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传奇中的大唐 - 刘勃 >
- 第三部分 剑侠无情缘 >
- 《虬髯客传》:唐太宗的分身
灵石豪客
李靖、红拂的目的地是太原,途经灵石,就在旅舍里歇宿。
灵石就是今天的山西省灵石县,当时还是个新地名,隋文帝开皇十年(590)修路,据说挖出一块灵异的石头,所以改了这名字。这里是由河东道南部的河中府进入太原府的第一站,也是绕不过去的一站。县境内有雀鼠谷,号称唯有鸟雀、老鼠才能通过,险隘异常,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一提灵石这个名字,仿佛就觉得平添几分肃杀之气。
对晚唐知识阶层的读者来说,提到这里,恐怕还会抚昔伤今,对当年太宗皇帝打天下时的英明神武,发点思古之幽情。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李渊、李世民父子太原起兵,与隋将宋老生所率精兵两万,就在这一带相持。久攻不下之后,又遇到大雨粮尽,李渊开始计划退兵。幸亏李世民苦苦劝阻,又设计激宋老生出城对阵,然后以奇兵冲锋,终于大破隋军。这号称大唐开国第一战,也是李世民的成名之战。
然后唐高祖武德初年(618),割据北方的刘武周勾结突厥,派大将宋金刚南下,连战连捷,打得齐王李元吉带姬妾狼狈逃回长安,几乎占据了整个山西。又是李世民坚决反击,率关中精兵,从龙门踏着冰面渡过黄河,终于反败为胜。李世民不食二日,不解甲三日,就在雀鼠谷一带,一日八战,斩俘数万人。
当然,对李靖和红拂来说,这都是未来才会发生的事。但李靖此行,已经预知李渊将反,而从太原出兵要攻取长安,灵石一带必有大战,却是可以预料到的。看着旅舍周围的峭壁千仞,残阳如血,想到不久之后,就不知道会有多少将士在这里忘死搏杀,血洒疆场,李靖心中,怕也不能不有所感慨吧。
既设床,炉中烹肉且熟,张氏以发长委地,立梳床前。靖方刷马,忽有一人,中形,赤髯而虬,乘蹇驴而来,投革囊于炉前,取枕欹卧,看张氏梳头。
坐床已经设好,炉火通明,里面的肉已经快要煮熟。要准备好接下来的行程,马是最重要的,所以李靖亲自刷马。而红拂珍惜自己的容颜,站在床前梳头,长长的头发直拖到地上。这画面,真是既雄浑又秀丽,既苍凉又温暖。
这时候来了一个人,中等身材,红色的胡子弯曲着,骑着一头跛腿的驴子。这虬髯客把一个皮囊投到炉子前,取出一个枕头,斜靠在上面,看红拂梳头。
这个姿态当然极其放肆无礼,李靖非常恼怒,但毕竟自己是在逃亡途中,要避免另生枝节。所以他一边继续刷马,一边在犹豫该采用什么手段。
红拂看着虬髯客,一手握住自己的头发,用身体挡住另一只手,向李靖摇了摇,示意他稳定情绪,意思是这件事由我来解决。
急急梳头毕,敛袂前问其姓。
卧客曰:“姓张。”
对曰:“妾亦姓张,合是妹。”遽拜之,问第几。
曰:"第三。"问:"妹第几?”
曰:"最长。”
遂喜曰:“今日多幸。遇一妹。”
张氏遥呼曰:"李郎且来拜三兄。”
红拂问虬髯客姓什么,虬髯客说姓张。红拂立刻就说"我也姓张,应该是你妹妹吧。”然后就拜了下去。
表态和之前见李靖一样直接。但上次是以进为进,跟定李靖了;这次却是以进为退,先确立兄妹关系,然后你再要有什么过分的要求或动作,就有悖伦理了。
虬髯客说:"今天好运气,遇到了一妹。”虽然是“喜曰”,内心戏是啥,恐怕还真不好说。
红拂就喊:“李郎,来拜见三兄。”这是再跟虬髯客强调一下,哥唉,这是我男朋友。
这段全是短句,说的是陌生人打招呼套近乎的套话,但叙事真如迅雷疾电,红拂完全掌控了局面。
于是三个人就环坐着,开聊。虬髯客很不客气,得知炉子上煮的是羊肉,就说我饿了。他拿匕首切肉,自己吃还不够,还把肉胡乱切碎,喂他的驴。原来这跛腿小毛驴,竟是只肉食动物。
虬髯客说:“观李郎之行,贫士也,何以致斯异人?”很不给面子,直接问,我看你挺草根的,哪里搞到这样的美女?
