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睡前消息文字版 >
- 2021年(216) >
- 六月(282)
睡前消息288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一定要古老,印度假酒类似于50年代的日本和90年代的中国,台湾省也有“连花清瘟”,督工在土木工程最火的时候转自媒体,《2012高铁的春天》,瑞士全民投票很理性,中国汽车厂缺芯片,全世界加起来也打不过美国海军,无人机送准考证
2021年6月15日睡前消息文字版第288期
【睡前消息288】“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一定要古老
大家好,2021年6月15日星期二,欢迎收看288期睡前消息。今天端午节的假期刚刚结束,我的同事们做的深度内容还在酝酿,所以我和大家分享一下以往创作内容的后续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一定要古老
6月10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五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为涉及到地域文化话题,这个名录每次公布都会引发社会关注。以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会强调传统概念,优先选择农业社会和牧业社会的手工技巧以及文化作品。比如说2006年确定的第一批名录列入了白蛇传故事、梁祝的民间传说、河北梆子、对联文化。在传统手工业方面,包括各地的木版年画,包括宜兴的紫砂壶制作,包括广东凉茶。今年第五批名录列入了马前卒工作室之前提到的两类当代食品,一个是柳州螺蛳粉,一个是沙县小吃。
2018年初我给国家地理杂志做采访,在柳州采访了一周,回来我做了一个比较长的演讲《保卫我们的现代生活》,开篇我就提到了柳州螺蛳粉。我说柳州螺蛳粉和符离集的烧鸡、德州扒鸡一样,都是典型的工业时代铁路食品,是依托于现代物流体系和工业人口需求的当代文化,如果没有柳州铁路局和柳州的汽车工业,就没有螺蛳粉。
后来螺蛳粉从地方特色食品发展成产值百亿的全国性快餐,原因也是柳州用工业思维来搞产业升级,在保证基本质量的前提下扩大产能,开发出了适合全国人民的各种螺蛳粉口味。
到了2018年10月睡前消息编辑部的公众号又发了一篇文章《沙县小吃是个90后,但值得21世纪学习》,这篇文章提到沙县小吃在20世纪之前的历史上找不到任何的渊源,50年代铁路修进福建省,沙县是翻越武夷山以后的第一个二等站,经常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军队和工人进驻、临时休息,给本地提供了旺盛的购买力。但是沙县小吃最终走向全国,是因为90年代初的第一波民间金融危机,以“标会”为代表的农村金融泡沫最终演变成大规模的骗局,一次性给沙县造成了1亿人民币的损失,制造了一大批急需现金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导致沙县农民普遍外出开店,发扬了之前火车站附近的饮食摊技术。
1997年沙县政府从全县集资搞沙县小吃文化节,在全国搞了小吃产业联络处,统一组织货源、统一培训技能,甚至直接让在岗干部停薪留职去一线做小吃。这个决策赶上了中国工业快速爆炸的年代,在新兴的工业区抢占市场,最终形成了遍及全国的沙县小吃文化。
作为一个刚刚40岁的中年人,看到螺蛳粉和沙县小吃这两种比我还年轻的文化产物进入了文化遗产名录,我是很高兴的,这说明政府终于开始摆脱思维定势,承认当代人民的文化创造力了。
2018年这次演讲我做过一个简单的算术计算,自古以来中国这片土地上大概生活过二百亿人口,其中20亿有新中国的生活经历,这20亿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生活自由度和维持基本生存能力之外的财富,比祖先起码要胜过十倍。所以我们当代人创造的文化积累和祖先至少应该是1比1的关系,承认这个事实,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不会总想着去复制祖先的成功经验,因为当代人的文化创意并不比整个农业社会差,本来就应该有打破一切历史传统的勇气。
