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史(三):恺撒与基督 - 台湾幼狮文化译
第一部 恺撒时代
第一章 埃特鲁斯坎人序曲(公元前800—前508)
意大利
埃特鲁斯坎人的生活
埃特鲁斯坎人的艺术
诸王统治下的罗马
埃特鲁斯坎人的统治
共和国的诞生
第二章 争取民主的奋斗(公元前508—前264)
贵族与平民
共和时代的政体
·立法者
·选任官
·罗马法的起源
·共和时代的军队
意大利的征服
第三章 汉尼拔对抗罗马(公元前264—前202)
迦太基
雷古卢斯
哈米尔卡
汉尼拔
西庇阿
第四章 斯多葛派的罗马(公元前508—前202)
家庭
罗马的宗教
·神祇
·祭司
·节日
·宗教与性格
道德
罗马文学
土地的垦殖
工业
罗马城
身后事
第五章 希腊的征服(公元前201—前146)
征服希腊
罗马的改变
新神
哲学的到来
文学复兴
加图与保守派的反对
迦太基的覆灭
第六章 农民的背叛(公元前145—前78)
革命的背景
政治家提比略·格拉古
政治家盖乌斯·格拉古
马略
意大利的动乱
快乐将军苏拉
第七章 寡头政治的反动(公元前77—前60)
政府
百万富翁
新时代的妇女
小加图
斯巴达克斯
庞培
西塞罗和喀提林
第八章 革命期间的文学(公元前145—前30)
卢克莱修
论事物的本性
“莱斯比娅”的情人
我的“莱斯比娅”,我的爱
妇女向她那渴求爱的情人
铭记于心!
学者们
西塞罗的文笔
第九章 恺撒(公元前100—前44)
浪子
执政
道德和政治
征服高卢
民主的堕落
内战
恺撒和克娄巴特拉
政治家
布鲁图
第十章 安东尼(公元前44—前30)
安东尼和布鲁图
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
安东尼和渥大维
第六章至第十章历史大事年表
第二部 奥古斯都时代
第一章 奥古斯都的政治权术(公元前3—14)
导向帝制
新秩序
全盛时期
奥古斯都新政
奥古斯都其人
一个神的末日
第二章 黄金时代(公元前30—18)
奥古斯都的刺激
维吉尔
埃涅阿斯纪
贺拉斯
李维
爱的反叛
第三章 君主专制的另一面(14—96)[1]
提比略
盖乌斯
克劳狄乌斯
尼禄
三位短命皇帝
韦斯巴芗
圣提图斯
多米提安
第四章 白银时代(14—96)
业余艺术家
佩特罗尼乌斯
哲学家
塞涅卡
罗马的科学
罗马医学
昆体良
斯塔提乌斯与马提雅尔
第五章 成长中的罗马(14—96)
播种者
工艺家
交通
工程师
商人
银行家
阶级
经济与国家
第六章 罗马及其艺术(公元前30—96)
希腊人的功绩
工匠的罗马
伟人之家
装饰艺术
雕刻
绘画
建筑
·原则、材料及形式
·罗马的神殿
·拱式的建筑革命
第七章 享乐主义的罗马(公元前30—96)
人民
教育
两性
服饰
罗马人的一天
罗马人的假日
·剧院
·罗马人的音乐
·竞技(艺)活动
新信仰
第八章 罗马法[1](公元前146—192)
大法家
罗马法的根源
《自然人法》
财产法
程序法
万国法
第九章 哲学家帝王(96—180)
涅尔瓦皇帝
图拉真皇帝
哈德良皇帝
·统治者
·漫游者
·建筑师
安东尼·庇护皇帝
哲学家即帝位
第十章 2世纪的生活与思想(96—192)
塔西佗
尤维纳利斯
罗马绅士
文化衰落
皇帝哲学家
康茂德皇帝
第二部历史大事年表
第三部 基督时代
第一章 意大利
地方志
庞贝古城
自治生活
第二章 开化西邻
罗马和各省
非洲
西班牙
高卢
不列颠
蛮族
第三章 罗马希腊
希腊传记作家普鲁塔克
晚秋的时间
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
卢西安与怀疑主义者
第四章 希腊文化的复兴
罗马埃及
斐洛
科学的进步
沙漠诗人
尽我所有编成这个美丽绝伦的花园,去与
叙利亚人
小亚细亚
伟大的米特拉达梯
无谓的议论
东方潮
第五章 罗马与犹太(公元前132—135)
安息
哈斯蒙王朝
希律大帝
律法与先知
大期待
反抗
散居异邦
第一章至第五章历史大事年表
