流自动化企业来和瑞仕格竞争。
所以瑞士提出一项适合本国环境的基建项目,消化现有生产能力,也在新的领域刺激产业升级。如果横跨几百公里的轨道物流系统表现出效益,其他国家的企业、城市甚至工业区肯定会来引进成熟的管理经验,同时也下订单。
最近几年,隧道工程方面的创新除了瑞士CST项目,还有马斯克的超级高铁计划。这两个项目哪个有前途呢?
CST和超级高铁都是未来的项目,但是我们可以分析历史上存在过的管道物流系统,来推测当前项目的前景。
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是英国。1859年,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正处于激烈对抗阶段,伦敦成立了气动发货公司,用气动运输管道连接伦敦各个火车站,以及议会大厦、海关大楼、伦敦塔、英格兰银行、皇家造币厂等关键部门的邮政分拣中心。1865年,为了庆祝公司第二条隧道开通,白金汉公爵亲自坐进了运输车,把自己当货物发送出去,证明系统的安全性。巴黎、柏林很快跟进,在19世纪60年代建设了气动管道。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视频素材,气动管道系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d58w0CXQrM
视频素材:气动管道列车原理图:
[图片]
视频素材,美国第一条气动轨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g9dikUrbmk
阿尔弗雷德·比奇(Alfred Ely Beach)
[图片]
[图片]
到了20世纪,美国超越了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国。20世纪初的纽约出现了最发达的气动管道邮政系统。
纽约邮局使用的邮件筒 60厘米长,20厘米粗,近10公斤重,可以装500封信。仅在曼哈顿区,就有43.5英里长的管道,连接23个邮局,高峰时期,气动管道系统每天发送9.5万封信件,占纽约市邮件总量的1/3,
视频素材:美国气动管道邮政系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xFBsC3-2Gw
[图片]
[图片]
[图片]
因为气动管道便捷、安全,很快就有人用它来快递报纸、鲜花和食品。纽约北部郊区的快餐店通过管道给市区用户寄三明治。1947年圣诞节,纽约遭遇了史上罕见的暴风雪,市区道路交通完全中断,但气动管道邮件系统照常运行。
但是,到了20世纪后半期,各大城市的城市的气动邮件系统都逐渐退休。1953年纽约市气动管道关闭。1976年柏林气动管道关闭。巴黎的气动管道在1934年达到467公里,1984年终止服务。最后一条气动管道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运行到2002年,被洪水破坏后,被认为维修成本太高,彻底废弃。
今天的气动管道传输主要分布在实验室、医院、银行内部。这些单位有频繁的小型货物交换,同时样品、药物、现金和票据都希望减少经手人,不要和其他人流物流共享通道。所以还保留了封闭气动管道的需求。
视频素材:瑞仕格现代气动管道传输系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PhILg-G7J8
[图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V5iztiHu7E
[图片]
[图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_BCeWbHMBg
[图片]
从这些案例看,气动管道系统的优点和缺点都是封闭性。
因为封闭运行,所以快捷、安全,不影响其他交通。但是封闭管道要跨越单一机构,就必须埋在地下,很难修改路线,扩大容量。现在回头总结各大城市,尤其是纽约市气动管道邮件系统衰落的原因,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管道效率跟不上纽约市人口和市区的扩张,以及社会不愿意全面重建基础设施,很难在地下埋设新的管道。21世纪如果想实施CST或者超级高铁这样的项目,最重要的要素恐怕不是技术,而是超前规划和社会认同。
从这个角度看瑞士CST隧道和马斯克的超级高铁,显然是瑞士的项目的规划更周密,得到的社会认同更多。
瑞士CST计划虽然准备覆盖整个国家,但到现在为止,瑞士政府一分钱都没有出,全靠私人资本投资,据说85%的钱来自瑞士本国投资者。瑞士政府发挥的作用,主要是制定法律、监管项目。去年12月,瑞士议会通过了CST项目的批准流程,允许项目从今年8月1日起,可以从已投资资金中提取1亿美元做先期采购。
这么大的全国性项目,必然有环保组织和行业性组织出来反对。这方面瑞士主要是通过全民公投来建立认同。睡前消息288期介绍过瑞士的全民公投机制,每年都要就重大议题做几次投票。当时我的观点是,全民公投有一些负面作用,比如说在中产阶级多的社会,容易加强保守化立场。但是,在重大工程和技术应用方面,全民公投的确能减少争议,保证既定方案稳定运行。瑞士此前的一系列大规模隧道工程,也有环保团体反对,但在瑞士全民公投通过决议之后,这些组织也就不再阻挠了。
现在CST计划有企业愿意投资,有政府监管并提供法律保障,有全民公投提供共识,至少一期工程会顺利推进。我们应该抱着积极的态度,看看瑞士的试验能不能给全人类开创一种新的基础设施类型。
和CST项目相比,马斯克的超级高铁计划在技术上更激进,要把胶囊列车塞进真空的管道,减小空气阻力,时速超过900公里,半小时就可以把乘客和汽车从洛杉矶运到旧金山。
视频素材:马斯克的超级管道计划(Hyperloop)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cikLQZI5wQ
[图片]
但是,激进的技术,在产业方面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很难说服资本投入前景不确定的工程。至于社会方面,美国社会现在出现了严重的分裂,而且各个派别之间缺乏跨阵营的讨论机制,很难在长期项目上达成共识。马斯克搞航天成功,是因为航天发射场在地面上只是一个点。现在马斯克要跨越几百公里搞高铁,恐怕没那么容易成功,至少要比利用成熟技术的CST项目麻烦更多。
中国能学习瑞士,搞一套类似的无人化物流系统吗?
