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史研究与顾诚的《南明史》
在中国史学传统中,鼎革之际的历史总是因其借鉴作用而备受关注,而这种时代的历史由于事涉两朝多方,立场之异引起的忌讳与扭曲又特别多。明清之际作为古代史上距今最近的一次易代,上述两点尤其明显。这就使“南明史”这一研究领域处于一种说热也热、说冷也冷的特殊状态。
说它热,是因为由于时代与社会的原因,南明史曾在清末民初及抗战前后两度(在台湾则1949年后也有一度)成为学术界论述的热点,1949年后这段历史由于涉及当时新史学的“五朵金花”中的两朵(农民战争、民族关系),并与第三朵(资本主义萌芽)也沾些边,因而,也属于受关注的时段。由此积累下来的论著可谓浩繁。
说它冷,则是由于清末、抗战(以及台湾1949年后)时的几度“南明热”具有太多的感时抒怀色彩,学术水平并不高;而1949年后这段历史的研究又受到“金花”史学局限性的影响,难免论重史轻之弊。改革以前这一领域真正能够传世的主要成就多属于史料整理与考释方面。谢国桢先生的《增订晚明史籍考》可称为代表这一时期最高水平的里程碑,其影响要比同时期的述史之作(包括谢老本人的《南明史略》在内)大得多。
而我们面前这部77万字的巨著《南明史》(顾诚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堪称新时期南明史研究的新里程碑。与前一时期相比,这一时期国内的南明史研究形式上是“冷”得不能再冷了:带有感时抒怀色彩的“南明史热”已风光不再,基于“五朵金花”的理论背景而对这一时期的关注也已基本消退。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学术(主要是非“应用”性的传统学术)不景气也影响到这一研究领域。
更重要的是,新时期明清之际的研究出现了一种“主流”改变的趋势,具体表现为三个“本位”:其一,评价明清斗争时史家的立场从传统的明本位改变为盛行“清本位”。在“清统一是历史必然”的名义下一种“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历史观渐成主流,只要是为了“统一”,似乎什么伤天害理、残暴血腥的手腕都成为合理,而“不识时务”的反抗则被看作负面的东西。其二,对改革前史学强调“人民性”的矫枉过正而形成了“帝王本位”。尤其是清代帝王传记,这些年来可谓滚滚而出,从努尔哈赤、皇太极直到顺康雍乾嘉,连同多尔衮与孝庄文皇后这对摄政夫妇,人人奋发有为,个个雄才大略,圣明君主之多开历朝未有之盛,明朝固然是瞠乎其后,与传统的农民战争研究之萧条更是形成鲜明对比。其三,近年来兴起的明清社会史、日常生活史固然开一代新史学之风气而成就斐然,但与法国年鉴学派后来的状态相似而日益形成“微观本位”。案例型研究过分排挤宏观进程研究的结果是,为纠空疏之弊又陷入了饾饤之弊。这几个“本位”尽管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但毕竟不是一种正常的学术范式。在这种氛围下《南明史》的问世,就显得尤为难得。
在当代史林,顾诚先生素以学风严谨、精益求精著称。所谓“十年磨一剑”,所谓“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已不足以形容本书的研著过程。作为20世纪80年代初问世的《明末农民战争史》的续作,自前书付梓起本书的撰写即已历时十余寒暑,而研究历时又不啻倍之。本书后附的征引书目即达24页,列书500余种,而其中所列的“第一档案馆藏档案原件”“其他图书馆博物馆藏档案原件”两项本身即已浩瀚惊人。据笔者所知,这些都还只是书中称引其文者,顾先生在写作此书的研究工作中曾查阅过,但书中未引其文的文献其实大大超出了这个目录。本书之旁征博引、广罗群籍,在今日史学著作中已属罕见,而作者在史料上下的功夫又何止征引之博而已,在史料考辨甄别方面的工作更是务求细致。在这方面顾先生所做的工作足可再成一《史籍考》类之书。诸如考定《过江七事》作者为姜曰广,《江阴城守记》非韩菼所撰,诸如在福、唐、鲁三朝史事中摒除浙东学派所著史书中为该学派价值观而编造的种种不实之词,在永历朝方面指出过去人们常引的王夫之、蒙正发诸书之虚妄和对过去人们注意不够的钱秉镫、沈佳诸书的重视,都可以看出作者驾驭史料、考辨史实的深厚功力。语云:尽信书不如无书。而我们读了《南明史》后的感受则是:尽览书方知何书可信。书不可尽信,但不可不尽览。而能做到这一点又极为不易。顾先生受老校长陈垣前辈“竭泽而渔”之教诲,他虽然并未说他的南明史研究做到了这一点,但至少他在这一领域的同仁中最接近这一点则是无疑的。
