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幽微的人性 - 李玫瑾 >
- 第七章 心理也会感冒
暴力片会喂大孩子的攻击性
马未都:我们的三大教育体系—家庭、学校和社会,过去最好的情况是三项指向一致,家里说的话和学校、社会说的话是同一个方向,今天则是三个方向,所以孩子就很功利地选择什么对他有用。
李玫瑾:关于社会的影响,现在我们给孩子看的动画片,基本上都是你杀我、我打你,没有一种怎么比较好地去处理人际麻烦的教育,比如该怎么样去缓和冲突,怎么样通过言语的方式让对方得到安慰和帮助。我们往往都是你杀我,我就杀你。
马未都:最后出来一个强壮的把事摆平,老大就出现了,所以很多人就想当老大。现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指向不一致,你让家长怎么去教育孩子?这个事情,家长是这样教育他的,但老师不这么说,而老师教育他的,当他走向社会时是一个傻子,不管用。
李玫瑾:你别小看这些动画片,一般爸妈把孩子接回来以后要做饭,就把电视一开,让他看吧。孩子从小看的都是这种东西:你要是不强壮怎么办?你得让自己强壮起来,然后把他人制服。
窦文涛:攻击性强。
李玫瑾:这都是学习来的。社会心理学专门做过这种实验来验证。美国当年有一个很著名的实验,就是不分年龄、不分家庭背景,把孩子们混合在一起,然后分成两组,让他们看电视,一组放的是温情片,就是家庭和睦的,看人家怎么处理一些矛盾;另一组放的是暴力片,就是你打我、我打你之类。然后干吗呢?把孩子们放出来,院子里摆着现成的家具,那些看完暴力片出来的就开始踢,你碍我事,我就揍你,而看完温情片的则是把倒置的家具扶起来,还互相搂一搂,拍拍对方的肩膀说话。当时有摄像机把这些都录下来了。实验证明,暴力片对孩子的行为有明显的影响。
窦文涛:你看现在的文化人辩论起来都什么架势啊!
马未都:对。我现在几乎不看电视剧,偶尔看一下,发现里面就没一个正经说话的,比如女孩跟妈妈说话都火药味十足,全是要杀人的感觉。整个社会传达出来这种暴力的信息非常不好。
窦文涛:而且都是哭爹喊娘的。
马未都:我们看不见那慢慢腾腾的电视剧,全是急三火四的,比如媳妇跟婆婆打翻了天,不动手的电视剧就没拍过。
窦文涛:它可能也是真实家庭的反映吧。
马未都:不是真实的,是社会的一种提倡,我认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不至于这样。
李玫瑾:以前有一部宋丹丹演的电视剧就非常好,也是家庭剧。
马未都:是《我爱我家》 [52] 吧?
李玫瑾:对,我认为那个剧才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剧。但是,类似这样的剧在我们国家太少了。
马未都:《我爱我家》是早期的电视剧,你看那里面首先是家庭规矩的建立,比如爸爸怎么说话,妈妈怎么说话,孩子犯上的话也是适度的。现在的电视剧,我受不了女儿指着爹说:“你说这话还算有良心。”我们小时候打死也不敢说这话!你怎么能说爹妈有良心没良心呢?还轮不上你说这话,可是现在的电视剧台词就这样。我看完都愣了,说这台词太厉害了。我们现在社会提供的都是这种,在这样环境里长大起来的孩子可跟我们不一样,我们毕竟以前受过一些教育,而他们以为这个社会就是这样,所以不尊重父母现在变成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窦文涛:真的是这样,而且我觉得还不光是不尊重父母。当然,社会太分等级了也不好,我觉得尊重长辈适度就好。相比之下,像韩国、日本还保留着比较多的尊长之礼。
马未都:我们老是说要跟美国人学,有时候父母想跟子女做朋友,孩子可以直呼爹的姓名,叫“迈克”就可以了。
窦文涛:像美国这种教育孩子的方式算不算放养呢?
