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字数:1380

虞美人 阎处士 选(1)

粉融红腻莲房绽。脸动双波慢[1]。小鱼衔玉鬓钗横[2]。石榴裙染象纱轻[3]。转娉婷[4]。  偷期锦浪荷深处[5]。一梦云兼雨(2)[6]。臂留檀印齿痕香(3)[7]。深秋不寐漏初长(4)。盡思量(5)。

【校记】

(1)陆本、茅本、玄本、徐本、影刊本调前行作“阎选八首”。吴钞本作“唐阎处士词”、“阎选”、“虞美人”。汤本、合璧本、正本作“阎选,虞美人”。张本作“虞美人,阎选”,朱笔圈去姓名,于调上行加“阎选八首”。鄂本、毛本、清刻本、四印斋本同底本。明残本调前作“阎选八首”。四库本作“虞美人,阎选”。《历代诗余》调下注曰:“又一体,双调五十八字。”

(2)雨:吴钞本作“两”,误。

(3)印:吴钞本作“郎”。

(4)初:《花间集评注》、《评点校注花间集》作“声”。

(5)盡:晁本、陆本、吴钞本、茅本、汤评本、张本、徐本、影刊本小注:“‘盡’一作‘儘’。”玄本、全本、《历代诗余》作“儘”。

【笺注】

[1]粉融二句:形容女子脸如荷花初绽,眼波媚人。莲房:莲蓬。以其小孔布列,分割如房,故名。杜甫《秋兴八首》:“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此指莲花。双波:眼波。慢:借为曼,美好。

[2]小鱼衔玉:指鱼形玉钗。唐吴融《和韩致光侍郎无题三首十四韵》:“篦凤金雕翼,钗鱼玉镂鳞。”

[3]石榴裙:朱红色裙子,色如榴花,故名。亦泛指女性裙裾。南朝齐何思澄《南苑逢美人》:“风卷葡桃带,日照石榴裙。”象纱:丝织品,即制作石榴裙之材料。五代和凝《宫词百首》:“兰殿春融自靘笙,玉颜风透象纱轻。”

[4]娉婷:姿态美好貌。东汉辛延年《羽林郎》:“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唐柳宗元《韦道安》:“货财足非吝,二女皆娉婷。”

[5]偷期:暗自约会。锦浪:如锦缎般的水浪。唐李白《鹦鹉洲》:“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6]一梦句:用宋玉《高唐赋》楚王巫山云雨典故,代指男女情事。

[7]檀印:唇膏印痕。檀:檀注,胭脂、唇膏类化妆品。

【集评】

汤显祖评《花间集》卷四:“盡”字一作“儘”,“儘”字更有深会。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全词写实,事在后起两句。因“偷期”在绿云深处,故首句用“莲房”字,以喻人面,不假他物,有人面花光两不分之感。若无换头一语,则“莲房”二字,便成泛设。后结三句,则索居追味,余甘不尽。

其二

其二(1)

楚腰蛴领团香玉(2)[1]。鬓叠深深绿(3)[2]。月娥星眼笑微频(4)[3]。柳夭桃艳不胜春。晚妆匀。  水纹簟映青纱帐。雾罩秋波上。一枝娇卧醉芙蓉(5)[4]。良宵不得与君同。恨忡忡[5]。

【校记】

(1)《草堂诗余别集》调下题作“美人”。

(2)蛴领:雪本作“齐领”。

(3)绿:吴钞本作“録”,误。

(4)娥:鄂本、汤本、合璧本、毛本、后印本、正本、四库本、清刻本、四印斋本、全本、《历代诗余》作“蛾”。笑微频:晁本、陆本、吴钞本、茅本、汤本、张本、徐本、影刊本注曰:“一作‘笑和颦’。”《评点校注花间集》作“笑和颦”。雪本、《历代诗余》作“笑微颦”。

(5)芙蓉:毛本、后印本、正本作“芙容”。

【笺注】

[1]楚腰:女子的细腰。《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唐李商隐《又效江南曲》:“扫黛开宫额,裁裙约楚腰。”蛴领:洁白的颈项。参见卷六和凝《采桑子》(“蝤蛴领上”)注[1]。团香玉:形容女子体肤丰腴馨香白皙。香玉:有香气的美玉。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上:“肃宗赐辅国香玉辟邪,其玉之香闻数百步,虽锁之金函石匮,终不能掩其气。”此喻美女体肤。唐温庭筠《晚归曲》:“弯堤弱柳遥相瞩,雀扇团圆掩香玉。”

[2]鬓叠句:谓女子头发乌黑丰美。

[3]月娥:传说的月中仙子。唐孟郊《看花》之一:“月娥双双下,楚艳枝枝浮。”或作月蛾,谓眉如新月弯曲纤细。陈徐陵《玉台新咏》卷十范靖妇《映水曲》:“轻鬓学浮云,双蛾拟初月。”星眼:明丽的眼睛。南朝宋王韶之《太清记》:“华岳三夫人媚。李湜云:‘笑开星眼,花媚玉颜。’”

[4]醉芙蓉:喻女子如娇媚的荷花。唐白居易《忆江南》之三:“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清劳大舆《瓯江逸志》:“温州芙蓉……最妙者名醉芙蓉,晨起白色,午后淡红,晚则变为深红。”

[5]忡忡:忧愁貌。《诗经·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集评】

汤显祖评《花间集》卷四:“笑微频”一作“笑和颦”,反觉复而无情。

沈际飞《草堂诗余别集》卷二:诸相俱足。

又评末二句:好句,同人也好。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事仍前首,布局全同,惟易其词耳。如细品之,则前首远胜。如前段用“柳夭桃艳”,虽无不可,以视“莲房绽”三字,究嫌肤泛。后起写入正题,又嫌太明。“醉芙蓉”三字,可与“莲房绽”抗手,但紧接“秋波”,稍伤暗示之趣,回视前文桃柳,转成浮溢。至后结“良宵不得与君同,恨忡忡”,与前章之“秋宵不寐漏声长,尽思量”相比,则大有上下床之别,读者当能辨之。


阎选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