在坚实的史料基础上,《南明史》的史识史论都有鲜明的特色。该书以明为本位而肯定抗清斗争,以人民抗清运动为本位而不把南明仅视为“南明诸帝纪”或小朝廷史,以宏观历史进程为本位而没有流于琐碎化的“史事丛考”,这三点使它超越于当前明清史研究的主流,尤其是对这一主流的前述三个“本位”趋向形成了矫正。但本书也并未局限于过去的“金花”史学或以明为正统的传统王朝史学之窠臼。本书作为《明末农民战争史》的续篇,但并没有仅仅写成“农民军余部抗清斗争史”;同样,本书以《南明史》为名,但并不以南明小朝廷的是非为是非。对改革前“金花史学”重论轻史的空疏学风,乃至以经代论的教条习气,对于传统史学的明王朝正统观念和华夷之分的偏见,本书同样体现了批判与超越的态度。改革以来我国史学界固然是硕果累累,像这样对传统史学、改革前史学与当前流行史学范式都体现了超越的著作应当说是罕见的。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南明史》本身便可能预示着一种新的史学范式的出现,这使得本书出版的意义显然已经超出了南明史研究的范围。
《南明史》的范式创新并非建立在时髦理论,而是建立在朴素的实证研究基础上的。这些实证研究破除了南明史中长期流行的种种“神话”,其新论卓识、真知灼见之多,令人有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之感。诸如本书破除浙东学派东林史学的神话,基本上重构了弘光一朝的信史,如对以山陕抗清运动为主体的南明北方斗争史的开创性的系统叙述,如对永历朝党争错综复杂史实的清理及有“楚党”而无“吴党”的论点,如在人物评价上对何腾蛟、史可法、郑成功等人不光彩行径的揭露以及在破除歪曲史实吹捧史、何、郑的种种神话基础上形成的观点:“在南明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有两位,一位是堵胤锡,另一位是张煌言,”等等,皆是发人之所未发。而这些新见解之密集于一书,也是当前史林及学林中罕见的。可以说,从南明史开场的弘光之立,到南明史终结时的所谓“后明韩主”之证伪,顾诚先生经过去伪存真之后展示的这段历史,与过去传统观念中的“南明史”已经全然是两个面貌。而这一切都在仔细的考据中形成,绝无故作标新立异之嫌。我们知道,近年来明清之际历史研究中以新闻炒作方式炮制出来的“新发现”时有所闻,所谓李自成“夹山为僧”之说就是一例。而《南明史》倡导的实证精神对这种恶劣学风实在是一种最有力的抨击。
恐怕顾先生本人也未必完全估计到他的一些清理工作具有多么大的潜在意义。例如顾先生对浙东学派神话的破除,其价值就远远超出了南明史乃至明清史的范围。长期以来,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浙东学派被视为明清之际“启蒙思想”的最杰出的代表,尤其是当今盛行的“新儒家”,正是以黄宗羲作为连接儒学与近代民主思想的桥梁的。而浙东学派的政治、社会观与其历史观联系极为密切,《明夷待访录》中对君权的著名批判正是以弘扬东林式的“学校”之权为对应的。然而顾先生所揭露的浙东学派“以史谋私”及东林派人士在南明政坛上那种偏狭而不宽容的阴谋行径却令人怀疑:这种“学校之是非”究竟能比“天子之是非”好多少?这样的“学校”之权真能有效地制衡君权,并使这种制衡不同于传统的朋党倾轧吗?《南明史》全书并无集中的理论阐述章节,但它不仅寓论于史,而且这些议论的学理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当然,《南明史》作为南明史研究的里程碑无论有多大的成就,也不可能终结这一研究过程。与任何一部名著一样,它也有其局限性。例如它对“明本位”(尽管不是明王朝本位)立场的理论论证应当说是不够的。顾先生没有从传统的华夷之分,而是从清初统治的黑暗与残暴,尤其是超出统一大业需要而仅仅为满洲贵族统治者狭隘心理和私利导致的残暴来进行批判,并指出明代的一些正面历史进程入清后未能继续,这些都是事实。但当今不仅国内,国外汉学界关于清代“进步”的种种描述也已经洋洋大观,甚至连“鸦片战争前已经落伍”的旧时定论都被动摇。顾先生生前也曾与笔者谈到他对这些说法的不苟同,但是在本书中却未能有所申论,而在先生仙逝后留下遗憾。
顾先生对整个南明史的描述详于政治军事进程而很少论及典章制度方面,尤其是由于张献忠余部带来的“国主”政权体制与郑氏海商军政权体制的影响,南明在典章制度方面是颇有特点而异于明朝常规的。作为“抗清斗争史”,不谈这些自然无妨,但作为“南明史”来说,无论从传统断代史应有的“志”类内容看,还是从现代新史学所倡导的“整体历史”看,缺了这方面的内容就不能不说是个很大的遗憾。
