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墙党”,眺望中国的未来
“老瓦”海试前后,美国和日本政客开始质问我们,要求中国就“拥有航母的用途做出解释”。这是天底下最可笑的事,历史上仅有的几次航母大海战是美国和日本打的,美日却跑来问我们“航母的用途”,哥儿俩显然不是缺乏海军常识,只是蛮横无理惯了。
不过,蛮横的背后也透着心虚。1996年我们试射导弹,他们没问我们“导弹的用途”,直接就把航母开过来了,因为他们不相信我们能用导弹打中航母。现在他们问我们航母的用途,是因为他们开始担心了。
全世界的航母美国独占一半以上,舰载机数量占了全世界的3/4,这还没算性能、配系、战术、训练、保障上的全面质量优势。他们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他们担心的是中国的高速发展。
2010年的最后几天,有上万航空爱好者和军事迷自己花钱买机票、坐火车跑到成都,找个酒店住下来,守在机场附近等着看中国的四代机首飞。几天以后,一个神似F-22的飞行器照片出现在互联网上,在各大军事网站、新闻网站甚至各种跟军事八竿子打不着的QQ群里频频亮相。再过几个小时,各军事网站上连飞机的名字都有人起好了。最流行的一个名字叫“飞龙”,按易经的说法,“飞龙在天”是九五之相,前面还有“潜龙勿用”、“见龙在田”等等,即经历波折坎坷一飞冲天之意,倒是恰好符合中国的进步历程。
军工单位都有围墙,网上把这种自发去看国产新武器的军事爱好者叫“爬墙党”。2003年“爬墙党”拍到了当时还很神秘的J-10飞机,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研发的第三代战机。即便离美国开始装备第三代战斗机已经过去了20多年,即便美国的第四代战机F-22已经投产,J-10和以前大多数国产武器一样,再次“尚未服役就已落后”,可是第一次看到的又小又模糊的J-10战机侧影,仍然是那十年间最让人记忆犹新的画面。
在当时,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军事爱好者来说,这就像一根救命稻草——中国的科技,中国的工业证明了自己并没关闭下岗,没卖给摩根高盛,就算造了十年旅游鞋摩托车也没有废了真本事。那几年我不止一次梦到当时看到的J-10的图片是假的,就像大学生经常会梦到还没高考一样。
然而仅仅7年后,“爬墙党”已经跑去看第四代战机了。有的是新一代“爬墙党”,有的是已经开上了私家车,做了单位头头的老一代“爬墙党”,大家心里都有一个结,必须要看一眼才能解开。
这个结就是“落后”二字,落后不一定必然挨打,但是落后不想挨打却要以人的生命为代价。以前付出过生命的曾经是我们的父辈和祖辈,他们曾经把最强大的敌人驱离了我们的陆上边界,但是我们还有个台湾没拿回来,要是“落后”不能在我们手里终结,这个命运早晚轮到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孩子。
多少年来,美国的飞机比我们领先一代甚至两代,这在海空战斗中是不可弥补的差距。台湾和大陆隔着一百多公里的海,虽然不太宽,可跨海作战不能没有制空权,因为海上没地方隐蔽。没有制空权,运送部队、给养的船队就是飞机的活靶子。
以F-22为代表的第四代战斗机对抗第三代机有绝对优势,美国空军自己做模拟空战,F-22对三代机F-15、F-16、F-18打了140多次,只输了一次,那一次是输给了拥有强大电子对抗能力的三代半战斗机F-18G。其他不管是远距离导弹攻击,还是近距离格斗,都是一面倒。虽然这是美军自己跟自己比,很多军事观察家对这个结果有质疑,不过没有人怀疑F-22的强大。
大家都知道F-22是隐形飞机,军事爱好者大多知道F-22还可以超音速巡航,又有超机动能力,其实F-22最强大的不是这几项先进性能,而是它几乎没有性能上的弱点。大家都知道“短板理论”——决定木桶装多少水的是最短的一块木板。F-22真正厉害的是它几乎把应用到各种技术的潜能都发挥到了极限。比如说在F-22的雷达系统中,美国人运用了一项尖端的“人工智能波形合成技术”。
