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字数:1220

“大都无城”的概念,萌生于我二十年前撰写博士学位论文时的观察与思考。二里头至西周时代都邑的聚落形态,与之前的龙山时代、之后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址林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予人以深刻的印象。但当时的学术视域限于先秦,只能得出早期都邑城垣或有或无的粗浅结论。当我们把视野下移,及于秦代两汉,再与更后的古代都邑相比较,“大都无城”这一中国早期都邑乃至社会层面的特质,就昭然若揭了。

然而长期以来,把城垣看作纵贯中国古代都邑之始终的标志物和必要条件的观点,影响甚巨。这就难怪有年轻朋友认为“大都无城”的提法,具有相当的“颠覆性”了。但读了这本小书,读者朋友可以知道这并非标新立异之说,只是对中国古代都邑遗存显现出的某种现象的一个提示,对都邑发展阶段性特质的归纳和提炼而已。它由具体的考古资料支撑,是否能够成立,还要靠读者来检核指谬。从考古材料出发进行独立的分析思考,是我最想与读者诸君共勉的。

2000年,拙著《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一书出版。在撰写博士学位论文期间以及其后的工作实践中,我愈益感到“总平面图式”分析都邑遗址的局限性,因而一直在呼吁动态解读的理念。如果说二里头遗址中心区的田野工作是这种理念的现地实践的话,那么对曲阜鲁城、燕下都直到这本小书所囊括的先秦秦汉主要都邑的重新梳理,就是综合研究层面上的一种践行。大家会注意到某些都邑遗址分见于不同的章节(时段),其布局在发生变化,包括城郭的有无。可以说,这本小书的使命,就是要勾画出一处处早期都邑多彩生命史的轨迹。

本书力图从对每处都邑的动态解读,引向对整个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的动态解读。而这些,又都建基于学术界由浅入深的、动态的都邑考古探索轨迹和心路历程。从书中介绍的对各个都邑具体演化过程的分析梳理,我们可以感知动态解读的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这是足以让人感到欣慰的。在此更要感谢诸多田野考古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的提供者,这是“大都无城”这一学术概念的立论前提。

“大都无城”概念的明晰化,始于2013年年初。当时我在日本京都召开的“东亚都城的比较探索国际公开研究会”上有一个发言,名为《从城址林立到大都无城——中国初期城市发展阶段论》。正是当时日本山口大学马彪教授和我的同事石自社副研究员的肯定鼓励和相互切磋,才有了后来的论文《大都无城——论中国古代都城的早期形态》(《文物》2013年第10期)和这本小书。这是我要深深感谢的。

写作过程中,严志斌、徐良高、付仲杨、谷飞、陈国梁、岳洪彬、何毓灵、田亚岐、刘延常、韩辉等同仁和李翔同学提供的图文资料或修改建议,葛韵、李宏飞同学绘制并惠允先期使用的分期组图等,都为本书增色不少。在此谨致诚挚的谢意。另外,本书引用的线图、图版,有的做了修改、调整或重新组合,对原作者及原图绘制者也一并致谢。

这是责编曹明明女士编辑的我的第三本小书,在这些书从酝酿到问世的时光里,我们有着多年愉快的合作。此次,三联书店领导和明明女士又宽容了我的“任性”——用倒叙的写法来展开中国古都的画卷;海量图片的编排、彩版的使用等,都颇为用心。感谢他(她)们为这书的好看付出的辛劳。

最后想提及的是,是恩师徐苹芳先生带我走进了中国古代城市考古之门,他的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深深地影响了我。值先生仙逝五周年之际,谨以这本小书作为粗浅的研究心得,奉献给敬爱的恩师。

许宏

2014年9月初稿

2015年3月再稿

2016年元月改定


余论:晚出的大中轴线这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