再者在体例方面,虽说如今国内学术著作中“学术规范”不完善是个普遍现象,但像《南明史》这样一部里程碑式著作,如能配上索引、参考书目(而非征引书目)、研究史概述等内容,则体例会更加完善。再有,顾先生在这部巨著中提出了许多新观点,自不免带出对旧论的驳议。但除对古人(如黄宗羲等浙东史家)外,凡今人之论均系虚指,而未明言何人何文,就顾先生的本意讲,这自然是一种不轻言人非的谦谦君子之风,不过从学术角度讲,这却给欲查询出处的读者,尤其是研究者造成不便,愚意以为还是注明为好。相信顾先生之后学高足今后在整理师学、再版此书时是会在这方面更加完善的。
原刊于《北京日报》1997年11月16日第四版
2003年顾诚先生去世后稍有增改
注解:
[1] 张岱:《石匮书后集》卷5。
[2] 嘉庆《平江县志》卷23《事记》。
[3] 徐鼒:《小腆纪年附考》卷10。
[4] 《石匮书后集》卷47。
[5] 同上。
[6] 同治《浏阳县志》卷13《兵防》;《滇南碑传集》卷7《明周节愍公祠记》。
[7] 汪炜:《希青亭集·湘上痴脱难实录》;同治《浏阳县志》卷13《兵防》引《湘潭脱难录》。
[8] 吴晋锡:《半生自记》卷下(上海图书馆藏囊书囊甲集钞本)。
[9] 汪炜:《希青亭集·湘上痴脱难实录》;同治《浏阳县志》卷13《兵防》引《湘潭脱难录》。
[10] 钱秉镫:《所知录》卷2(《荆驼逸史》本)。
[11] 温睿临:《南疆逸史》卷26。
[12] 林铁钧:《清初的抗清斗争和农民军的联明抗清策略》,《历史研究》1978年12期,此外,郭影秋、洪焕椿等同志亦发表过类似看法。
[13] 《南疆逸史》卷21。
[14] 文秉:《烈皇小识》(《明季稗史初编》本)。
[15] 蒙正发:《三湘从事录》(《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本)。
[16] 《半生自记》卷下。
[17] 《明清史料》甲编第2本《总督八省军门佟揭帖》。
[18] 南沙三余氏:《南明野史》卷下《绍宗纪》。
[19] 笨老人:《晴雪斋漫录》后集《隆永余音》,乙酉九月条(上海图书馆藏钞本)。
[20] 《石匮书后集》卷47;《永历实录》卷7。
[21] 《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18。
[22] 《明清史料》甲编第2本《总督八省军门佟揭帖》。
[23] 同上书,丙编第5本《驾臣李可学揭帖》。
[24] 同上书,丙编第6本《湖北巡抚马兆煃揭帖》。
[25] 同上书,《郧阳提督潘士良揭帖》。
[26] 同上书,《郧襄总兵王光恩揭帖》。
[27] 同上书,《郧阳提督潘士良揭帖》。
[28] 徐鼒:《小腆纪传》卷29。
[29] 《永历实录》卷9。
[30] 《南疆逸史》卷21。
[31] 瞿共美:《东明闻见录》(《明季稗史初编》本)。
[32] 《永历实录》卷29。
[33] 《半生自记》卷下。
[34] 《三湘从事录》。
[35] 《永历实录》卷13。
[36] 《三湘从事录》。
[37] 《东明闻见录》(《明季稗史初编》本)。
[38] 《明清史料》丙编第6本《荆州总兵官郑四维揭帖》。
[39] 佚名:《金陵纪事》附《南征记》(《荆驼逸史》本)。
[40] 张玉书:《张文贞公集》卷7《纪平定江南事》。
[41] 《明清史料》丙编第6本《郧襄总兵王光恩揭帖》。
[42] 《永历实录》卷7。
[43] 《明清史料》丙编第6本《郧襄总兵王光恩揭帖》。
[44] 《清世祖章皇帝实录》顺治二年三月条。
[45] 吴伟业:《绥寇纪略》卷9。
[46] 《永历实录》卷13。
[47] 同上。
[48] 《永历实录》卷7。
[49] 同上书,卷13。
[50] 鲁可藻:《岭表纪年》卷1(浙江图书馆藏钞本)。
[51] 《永历实录》卷7。
[52] 宋之盛:《江人事》卷1(咸丰乙藜斋刻本)。
[53] 《永历实录》卷11。
[54] 《三湘从事录》。
[55] 同上。
[56] 《岭表纪年》卷1。
[57] 同上。
[58] 计六奇:《明季南略》卷13。
[59] 分见彭遵泗:《蜀碧》;顾山贞:《客滇述》;刘景伯:《蜀龟鉴》等书。
[60] 《客滇述》。
[61] 费密:《荒书》(怡澜堂刻本)。
[62] 光绪《湖北通志》卷69《武备志》。
[63] 《明清史料》丙编第7本《湖北巡按王守履揭帖》。
[64] 《文献丛编》第13辑《荆州总兵官郑四维揭帖》。又见:同治《宜城县志·兵事》。
[65] 《所知录》卷2。
[66] 《永历实录》卷7。
[67] 《永历实录》卷7。
[68] 同上。
[69] 《三湘从事录》。
[70] 《永历实录》卷7。
[71] 《明季南略》卷14。
[72] 《所知录》卷3。
[73] 《岭表纪年》卷2。
[74] 同上。
[75] 《堵文忠公集》同治刊本附《堵胤锡墓表》。
[76] 《三湘从事录》。
[77] 淝水奈村农夫:《野史志文》卷5;《岭表纪年》卷3。
[78] 瞿昌文:《粤行纪事》卷1(丛书集成本)。
[79] 《永历实录》卷13。