286期睡前消息我再次推荐过电影《柳青》,说当代的中国孩子缺乏对当代历史的认识,中国缺一本客观真实的当代历史科普书。那一期很多观众发弹幕和留言说中国的传统是本朝不写本朝的历史,必须留给下一个朝代才能写。这就是用封建王朝的腐朽经验来限制当代的文化创造,现在是人民民主国家,应该让年轻人知道这个国家是怎么来的,知道过去几十年的中国社会踩过什么坑、犯过什么错误,将来才能更好地接管国家。现在螺蛳粉和沙县小吃都列入文化遗产了,和他们同时代的历史也应该被好好科普一下。
另外前四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虽然所有入选的文化都努力把自己包装上悠久的历史,但实际上很多都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比如说第一版名录的285号是“天桥中幡”,这里的“天桥”就是北京天桥卖艺的意思。而之所以天桥出现这样的文化传承,是因为铁路跟着帝国主义进了北京,当时的北京火车站和有轨电车总站设在天桥地区方向,这才在1920年左右形成了天桥民间商业区,进而培养了各种卖艺群体。天桥卖艺文化和后来火车站附近常见的网吧录像厅属于同一个世纪。
又比如说第200名录的480号是“黄帝祭典”,我在《保卫我们现代生活》的演讲里提过,无论是元代的蒙古王朝保护黄帝陵,还是明代的汉族黄帝祭黄帝,都没有把黄帝当作“人文始祖”的概念,只是因为孙中山1912年祭黄帝,而1944年国民党政府腐败到几乎丧失合法性,需要设立一个黄陵县来安定人心,黄帝祭祀才成为国民文化的一部分。这和天桥艺人属于同时代的产物。
本届和螺蛳粉沙县小吃一起被收录的文化遗产还包括了1482号,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水晶雕刻。东海县的水晶开采历史从20世纪开始,给毛主席提供了水晶棺材料以后才成为全国知名产品。1991年东海县和福建沙县的领导一样,都想通过办文化节来宣传本地的特色产品,促成了定期的水晶民间集市以及刚刚申遗成功的民间雕刻文化。
这些现代甚至是当代的文化,过去要包上农业社会几千年的历史的神圣感,才能成为国家文化遗产。现在终于堂堂正正走进了文化遗产名录,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也希望中国当代的网络社区、网络文化,比如说B站的弹幕,尽早成为国家级的文化遗产。
印度假酒类似于50年代的日本和90年代的中国
5月下旬印度新冠肺炎刚刚有一点退潮的迹象,又出现了重大假酒中毒事件,官方媒体说工业酒精勾兑的假酒毒死了35人,地方媒体报道说至少58人。
对于印度最近几年频繁出现的假酒中毒事件,2019年的时候睡前消息编辑部公众号也曾经做过深度分析。假酒泛滥背景首先是酒文化的发展,从2005年到2016年印度人均酒精消费增长了140%,而同期的全球人均增长率是16%。
现在印度市场上主要消费威士忌一类的烈性酒,核心原因是大量的青壮年人口脱离原有的社区,外出追求更高的工资。考虑到印度当前的产业水平,他们主要从事体力消耗大的蓝领工作,需要酒精来缓解疲劳,也需要酒精来满足精神生活,所以会买大量的烈酒。最近几次假酒中毒事件,主要的受害者都是种植园工人、运输业工人以及她们的家属。
而印度粮食产量最近的增量还可以,已经稳定超过了3亿吨,这部分增量加上制糖厂的副产品糖蜜,足够让年轻的工人喝醉。
需求和原材料都解决了,印度必然会出现大量的民间酒厂,发酵的时候产生大量甲醇,而小作坊没有除甲醇的工艺,运气不好就会毒死人。有的小作坊为了逃税直接买含甲醇的工业酒精勾兑,甲醇含量更是控制不住。所以印度隔了几天就会有假酒中毒事件,和我们的90年代非常相似。
马克思主义认为类似的经济基础会产生类似的文化现象,我们90年代也是年轻流动人口大量买醉,导致白酒需求爆炸,假酒产业泛滥。之前日本的50年代也经常出现甲醇集体中毒事件。看来现在在印度连续爆发假酒事件,说明印度社会开始接近90年代的中国,或者说50年代的日本发展水平。反过来说,随着中国体力劳动者减少和民间娱乐的电子化,可以预计中国的白酒消费会快速萎缩。无论现在白酒股票的势头怎么样,下一代人的消费习惯终究会消灭这个短暂的白酒泛滥时期。
台湾省也有“连花清瘟”
之前很多期节目我们关注过中成药对新冠病毒的真实效果,最近台湾的防疫措施一再闹笑话,也开始考虑用中成药来缓解压力。5月21日台湾官方公布了对付新冠肺炎轻症的中药处方“清冠一号”配方,非常类似于大陆的“连花清瘟”药,销量非常好。台湾只有二千多万人,最近每天都因为新冠病毒要死几十人,我非常理解台湾人的焦虑。