李玫瑾:我认为美国文化是多元的,像这种直呼其名的可能只是一类家庭,不代表美国所有的家庭都这样,比如有些家庭就规定孩子在晚上9点之前必须回家。
窦文涛:也是有规矩的。
李玫瑾:非常有规矩,比如规定孩子多大之前不许沾酒,如果孩子要出去的话,一定要告知他到哪儿去了。因为美国有来自各种国家的人,所以它的文化背景差别非常大。
马未都:但是,美国最重要的文化还是英雄主义的文化,让我说就是黑社会的文化,所有的事最后都是黑社会老大出面来摆平,包括美国人打到宇宙也是这个概念。
李玫瑾:但他们讲规则。
马未都:它是在一个规则之下运行的。实际上,我们过去的黑社会也是有规则的,只是这些年黑社会都不黑了,所以它就没规则了。过去黑社会是这样的,就问大家听见了没有,如果大家都听见了,那就用不着写了,摁手印什么的都不用,这就叫规矩。
由于我的专业是研究犯罪心理问题,所以我对家庭教育的看法和角度较为特别。在进行大量的相关研究后,我得出一个最简单的结论:犯罪预防要从未成年人做起,而对未成年人的工作则须从家长们做起。
古人曰:“人之初,性本善。”的确,绝大多数家庭是健全的、温馨的,绝大多数父母是爱孩子、教孩子的,绝大多数孩子是懂事的、可爱的。然而,仍有例外。北京曾发生一起四少年绑架杀人案,人们在震惊之余也在探讨他们犯罪的原因。结果发现,这四名少年都是父母双全,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家中没人有过不良前科,父母自称也一直在管教孩子。可是,这些孩子还是犯了罪。这一实例说明,家庭健全不等于健全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需要智慧和技巧,需要探讨,需要学习,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许多经验可以给我们知识,但在家庭教育中,等父母有经验时,孩子已经长大,教育的机会已经错过。所以,我们要重视家庭教育的研究和相关知识的宣传。其中,家庭教育的理念极为重要。
第一,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有滞后反应性。
任何生命都是过程,任何过程都有开始。生命发展是轨迹式,人的命运取决于早期。人的成长大致有三个时期,即1~6岁、6~12岁、12~18岁。12~18岁时,人已经进入青春期,其独立意识与逆反心态决定了这一时期已经不是家庭教育的优势时期。所以,家教的最佳时期是12岁之前,即依恋期。在依恋期中,1~6岁又最为关键。
由于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逻辑的进程,所以人在成年时出现的许多心理问题往往源于未成年时期。2007年发生在美国大学校园里的一起枪击案,枪手赵承熙的犯罪心理就属于他在未成年时期(8岁)因移民造成了心理创伤,这种心理创伤导致他在23岁时无故杀人。人在幼年时最重要的需要之一是安全感。对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熟悉的环境、亲切的伙伴比富有的房屋、汽车更容易让他形成阳光与健康的心理。如果做父母的能够了解这些道理,就不应该以自己的意志去生活。这一案例告诉我们,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否则父母的一切努力都会成为泡影。
第二,未成年人是被动的弱者,其弱小和被动决定其一切是成人造成的。
客观地讲,抚养人对被抚养人具有生命的决定权、物质的提供权、照顾的程度权、个性的决定权。如果替孩子问一问大人:“我是怎么来的?”就可以发现,我的胃口是喂出来的,我的脾气是带出来的,我的观念是唠叨来的,我的残忍是孤弱无助熬出来的,我的无耻是百般迁就溺爱出来的。
一些孩子出走、自杀、犯罪,看似是孩子自己的选择,其实是父母行为的反应或结果。譬如,自杀就是因为父母的过分宠爱给孩子形成了错误判断:“既然你如此爱我,现在我的要求再不合理,你也要答应我,否则我就用死来回应你。”孩子不知生命只有一次,逝不可复。这一错误是谁造成的?仍是父母。父母应该在孩子3~5岁时就找机会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态度展示:“如果你做得不对,我就不爱你!”当然,这需要相关的知识与操作的技巧。
第三,家庭抚养不仅是物质的,更重要的是心理抚养。
曾有一位父亲勤奋努力地挣下了万贯家财,却突然发现长大了的儿子已经变得不可理喻,沉溺于网络。无奈之下,他找到一位少年问题专家,说:“你帮我教育好我的儿子,我就给你10万元!”我当时曾撰文告诉这位父亲:你错了,教育孩子是你作为父亲不可推卸的责任,更何况对人的心理教育是从情感开始的,而最基本的情感就是亲情。如果没有亲情,就不可能形成人的基本情感反应。没有正常情感反应,一个人又如何会被教化?