[80] 《小腆纪年附考》卷15。
[81] 《三湘从事录》。
[82] 《晴雪斋漫录》后集,《隆永余音》己丑八月条;何卬甫:《风倒梧桐记》卷2(《荆驼逸史》本)。
[83] 《东明闻见录》。
[84] 《永历实录》卷26。
[85] 《所知录》卷3。
[86] 同上。
[87] 《所知录》卷3。
[88] 《永历实录》卷13。
[89] 《所知录》卷3。
[90] 林铁钧:《清初的抗清斗争和农民军的联明抗清策略》,《历史研究》1978年第12期。
[91] 《岭表纪年》卷4。
[92] 《所知录》卷3。
[93] 《所知录》卷1。
[94] 冯甦:《劫灰录》卷13。
[95] 《永历实录》卷16。
[96] 《永历实录》。
[97] 《东明闻见录》。
[98] 《小腆纪年附考》卷15。
[99] 《岭表纪年》卷2。
[100] 瞿式耜:《瞿忠宣公集》卷7《戊子又三月二十九日书》(《乾坤正气集》本)。
[101] 《瞿忠宣公集》卷4《恢复宝庆疏》。
[102] 光绪《黎平府志》卷7上何腾蛟传注。
[103] 《岭表纪年》卷2,永历二年八月。
[104] 同上。
[105] 《永历实录》卷15。
[106] 同治《房县志·纪事》;同治《郧阳志·兵防》。
[107] 《永历实录》卷14。
[108] 叶梦珠:《续绥寇纪略》卷3。
[109] 《劫灰录》卷6。
[110] 《南疆逸史》卷52。
[111] 方孝标:《钝斋文选》卷3《滇游纪闻》。
[112] 李天根:《爝火录》卷22(明季史料丛书本)。
[113] 查继佐:《罪惟录》纪卷21(四部丛刊本)。
[114] 《爝火录》卷22。
[115] 邵廷寀:《西南纪事》卷12。
[116] 《南疆逸史》卷46。
[117] 戴笠:《行在阳秋》卷下(《明季稗史初编》本)。
[118] 《瞿忠宣公集》卷5《纠罪镇疏》。
[119] 同上。
[120] 《南明野史》卷下《绍宗纪》。
[121] 《南疆逸史》卷52。
[122] 《明季南略》卷14。
[123] 《小腆纪年附考》卷17。
[124] 佚名:《明末滇南纪略·倡义讨逆》(浙江图书馆藏钞本)。
[125] 同上书,《悔罪归明》。
[126] 佚名:《滇南外史》(明季史料本)、康熙《云南府志》卷5。
[127] 《爝火录》卷5。
[128] 《明末滇南纪略·政图安治》。
[129] 同上书,《悔罪归明》。
[130] 江之春:《安龙纪事》。
[131] 《爝火录》卷22。
[132] 《明末滇南纪略·移黔谋逆》。
[133] 同上书,《悔罪归明》。
[134] 倪蜕:《滇云历年传》卷10(云南丛书本)。
[135] 《野史无文》卷9。
[136] 杨德泽:《杨监笔记》(王简斋丛书本)。
[137] 梁份:《怀万堂文集·薛大观传》转引自朱希祖平县《南明碑传集录》抄本。
[138] 《明末滇南纪略·迎帝入滇》。
[139] 《罪惟录》传引《张献忠孙可望传》。
[140] 《明末滇南纪略·移黔谋逆》。
[141] 同上书,《蜀王旋滇》。
[142] 《永历实录》卷14。
[143] 《明末滇南纪略·迎帝入滇》。
[144] 《小腆纪传》卷32。
[145] 沈荀藯:《蜀难叙略》卷4(知不足斋丛书本)。
[146] 《南疆逸史》卷27。
[147] 《南明野史》卷下。
[148] 《南疆逸史》卷56。
[149] 《杨监笔记》。
[150] 《杨监笔记》。
[151] 《劫灰录》卷6。
[152] 限于篇幅,社会改革与经济政策方面的斗争拟另文论述。
[153] 叶绍袁:《〈湖隐外史·战功篇〉叙》,国粹丛书版《吴长兴伯集》附录,第42页。
[154] 《永历实录》卷1、卷13。
[155] 《小腆纪传》卷62。
[156] 陈贞慧:《过江七事》。
[157] 《明季南略》卷2。
[158] 余澹心:《板桥杂记》。
[159] 《爝火录》卷3。
[160] 李清:《甲申日记》,《丝集》。
[161] 《罪惟录》纪卷18。
[162] 《晴雪斋漫录前集》卷4。
[163] 王铎:《拟山园选集》卷10、18。
[164] 葛麟:《葛中翰遗集》卷1。
[165] 《南疆逸史》卷11。
[166] 《拟山园选集》卷9。
[167] 《南疆逸史》卷11。
[168] 康熙《西平县志》卷7。
[169] 康熙《河南通志》卷24。
[170] 薛寀:《薛谐孟笔记》。
[171] 朱之瑜:《阳九述略》
[172] 顺治《鄢陵县志》卷4。
[173] 顺治元年八月五日顺天巡抚宋权奏本。
[174] 顺治元年七月国子监司业薛所蕴启本。
[175] 顺治《襄城县志》卷4。
[176] 张潮:《虞初新志》卷8。
[177] 祝纯嘏:《愚忠录》。
[178] 王家祯:《研堂见闻杂记》。
[179] 吴伟业:《鹿樵纪闻》卷上。
[180] 黄淳耀:《陶庵集》卷1。