但是之前的5月4日知名的科研打假网站《撤稿观察》(Retraction Watch)指出中国大陆研究中药对抗新冠病毒的权威贾振华隐瞒了自己和连花清瘟药物有关公司的关系。他在职务医学上发表论文的时候,曾经明确声明自己和利益相关方没有关系。打开上市公司“以岭药业”的主页,最显著的内容就是中医药出海新闻以及宣传连花清瘟的药效。
之前2013年发表的以岭药业股票激励计划明确指出,贾振华和石家庄以岭药业的董事兼董事会秘书吴瑞是夫妻关系,而马前卒工作室利用公开信息调查发现其中的利益比夫妻关系还要紧密。以岭药业201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招股说明书说明董秘吴瑞是董事长吴以岭的女儿,而吴以岭2009年就已经当选过工程院院士。
去年疫情紧张的时候,贾振华在《植物医学》杂志发表论文,认为连花清瘟明显提高了临床治愈率,导致连花清瘟列入了标准的治疗流程。这篇论文也承认没有双盲试验,既没有对病人隐瞒药品的性质,也没有设置安慰剂的对照组,唯独没有承认自己和生产厂家有利益关系。
现实中贾振华是河北医科大学以岭医院的院长,听名字就知道这个以岭医院就是贾振华岳父吴以岭的私人产业。
眼下国内已经没有大面积的轻量患者,恐怕很难再做大规模的双盲试验去验证当初的论文了。后续所有的实验基本都是在告知患者情况下做的非双盲实验,缺乏安慰剂对照组。但是既然现在台湾省已经开始接受大陆溢出的治疗经验,贾振华和他的岳父恐怕还是要对当初的隐瞒做一个交代。
督工在土木工程最火的时候转自媒体
上一期睡前消息节目我从个人角度分析了土木工程专业的前途,建议大多数传统行业的本科生都尽量向交叉学科发展。很多观众看到标题就说你自己从中国最好的土木工程学院毕业,自己放弃了本行,有什么资格说别人?
我上一期已经做了一些解释,这里我再说一下。我进入土木工程行业是1998年的低潮期,而离开土木工程行业的时候是2011年的行业高峰期。上海房价三四千的时候,我和我的同学每月从单位拿的公积金都不止这个数字。如果大家认为我2011年离开土木工程来做新媒体值得效仿,恰恰说明眼下盲目挤进计算机行业和公务员行业是错的。B站的用户年龄小,不知道21世纪初也有一波it泡沫经济,泡沫破碎的那几年计算机行业的自嘲要比最近几年土木工程和其他的传统行业更有创意,不信你可以去看看2001年的电影《大腕》。
而眼下普遍考公务员谋事业编的热潮非常像90年代中期国企子弟接班,80年代小镇青年追着进体制的样子。90年代末21世纪初地方经济最艰难的时候,基层干部和教师欠薪一两年,国企员工揭不开锅,在中国曾经是普遍现象。好在中国经济整体向上发展,这些惨痛的记忆都基本抹平了。
大家只要记住一点就好,当热潮已经形成的时候你再进场,不亏就是最好的结果。同时人生的职业历程很长,眼前追热点不一定就比去追比特币安全,只有健康和持续学习的能力能够保证你一辈子相对顺利。
另外说起2011年前后我进入自媒体行业的旧事,倒是和最近几期的话题连上了。
《2012高铁的春天》
5月28日280期睡前消息我分析铁路问题,提到十三五计划高铁修的太多,普通铁路修的少,扭曲了中国的基建方向。很多观众表示马德工不理解中国的基建规律,站到了历史规律的对立面。
这里我为新观众介绍一下十年前围绕7·23动车事故的舆论争议,我也是重要参与者。我当时在《社会观察》杂志上有一篇用真名任冲昊发表的文章《2012高铁的春天》,把高铁和国民安全、国民经济联系起来,大力提倡高铁建设,反对拆分铁路网络本身的产权。接下来几年互联网社区上讨论高铁问题经常用这篇文章当论据。
十年前和现在我的观点基本上没有变化,这里有人大家读一下当年的文字。
高铁和动车建设的另一个效应是减轻了普通铁路的客运压力。把客货混跑的普通铁路变成以货运为主的重载专用线,提高铁路货运效率,替代公路货运。众所周知,繁忙的卡车运输是道路安全的重灾区,疲劳驾驶、超载、超速屡禁不止。而且与铁路运输相比,要多消耗数倍的能源。30年来,由于铁路运输相对滞后,时效性不强,因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新增货源大多转向公路交通,石油相对贫乏的中国因此形成了一支世界上最庞大的卡车车队。甚至因为铁路请车满足率(即申请车皮的成功率)长期保持在40%以下,连煤炭、矿石这种最适合铁路运输的大宗物资也转向高耗能、低效率的公路寻求运输能力。这种 “以油运煤”的模式既浪费了资源,也造就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每年数万人在交通事故中死亡,很大程度上源于铁路货运能力不足。