这里需要简单解释一下,不同的雷达有不同的工作频率和不同的波形,用来满足不同的用途,每一种波形也都有其弱项。看得远的精度就不高,能对付多目标的抗干扰就差一点。每一种雷达的波形都是由硬件决定的,所以雷达需要有很多品种,不能互相替代。但F-22的雷达波形是靠计算机用人工智能合成出来的,几乎可以产生任何波形,担负任何任务。
比如,它的探测距离比普通预警机还要远,还可以像预警机一样扫描广阔的空域,因为它可以用火控雷达的波形合成出类似于预警机雷达的波形;它也可以合成出敌方雷达的波形,让对方的雷达弄不清楚哪些信号是自己的,哪些是假信号;它可以一边跟踪敌机,一边干扰对方的雷达,等于拔枪决斗的时候还可以用探照灯照着对手的眼睛;同时还能分出几个波束照到自己的友机身上,这当然不是为了让友机暴露,这些波束发射的是用雷达波合成出的无线宽带通讯数据链,这种数据链就像看不见的网线把几架飞机连接起来,它们之间就可以像几台电脑可以共享一台打印机一样共享一台雷达。
这样打仗的时候美国可以用一架F-22躲在远处打开雷达照射目标,同时干扰对方雷达,其他F-22关上雷达保持隐身,飞到导弹的射程以内,利用宽带数据链提供的目标参数发起攻击。战局有利的时候,它有超音速巡航能力,对手几乎逃不掉;战局不利的时候,它又可以发挥速度优势,轻松脱离,就算贴上去拼命,F-22的超机动性可以让它做出夸张攻击或者脱离动作,让对手惊诧于轨迹似乎违反空气动力学原理……
拿踢足球打个比方,任何国家的三代机,包括咱们的J-10、J-11,和F-22这样的第四代战斗机空战,就像咱们国家队去踢巴西队或者皇马的主力阵容。而且台湾地区的防空导弹、空情指挥系统、大功率地面干扰设施都是美国造的,美国人预留了共享接口,只要一个授权就可以联网。中国队到巴西队的主场挑战,不是去比赛,而是去拼命。
就算我们打个时间差,在美军做出反应之前在台湾地区抢滩登陆成功,之后的弹药、燃料、补给还是需要拿船运送,打不过F-22,就没法应付美国海空军,可能还有驻日本、韩国的上千架第三代战斗机轮番突袭(美国对日本可以援引《共同防卫协定》指挥日本空军作战,韩国三军的最高指挥权本来就归美军),几十架预警机、空中加油机、电子干扰和电子侦察机配合,背后还有驻夏威夷和美国本土的上百架战略轰炸机随时可以出击。这些战略轰炸机都可以携带少则200发多则400发能够自主攻击地面、海面移动目标的SDB智能弹药。没有四代机,就没有制空权,没有制空权我们的船队没法躲过这种规模的空中打击。
2011年美国公布了“空海一体战”理论,这就是空海一体战。我们的国防部和外交部评价它“没有新意”,没有新意是因为美国人早就有这样的作战能力,只是最近才起了名。另一层意思也是现在我们有了第四代战机,在我们的四代机面前,美国及其盟友部署在我们周边的三代机,和需要战斗机保护的预警机、加油机、反潜机、电子干扰机、战略轰炸机再不能高枕无忧。在展翅高飞的J-20身上,爬墙党看到了踏实的中国未来。
而我们拥有的还不止四代机。
J-20试飞的时间是2011年1月11日,我不会忘掉这个日子。即便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这一天也被很多人叫做“小光棍节”。不过笔者还是很希望今后能有人把1月11日改叫“爷们儿节”,因为有很多“纯爷们儿”的事发生在这一天。在2007年的1月11日,一个火球出现在太空,中国打下了一颗自己的卫星。2010年同一天,一个火球又出现在西北地区的高空,这次是中国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
以前很多年里,我们说起中国的科技,似乎永远只有“两弹一星”,时间到了21世纪的头一个10年结束的时候,我们终于可以说,我们不但能把自己的两弹一星打上去,还能把别人的两弹一星打下来!从那以后,中国的科技成就就像打开了水龙头。仅仅是2011年一年之中,中国一口气拥有了隐形飞机、航空母舰、高速铁路、太空站、深潜器、超级计算机……也许这些东西还不如欧美日的先进,但也足够让他们担心了。
美国早在1972年就开始装备第三代战机F-14,与此同时就开始了对第四代战斗机的预研,18年之后,第四代战机的原理样机才告问世,而实用型F-22的首飞是1997年,过去了整整一代人的时间。
而在中国,曾经为J-10欢呼的年轻人,到了为J-20再次欢呼的时候,还是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