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被误解的「恍惚」

字数:1301

在整部《道德经》中,“恍惚”是被歪曲得最严重的一个词。

直到今天,很多人还以为老子所说的“恍惚”,就是我们今天所认为的“恍惚”,也就是不清不楚、模模糊糊的意思。实际上不是的,相差太远了。当时,老子没有其他的词可用,所以才用“恍惚”来表述,他当然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后来会发生异化。

我先讲一讲“觉悟”。

汉字是表意的文字。比如,觉悟的“觉”是学字头下面一个见,可以理解为“见”;“悟”是竖心旁加一个吾,指的是“我的心”或“我的本元心”。“觉”“悟”两个字合在一起,就是“见到我的本元心”“见到我本来的心”,所以,觉悟就是“明心见性”。如果把“觉”理解为“得到正见”“拥有正见”和“正见”,那么觉悟也可以理解为“我的心有了正见”。总而言之,觉悟指的是一种智慧境界。觉悟一词,体现了中国文字的一种特征:字形代表了字的本意。

“恍惚”也是这样,它们也都是表意字。某先生讲道家的时候,说道家不如佛家,因为道家还有“恍惚”等东西,佛家把这些全都给破除了。他讲得也许有道理,但我觉得“恍惚”应该是另一种含义。如果按时下人们对恍惚的理解,老子的境界就被弱化了。

我说说更符合实修层面的理解。

在汉字里面,所有竖心旁的字都跟心有关,也就是跟心性有关系,“恍”和“惚”也不例外。其中,“恍”是竖心旁加一个光,指的是心中有光、心光焕发。注意,心光焕发、心中有了光明,就叫“恍”。大家常说“恍然大悟”,这个“恍”也是心光焕发的意思。

那么“惚”呢?“惚”是竖心旁加一个忽,“忽”又是勿下面一个心。后面的心可以理解为心或者念头,那么竖心旁加勿再加心,就是没有自己的心,或者心中没有念头了。心中无念的状态,就叫“惚”。这两个字的本意就是这样的。比如我们现在说:“哦,我恍惚了一下。”这个恍惚虽然不是老子的恍惚,但它也是没有念头的意思。

老子的很多表述,写的是自己的亲身体验。他的表述跟佛经非常相似,他的境界跟佛家的某种境界也非常相似。老子证得的,是道的本体,不是细枝末节的东西,不是术。他已经超越术的层面了。如果一个人没有证得道的本体,对道的理解就难免会出错,对老子境界的判断也可能会出错。

我们继续从修道的层面讲一讲“恍惚”。

“恍”是心光焕发,它属于“有”,有一种观照的、明的东西;“惚”是没有念头,所以偏于“无”,也属于“空”。有和无合二为一就是中道,有无相生就是中道,所以,“恍惚”也是中道,“恍惚”就是明空双运,是在有中观察无、在无中发现有,但发现有时也不执著。换句话说,有觉悟但不执著,无为中有智慧,无执无念中有智慧,就叫“恍惚”。只有“恍”,或只有“惚”,都不对。它是心光焕发之后才有的明白境界,非常像佛教所说的“明空”,有一种光明的秘密妙用,是说不出来的,知道的人就知道,不知道的人你说了也不知道,所以叫“密”。

正是因为“密”,才有后代很多的误读。但老子也没办法,证量毕竟不好表述,他只能用那个时代人们能理解的文字,去勉强地表述一下。春秋战国时期,汉字没有现在这么多,词汇也没有现在这么丰富。老子要表达自己的境界,还要让别人能理解,实在是有些困难。而且,更重要的是,老子说完这五千言之后,就出关去了——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他并没有对《道德经》进行更多的诠释。后世解释它的人,大多是一些没有得道的人,他们只能在自己的境界中理解和解读。如果老子自己讲一遍,也许好一些,但也说不清,很多东西讲不了,所以,他不讲也是有理由的。跟佛陀不回答涅槃的问题有点相似。因为,“恍惚”的境界,怎么说都说不清,我也只能告诉大家,它是得道之后一种无执的智慧境界。但具体怎么样,你只有自己去修证了。常人所能理解的语言,是描述不了这种超越境界的。所以,到了后来,道教中出现了很多非常伟大的人物,他们也证得了这个东西,但他们不直接解释“恍惚”,他们用另一种方式来解释,跟我刚才的解读有些像。


壹被误读的得道者叁用行为告诉世界你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