铁路货运缺乏效率,车皮供应不足。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铁路大多采取客货混运式的运输模式。强调快速、准时的客车和强调重载的货车对铁道路桥硬件的要求有很大不同,重载车皮通过得太多,对轨道造成的微小变形可以直接导致高速客车降速甚至出轨。所以铁路提速和增加货运能力很难兼顾。
此外,正如我们经常体验到的那样,铁路上的规则是慢车让快车,而货车又必须为慢车让路。铁路客运每次提速,实际上都在时间和空间上压缩货车的“通过窗口”。所以,在多次提速之后,中国原有铁路网的潜力已经基本挖尽,列车间距已经缩小到技术极限。要继续扩大铁路运输,要继续降低交通事故伤亡,唯一的办法是独立于原有铁路网,建设新的高速客运专线。从这个角度说,高铁的速度不仅不带血,而且是少流血的必经之路。
这是我十年前的文字,十年前我替高铁说话,是因为高铁可以承担干线客运任务,解放普通铁路网,提升国民经济效率。到了2020年十三五计划结束,简单的看数字,总的铁路里程没有完成目标,但是高铁超额完成任务,这说明地方政府开发高铁新城的热潮做的有点过分,用高铁挤占了货运铁路的建设份额。
现在很多观众得益于中国的基建,赞美高铁代表的大基建是没错的。但务必记住,国家投资来自于每一个人的税收,空载率高的高铁也许是少数人的福利,那必然是所有人的长期负担。普通人赚点钱交税不容易,我们还是要在整体上追求铁路的经济效益。
前些年关于铁路的舆论争议过度阵营化、简单化,导致很多普通网民忽略了细节,只根据一两个标志性概念去判断对错。我作为媒体人,当年的写作风格要对此负一定的责任。现在我也要提醒观众,要避免用符号化的概念去站队,避免在讨论事实之前过多的讨论立场。
接下来我和大家分享几条有意思的简讯。
瑞士全民投票很理性
刚刚过去的这个端午假期,瑞士人进行了一次全民投票,其中一个议题是要不要禁止杀虫剂的使用。结果大多数瑞士人认为现代农业不可能避免使用化学药品,否决了议案,瑞士农场可以继续使用杀虫剂。五年之前瑞士也做过一次标志性的全民投票,否决了全民发放基本工资的议案。从瑞士的经验看,即便是全民直接民主,也不一定会被民粹思潮和短期利益所主导,大多数公投还是会做出比较理性的决定。
中国汽车厂缺芯片
刚刚过去的5月份,中国生产了204万辆汽车,比上个月下降了8.7%。这次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市场芯片供应不足,导致中国的汽车厂空转。作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大国,中国还需要尽快提高自己在高端产业链的地位。
全世界加起来也打不过美国海军
美国的防部新闻网站报道,美国最大的军工造车厂宣布招募新员工,英格尔斯造船厂的规模将从1.2万人增长到1.5万人。这在美国是个很不寻常的举动。
就在招募员工的同一天,英格尔斯船厂下水了美国第一艘“伯克三”型驱逐舰。第二天,美国海军宣布实现了人类第一次无人加油机试验,海军的f18战斗机和MQ-25无人机编队飞行,并得到了燃油支持,这再次扩大了美国海军航空兵的作战范围。
在此之前,美国国防部刚刚宣布“幽灵舰队”计划继续推进,第二艘无人艇已经穿过巴拿马云河进入太平洋测试。将来这些无人艇不仅仅要携带传感器跑在舰队前面侦查,本身也可以作为导弹发射平台使用。
至少在十几年内,美国海军依然是能够打败全世界联合舰队的力量。不过军事力量再强,不打仗的时候也只是纯消耗品。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工业国,很多新型工业品都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了自己的价值,让国民得到了直接回报。
无人机送准考证
刚刚结束的高考,有一个时代性很强的小新闻,河南省新蔡县一个考生忘带了准考证,交警替他回家拿,直接用无人机送准考证到考场。这样的新闻是我们有信心逐渐追赶美国的最大底气。
以上回顾的内容有的来自于视频节目睡前消息,也有的来自于微信公众号“睡前消息编辑部”以及同名的微博,这两个自媒体号每日发布新闻列表,每周整理观众反馈,不定期发表长篇图文,欢迎各位关注。
288期睡前消息到此结束,感谢各位收看,我们周五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