[181] 沈起:《查东山年谱》引《耿岩文钞》。
[182] 嘉庆《黟县志》卷7,《艺文》《义烈江伯升雷传》。
[183] 《碑传集》卷91。
[184] 佚名:《明季杂志》卷2(北京图书馆藏清初钞本)。
[185] 李世熊:《寇变纪》。
[186] 《明季南略》卷12。
[187] 许令瑜:《容庵存稿》卷2。
[188] 许令瑜:《孤臣述》。
[189] 《明末农民起义史料》,第463页。
[190] 《拟山园选集》卷4。
[191] 李清:《南渡录》卷1。
[192] 弘光朝刊本《时务榷书》,兵部刘泌疏。
[193] 彭而述:《读史亭文集》卷20。
[194] 不少史籍称清以“兵科给事中招,不受”,但清朝档案中却保存了“钦命招抚河南等处地方兵科给事中臣凌”的章奏多件。可见凌不但受了,还干得很卖力。
[195] 《爝火录》卷4、卷6。
[196] 张鉴:《冬青馆乙集》卷7。
[197] 张缙彦:《依水园文集》卷2。
[198] 史可法:《复摄政王》。
[199] 弘光刊本《时务榷书》,兵部刘泌琉。
[200] 李清:《三垣笔记》卷下。
[201] 《明清史料》丙编第1本《马绍愉致吴三桂书》。
[202] 《薛谐孟笔记》卷上。
[203] 张怡:《谀闻续笔》卷1。
[20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顺治元年九月十二日兵科给事中凌启本。
[205] 《清世祖实录》卷5,顺治元年六月甲戌。
[206] 《三垣笔记》卷下。
[207] 弘光刊本《经国宏略》卷1《省藩考》。
[208] 《石匮书后集》卷33。
[209] 《南渡录》卷1,甲申八月乙丑。
[210] 《甲申日记》十二月丙寅。
[211] 《甲申日记》乙酉正月丙寅。
[212] 《拟山园选集》卷18。
[213] 《甲申日记》乙酉正月丙寅。
[214] 《拟山园选集》卷18。
[215] 陈邦彦:《陈岩野先生集》卷1《中兴政要书》。
[216] 《小腆纪传》卷10。
[217] 《史可法集》,第55页。按:清朝文禁,南明人言“虏”皆被篡改为“敌”。
[218] 郑廉:《豫变纪略》卷8。
[219] 《明季南略》卷4。
[220] 王秀楚:《扬州十日记》。
[221] 云巢野史:《两都怆见录》。
[222] 《明季南略》卷4。
[223] 笪重光:《甲乙史》卷下。据同书载,江阴军民在围城时曾与清军谈判,“剃头数十”做个样子,允许其他人留发,但于城上树“顺民旗”,以此换取清朝退兵。可见只要不强迫剃发,江阴不至以死相抗。
[224] 《薛谐孟笔记》,下册。
[225] 查继佐:《国寿录》卷2。
[226] 钱秉镫:《藏山阁集》卷3《三吴兵起纪事答友人问》。
[227] 《明清史料》丙编第6本《梅勒章京屯代揭帖》。
[228] 同上书,《荆州总兵官郑四维揭帖》。
[229] 佚名:《明季海宁殉节始末》。
[230] 《明清史料》己编第1本《洪承畴残揭帖》。
[231] 《研堂见闻杂记》;朱子素:《东塘日札》。
[232] 佚名:《思文大纪》卷1。
[233] 张家玉:《张文烈遗集》卷3。
[234] 屈大均:《皇明四朝成仁录》卷8。
[235] 《藏山阁集》卷4《沙边老人行》。
[236] 《明清史料》丁编第1本《浙闽总督陈锦揭帖》。
[237]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顺治三年三月一日浙江道监察御史吴达揭帖。
[238] 《南疆逸史》卷36。
[239] 许重熙:《江阴城守记》。
[240] 谈迁:《枣林杂俎》,和集。
[241] 韩菼:《江阴城守记》卷上。
[242] 《张文烈遗集》卷2上。
[243] 《藏山阁诗存》卷5《八月十七日哭仲驭》。
[244] 佚名:《逸史残钞》(虞山怀柔清初钞本)。
[245] 叶绍袁:《甲行日注》。
[246] 樵道人:《七峰遗篇》卷上。
[247] 许重熙:《江阴城守纪》。
[248] 南园啸客:《平吴纪略》。
[249] 查继佐:《国寿录》卷2。
[250] 《薛谐孟笔记》上册。
[251] 《南疆逸史》卷14。
[252] 秦世祯:《按吴疏稿》卷1。
[253] 《明清史料》己编第1本《洪承畴残揭帖》。
[254] 《明清史料》己编第1本《浙江巡按王应昌揭帖》。
[255] 《烈皇小识》卷8。
[256] 《明季南略》卷14。
[257] 《半生自记》卷下。
[258] 汪辉:《湘上痴脱难实录》。
[259] 《半生自记》卷下。
[260] 《明清史料》丙编第6本《梅勒章京屯代揭帖》。
[261] 《明清史料》丙编第6本《驾臣李可学奏本》。
[262] 《明清史料》丙编第6本《梅勒章京屯代揭帖》。
[263] 《明季南略》卷12。
[264] 同上。
[265] 钱肃图:《遵攘略》。
[266] 《西南纪事》。
