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字数:1131

临江仙 尹参卿 鹗(1)

一番荷芰生旧沼(2)[1],槛前风送馨香。昔年于此伴萧娘[2]。相偎伫立(3),牵惹叙衷肠。  时逞笑容无限态(4),还如菡萏争芳[3]。别来虚遣思悠飏(5)[4]。慵窥往事(6),金锁小兰房[5]。

【校记】

(1)晁本无“尹参卿鹗”四字,据鄂本补。陆本、茅本、徐本、影刊本调前作“尹鹗六首”。吴钞本作“唐尹参卿词”、“尹鹗”、“临江仙”。玄本调前行作“尹鹗六首”。汤本、合璧本、正本作“尹鹗,临江仙”。张本作“临江仙,尹鹗”,朱笔圈去姓名,于调前一行加“尹鹗六首”。毛本、清刻本同鄂本。四库本作“临江仙,尹鹗”。

(2)旧沼:鄂本、陆本、吴钞本、茅本、玄本、汤本、合璧本、毛本、后印本、张本、正本、四库本、影刊本、全本、王辑本《尹参卿词》、林大椿《唐五代词》、《花间集校》作“池沼”。

(3)偎:鄂本、毛本、后印本、四库本、四印斋本、王辑本作“隈”。

(4)逞:汤本、合璧本作“呈”。

(5)飏:王辑本作“扬”。

(6)往事:吴钞本作“行事”。

【笺注】

[1]一番:一度,一回。唐刘禹锡《闻蝉》:“一雨一番晴,山林冷落青。”

[2]萧娘:此指所思女子。参见卷八孙光宪《更漏子》(“听寒更”)注[2]。

[3]时逞二句:系回忆之词。谓其当时逞露无限娇态,还同荷花争艳。争芳:竞比艳丽芬芳。唐孟郊《和宣州钱判官使院厅前石楠树》:“争芳无由缘,受气如郁纡。”

[4]悠飏:同悠扬,指思绪飘荡,连绵不断。

[5]慵窥:闲思。兰房:此指女子所居香闺。南朝梁刘孝绰《淇上戏荡子妇示行事》:“日暗人声静,微步出兰房。”

【集评】

茅映《词的》卷三:托幽芳于芰荷。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辞疏意浅,用字亦有未安处。

其二

其二(1)

深秋寒夜银河静。月明深院中庭(2)[1]。西窗乡梦等闲成(3)[2]。逡巡觉后,特地恨难平(4)[3]。  红烛半消残焰短(5),依稀暗背银屏(6)[4]。枕前何事最伤情(7)。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

【校记】

(1)《历代诗余》调下注曰:“又一体,双调五十八字。”

(2)深院:鄂本、毛本、后印本、正本、四库本、清刻本、徐本、四印斋本、王辑本、林大椿《唐五代词》作“深夜”。《历代诗余》作“小院”。

(3)乡梦:鄂本、毛本、后印本、正本、四库本、清刻本、四印斋本、全本、《历代诗余》、王辑本、林大椿《唐五代词》作“幽梦”。

(4)特:吴钞本作“持”,误。

(5)烛:张本作“独”,误。半消:鄂本、毛本、后印本、正本、四库本、清刻本、四印斋本、全本、《历代诗余》、王辑本作“半条”。

(6)依稀:晁本、鄂本、陆本、茅本、张本、明残本、徐本作“依俙”。全本作“衣稀”。

(7)伤情:王辑本作“伤神”。

【笺注】

[1]中庭:庭院中。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醴泉涌于清室,通川过于中庭。”南朝宋鲍照《梅花落》:“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

[2]西窗句:谓西窗下睡眠经常做梦。幽梦:隐约的梦境。唐李白《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故人不可见,幽梦谁与适。”等闲:轻易,随便。唐白居易《琵琶行》:“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3]逡巡:顷刻,片时。五代欧阳炯《贯休应梦画罗汉歌》:“逡巡便是两三躯,不似画工虚费日。”特地:特别,格外。唐罗隐《汴河》:“当时天子是闲游,今日行人特地愁。”

[4]银屏:镶银的屏风。唐白居易《长恨歌》:“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集评】

沈雄《古今词话·词评》上卷引《柳塘词话》曰:(尹鹗)《临江仙》云:“西窗乡梦等闲成,逡巡觉后,特地恨难平。”又:“昔年于此伴萧娘。相偎伫立,牵惹叙衷肠。”流递于后,令作者不能为怀,岂必曰《花间》、《尊前》句皆婉丽也。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二词(此词与《满宫花》)一写宫怨,一写闺怨。其时身值乱离,怀人恋阙,每缘情托讽。二词皆清丽为邻。《临江仙》之结句,尤有婉约之思。“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与“零露”句同感也。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结语亦无含蓄,而前后一问,不知“最伤情”者果何在也。“逡巡”字未妥。“深院中庭”,则止是一地;作“月明深夜”,则止是一时,终无胜处。


尹鹗满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