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抚养 - 李玫瑾

 第一章 家庭是人生的起点
  没有时间思维的人容易迷失人生
  所有社会问题其实都是人的问题
  人的问题源于早年的养育
  孩子的问题多由身边的大人造就
  亲自陪伴比只给孩子挣钱更有价值
  父母要珍惜与孩子相处的过程
  家庭结构齐全不等于功能健全
  家庭功能体现在父母的修为中
  要孩子改变,大人要先改变自己
  大人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第二章 心理彰显人之灵魂
  遗传与生理相当于“心理硬件”
  人的心理遗传中包含着祖上的修为
  早年养育相当于系统软件编程
  心理系统有缺陷会成终身“漏洞”
  意识水平标志着人的心理水准
  缺少自我反思意识的人心理不成熟
  跳出自我中心,才能更好地识人识己
  人的许多潜意识活动常常不自知
  改变认识是做思想工作的重点
  让心理困扰者自我成长是心理咨询的要义
  情绪是观察心理的窗口
  情绪需要表达,更需要管理
  情绪宜解不宜结,否则容易得“心癌”
  个性是人的“心理名片”
  危险人格的形成往往与家庭养育方式有关
 第三章 心理发展有迹可循
  谈恋爱要先了解对方的成长经历
  怕对象不可靠,问两个问题就知道
  了解一个人的过去,即可知他是什么样的人
  同一类人有相似的心理发展路径
  心理发展有内在的逻辑进程
  心理发展还呈阶梯递进的模式
  养育的最佳时期是依恋期
  青春期最需要父母的智慧
  对成年子女要学会放手与接受
  为老不尊者早就存在个性缺陷
 第四章 心理抚养重在养心
  养人,养身容易养心难
  成年后的心理困扰源于心理抚养的匮乏
  情感的心理抚养必须是无假的爱
  母爱不可戒断,也不可替代
  脾气的心理抚养是及时到位的照应
  暴脾气的人多在生命初期被亏待过
  言语的心理抚养是耳边人声丰富
  寂寞杀手多有言语匮乏的抚养背景
  抚养方式会影响孩子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冷漠无情、自私自利的社会谁都不会幸福
  心理抚养还会影响人的认知方式
  为何有人智商很高却被称为书呆子
  观念的心理抚养是为其注入心象
  父母在意并强调的东西会成为孩子的观念
 第五章 人性由情感唤醒
  不幸遇到毫无人性的人会怎样
  情感是上天为人设计的紧箍咒
  一个人尚有情感就尚有人性
  人性中的情感是养育而来的
  孩子最早是靠气味来认人的
  谈恋爱也有气味相投的现象
  依恋是人生的第一次“恋爱”
  依恋情感是教养孩子的心理资本
  人的情感越丰富,人性就越丰满
  未成年人弑母多有幼年脱离母亲的背景
  依恋母亲并不等于父爱就不重要
  养不出情感的人是反社会人格者
 第六章 心理教养重在品行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教养的最佳时机是人的社会行为初始时期
  心理养育需要恩威并施
  性格取决于后天养成
  良好的性格会让人拥有好运
  人生的路为何越走越窄
  眼高手低的人更容易有挫折感
  性格如何影响人的命运
  人生如吃葡萄:先大还是先小?
  耐挫之心越早历练越好
  心理弹性需要从小练就
  适度惩罚也是一种保护
  少年因“未成年人不判死刑”而杀人
 第七章 性格培养决定命运
  对三到六岁的孩子说“不”
  用心说“不”,无言自威
  与人沟通,学会讲理、互动
  延迟满足练就耐性
  诱惑训练,教其自我管理
  与人接触,学会礼貌为先
  与人相处,学会分享、包容
  体力之苦练就坚韧意志

版权信息

书名:心理抚养

著者:李玫瑾

责任编辑:程力

特约编辑:张兰坡 刘程程

装帧设计:鹏飞艺术

监制:姚军

我的母亲

谨以此书

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和感恩

序言

我最早出现在公众面前的身份,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那是1999年,我开始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栏目中,解析真实案例中各种违法犯罪人的心理问题,其中讲得最多的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话题。

后来,从2003年起,许多人知道我则缘于我从事的一项专业研究,即犯罪心理画像。这一研究更多地用于疑难系列案件的侦查破案。我先后主持翻译了两本国外最新版的犯罪心理画像专著,并直接参与了一些疑难系列案件的犯罪心理分析及人物心理描述。

大家可能知道,刑事侦查特别讲究现场勘查和查找痕迹物证,绝对不能揣测和臆断。然而,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时大多避人耳目,不能被直接观察到,以前也没有现在如此完善的“天网”和大数据,警方该如何去分析犯罪人的内心活动,并描述出犯罪嫌疑人表现于外的心理特征呢?

