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道

字数:439

问:《周礼》:“庶人不畜者祭无牲,不耕者祭无盛,不蚕者不帛,不绩者不缞。”皆所以耻不勉,抑游惰,欲人务衣食之源也。然为政之道,当因人所利而利之,故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由是农商工贾,咸遂生业。若驱彼齐人,强以周索,牲盛布帛,必由己出,无乃物力有限,地宜不然;而匮神废礼,谁曰非阙?且使日中为市,懋迁有无者,更何事焉?

对:利用厚生,教之本也;从宜随俗,政之要也。《周礼》云:不畜无牲,不田无盛,不蚕不帛,不绩不缞。盖劝厚生之道也。《论语》云:因人所利而利之。盖明从宜之义也。夫田畜蚕绩四者,土之所宜者多,人之所务者众,故《周礼》举而为条目,且使居之者无游惰、无堕业焉。其馀非四者虽不具举,则随土物生业而劝导之可知矣。非谓使物易业,土易宜也。夫先王酌教本,提政要,莫先乎任土辨物,简能易从,然后立为大中,垂之不朽也。若谓其驱天下之人,责其所无,强其所不能,则何异乎求萍于中逵,植橘于江北,反地利,违物性孰甚焉?岂直易俗失宜,匮神废礼而已?且圣人辨九土之宜,别四人之业,使各利其利焉,各适其适焉。犹惧生生之物不均也,故日中为市,交易而退,所以通货食,迁有无,而后各得其所矣。由是言之,则《大易》致人之制,《周官》劝人之典,《论语》利人之道,三科具举,有条而不紊矣。谨对。


礼部试策 五道 贞元十六年二月,高侍郎试及第第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