[267] 《南疆逸史》卷21。
[268] 《半生自纪》卷下。
[269] 《岭表纪年》卷1。
[270] 康熙《南宁府全志》卷5。
[271] 王夫之:《永历实录》卷1、卷13。
[272] 《永历实录》卷9。
[273] 《永历实录》卷15。
[274] 《岭表纪年》卷1。
[275] 《瞿式耜集》,第146页。
[276] 《明清史料》丙编第6本《梅勒章京屯代揭帖》。
[277] 《岭表纪年》卷1。
[278] 光绪《江陵县志》卷65。
[279] 《金陵纪事》附《南征记》;《岭表纪年》卷1。
[280] 蒙正发:《三湘从事录》。
[281] 《永历实录》卷13;《南疆逸史》卷21;《金陵纪事》附《南征纪》;《岭表纪年》卷1。
[282] 堵胤锡:《堵文忠公集》附传。
[283] 史籍中称李孜,据已知李家亲族姓名看“孜”实“自”之误。为“李自×”,阙一字也。
[284] 《张文贞公集》卷7《纪平定江南事》。
[285] 《岭表纪年》卷1。
[286] 《金陵纪事》附《南征记》。
[287] 《永历实录》卷13。
[288] 康熙《长沙府志》卷18《艺文》;陶汝鼐:《哀湖南赋序》。
[289] 《湖南文征》卷38;杨嗣昌:《洪云蒸传》。
[290] 华廷献:《闽游月记》卷下。
[291] 杨陆荣:《三藩纪事本末》卷2。
[292] 《藏山阁诗集》卷4《沙边老人行》。
[293] 《罪惟录》纪卷19、传卷12下。
[294] 《小腆纪传》卷7。
[295] 《罪惟录》传卷12下。
[296] 《永历实录》卷7。
[297] 《半生自记》卷2。
[298] 徐秉义:《明季忠烈纪实》卷18。
[299] 江日升《台湾外记》说隆武帝在汀州当即被杀,徐鼒《小腆纪年附考》从之。这里依据其他部分记载的说法。
[300] 《小腆纪年附考》卷12。
[30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顺治朝揭帖。
[302] 海外散人:《榕城纪闻》。
[303] 《明清史料》丁编第2本《福建巡抚朱克简密奏》。
[30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顺治朝揭帖。
[305] 《南疆逸史》卷3。
[306] 《小腆纪传》卷3。
[307] 《瞿式耜集》第61页。
[308] 《瞿式耜集》第58—59页。关于是役规模各书多有夸张,《小腆纪年附考》卷14谓“斩首数千级”即一例。实际上当时李成栋东归,留桂清军为数很少,瞿式耜本人的奏报是比较平实的。
[309] 瞿共美:《东明闻见录》及诸书多谓此次所败者为孔有德兵,恐有误。此时桂林以北诸城如全州等均未陷,而南面清军逼屯阳朔,攻城者必南面之军也。
[310] 《瞿式耜集》,第77—79页;《岭表纪年》卷1;《三湘从事录》。
[311] 《岭表纪年》卷1说:“勋镇共以首功归(郝)永忠。”
[312] 《明季南略》、黄宗羲《永历纪年》、何仰甫《风倒梧桐记》、(伪)方以智《两粤新书》等书均谓郝摇旗“劫驾”,其实瞿式耜、鲁可藻等当事人的记载都表明是永历帝自己执意要南下的。
[313] 雷亮功:《桂林田海记》;《岭表纪年》卷2。
[314] 《明清史料》丙编第6本《江西总兵金声桓残启本》。
[315] 黄宗羲:《行朝录》卷5。
[316] 慕寿祺:《甘宁青史略》卷17。
[317] 魏源:《圣武记》卷7《国朝甘肃再征叛回记》。
[318] 《岭表纪年》卷2。
[319] 《岭表纪年》卷2。
[320] 夏骃:《交山平寇始末》卷中。
[321] 《所知录》卷3。
[322]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顺治朝揭帖。
[323] 该军后因陕西总督孟乔芳之请求,没有出动。
[324] 《岭表纪年》卷2。
[325] 张斐莽:《苍园文稿余》,《吕文肃公传》。
[326] 《永历实录》卷7。
[327] 《三湘从事录》。
[328] 《瞿式耜集》,第98—99页载何腾蛟塘报,称忠贞营是应何“屡次檄师”前来。《文献丛编》第13辑所载顺治五年十月二十一日郑四维揭帖,亦称“马进忠等请党贼往常澧”。《永历实录》卷7与《堵文忠公集》卷末附传,都说请忠贞营是堵、马二人商议决定的。
[329] 《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6辑,第160页。
[330] 《所知录》卷3。
[331] 《永历实录》卷28。
[332] 《所知录》卷3。
[333] 沈佳:《存信编》卷3。
[334] 《岭表纪年》卷4。
[335] 钱㧑禄:《钱饮光先生年谱》庚寅年条。
[336] 《岭表纪年》卷4。
[337] 《永历实录》卷13。
[338] 《小腆纪年附考》卷17。