尽管相当有难度,当我介入实案后,竟然有过多次成功的经历。这种假设在前、验证在后的过程,让我对人的心理逻辑有了崭新的认识。我发现,人所有的心理表现必有相应的经历和环境。比如,一个人是否会犯罪,往往与他出生后的家庭养育密切相关。

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生养孩子都是一个漫长的辛苦历程,稍有不慎,不仅父母以往的心血有去无回,还会让整个家庭未来都陷入痛苦之中。所以,我觉得有责任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告诉大家,即一个孩子出生后,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怎样抚养、教养和培养他,使他成为一个有人性、有品格、有能力的人,让家庭幸福,也让社会祥和。

从2004年起,我与全国妇联、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公益讲座。2006年,我开始在新浪博客发表“心理抚养”系列短文。2008年,我应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的邀请,在国家图书馆做了一场公益讲座并被录制下来,后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制作成光盘出版。2018年,这一视频被人传到网上,使很多人开始认识我这位“育儿专家”。

2016年,我接到中国教育学会的邀请,参加在广东省中山市举办的家庭教育国际研讨会,有幸接触到仰慕已久的孙云晓先生。在返京的飞机上,他一直与我讨论“心理抚养”的话题。聊到最后,他很认真地给我提建议:“你应该写书。你研究的‘心理抚养’很重要,很有用,一定要把它写出来,让更多家长知道。”

孙先生还传授给我很多科普著作的写作方法,但我因写惯了犯罪心理研究的调查报告、学术论文和专著,要写科普性质的养育类图书还是不太得心应手,再加上工作繁忙,时间不充裕,一直拖延至今。

现在,在凤凰卫视出版中心的帮助下,尤其是叶元美女士替我收集和整理各个时期的讲座,使我的写作时间大大缩短了,我终于完成了心理养育的第一部分内容。本书重点阐述早年家庭养育中的“心理抚养”和“心理教养”,这两种心理养育将奠定人一生的心理基础。

我知道许多父母最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特别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确实很重要,可以影响一个人挣钱多少、地位高低等,但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它应该排在情感(心理抚养的内容)和性格(心理教养的内容)之后。因为决定一个人有没有“人味”,要看他对人间悲欢离合的感悟,以及他带给别人和社会的感受。一个人能让身边的人感到舒服和幸福,能为社会做出贡献,这应该是父母最开心的事。能养育出这样的孩子就是父母最大的功德。

有人知道我的职业背景后,担心我的“育儿说”会让父母把孩子视为潜在的罪犯来防范性地养育。如若这般推理,受欢迎的“养生说”不就把所有人都想象为潜在的病患吗?这种说法可谓“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讳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宋人周敦颐语)。

人一生不可能不得病,为了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需要防未病。虽然疾病的发生是不分贵贱、贫富和学历的,但肯定有其内在的病理,这就需要人们去研究。养育孩子也是这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父母去了解多种角度的相关研究和育儿知识。何况人是非常复杂的,这让家庭养育变得更加复杂。家里有多个孩子的父母对此感受甚深,因为对待不同孩子的方式要有所差别,不能用一个模子去套。

不同视角,不同背景,并不影响研究者们殊途同归。因为大家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最高原则和理念也是相通的。只有全方位了解育儿中的各种可能和结果,才是完整的养育观。

李玫瑾

2021年立春

第一章 家庭是人生的起点

第二章 心理彰显人之灵魂

第三章 心理发展有迹可循

第四章 心理抚养重在养心

第五章 人性由情感唤醒

第六章 心理教养重在品行

第七章 性格培养决定命运


这是第一篇第一章 家庭是人生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