第六章 耶稣[1](公元前4—30)
发轫期
成长期
传道期
福音
受死与复活
第七章 使徒(30—95)
彼得
保罗
·逼迫者
·宣教士
·神学家
·殉道者
约翰
第八章 教会的成长(96—305)
基督徒
教条的冲突
柏罗丁
信仰辩护者
教会的组织
第九章 帝国的没落(193—305)
闪裔的朝代
战乱时期
经济的衰微
异教文化的兴起
东方的君主政体
戴克里先的社会主义
第十章 基督教的胜利(306—325)
教会与国家之争(61—311)
君士坦丁的兴起
君士坦丁与基督教
君士坦丁与文明教化
第六章至第十章历史大事年表
尾声
罗马衰颓的原因
罗马人的成就
版权信息
字数:624千字
作者:威尔·杜兰特夫妇
译者: 台湾幼狮文化
致读者
本卷为《文明的故事》第3卷——第1卷为《东方的遗产》,第2卷为《希腊的生活》——不过自成独立单元。如果时局与健康许可,第4卷《信仰的时代》可望于1950年完成。
前述各卷均为综述历史写作法。综述性历史所讨论的,主要是那个时代人民的生活、工作及文化等重要史实。分析性历史所讨论的,则是某一文明或整个人类文明中人类活动的某一方面,如政治、经济、伦理、宗教、科学、哲学、文学、艺术等,所以这种分析也很需要,并且需要史识。分析法的缺陷是将事情从整个史实中割裂分解孤立;综述法的弱点是欲借一人心力而把纵贯千余年的复杂文明,在每一方面均使用第一手知识的情况下说出来,不大可能。故欲详反误乃是势不可免,但又唯有这一方法才能使一个人的心智为哲学所迷——从透视中寻求理解——钻进故纸堆中而悠然自得。我们可以通过科学借由空间上万物关系的研究而寻求透视,我们也可以通过历史借由时间上史实关系的研究而寻求透视。我们通过6 000年人类行为的观察,总比只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宾诺莎和康德的著作更能知悉人类的性质。尼采曾说过:“凡哲学,目前均已堕入历史的窠臼。”[1]
太过重视古代的研究没有价值,除非它对我们当代的生活能造成生动的重演或借鉴。罗马从一个十字路口的小镇兴起,成为独霸世界的主人翁;其从克里米亚到直布罗陀以及从幼发拉底河到哈德良长城,获得200年安定与和平的成就;其古典文明伸展到地中海沿岸和西欧;其从野蛮民族的团团包围中致力于维护领域内的秩序;其从长期的、缓慢的腐蚀以及最后全面的崩溃而进入黑暗与混乱的局面——的确是人类前所未见的一出最伟大的戏。若不是另外一出戏的上演——这出戏由恺撒(Caesar)与基督对簿于彼拉多法庭开始,一直到激进的基督徒因时间与政治容忍而造成的成长壮大,再经过迫害与恐怖屠杀,先是联盟,后成主宰,最后索性做了继承人,它实在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帝国。
但是,从错综繁复的活动全景观察,比只从疆域或王权的变迁上分析,对我们来说,更具有重大的意义。如:它与我们今天的文明与存在问题的类似之处,往往对我们具有警示性的启示作用。这就是对一个文明就其幅员及生活的全面研究具有的裨益之处——即我们可就其每一阶段或每一境遇的每一方面,跟我们自己的文化轨迹在相合的时间与成因上作对比,可以借古警今,也可以借古励今。诸如从罗马文明对境内外蛮族的斗争方面看,也是我们自己的奋斗史;从罗马在生物学上与道德上的隳败问题看,也不啻为我们今天的前进道路上竖起了指标;至于格拉古兄弟俩对元老院,马略(Marius)对苏拉(民选参政),恺撒对庞培以及安东尼对屋大维的阶级战争,也是我们承平期中穿插发生的战争;而且地中海沿岸的人民,誓死维护某些基本自由而反抗强敌暴政,也正是我们未来工作的预兆。鉴彼知此:这部《恺撒与基督》也可以说是讲我们自己的历史。
威尔·杜兰特
[1]见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Human,All too Human),1911年纽约版,第2卷第17页。
这是第一篇第一部 恺撒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