李靖倒很淡定:"靖虽贫,亦有心者焉。他人见问,固不言,兄之问,则无隐矣。”我虽然穷,但是个有梦想的人。跟别人我不交心,跟您没啥可隐瞒的。于是“具言其由”,但显然,他重点聊的不是红拂怎么跟的自己,而是含蓄地歪楼,拐到谈理想谈人生上面去。
公取酒一斗。既巡,客曰:"吾有少下酒物,李郎能同之乎?”靖曰:“不敢。”于是开革囊,取出一人头并心肝,却收头囊中,以匕首切心肝,共食之。曰:“此人乃天下负心者,衔之十年,今始获之,吾憾释矣。”
这是小说中最有名的细节之一。虬髯客说:“我有点下酒的东西,李郎咱们一起?”李靖说:“不敢。”这是客气话,表示沾您光了,不是说不敢吃。
于是虬髯客开打开皮囊,拿出一颗人头展示了一下,就收回去,又拿出人的心肝,切开分食。李靖这时候气场上不能输,也吃。
于是虬髯客说:"这是天下负心者的心肝,我怀恨十年,今天终于是放下了。”
金庸在报纸上连载《射雕英雄传》,丘处机到牛家村,与郭靖、杨康的爹相遇,也是先亮人头,后吃心肝,完全照搬了这一段。但第一次修订的时候就完全删掉了:一来,避免抄袭之嫌;二来,这段真心少儿不宜;三来,丘处机是得道高士,也不该这么重口味。
但小说对虬髯客的定位,是乱世之英雄。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英雄这个概念,和道德尤其是日常人伦关系不大,重点是奇理斯玛型人格,自带光环效应,有使人摧眉折腰膝盖发软的气场。要渲染虬髯客身上凛冽凶煞的王霸之气,实在很难比这一段效果更好。
这个“天下负心者”是谁,小说没交代。这个细节凸显了仇恨的力量之大,有人说反映了虬髯客嫉恶如仇的性格,也是想得有点多。举个例子类比,也就在灵石县,有个山峰叫韩信岭,传说吕后在未央宫杀死韩信,把人头给出征在外的刘邦送去,刘邦就是在这里收到的。胡子也很漂亮的刘邦,看着这颗军事方面的最强大脑,“且喜且怜之”之时,有没有觉得韩信是“天下负心者”呢?照伟大帝王的雄猜之心,有这个想法不奇怪,但我们却不必站在刘邦的立场上看问题。
又曰:“观李郎仪形器宇,真丈夫,亦知太原之异人乎?”曰:"尝见一人,愚谓之真人,其余将相而已。”“其人何姓?”曰:“同姓。”曰:“年几?”曰:“仅二十。”“今何为?”曰:“州将之子.”曰:“似矣,亦须见之,李郎能致吾一见否?”
看李靖吃人吃得那么淡定,虬髯客对他高看了:“看李郎的仪形器宇,真是大丈夫,太原出了个异人,你也知道吗?”
李靖说:“曾见过一位,我认为是’真人’,其余的人,也不过是将相罢了。”真人就是真命天子的意思。
虬髯客说:"这人姓什么?”
李靖说:“和我同姓。”
虬髯客说:“多少岁数?”
李靖说:"不到二十。”仅是近的意思,这个用法唐人文章里很常见。
虬髯客说:"现在是什么身份?”
李靖说:“州将之子。”州将自然是指当时任太原留守的李渊。
虬髯客说:"这就对上了。我也打算见一见这个人,李郎能为我引见吗?”
虬髯客是从“望气者”那里得的消息,太原有奇气,所以要去查访明白。李靖说,自己有个朋友刘文静,可以通过他去见这位州将之子。虬髯客便同李靖约定,你们到太原的第二天,和我在汾阳桥见面。
于是虬髯客跨上他那头跛腿而吃肉的小驴,如飞一般离去,转眼就消失不见。
小说这里没交代州将之子是谁,但稍有历史知识的读者,自然可以预判出,指的正是唐太宗李世民。在灵石这个未来李世民会建立赫赫战功的地方,谈论他的“奇气”与传说,自然是作者精心设计的。至此李世民虽然还未出场,但已经令人悠然神往。
这一节充溢着神秘感,弥漫着英雄气,是热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