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牛老师,戏剧与人生

字数:3111

十二月某日,新的分校主任来了。

新主任需要立即选聘一位训育主任,恢复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他选中了我们的国文老师牛锡嘏,胶东人。二分校是“胶东帮”的天下,请一位胶东人来担任重要的位置,可以安抚、收编、运用既存的势力,而牛先生为人忠厚正直,有所不为,是“胶东帮”的清流,新主任倚重他,也可以使平素对胶东帮啧有烦言的人有一新耳目之感。新主任这第一着棋可谓出手不凡。

牛老师对新主任提出两个条件。他说,如果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是合理的而学生反对,或者,学生对学校的要求是合理的而学校拒绝,他都马上辞职。这个“条件”的背景是:那时学生和学校之间已失去共同的价值标准,例如,学生不肯参加早晨的升旗典礼,不交作业,体育课只剩下十几个篮球队员。另一方面,女生队长刘忻然重病,学生要求送到安康医院治疗,校方断然拒绝,结果,刘忻然死亡。

牛老师爱皮黄,善操琴,也工老生,我听过他一句“骂殿”。他这次“扮”训育主任,姿态高,人家胡琴调门儿更高。学校在山中买了许多木柴,新主任说,应该发动学生入山运柴,这是锻炼,也是教育。国立一中、国立六中的木柴都由学生搬运,这是战时,一粥一饭,来处不易,请同学们共体时艰。这话听来合理,无可驳难。可是学生坐在教室里文风不动,任教官吹哨子,工友摇铃,也没人出来结队上山。

为这件事,牛老师频频召集各班班长开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生义务劳动,学校省了运费,没人相信校方能正正当当用那省下来的钱。最后还是新主任出场,他把学生集合在操场里,由各班导师轮流讲话,每人五分钟。他宣布全体教职员,——包括他自己在内——和学生共甘苦,一同运柴。这一天,牛老师的心情大概很难过,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学生上前代他背柴,他坚决拒绝。他的家境不错,冬天穿呢料的中山装,烫出棱棱褶褶来,白色的衬领耀眼。凭这套打扮,他背着八十磅木柴,默默走毕全程。

每个人以搬运八十磅木柴为准。一个步兵的全副装备是八十磅。山上当然没磅秤,差不多就好。主任也许背了六十磅,几位女老师也许每人四十磅,他们刚要起步,身强力壮的学生马上把木柴接过来,这才叫懂事。懂事的学生可能负重一百磅,雄赳赳气昂昂,路上一根树枝也没短少,忠诚果然激发潜力,能人之所不能。一般同学,我也在内,半路上心跳气促,头晕眼花,一面走,一面抽出木柴来丢掉,遗痕零零落落,不便回首。在这里,我必须记下,有些同学弯着腰,拭着汗,呵着蒸气,手里却是拿着书本,嘴里却是在喃喃诵读呢!

仿佛压在他背上的不是木柴,而是书籍。此情此景,几十年后的今天,我还从空气里,从白色的墙壁上、从天边那一抹云端,看见他们迤逦而过呢!

牛老师履行他的诺言,提出辞职,新主任坚决不肯。你看,动员学生运柴并未失败,咱们仅此一次,下不为例。从此,牛老师说话再没有那么铮铮,经常在主任和学生领袖之间奔走传达,没个果断。好像是,新主任借着运柴一事收伏了“老牛”。新主任是行政人才,照常例,帽子里应该有几套戏法。

紧接着,是寒假前的大考。这要说到我对牛老师的感激。

在汉阴,老师在课堂里但求尽心,不再过问学习的情形,只有教化学的滕清芳老师还像阜阳时代一样严格,她是好老师,可是引起了许多学生的反感。

那时我们进入三年级,即所谓最高年级。初中三年,每一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心态:一年级自知处处不如人,最“乖”;二年级对各门学科兴趣最浓厚,肯用功;三年级自命老资格,环境熟悉了,朋党也结合成功,“儿大不由爷”。何况也知道马上要离开这里,要超越这里,原来忍让的不必再忍让,该发泄的现在可以发泄。所以三年级的学生不稳定。“教学不难,不得罪最高年级”,而且要笼络其中有影响力的人。滕老师涉世未深,不知道运用之妙。

这天早上考化学。教室门口听到耳语:大家交白卷。滕老师来发考卷,交代大家:“现在把题目看一遍,如果有疑问,十分钟以内提出来。”人人不看考卷,挺起胸膛看老师,老师始而惊讶,继而慌张,正待说什么,只听到轰隆一声,人人推开座位,涌向讲台。滕老师赶快走开,她进了教务处放声大哭,立时请了病假。

滕老师在教务处点了我的名,她说交白卷由我发动,因为我“在阜阳已经交过一次白卷”。我这才知道一个人的素行记录如此重要,“前科”足以使人含冤莫白。身兼训育主任的牛老师召我查问,我当然否认。我说,我在阜阳考化学,会做的题目都做了,不会做的题目只有空着,只恨我会做的题目太少。同桌的王文堂不让我看他的答案,我跟他赌气,不等下课就交卷出场,那并不是一张白卷。

