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让虚静变成你的活法

字数:2332

这一章的重点在“虚静”二字。为什么?因为,所有的人生境界,都需要在虚静的状态中修炼。在真正的修道之中,儒家也罢,佛家也罢,道家也罢,都需要在虚静中下功夫。

“虚”是心中无事,没有任何杂碎,没有任何鸡零狗碎的想法,重空性、无执、无欲、安静、有专注力。最早的时候,虚心也是这个意思。

只有在虚静境界之中,你才会认知本来面目,即老子所说的“归根”。

过去,中国出现了一些会道门——也就是一些秘密的宗教社团,关于这些组织,说法很多,有称其为邪教者,也有说其并非邪教者——他们认为归根认母的“母”是无生老母,一个女性创世神、救世者,类似于女神,有点像藏传佛教的空行母。他们非常崇拜这位无生老母。比如一贯道,当年一贯道发展得很大,后来一度被认为是邪教,就被政府取缔了。在清朝——尤其是清末民初,崇拜无生老母的人非常多,我最早写《白虎关》时,就写到这种信仰。据说,现在河南的一些地方仍有无生老母殿。这种信仰的源头就跟老子的思想有关。

事实上,归根认母的“母”是本来面目的意思,禅宗经常说,你知道你的本来面目吗?本来面目就是“母”,万物之母。它是“无中生有”的无,是“真空生妙有”的真空,是万物生长的本体性。关于无生老母的说法,很可能是一种理解上的错误。

道家有很多类似于真空生妙有、一空万有的说法,“空”就是归根认母的那个“母”。当你发现万物归于无常,进入一种无执无欲的境界时,就叫“空”。它不是什么都没有。《红楼梦》中,薛宝钗跟宝玉开玩笑时引了慧能的一首偈子,里面有一句话很有名,却是后人篡改的,并非慧能的原话,就是“本来无一物”。书中说,慧能的偈子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实际上慧能的原作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两者的区别,我在《雪煮〈金刚经〉》中会涉及到,此处不再赘述。简单来说,它不是从突然什么都没有,到出现了很多东西,不是先一空、然后万有,而是一空的同时就万有,因为万有所以一空。这个“空”,不是空白的空,而是空性的空。它是一种不断变化和消失的流动状态。

比如,刚才大家来的时候,我还没有来,那么刚才的这里就没有我;过上一会儿,我就来了,讲课讲到现在,再过一会儿,我讲完课又会离开这里,就相当于在这个世界里消失了,这就是“空”。我讲出的话一直在变,不可能永远在讲同一个字,这也是“空”。老子特别强调这种状态,“无为”“知常”“曰明”“静笃”“虚”指的都是这个状态。当你感受到不断变化的世界,知道自己想有为也没法有为,因为当什么都留不住的时候,你也就无为了,顺应一切的变化了,这时,你既顺应变化,又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反而能“无为而无不为”,因为你没有执著。没有执著,就能包容,因为没有放不开、很在乎的东西,没有私心,不觉得自己失去了什么,才能实现天人合一、人与大自然合一,那么你的心灵便能做主,便能合乎大道了。

但你要记住,这不仅仅是一种看法,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就是“常”。

一定要明白,修道也罢,做事也罢,什么也罢,都要变成生活方式,才起作用。也就是成为常态才起作用。因为你有肉体,肉体在不断地变化,细胞在不断地新陈代谢,你的生命状态也在不断地变化。这就像净水器,必须把净水器接在水龙头上,每次用水都要经过它,你喝到的水才是经过了净化的,不是说净化了一次,后来所有的水都是净化水了。你只有把修道的状态变成生活的常态,它才能不断地为你清净内外的污染,让你的心始终在虚静状态之中,不要生起执著,不要生出牵挂。

前段时间,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叫《百鸟朝凤》,里面有个情节对修道很有启迪意义。焦三爷给弟子们教唢呐的时候,一旦发现有弟子出去打工,不生活在唢呐的世界里时,他就会非常愤怒。为什么?因为,弟子一旦出去打工,唢呐就不是他的生活方式了,打工变成了他的生活方式,这时,他就会把唢呐给丢掉。修道也是这样,无论修行还是写作,都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你才会成功。一定要明白这一点。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僧人要出家修行的原因。他们想从红尘生活中淡出,换一种修道的生活方式。

当然,现在有好多出家人已经不是在修道了,他们是在做道场、做法事、赶经忏、做水陆法会等,这些都不是佛教。佛教的本质,是改变自己的心,让心属于自己。当你把佛教的一些仪式变成职业,让它帮你赚钱的时候,它就不是佛教了。佛教早年很反对这些行为,但和尚们为了赚钱,后来还是做了很多这样的事情,这跟佛教本身没有关系。早期佛教认为,为了钱,去给人家赶经忏是很丑陋的行为。早年的佛教,就是打坐修行,它是不赶经忏的。同样道理,道教的本质也是修道,修性修命,而不是牟利。牟利的追求,是宗教的堕落。一定要明白这个东西。

当一个道人、一个和尚老做牟利之事时,他的生活方式就异化了。很多东西都会进入他的心,他的心是定不下来的。定不下心,就进入不了虚静境界。进不了虚静,就不可能开悟,也不可能结丹。内丹是什么?是精气神凝聚在一起的产物,它是一种功能性的产物,它既无形无相、也有形有相。这种表述看起来很玄、甚至很矛盾,你必须真正去修道才会明白。“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非想非非想”“非有亦非无”等表述都是这样。只在字面上理解,你就进不了那种境界。有执著、有概念,都进不了那种境界。所以,要让自己过一种清净的生活,从心里扫去一切俗事——你也要明白,所谓俗事并不是贬义,不是在贬低别人,而是一种与红尘生活相对的生活。

真正的成就者即使证得成就了,进入了无修道,他也仍然会在无相的安住之中修行一样,他无时无刻不在修。所以,无论对道人来说,还是对佛教信仰者来说,修道都是一辈子的事情,是一种生活方式。你选择了这种生活的时候,就要养成正确的习惯,一点点改变你原来的生活习惯。原来只把早上两小时当成修道的,就要尽量让自己时时刻刻都在修道。香巴噶举甚至有一种梦观成就法,它让你在梦境中也修道。这种修法有什么好处呢?当你始终生活在智慧的修炼中时,智慧就变成了你的生命习惯,它就会取代你原有的、无知的生命习惯,在面对死亡、或是大小磨难的时候,你仍然会有一个很好的心情,仍然能自主心灵,那么你的生命质量就始终很好,不会迷乱,能自主命运。

接下来,《道德经》还会讲到虚心实腹等,这些东西都跟在虚静中打坐有关,虽然比较麻烦,但能帮你保持很好的状态,让你修出的东西不要散掉。因为,你一旦不保护它,心中出现了不虚静的、执著的想法,比如一些计较、算计等等,你的心中就会出现幻觉、幻境,你一旦执著,就容易走火入魔。

所以,即使你没法远离红尘,必须在红尘中生活,也要把虚静之心变成一种常态,始终保持一种虔诚的、纯净的心态。这也很好,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修道。


叁人如何才能做到宽容?伍放空心灵,采天地之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