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工业化”是墓志铭还是里程碑?

字数:2589

房价总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无论如何也不是三两年能解决的,除非发生1992年之后那种经济滑坡,或者2008年之后那种金融危机。不过,靠危机把房价砸下来并不意味着大家能买得起房,只能说明更多的人更买不起了。

比如2009年底迪拜爆发债务危机,正好笔者路过迪拜,见识了一次经济危机的力量。迪拜是一个重要的国际航空枢纽,在迪拜起降的航线不但连接了中东各国,也连接了欧亚非三个大洲。这几年迪拜机场的乘客中转量在全球各大机场中排名第五。迪拜债务危机之后,这个世界第五大机场看上去忽然变得空空荡荡,到处都是躺在椅子上睡觉的旅客,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

在2008年次贷危机以前,迪拜机场人满为患,到处都有旅客席地而坐,笔者自己经常因为找不到坐的地方不得不去快餐厅点一杯饮料,要不然只好去逛免税店,腰酸腿痛不说,还得花更多钱。

迪拜机场中有一些供长时间候机旅客小睡的紫红色大躺椅,这份心意比国内机场强一些,虽然笔者以前从来也没等到过一个。这回迪拜危机了,笔者终于可以找一个大躺椅赖一会儿了。不过人少也有坏处,以往迪拜机场人满为患,机场里的温度大体合适,现在人凭空少了,机场里冷得就像冬天。笔者并没有出差旅行带着毯子的习惯,躺了一会儿就被冻得四肢冰凉,最终只好再去快餐店点一杯热饮,这点倒是应该称赞一下国内机场,起码都有热水喝。

迪拜机场的乘客都上哪去了呢?简单说他们都不再去迪拜了。迪拜的人口中,本国人只有20万左右,但总人口在1998年到2008年间从80多万增长到220多万。显然新增的都是外籍劳工,外籍劳工大部分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这些人去迪拜主要是从事建筑业,还有一部分人做商业、服务业,为建筑民工服务。

笔者以前在当地住过一段,当时和几个孟加拉国人住对门,准确地说是二十几个。我们租的小公寓有40多平方米,两间卧室,我们这边住了三个中国人,因为不需要开伙,我自己住到了厨房。对门的户型和我们这边一样,只是住了二十几个孟加拉国人。因为是对门住,低头不见抬头见,所以可以看到他们的屋子里没有任何家具,20多个人都是打地铺。

中国建筑工地的工棚里很多也是打地铺的,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第一个十年,迪拜被称为中东的经济奇迹,很显然这种经济奇迹就建立在盖房的基础之上,房子带来的经济增长并不是按造价算,而是按售价算。

什么人买房子呢?肯定不是印巴民工,他们不可能在迪拜过一辈子,去迪拜干活赚钱之后,还是要回乡盖房娶媳妇的。除了其他中东国家的显贵来迪拜买个别墅,或者外资公司在迪拜买层写字楼之外,主要还是当地人在买房。买房干吗用呢?主要是为了租给来迪拜打工的印巴民工,就像我们和对门孟加拉人共同的房东一样。

很显然这就是一个经济泡沫,如果有朝一日,迪拜的土地都被盖满了,再也没地方盖新房了,民工也就不会再来了,已经盖好的房子也会出租不出去。在泡沫经济下,房主把钱投资在买房上,靠出租获得红利,一旦租不出去,他想把房子卖了换成钱,别人也不会要,房价所代表的资产就会化为乌有,泡沫就会破灭。

不过现在迪拜还没盖满,虽然在填海建造棕榈岛、世界岛,但大部分沙漠还空着。只是还有空余地皮不代表没问题,2008年美国发生了次贷危机,这个危机通过国际金融体系向四面八方扩散,到了2009年就扩散到了迪拜,由于贸易、旅游、运输等行业不景气,迪拜的收入减少,迪拜开发迪拜塔和世界岛的贷款到年底也发生了问题,随即引发了全面的债务危机,接下来就出现了本节开头的一幕。