[339] 安文思:《中国新史》巴黎1689年版,第44—45页,转引自《中国农民战争史论丛》第5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78页。
[340] 《圣教入川记》。
[341] 欧阳直:《欧阳氏遗书》。
[342]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顺治朝题本。
[343] 见《客滇述》、《续编绥寇纪略》、王源鲁:《小腆纪叙》、《明季北略》、《爝火录》、《鹿樵纪闻》等书。
[344] 佚名:《蜀记》。
[345] 孔昭民:《郑益显行略》。
[346] 《郑益显行略》。
[347] 《存信编》卷1。
[348] 《南疆逸史》卷52。
[349] 《蜀记》。
[350] 徐宏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随笔二则”。
[351] 《滇寇纪略》卷1,《沙酋谋叛》。
[352] 《滇寇纪略》卷2,《坚守楚雄》。
[353] 《思文大纪》卷5。
[354] 《滇寇纪略》卷3《沐公顺贼》。
[355] 姚文燮:《无异堂文集》卷6《刘梅坞先生传》。
[356] 康熙《新平县志·名宦》;康熙《云南府志》卷5。此种印制在四川大西政权时所造而遗留至今者甚多,云南所造者则可见永历十二年方之贵《试百户承袭供状》上所钤“云南左卫中千户所管军印”印鉴。
[357] 《永昌府文征》文卷9;陈洪图:《鸣冤录》。
[358] 今存《玉龙山木氏宦谱》有“大明天王岁次戊子”朱桂林序。
[359] 可望称国主于入滇之次年,国主行营亦随之开始工作,今存永历十二年方之贵《试百户承袭供状》有“永历三年内蒙行营兵部尚书任□(僎)具题,奉令旨通行部道在令袭职”等语。诸书有称孙可望为国主乃联明以后的“僭逆”行为者,均误。
[360] 《鹿樵纪闻》卷中《孙李构难》;《明季南略》卷14。
[361] 《云南备征志》卷17;《云南事略》。
[362] 方孝标:《钝斋文选》卷3。
[363] 佚名《施滇见闻随笔》。今北京图书馆藏有佚名钞本《黔纪》,当即该“国史”的残篇为后人移录者。
[364] 康熙《澂江府志》卷13。
[365] 康熙《建水州志》卷5。
[366] 永历五年晋宁州《重建学宫记》碑。
[367] 赵廷臣:《赵清献公集》卷2。
[368] 见本书所收《后期大西军营庄制度初探》一文。
[369] 《滇南文略》卷5,王弘祚《滇南十议疏》。
[370] 《滇寇纪略》卷4《政图安治》。
[371] 康熙《余庆县志》卷8上。
[372] 《滇诗拾遗补》卷4,龚彝:《为王公祖缙观插赋寄》。
[373] 《存信编》卷1、卷2。
[374] 《行在阳秋》卷下。
[375] 《石匮书后集》卷5。
[376] 《罪惟录》纪卷21。
[377] 查继佐:《东山国语》,《西粤语》卷2。
[378] 《明季南略》卷14。
[379] 《永历纪年》。
[380] 文安之:《滇缅录》。
[381] 方孝标:《钝斋文选》卷3《滇游纪闻》。
[382] 《岭表纪年》卷4。
[383] 《明季南略》卷14。
[384] 《瞿式耜集》,第108页。
[385] 《滇缅录》。
[386] 《存信编》卷3。
[387] 《永历实录》卷14。
[388] 《永历纪年》。
[389] 《续编绥寇纪略》卷3。
[390] 云南省博物馆藏:永历十二年云南左卫中千户所试百户方之贵《承袭供状》。
[391] 《明清史料》丙编第9本《抄白伪恢讨左将军等伪启》。
[392] 十三家后期编制,每家下有某某将军、某某营总兵多名,见永历九年兴山县《圣帝行宫碑》题名,李国英:《李勤襄公抚督秦蜀奏议》卷21等。营设总兵,系大西军军制,明、清总兵称镇,营仅设参将、游击。
[393] 如十三家之一的王友进,原驻秭归,“后调贵州,分镇湄、龙”。(道光《遵义府志》卷38)刘体纯驻施州,有牟文绶者“诈秦王檄,檄之去”。(同治《施南府志》卷17)可见刘体纯平时是奉孙可望之檄而行动的。
[394] 《存信编》卷5。
[395] 《明清史料》丙编第9本《吏部题本》。
[396] 《永历纪年》。
[397] 《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第9册,第3836—3837页。
[398] 《存信编》卷4。
[399] 《明季南略》卷16。
[400] 李聿求:《鲁之春秋》卷14。
[401] 《明季南略》卷16;《皇明四朝成仁录》卷12。
[402] 《滇考》卷下。
[403] 王命岳:《耻躬堂文集》卷7。
[404] 《存信编》卷4。
[405] 《存信编》卷5。
[406] 珠江旧史:《劫灰录》卷6。
[407] 《存信编》卷5。
[408] 《存信编》卷5;康熙《云南府志》卷5。