新主任把这个问题交给校务会议决定。张乃晨老师说,交白卷是对滕老师“精神枪毙”,学校对首谋不可宽贷。又有人说,必须趁此机会整饬纪律,宁可错杀,不可错放。滕是良师,大家支持她。老张主任并未失踪,藏在汉阴城里养病,靠滕老师照料,看在老主任面上,也得让滕平下这口气。这是我今生遇上的第一桩冤案。

牛老师是我遇见的第一位清官。他对我说:“你自己去向滕老师解释一下。”滕住在一个农家的茅屋里,门窗紧闭,拒绝接见。天气突然变坏,我在门外“立雪”甚久,喷嚏连天,涕泗横流。我本可以对着窗口大声陈情,她一定听得见,可是我那时没有这份聪明,怏怏而返。牛主任见我鼻红脸青,瑟缩有甚于寒鸡,颇动恻悯。他在校务会议上反对“借人头”,结果是化学举行补考,白卷不再追究。

后来我知道“白卷”由五人主谋,他们以牛刀小试的心情制造恶作剧的乐趣,写下誓词,盖了手印。他们认为我替事务处抄写名册,跟教职员接触太多,决定让我不知其所以然。他们把那份誓词拿到我眼底下晃了一下,擦根火柴烧掉。这是我第一次受互相敌对的双方同时怀疑。

照相士的说法,牛锡嘏老师确有几分“牛”相,例如头大,肩宽,前胸后背积肉很厚,颧骨高,唇形稍稍向前延伸,说话中音低沉,慢条斯理。这样的长相使人觉得可亲可靠,但是并不可爱,是好朋友、好邻居、好上司,然而不是好玩伴。

可是错了,牛府本来有钱,牛老师有世家子弟的气质,能“与人乐乐”。他长于皮黄,拉一手好胡琴,京戏里的琴师都能成人之美、分享别人的成功,否则他万难出色当行。从牛老师身上可以看出,操琴虽是小技,却与“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的大道相通。

这年二十二中招生,有个在老河口坐科学戏的潘雪亭来到二分校。牛老师大喜,他结合爱唱京戏的师生,正式成立平剧社,高中部的杨其铣同学也是出名的琴手,应邀前来参加策划。武生潘雪亭,老生丛淑滋,花旦曲季涛,青衣张秋实,花脸傅绥生,都一度是陕南山区民众的偶像。他们曾演出“贺后骂殿”,牛老师饰赵匡义,我对牛老师心存感激,特别捧场去听。

牛老师扮成皇帝,他那有过仆从、见过高官、登临过名山大川的生活背景都显出来了。那五段唱词,对贺后攻心为上,有擒有纵,写得极好,在皮黄里并不多见。

那天散戏以后,我在漆黑归途中默想历史。宋代第一任皇帝是赵匡胤,事母至孝,可是这位皇太后不懂政治偏要瞎指挥,她认为年幼的人不宜接任,皇帝应该把政权交给弟弟,若干年后,再由弟弟传回去还给侄子。这样,每一位皇帝都年富力强,可以长治久安。这老太太哪里知道,她这么一吩咐,如果皇帝不肯把帝位传给弟弟,他只有把两个弟弟都杀了!如果弟弟接位,不愿意传给侄子,他只有把几个侄子都杀了!这老太太真糊涂,可以当选天下第一个糊涂母亲。

历史上写得明明白白,赵匡胤很听话,一心培植他弟弟赵匡义,匡义似乎等不及,有逼死匡胤的嫌疑,即所谓“斧声烛影”一案。匡胤死,贺后看见匡义,哀呼“官家!我母子性命俱在官家之手!”自知不妙。匡义登基后和宰相赵普谈论将来传位的问题,赵普知道这个问题本来用不着讨论,居然提出来,可见皇帝动了传子的念头,这念头是不可抑制的,于是说,“先皇已经一误,陛下不可再误。”因为这句话,赵普在戏台上赚了个奸白脸。匡义部署传子,逼死一个侄子,陷害另一个侄子,把有资格继承王位的人全消灭了。

平剧的情节不是这个样子。在舞台上,赵匡胤的妻子贺后能够指着赵匡义开骂,“只骂得贼昏王无言可答,两旁的文武臣珠泪如麻。”挨了骂的赵匡义走下龙椅,为自己有一番辩解。然后,他给贺后以“太后”的徽号,赐她上方宝剑,由她管理三宫六院。又封赵匡胤的儿子赵德芳为“一勤王,二良王,三忠王,四正王,五德王,六廷王,上殿不参王,下殿不辞王”。赐给赵德芳洼面金锏一副,可以“上打昏君,下打奸臣,压定了满朝文武大小官员”。

赵匡胤孝悌忠信而结局悲惨,太说不过去。京戏“骂殿”予以“重新来过”。赵匡义登基,传子,无法否定,但细部作业尽可能填海补天。京剧唱词堆砌稀奇古怪的官衔,渲染荒唐不经的特权,来调理我们的心肝脾肺肾,消积化气,知足乐天。它反映了中国农民的善良愿望,它也是对已往历史的批判,未来历史(历史发展)的规划。倘若历史可以修改,可以规划,——可惜不能!这就显出戏剧的迷人之处:它可以修改,可以重新排演,甚至可以更换演员。

内战后期,我在山东巧遇牛老师。中国大陆对外开放后,我寻访过他的公子。有情的众生,无尽的后话。


5 悲壮与荒谬:无可评论7 新师表如此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