同样的债务问题,国内也有,当然国内还没有要盖800米高的楼,资产负债比并没有当年的迪拜那么荒唐,不过资产负债比的资产一头,有相当一部分是土地,土地的价格是经济泡沫的一部分,一旦泡沫经济破灭,资产的价值也会一起破灭,看起来资产负债比良好的债务人也会在一夜之间资不抵债,同样的事情在2009年的迪拜,2008年的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都发生过了。

由房地产引发的债务危机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大家慢慢熟悉了之后,每次都会骂一句“寅吃卯粮”。靠房地产造成债务危机的当事方,不管是政府也好,还是私营企业也好,确实该骂。不过,如果抛开利润、利率、贷款风险这些概念和对应的数字不谈,一个最简单的逻辑是“寅吃卯粮”根本不符合物质守恒。不等是对农户还是对社会来说,“卯年”的粮食还没种出来,“寅年”又怎么可能吃到?

“寅吃卯粮”这个成语,本意是为了度过眼前的饥荒,吃掉了明年的种子粮,在效果上才等于吃掉了“卯粮”。一个自给自足的农户如此,一个社会也一样,还没造出来的东西一定享受不到,如果寅年花掉了卯年的钱,一定是因为有人在寅年把原本该在卯年制造的产品造出来了。

很显然,这些产品就是我们造的,我们造出了东西,世界各国发行的货币才能买到东西,各国富人拥有的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第纳尔才能看起来还是原来的钱,用钱买的房地产、债券、黄金、宝石、古玩、红木家具才能保值、增值,才是所谓资产。金砖不会下金币,大楼不会生别墅,黄花梨桌子长不出黄花梨板凳,所谓的资产能够增值,正是因为我们的工业品生产在指数增长,土地、金银这些不能指数增长的东西价格就会上涨,看起来就像增值了一样。

在工业化时代,一切都是工业制造出来的,无论是我们吃的粮食,我们用的商品,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家宅,我们拥有的财富,我们对生活的信心,我们对世界的看法,甚至我们自己,还有我们认为自己是的那个“人”,都是工业化的结果。

反之如果这个世界上的工业化进程停止了,世界马上就要面临一场巨大的危机,一切投机赚钱的行为都会露出原形,我们所熟悉的一切都会坍塌。

现在大家常说“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就是因为过多的资本(钢铁、资源)投入到了房地产中,工业生产面临资金(钢铁、资源)短缺的局面,结果是一边城中村和集体宿舍里挤着无数的打工者,一边许多新造的楼盘越来越难卖,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经济危机、财政危机、债务危机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频繁。

眼下另一场危机眼看就要来了,2011年8月2日,经过几周讨价还价之后,美国议会通过了增加国债发行最高限额的议案。美元、欧元、美国股市、欧洲股市立刻开始全线狂跌,世界各国的股市也都受到拖累,跌成一片。

李敖先生在8月6日的微博里说:“一天之内,台湾人民每人损失5.39万元;股民每人损失15.49万元;一天以后,损失累进。”损失巨万的不只是台湾人民,在这一周的5个交易日里,全球股市已经蒸发了4.4万亿美元,全世界平均每人损失了4000人民币。

不过这才只是个序幕,在5个交易日之后,8月6日,标准普尔把美国国债信用评级由AAA降为AA-。现在美国的三家信用评级公司还有两家没有下调美国国债的信用评级,我记得今年年初另一家评级公司穆迪给了美国政府AAA信用评级,不知道是不是美国最后一次拿到三A评级,不过穆迪补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们相信美国不会坐以待毙,即便是到了最后时刻。”

当然美国有100多年来积累的工业化老本可吃,美国的最后时刻差得还远,接下来我们会用一整章说说这事。不过苏联的工业化积累也持续了80年,日本的工业化积累从甲午战争到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也持续了100年,这些国家在去工业化之后衰落的速度只能以江河日下来形容。在中国工业的压迫下,去工业化的美国、欧洲信用被降级,这或许还不是帝国主义的墓志铭,但一定是我们发展的里程碑。


现成的“理论”测不准当下中国第三章 纸币做的老虎就是纸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