中国也有瑞士那样的制造业密集区,比如说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城市之间也需要快捷的物流体系。但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并不是独立的国家,而是14亿人劳动市场的一部分,所以可以从其他地区获得廉价劳动力,降低卡车货运的成本。中国暂时不会复制瑞士的项目。
但是中国的物流需求还会增加,人力也不会永远廉价。将来如果瑞士积累了成功经验,中国还是要考虑通用的地下货运管道。
前面提到,地下货运管道的分项技术都很成熟了,技术不是建设的难点,规划和社会共识才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中国铁路系统和城市轨道系统的换乘都很麻烦,铁路干线和其他运输方式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物流交换机制,跨城市的地铁只有上海到苏州的花桥地铁站是成功案例。在建设地下货运管道之前,中国首先要打破行业和地域之间的建设障碍。
海峡两岸贸易
上周三8月3日,海关宣布,立刻暂停台湾地区柑橘类水果和冰鲜白带鱼、冻竹荚鱼输入大陆。这对台湾有什么影响吗?
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22_08_03_652127.shtml
影响微乎其微。
大陆是台湾的第一大贸易对象,海关总署统计。去年2021年两岸货物贸易总额2.12万亿人民币。其中台湾对大陆出口1.61万亿,进口约5千亿,顺差一万多亿人民币。
[图片]
海关商品目录对冻鲜白带鱼、冻竹荚鱼的归类是第一类动物产品的第三分类:鱼和其它水生无脊椎动物。这分类的商品去年进口总额14.3亿人民币。
[图片]
再往下细分,白带鱼和竹荚鱼进口大约1700万美元。这里有个有意思的数据,台湾自己统计,去年对大陆销售的白带鱼和竹荚鱼,总额不到八百万美元。与大陆的数据相差很大,可能是中间商赚钱有点多。但无论用哪个数据,这点鱼都是小生意。
柑橘类水果情况类似。21年台湾对大陆水果出口总额5.6亿人民币,其中柑橘总价格略微超过一千万美元,大约8千吨。
[图片]
总共几千万美元的生意,取消的理由也不是政策变化,而是安全因素。柑橘类水果去年就发现了害虫和农药。而白带鱼和冻竹荚鱼外包装发现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似乎是按部就班地等到了8月3日中断贸易。
8月3日这一天,商务部还宣布,暂停天然砂对台湾的出口,对台湾影响大吗?
https://news.ifeng.com/c/8IAZ4zGviCJ
[图片]
很多媒体把上一个时代的数据翻出来,说台湾九成的天然砂靠大陆,断绝贸易就不能搞建设。实际情况是,台湾地区确实有过九成天然砂供应依赖大陆的时期,但在2007年之后急剧下降。现在大陆无论和哪里做贸易,都没有多少天然砂出口,去年对台天然砂石出口量只有17万吨,占台湾砂石用量的千分之二。
[图片]
睡前消息之前都提到过砂砾供应的问题。砂砾在自然界只是河流产物的中间态,大陆内部岩石被水力破碎,逐步变成土壤沉积到河流下游,每年新产生的沙砾并不多,全力使用很快就会用完。大陆自己就是全世界最大的建设工地,挖砂船把鄱阳湖口都挖宽了,所以一旦进入工业化时代,不可能出口太多。2019年第46期睡前消息提到,德国为处理二战废墟,发展了先进的破碎机,可以把建筑垃圾变成合适的沙砾,值得中国借鉴。
从最近的新闻看,大陆自己的碎石制砂技术进步很大,已经主要靠人工砂搞建设。人民网6月份报道,浙江省南部的景文高速全长68公里,100%使用了人工砂。
http://zj.people.com.cn/n2/2022/0608/c186327-35305359.html
现在台湾从大陆进口的砂砾,主要就是这些“人工砂”,占台湾需求的比例不到40%。如果商务部把人工砂也列入禁止出口名单,对台湾省是有影响的,但也很容从东南亚国家得到补充。
总的来说,最近贸易政策调整,对台湾的影响非常有限,说九牛一毛可能有点夸张,但充其量也就是在老鼠身上拔了一根毛。
台湾省每年对大陆的顺差超过一万亿人民币,有没有可能通过贸易政策压缩一些呢?
台湾省的工业化水平还明显高于大陆的平均值。如果不从台湾进口一些性价比不错的电子元件和机械设备,大陆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会损失更多的顺差。但是,随着这些年大陆工业进步,的确可以切断一些通往台湾的低端贸易链条,也不会明显影响大陆的经济发展。
比如说,在贱金属及其制品门类,2021年大陆从台湾地区进口了价值420亿人民币的货物。另外还有是塑料和橡胶制品,进口额710亿。
[图片]
[图片]
这些产品的技术含量有限,而且不同企业都有类似的技术标准,可替代性很强。内地冶金工业和石化工业很容易就能接过订单。就算少数产品暂时在内地找不到,世界其他国家也有不止一家供应商,是最适合用政策推动进口替代的领域。
上周的新闻发布会上,台湾地区有关机构说,冻鱼、橘子和天然砂禁运基本不影响台湾经济。和冻鱼、种橘子相比,金属和塑料产业会雇佣大量的技术工人,订单消失对社会冲击比较强。如果把这一千多亿生意砍掉,对台湾社会的影响,可能比停掉全部农业和渔业贸易还要大。什么时候台湾省的贱金属和塑料被列入禁止进口列表,可能就说明经济手段从象征性表态转入实质阶段了。
[图片]
https://www.chinabaogao.com/data/202203/577834.html
469期睡前消息到此结束,文字内容随后会发在睡前消息编辑部公众号,也欢迎各位观众加我们的企业微信,以标准格式和我们交流,优秀内容会以蛋卷俱乐部资讯汇总的方式再发放给观众。我们周五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