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细说中国历史丛书(全十册)- 黎东方 >
- 细说明朝
七二、马文升
马文升是河南钧州(禹县)人,景泰二年进士,历官御史,福建按察使,南京大理寺卿,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助项忠平定满俊之乱,升左副都御史,仍旧巡抚陕西,在成化十一年继王越“总制三边”;同年回京,充任兵部右侍郎。次年,“转左”(转任兵部左侍郎)。
马文升在陕西巡抚任上,颇有军功,但是他在宫廷中没有什么“奥援”,因而并未获得若何重赏。到了担任兵部侍郎,又为了辽东巡抚陈钺的事,与太监汪直发生正面冲突。陈钺是汪直的私人,毫无能力,只知道滥杀少数民族来冒功,几乎酿成巨变。马文升亲自到辽东去宣读皇帝的玺书,慰抚少数民族,才转危为安。结果,汪直反而在或化十五年诬告马文升“行事乖方,禁边人市农器,致怨叛”。宪宗耳朵软,竟然将马文升捕下“诏狱”,充军到重庆卫。陈钺于是又可以滥杀邀赏,获升为户部尚书,于十七年二月改任兵部,在十八年三月垮台,削职为民。
到了成化十九年,汪直也垮了台。马文升被放回,恢复原职。次年,出任左副都御史,巡抚辽东,极受当地汉人与少数民族的爱戴。二十一年回京,升为右都御史,总督漕运。这一年的冬天,再升为兵部尚书。
马文升一生的官运,时起时伏。起,由于确有被朝廷需要的能力。伏,由于到处遇到小人为敌。当年汪直恨他,一方面是由于他不削司陈钺“合作”,一方面也是由于他胆敢与汪直分庭抗礼,而且“奴视其左右”。现在,汪直早已完蛋,而另一个小人李孜省,偏要说他的坏话,以致宪宗在成化二十二年又外凋他为“南京兵部尚书”,虚有其名。过了一年,宪宗去世,孝宗即位,他才被“内调”,担任左都御史,做都察院的负责人。其后,从弘治二年到弘治十四年,他再任兵部尚书,为时甚久,孝宗对他言听汁从。他公忠礼国,不仅把兵部本身应办之事,办得很好,而且对兵部以外的事他也不避嫌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孝宗一朝之所以治绩远胜宪宗,马文升的关系很大。因为,他在当时的大臣之中,年最高而德最劭,确是一枝柱石。
弘治十四年,孝宗叫他转任吏部。吏部,正如我在以前所说,是各部之中最重要的一部,也是整个政府之中最重要的一个机构。马文升才兼文武,在吏部尚书的任上也是卓有表现,虽则年事已高。武宗即位以后,太监王瑞容不了他,逼得他在正德元年退休。那时候,他刚好是八十岁。三年以后太监刘瑾诬告他在吏部任上“朋党”,叫武宗除他的名(所谓除名,便是削去他的官爵,他是以太子太师吏部尚书的官衔退休的,被除名以后便不许再挂如此的官衔了。)又过了两年,他才去世。刘瑾失势以后,朝廷追复他的官衔,加赠“特进,光禄大夫,太傅”,予谥“端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