所以,给孩子挣钱的时间不如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给孩子存钱的努力不如教给孩子做人做事的努力,找奶妈带孩子不如自己辛苦带孩子。这是家庭教育很重要的理念,即抚养与情感、情感与教育息息相关。
第四,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性格才真正决定命运。
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在浮躁与欲望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偏重于孩子的智力发展,似乎孩子的分数和所读的重点学校就决定了孩子的起跑线,就决定了孩子的一生。这是家庭教育认识中一种严重的偏差。智力、分数、学历虽然重要,但是纵观人类历史,绝大多数被人们敬佩和记住的成功者一定是有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他们有责任感、同情心、博爱,他们能自制,能付出,能与人合作。
而责任、自制、合作、付出等,均为人的性格,不属于智力的范畴。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一位从集中营幸存的中学校长曾写信向所有老师提出一个请求,这也是所有家长应该听到的话:“请帮助我们的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可以制造出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心理变态狂,成绩优良却杀人不眨眼。读、写、算只有在能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时候才具有重要性。”
第五,对子女的爱护,其前提是尊重,家长要知道儿童和生命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由于孩子的弱小,由于孩子需要引导,这也就造成了一些家长的认识误区,认为自己有权替孩子作决定,有权决定孩子的全部生活,甚至将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头上,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心中。比如,一些从不懂电脑和网络的成年人居然极力呼吁在孩子面前消灭网络。在这种家庭教育背景下的孩子,或在这种成年人身边的孩子,虽然衣食无忧,但却不快乐。
许多孩子虽获得高学历,却以自杀了却一切。每当此时,痛不欲生的父母都会问道:“这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一个从小没有感受快乐的人怎么会有健康阳光的心态?一个从小没有被亲人或社会善待过的人怎么会温情地善待别人?一个从未体验过被尊重的感觉的孩子怎么会有自尊而自制,又怎么会尊重别人的权利和生命?即使我们成年人给予他们生命,给予他们成长中所需的物资,“被给予者”仍有独立的人格,他们仍需要被尊重,需要平等地商量、理解和沟通,包括我们在为未成年人的立法中都应坚持这一理念。所以,未成年人的问题取决于成年人社会的努力程度。
第六,改变孩子的行为须先改变大人的行为。
我认为,家庭教育的首要工作是如何对家长们进行教育,如何让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心理过程,大人们如何在孩子出现问题时能够有意识地主动发现自己的问题,先调整自己。能做到这一点,家庭教育才具有真正的价值。
曾有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男孩在接触网络后略有些成瘾,先后用作业本写了数本网络日记。此事被家长发现后,爱孩子的家长责骂了这个误入歧途的孩子,烧掉他的网络日记,并明确地表示出严厉的制止态度,而孩子也答应不再上网。但在这之后,孩子仍然出现了一次“身不由己”,又去了网吧。尽管此次食言后家长并没有马上责骂他,可他在第二天竟选择了自杀。伤心的家长不明白为什么在没有责骂的情况下孩子仍然自杀。其实,家长如果不烧掉孩子的网络日记,如果能认真地读一下孩子的网络日记,早就可以发现孩子存在沮丧与自卑等心理问题。可是,家长没有这样做。所以,改变孩子的行为必须先改变大人的行为。
——摘编自李玫瑾论文《家庭教育的六个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