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江宁马路

字数:4365

1864年7月19日,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率领湘军攻克南京,太平天国灭亡了。对于南京市民来说,多年围城终于结束,噩梦一样的年头正在过去。清政府接手了一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这个城市的人口锐减,生产与社会组织破坏殆尽。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当务之急就是赶紧“荡涤瑕秽,润色山川”,稳定和重建社会秩序,重振南京的经济。

到太平天国后期,据熟悉当时南京情况的英国翻译富礼赐和美国商人赫德均估计,全城人口约为七万人。李秀成被俘,在自述里也提到,城破前夕,城内不过三万人,除居民外,太平军只剩下一万多人。这些数据未必准确,都只能当作参考。死的人肯定很多,湘军与太平军作战期间,曾国藩获得了“曾剃头”的恶名,他指示手下,“虽使周孔今生,断无不力谋诛灭之理。既谋诛灭,断无以多杀为悔之理”,因此说湘军在南京杀人无数绝不是什么虚构。

南京人的痛苦就是,太平军来,被广西粤匪杀得够呛,湘军来,又被湖南蛮子杀得很惨。广西人厉害,湖南人更厉害,共同结果就是让南京土著居民吃足苦头。湘军攻入南京,“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长河,尸首如麻”,臭气熏天,“三日夜火光不息”,曾国藩幕僚赵烈文随军入城,其日记中记载了当时的惨况:

计破城后,精壮长毛除抗拒时被斩杀外,其余死者寥寥,大半为兵勇扛抬什物出城,或引各勇挖窖,后即行纵放。城上四面缒下老广贼匪不知若干,其老弱本地人民不能挑担,又无窖可挖者,尽情杀死。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哀号之声达于四远。其乱如此,可为发指。中丞禁杀良民,掳妇女,煌煌告示,遍于城中,无如各统领彭毓橘、易良虎、彭椿年、萧孚泗、张诗日等惟知掠夺,绝不奉行。不知何以对中丞?何以对皇上?何以对天地?何以对自己?

当时南京老百姓真是痛苦不堪,没有来得及突围跑到城外去的太平军大呼,“城中弗留半片烂布与妖享用”,到处放火。入城的湘军为了挖掘金银财宝,亦四面放火。疯狂劫掠对南京城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一年以后,李鸿章到南京接任两江总督,出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座空城,断壁残垣,田宅多成瓦砾,哀鸿遍野,难民饥寒交迫,要想恢复南京城正常秩序,真不知道从哪下手,他不由得大发感叹:

无屋、无人、无钱,管葛居此,亦当束手。

管葛是管仲和诸葛亮的并称,这两人都是古代治国有方的名相,李鸿章的意思是南京糟糕到这一步,就算管仲再生,诸葛亮重现,也没什么好办法。他觉得这个城市要想喘过气来,恢复昔日繁华,“似须百年方冀复旧也”。李鸿章的前任是曾国藩,曾的湘军打败了太平天国,立下了盖世大功,手下都劝他干脆自己做皇帝算了。大清无可救药,不如趁乱像朱元璋那样,在南京扯上一嗓子“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说不定也就成就了帝业。

然而曾国藩并没有称帝的野心,他担心的只是自己功高盖主,进入南京后,一个劲地打报告,要求裁撤湘军。为什么会这样做,后世有过各种猜测,有一点常常被人忽视,就是湘军纪律太差,匪气太重,“暮气已深”,很容易失控。事实上已失控,这支虎狼之师任其发展壮大,必将成为祸害。李鸿章接任两江总督,因为这个烂摊子实在太糟糕,南京的破败令人难以想象,有人劝李干脆将两江总督衙门移往扬州算了。李鸿章担任两江总督的十八年后,到了1882年,又一位中兴名臣左宗棠就任两江总督,他描绘当时的南京仍然惨不忍睹:

江南克复廿年,而城邑萧条,田野不辟,劫窃之案频闻。金陵向非贸易埠头,人烟寥落,近则破瓦颓垣,蒿莱满目,虽非荒歉之年,而待赈者恒至二万数千之多,较四十余年前光景,判若霄壤。

甚至到1896年,张之洞担任两江总督,距离剿灭太平天国已三十多年,南京城元气还没完全恢复,仍然没太多振兴之迹象,在给皇上奏折中,他诉苦说:

城内辽阔过甚,兵燹以来市廛萧索,城内有居民者三之一,空旷者三之二……北城一带,蒿莱弥望,匪类潜踪,命案抢夺间见叠出,商旅来往,官吏趋走,备极颠踬,公私旷废。

由此可见,太平天国带给南京城的伤害实在太大。不过说归说,诉苦是诉苦,作为封疆大吏的两江总督,只有把现实状况说得不堪一些,才有可能突出自己的政绩。事实上,城市面貌正在好转,已经有了变化。大家都知道,只要没有战乱,地处江南富庶之地的南京,自然会有一种很好的修复能力。

