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陈云的鼓励与建议

字数:1119

  1953年春夏,毛泽东不止一次说自己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万一我不在了,怎么办?”这话,他对高岗说过,也对其他人说过。

  在高岗经常接触,并能与之深谈的领导干部中,陈云是他特别信赖的一个。他曾说:“我把陈云当圣人。”

  他与陈云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延安时期。1938年春,高岗出任陕甘宁边区党委书记时,陈云是中央组织部部长,在配备干部方面被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很大的支持,因此高岗对陈云有较好的印象。后来,陈云调到西北财经办事处当副主任,作了很多工作,也得到高岗的赞赏。他认为陈云很有才干,不计名位,是个难得的好干部。到了东北以后,他们的关系更为亲密,陈云任北满分局书记兼军区政委,高岗任副书记。军区司令员,他们配合默契,把北满的工作搞得很出色。

  在关于东北工作方针的争论中,陈云全力支持林彪、高岗、黄克诚等人的意见。通过那场争论和建立北满根据地的工作,高岗更加认为陈云很有水平,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信赖备至。1946年5月,他与林彪、罗荣桓三人一起向党中央建议,力举陈云出任东北局副书记。此后,凡遇重大问题,他总愿意向陈云请教。

  到中央工作以后,高岗与陈云几乎每天见面或通电话,随时向陈云通报情况,交流看法,得到陈云的支持和鼓励。这次,高岗也赶紧把毛泽东的担忧及自己对设总书记等问题的看法告诉陈云。

  陈云说:“设总书记的确不好。要设就多设几个副主席,你一个,我一个,都可以参加。”

  高岗拍一下大腿:“对,这个办法好。这样一来,他们就不能架空毛主席了。”

  联系到查敌档的事,他们一致认为,刘少奇过去在政治上不稳,不能在中央掌舵,现在政治上又受到毛泽东的怀疑,作接班人的确不合适。

  陈云说:“看来,主席考虑接班人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的大事,也是他心头的一件大事。但是,他自己不好出面,我们现在就应该着手帮他解决这个问题,除去他的心病。”

  那么,这事由谁牵头好呢?他们分析了几位堪当此任的人:朱德德高望重,最为理想,可惜年纪大了;林彪虽然年轻,且有号召力,但身体多病,建国后长期休养,很少露面,连抗美援朝的担子都不接,更不会接此重担。此外还有谁呢?高岗说:

  “陈云同志,我看只有你出来牵头最合适了。”

  陈云摆摆手说:“我不行,你比我行。你的本钱比我大,你有陕甘宁,毛主席信任你,给你撑腰。你在军队和地方都有条件活动,能得到他们的支持,你出来挑头最好。你怕什么!”

  高岗低头沉吟。

  陈云又说:“你先干起来,先不忙告诉毛主席,等搞确实了再说不迟。”“到时候,大旗一倒,你不造反,我先造反!”

  高岗在开枪自杀未遂之前给毛泽东的绝密信中,揭发交代了这些谈话,借以说明他的确没有要篡党夺权的野心。

  陈云的说法是,高岗“有野心”,“进行非组织活动”;为了拉拢他,对他“封官许愿”,讲了“多设几个副主席,你一个,我一个,都可以参加”之类的话。

  周总理在揭批高岗座谈会的总结发言中说,高岗是“血口喷人”,“临死还要拉上垫背的”。究竟是怎么回事,现在已经死无对证了。

  历史事实是:1956年,中共“八大”确实增设了几个副主席,陈云果然入选党的副主席(当选的几位副主席是: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总书记是邓小平),林彪于1958年5月增补为中共中央副主席。这是历史的巧合呢,或者原本就是毛泽东的意思呢?


(四)绝密任务(六)一次失败的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