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 >
- 第一辑 >
- 第二十一章 恍惚无执中的光明历历
肆大道之用
德是道的载体,这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为什么?因为,真正的德必须能够体现道。这跟有些人的看法不太一样。但中国文化最本源的追求确实是这样的。中国人所说的、真正的德行,就源于智慧的境界。中国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就在追求一种智慧的境界,统治者也在追求一种智慧的治国境界,追求一种很高的个人修养。皇帝选皇后时,也要求皇后是母仪天下的,“母仪”就有一种道德的味道。这是第一。
第二,道是一种存在,虽然难以把握、很难证到,但它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就算你主观地否定它,它同样存在。它不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产物,不是想象出来的。
第三,道有四种象:相、物、精、信。“惚兮恍兮,其中有相;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就是这个意思。“相”是显现性的存在,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相”,比如,大至山河湖海,小至蛆虫蚂蚁,无不体现道的存在。“物”是本体性的存在,也就是肯定宇宙中某种客观法则的存在,而道便是这种法则的表现。它是必然存在的。“精”,西方哲学有“意志”的说法,“精”跟“意志”非常相似,其中既有情感、精神的成分,也有意识的成分,这也是道的特点。如果没有精神和情感的成分,道对人类是没有用的。“信”是一种规律,像科学一样严谨,它有规律性、程序性、有序性、全息性的特点。
如果用手机来比喻的话,手机就像道的“物”,手机的各种品牌、样式、功能很像道的“相”,手机里面的各种程序非常像道的“精”,手机里所有的信息非常像道的“信”。老子所说的“信”,有信息的成分。因为,老子也知道宇宙是一个整体的信息场,而道展示着这个信息场的全息。
为什么春秋时代的老子会知道这一点呢?因为,当你修到一定程度,破除了执著时,你就会发现自己在一个巨大信息场中,这个“网络”通向你想通向的任何所在。这就是道的全息性。所以,修道者达成究竟时,其境界就和所有达成究竟者是一样的。它有一种全息性的特点。
佛教的《华严经》就专门讲了这个信息场,它说,在某个地方,有一个如来,有某个佛国,如果破了佛教的名相,将如来和佛国用信息场代替的话,那么《华严经》的意思就是:宇宙是个信息场,无数的信息作用于无数的人类,每个人的细胞都承载了他的全息,同样,每个人都承载了整个宇宙的全息。这跟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非常相似。
所以,道的四象还有另一种说法:客观存在性、表现性、精神性和全息性。
第四,道的重要作用在于认识万物,修道者如果不认识万物、不了解社会、不了解世界、和世界格格不入,他就没有得道。一定要注意,跟社会格格不入的人没有得道。得道之后,他就是和光同尘的,他会像一滴水进入大海那样,进入他所在的任何世界。
释迦牟尼懂得那个时代所有的规则、规律,但他又有超越性的东西,他汲取了当时九十六种外道——包括婆罗门教及所有合理的思想——的营养,所以他创立的佛教符合那个时代所有的人类,这就是普世性。但他在这之外,还赋予了佛教一种超越性,这源于他进入的那个超越的智慧境界。他的超越是池塘中长出莲花,而不是在空中修建楼阁。
所以,我们允许一个人发表意见,我自己也喜欢发表意见,但我之所以要发表意见,是因为我必须发表意见,而不是看不惯这个世界。我发表的意见,能够改变听了这些意见后愿意改变的人。当他向往道,追求道,最后得道的时候,他就改变了。
换句话说,道的作用在于认识世界,并且尽可能地顺应世界,慢慢地影响并教化世界,而不是战胜世界。这就是大而化之。它的教化甚至不是有意的教化,而是一种自然而然发生的改变,也就是“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就像你不用专门教鱼儿游泳,鱼儿既然在水中,不用学习游泳也自然懂得游泳。这就是自然融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