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信任是一种怎样的“有所不疑”?

字数:1448

“百度百科”上,“假鸡蛋”都已经成为一个正式的条目,介绍说:“假鸡蛋的蛋壳由碳酸钙、石蜡及石膏粉造成。而蛋清、蛋白则主要由海藻酸钠,再加上明矾、明胶、色素等造成。蛋清是将海藻酸钠加进水造成溶液后,不断搅拌而制成的。而蛋黄的主要成份同样是海藻酸钠液,再加人如柠檬黄一类的色素后,放进模具中,然后放入氯化钙溶液中凝固而成。”连鸡蛋这么为人熟悉,似乎一目了然的食品都能造假,那些难以用肉眼辨认真假的原料和加工食品又会怎样呢?不绝于耳的食品伪劣消息又如何不让人们对普遍的食品安全心有疑虑呢?食品的信任危机只不过是当前中国普遍信任危机的冰山一角而已。

信任危机之所以产生,主要是因为不能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依赖的人“有所不疑”,例如照顾我们健康的医生,教育我们子女的老师,供应我们食品的工厂和商店,为我们服务的官员或机构。当这种“有所不疑”变得越来越困难时,我们不仅会产生一种极大的不安全感,而且还会对我们原本熟悉的社会、制度和环境感到陌生和怀疑。因此,不信任不仅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反应(有所戒备),而且还是一种关于社会环境的知识(弄不明白)。

信任中包含一种关于信任的对象而不是具体内容的“知识”。例如,一般病人并没有关于医药和病理的知识,他不可能从知识角度来判断医生。他只是从医生的言语、行为或名声来直觉地产生对医生的信任而接受医生的诊断和治理。病人也许渐渐有了关于疾病和药物的知识,坚定了对医生的信任,但是,如果医生的职业道德名声不好,即便病人有了关于疾病和药物的知识,他也照样可能不信任医生。

对于一个人,一个行业,一个制度的信任,其中的知识永远是无法“确证”的,而是必须通过“担保”来渐渐接近和增加。例如,牛奶行业并不总是在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但是,无论它生产多少合格的产品,都永远没有办法确证它不会生产掺入三聚氰胺的牛奶,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如果牛奶行业一次又一次,不间断地生产合格的牛奶,那么,人们每一次喝到合格牛奶的经验都会成为一次“担保”,渐渐就增加了大家对牛奶行业的信任。

信任是一种“信念”,信念的价值在于反映真情,而不是由于压力、引诱、限制而成为一种正确看法。相信牛奶没有问题,是因为对生产商,食品监督制度有信心,不是因为牛奶商的不实广告或某些部门禁止报道有害牛奶的信息。信念能够维持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没有遇到有力的,推翻性的反驳。每一次具体的牛奶有假的事例,都足以动摇牛奶安全的信念。

因此,信任牛奶中包含的关于牛奶安全的知识是不能一步到位地得到证实的,但通过“担保”却是可以接近的。对个人、行业、制度的信念,如干部有好的操守,某制度因公正而优越,需要来自多个不同方面的担保和这些担保的相加。担保是信念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来自不同方面的支持越多,担保越有力,条件越接近充分,信念成为知识的可靠性就越大。只有随着担保的增多,信念才会得到加强,越来越达到有所不疑的程度。

在学生们的教科书里有许多与信念有关的知识,例如某某制度先进、优越,最能为民造福。这种知识虽然被确定为“科学知识”,并用来确证某种真理,然而却未必真的能增强人们的信念。这是因为,信念和信任其实并不需要建立在某种具体内容的知识上。例如绝大多数人骑自行车,并不是因为他们事先已经懂得科学中角动量理论,而只是看见别人骑自行车,相信在转动中前进的片状轮子的车子是不会翻倒的,由于对此有所不疑,所以自己也实践起来。他们的信念的根据是担保,不是确证。

在任何一个社会里,各种信任之所以能够得以建立,都是因为有足够多的实际事例或人的担保,而不是因为有某种特别具有权威或权力的确证。在这样的社会里,无论是对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际交往,还是对社会、政治制度,大多数人都能保持足够程度的有所不疑。这种有所不疑不是无条件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担保的减少,尤其是在短时间内的锐减,随着推翻性事例的增加,而变得不可持续,进而被彻底动摇,甚至完全毁掉。


19 中国文科的厄运与责任21 警惕“非人化”背后的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