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干部赴美国政府部门能学什么?
据报道,北京市东城区表示拟将选派干部赴美国政府部门挂职锻炼,此外,还称,将建立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列入财政预算,每年投入资金不低于5000万元。计划中的干部人才培养将不是理论学习,而是“要选送人才到美国的科技、城市建设、规划管理部门挂职”,为期一年。到2030年,东城区希望党政人才中,具有海外培训经历的人才达到两成。
说起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我居住的加州奥克兰市的罗克里奇区有一家叫“省钱之路”(Safeway)的食品超市要扩建,还没有牵涉到任何民宅的拆迁,只是为了把旁边的一家加油站并过来,扩大成一个商铺中心,由于附近居民反对,从2008年初起折腾了四五年,仍未能开工,可见美国城建、规划管理的效率实在是够低下的。
在美国,如果有重要的商业建筑,更不要说大片拆迁改建了,一定要告知有关社区的民众,征求他们的意见。罗克里奇区公民自办的社区小报《罗克里奇新闻》对这个工程已经报道了好几次,2008年7月号的头版有一篇《Safeway超市提出College街分店的修改计划》的报道说,这家超市提出一个扩建计划,因民众反对,只能扩建到原计划的一半大。在后来举行的几次听证会上,民众仍有反对意见。超市就民众担心的车流量和停车困难等问题作了回应,一再作出修改计划,继续与附近民众协商,至今无法动工。
干部人员到美国来接受培训,可以学到的未必是国内用得上的,国内能用得上的却又未必是在美国学得到的。这就像中国的厨师到美国去学烹饪,除非回去是做西餐,如果回去还是烧中国菜,那就一点用处都没有。要是出国学习的费用花的还是公款,那就更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了。
美国管理部门的经费来自公民的纳税,管理部门为纳税人服务,那是天经地义的,至于替别国培养干部人才,那就另当别论了。这笔开销,可绝对不是管理部门的某个领导可以说了算的。那一定得有民众参与,在公开的决策程序中决定才行。按现在美国的困难经济来看,纳税人同意这种“援外”计划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
当然,要求得到培养的一方可以说,不就是付学费吗,我们花钱就是了。但这里仍然有一个付了学费学什么的问题。美国的公务员比较清廉,在两党政治中必须保持中立,绝对不在单位里为任何一党拉票,绝对保护当事民众的隐私权(如税务部门不得与移民局互通公民的私人信息)等,这些都是一般的职业道德和操守原则,无需特意去美国学习。
至于公务员的一般工作技能,无非是处理文件、操作电脑、复印机、传真机什么的。美国人把这样的公务员叫做“官僚”(bureaucrats),并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官职,而是因为他们在“官局”(bureau)的“办公室”里当差。美国官僚机构办事效率低下,成为民众时常挖苦嘲笑的对象。美国人说,在他们国家有一种室内游戏,叫做“官僚主义”。这个游戏只有一条规则,就是大家都不能动,第一个动的人就输。有一项研究列举了普通民众对官僚的印象,那就是办事不力、报酬过高、惰性十足、热衷于僵硬刻板的程序、缺乏想象力、既无个性又无人情味、工作就是长时间喝咖啡休息。一句话,是一些除了摆弄文件,什么都做不了的家伙。
美国人不喜欢官僚,这与他们不喜欢大政府的传统有关。美国人相信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办,情愿生活在自立自助的公民社会中,而不是靠政府来解决所有的事情。大多数美国人觉得,官僚主义是政府太大所造成的,而官僚主义是最没有人情味的办事方式。这种看法虽然比较偏激,但以美国的实情来看,却也并不完全失准。其实,大政府本身并不一定不好。如果政府很大,允诺很多事情,而每一件又都能由它庞大的官僚队伍去进行落实,那也没有什么不好。问题是,美国人不相信天下会有这么好的政府,所以到美国去学习如何帮助实现这样的政府,也许根本就是缘木求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