如何使得南京这个城市从创伤中恢复,历任两江总督不得不面对。曾国藩采取的措施,是尽快恢复高考,在湘军进入南京的当年,开科举行乡试,“一以慰群士进取之志,一以招转徙无归之氓”。1864年的12月,甲子乡试如期举行,应试者一万三千多人,共得正榜二百七十三人,副榜四十八人。这一措施立刻见效,“两江人士闻风鼓舞,流亡旋归,商贾云集”,被中断的江南乡试自此恢复,直至1906年科举被取消。

曾国藩第二个措施是“繁荣娼盛”,让秦淮河先热闹起来。商女不知亡国恨,南京克复不久,秦淮河上便出现了画舫灯船,时任江宁知府涂宗瀛专程拜访曾国藩,建议予以取缔。没想到遭到否决,曾国藩认为灯船画舫尚不够多,亲自带领幕僚登船游览秦淮河。这是首次以官方形式,允许官设妓院,数量被限为六家,此后只许加人而不许增院,“以示乐不可极”。消息一经传出,土著和客商闻信而来,秦淮河上白舫红帘,又见昔日繁盛。

秦淮河两岸的河房大批被毁,荆棘塞道瓦砾堆阶,青楼妓馆密布的旧景无法再现,只能在秦淮河上做文章。晚清时的南京楼船,多为湘军水师战舰改装,设有门舱,有仆从照应,有餐室和书房,还有“卧榻与浣濯、便旋之所”。船尾有舵楼,可以登高远眺沿岸景色。楼船外,游船还有很多花样,有小边港、火食船、摸黑船,摸黑船为晚清独有,专门用于夜游。流落他乡的秦淮名妓,战后纷纷返回,可惜人老珠黄,风光不再。邻近的扬州也饱受战乱蹂躏,加之盐务改革,众多盐商破产,依附于盐商的扬帮妓女纷纷涌入南京,一枝独秀,“风流薮泽,全属扬帮矣”。

依靠科举的踊跃,依靠秦淮河灯红酒绿,显然还解决不了南京的问题,改变不了南京现状。李鸿章当了两江总督后,在南京大搞洋务运动,最著名的就是金陵机器制造局,迈出了实业救国第一步。他的理想是把南京变作一座工业化城市,向洋人学习,发展工业,尤其是发展军工业。李鸿章认为“目前之患在内寇,长远之患在西人”,因此主张要保留湘军和淮军,不只在于“靖内寇”,更在于“御外侮”。与自己的老师曾国藩相比,他这种判断,似乎要高出一筹。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人逼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南京人对这个条约具体怎么回事,也弄不太明白,反正兵临城下的英国人走了,事也就完了。1856年,又有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次是和英法两家同时干仗,还是输得一塌糊涂,又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其中第十条规定长江一带各口,英商船只俱可通商。法国提出要求,要将南京辟为通商口岸。好在当时南京处于太平军控制,清政府在天津签订的这个条约,根本实现不了。太平天国灭亡,英法公使分别召会清廷,以《天津条约》为依据,提出“将江宁地方,安置埠头,为通商之所”,并称已“派员前赴江宁,察看沿河地方,择取何处便于贸易,即将该地指定,并将地址四至丈量明白,按立界碑”。

清廷无奈,只能派员会同英法官员前往实地勘察,同时拟将江宁织造署改为南京海关。没想到太平天国之祸乱,已把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弄得面目全非,映入眼帘的是:

人民之死亡转徙者不可胜计,屋宇之存者十不及三四,疮痍残败之状几于目不忍视。

英法公使遂认为此时的南京,在通商上并无多少价值,于是只大致指划“狮子山城河之间”为备用之地,并未提出设立租界的要求,南京的开埠因而被搁置。以当时的社会舆论而言,当然是一件好事,躲开了“夷化”,避免了帝国主义的入侵。当然,相对于城市发展,也可以说南京失去了一次机会。

再往后,到了1868年,美国旗昌轮船公司在下关河西宗泰字铺设立了“洋棚”,方便旅客上下。1877年,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买下旗昌洋棚,保守的清政府担心此地有了轮船码头,会再次引起列强觊觎,只允许南京港进行客运,不允许货运,所以这些“棚厂”在当时只能算是简易码头,又设栈房供乘客候船,乘客用小划子往来江心接送。1882年乡试,南京作为江南考场,共有两万名考生从水陆两路到达,结果乘轮船前来的考生在下关登岸,因小划子翻沉,溺毙多人,本地绅士数十人便联名上书两江总督左宗棠,要求速建码头。