[409] 《存信编》卷5。
[410] 康熙《寻甸州志》卷2《沿革》;同治《毕节县志稿》卷16《艺文》;罗英:《乡征记》。
[411] 《明季南略》卷14。
[412] 康熙《澂江府志》卷3。
[413] 《小腆纪传》卷37。
[41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顺治朝揭帖。
[415] 《论大顺政权失败的主要原因》,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6期。
[416] 佚名:《研堂见闻杂记》。
[417] 陆世仪:《复社纪略》。
[418] 孙之:《二申野录》。
[419] 《明史》卷251《钱士升传》。
[420] 孙达人等《从封建经济和农民战争剖析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特点》,见《中国农民战争史论丛》第4辑,第307页。
[421] 万历《明实录》卷191。
[422] 《皇明经世文编》卷359《清理延绥屯田疏》。
[423] 《三垣笔记》卷下。
[424] 《拟山园集》卷13。
[425] 康熙《三水县志》卷4艺文。
[426] 康熙《襄城县志》卷10。
[427] 顺治《鄢陵县志》卷4。
[428] 蔡道宪:《蔡忠烈公遗集》卷3。
[429] 吴甡:《柴庵疏集》卷7。
[430] 康熙《三水县志》卷4艺文。
[431] 顺治《开封府志》卷31。
[432] 康熙《河南通志》卷40。
[433] 《明大司马卢公奏议》卷4。
[434] 张柽:《流土记》,见康熙《郑州志》艺文。
[435] 《豫变纪略》卷1,卷7。
[436] 同上。
[437] 《豫变纪略》卷1。
[438] 《晴雪斋漫录》卷4;《绥史》卷2;康熙《西平县志》卷10;民国《西平县志》卷39。
[439] 同上。
[440] 《天下郡国利病书》卷16,常熟县。
[441] 乾隆《邓州志》卷2。
[442] 《晴雪斋漫录》卷4汝宁沈贼。
[443] 康熙《襄城县志》卷8。
[444] 顺治《西华县志》卷7。
[445] 康熙《汝阳县志》卷10。
[446] 《豫变纪略》卷1。
[447] 《晴雪斋漫录》卷4。
[448] 《谨陈剿抚实着疏》,《皇清奏议》卷1。
[449] 朱文瑜:《阳九述略》。
[450] 张自烈:《芑山文集》卷3。
[451] 赵吉士:《寄园寄所寄》卷9。
[452] 《葛中翰遗集》卷1。
[453] 《平寇志》卷6。
[454] 民国《西平县志》卷14。
[455] 乾隆《鹿邑县志》卷6。
[456] 康熙《上蔡县志》卷12。
[457] 道光《长清县志》卷10。
[458] 顺治《商水县志》卷2。
[459] 《闻随笔》。
[460] 《绥史》卷2。
[461] 顺治《邹平县志》卷4。
[462] 李楷:《河滨文选》卷5。
[463] 乾隆《泾阳县后志》卷4。
[464] 雍正《陕西通志》卷57、卷61。
[465] 屈大均:《翁山佚文辑》卷上,诸死孝者传。
[466] 雍正《陕西通志》卷57、卷61。
[467] 乾隆六年《同州府志》卷17。
[468] 康熙《朝邑县后志》卷6。
[469] 《河滨文集》卷5。
[470] 《怀陵流寇始终录》卷16。
[471] 《明清史料》丙编,第253页。
[472] 乾隆《忻州志》卷2。
[473] 康熙《绛州志》卷3。
[474] 顺治《汾阳县志》卷7、卷4。
[475] 《甲申传信录》卷6。
[476] 《漕抚路振飞上总督张国维书》,见上海人民出版社《甲申纪事》附录,第25页。
[477] 《石匮书后集》卷23。
[478] 《甲申传信录》卷7;乾隆《涿州志》卷14。
[479] 《明季南略》卷8。
[480] 陈济生:《再生纪略》。
[481] 程正揆:《沧州纪事》。
[482] 冯梦龙:《中兴实录·难民确报》(上海图书馆藏书钞本)。
[483] 郭景泰:《流寇纪事》;民国《重修滑县志》卷20。
[484] 《豫变纪略》卷7。
[485] 民国《西平县志》卷14;郑二阳:《日省录》,见民国《鄢陵县志》卷1。
[486] 康熙《汝宁府志》卷10。
[487] 《晴雪斋漫录》卷4。
[488] 第一历史档案馆,顺治启本第52号。
[489] 乾隆《登封县志》卷8。
[490] 《爝火录》卷2。
[491] 张缙彦:《举义疏》;乾隆《新乡县志》卷8《兵防》。
[492] 魏源:《圣武记》卷1《开国龙兴记》。
[493] 民国《西平县志》卷23。
[494] 《南疆逸史》卷5。
[495] 《怀陵流寇始终录》卷18,附录《甲申剩事》。
[496] 乾隆《邓州志》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