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 >
- 第一辑 >
- 第七章 在无私的行为中,成就公心
贰两位不同的圣人
孔子是老子眼中的圣人吗?不是。
孔子跟老子求过道,但孔圣人不是老子眼中的圣人。老子认为的圣人,必须是得道之人,必须是实现了超越、得到了大自在的人,有点像佛教所说的成就者、得道高僧。虽然孔圣人也很好,但他毕竟是入世的,他会做杀少正卯之类的事。只有得道之人,才能真正地做到无私、无为、无欲地利他。所以,民间虽然尊孔子是圣人,但孔子还不是老子认为的圣人。
在《庄子》里,庄子也经常谈到圣人,他的看法跟老子很相似。他们经常用真人、圣人、神人来形容圣贤。这种人的共同特点,就是为公、无私、无为、无欲,永远不为自己做事,永远为利众做事,永远不执著事情的结果。但孔子是执著、有为的,他周游列国,到处推行他的学说,即使这出于一种大爱,老子也觉得他的境界不够。有趣的是,当你极力地想要做成一件事时,往往会做不好,但孔子居然成功了。他推行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到了汉武帝时期,甚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尊出了什么结果呢?这当然不怪孔子。
汉景帝学习老子时,学的是老子的精神境界,所以他休养生息,对百姓很好;汉武帝接触道家时,求的是私利,所以不但没学出啥成绩,还干脆把它摒弃了,觉得它对统治无益。
孔子的成功,在老庄看来也不算成功,因为老庄追求出世的成功,但孔子追求入世的成功。有为、执著的追求,有可能会得到入世的成功,但它一定得不到出世的成功。出世就是破执,就是无为,就是放下。放不下,就不可能进入无为法,不可能证道。所以,有为有时也可以成功,但它是另一种成功。不是老子推崇的成功。
我跟蒲龙老先生也谈过这个问题。我们知道,很多学问都是入世的学问,入世学问是作用于社会的,追求贡献社会、服务社会。管理层很关心入世学问,儒家也追求入世学问。比如,孔子为世界贡献了一种理论,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求有等级、有贵贱、有名位,还要求“三从四德”“仁义礼智信”之类,它有社会性、规范性,但没有超越性。它直接构成了中国文化中的秩序文明。出世学问强调出世,作用于心灵和精神,它把中国人的精神维度升华到世界性的高度。如果没有老子,只有孔子,中国文化就到不了这个高度。要是没有超越的东西,中国文化不会有太高的精神境界。正因为有了老子的超越,中国文化才升华到了能以跟世界顶级文化对话的高度。
一定要明白,老子是一个让世界吃惊的人,他和任何一个哲学家相比都毫不逊色。他是中国思想家中境界最高的人,他让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前几天,我跟一位美国的汉学家交流,她听说我在讲《道德经》,就告诉我,她上大学时就读过《道德经》。这部经典在国外影响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