左宗棠碍于清廷态度,要求在呈文中“切勿说出码头二字,缘非通商处泊岸,例不准设码头也”,只能称其为“功德船”。“功德船”的出现,使南京港具备了轮船停泊作业能力。随着港口运输能力的增强,清政府不允许在下关设码头的规定,已成空文。1895年,张之洞主持修建了一座公用轮船码头,称为“官码头”,仍不允许轮船在此装卸货物,但每年上下旅客,已达十万人左右,下关商市逐渐兴盛起来。

南京的航运条件本来十分优越,海轮可以直达。1895年的《马关条约》之后,列强获取在华铁路修筑权,资本输出增多,开辟南京为通商口岸的愿望变得强烈。清朝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专门致函清政府,强调南京应当与汉口和九江一样开放。1899年5月1日,本应在1858年就开设通商口岸的南京,终于正式开埠,金陵关开关,地点就设在下关。金陵关成立之初,曾悬榜招贤,没一个中国人敢于应招,后来虽有华人参加,职位均比较低。当时中国尚未有专门人才培养,税务司和重要职员均由外国人担任,实权长期掌握在税务司英国人安格联手中,金陵关的会话办事公文来往,都以英文为主。

南京口岸未设租界,也没有工部局等组织,金陵关成为列强在南京利益的代表。清政府在下关设立商埠局,将金陵洋务局改为两江通省洋务局,管理口岸事宜,金陵关中也派中国人担任监督,这个监督无实权。各国纷纷在下关江边建造码头,经营客货运输,沿大马路一带设店经商。很快巨贾云集,商铺林立,随着外商增多,进出口贸易增加,下关地区开始繁华起来,“南有夫子庙,北有大马路”,一向落后的城北下关,突然有了一个可以让南京人看热闹的新地方。

事实上,只要没有战乱,南京城市现代化几乎不可阻挡。金陵关开埠之前,也就是1895年,张之洞下令修筑江宁马路。这条马路自下关轮船码头,经仪凤门和鼓楼,直抵汉府街的总督衙门。马路用砖石铺设,石料由绿营兵采自紫金山,参照上海租界的马路标准,路幅六米至九米,大部分是砂石路面,个别路段还是木块路面。不少路段晴通雨阻,只能通行马车和黄包车,也只略优于土路,即使这样,江宁马路大大改善了城区交通,成为后来南京大马路的起点。

旅客自下关轮船登岸,行李物件需要车辆运输,成泰马车公司应运而生。那年头还没汽车,马车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成泰公司由上海昇大马车行承办,南京的商人刘逢霖等招集商股,纠合股本洋银一万元,置办马车数百辆,极大地方便往来行人。江宁马路的开通,直接带动了城北经济,沿着马路,商民房子盖了起来,店肆林立热闹逾恒。张之洞在给朝廷的奏疏中,十分兴奋地汇报修路成果:

三月以来,贫民食力者,竞造手车,以为生计,往来如织,马路两旁,小民购地造屋者日多,不过三年,可成街市。

江宁马路是晚清南京很好的一个市政建设,它直接关系到了民生,造福南京人民。除了这条让南京人引以为豪的大马路,到了1909年,南京又有了一条市内铁路,取名宁省铁路。在此两年前,上海到南京的铁路建成,这件事非常重要。上海一向是南京下属的下属,过去几十年,上海飞快发展,城市化发展速度惊人。沪宁铁路的开通,以及即将开通的津浦铁路,这两条铁路改变了陆路交通布局,使南京成为长江下游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南洋劝业会最后择址南京,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水陆交通便利。

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在一百多年前,似乎就得到了验证。1909年建成通车的宁省铁路,彻底改变南京交通状况。在此之前,除了骑驴子,坐马车和坐轿子,乘船,市民无法享受其他交通工具。宁省铁路全长7.3公里,起自下关江边,从北向南,一直通往两江总督府。这是一条真正属于城市的轨道交通,也是国内第一条专门服务城市的交通线路,其运输功能与后来的地铁相当。它穿越市区,跨惠民河,经栅栏门,过三牌楼,过丁家桥,过无量庵。无量庵这一站就是后来的鼓楼,然后沿北极阁南麓,从两江师范学堂后墙,也就是今天的东南大学后面,跨珍珠河,在太平北路东侧南折,经过督署衙门的东墙,再往前走,到达最热闹的夫子庙地区。

1911年,宁省铁路更名,改称江宁铁路。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就是从上海出发,乘火车,在南京的下关转车,通过当时中国唯一一条市内轨道交通,直达“总统府站”。


第九章 民国肇生02 南洋劝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