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字数:2666

“你也懂得一点哲学吗,牧羊人?”试金石(Touchstone)如此问科林(Corin),我们也可同样地拿来问莎士比亚。他的一个公认的敌手,提出否定的答复。我们也可能接受如同萧伯纳(Bernard Shaw)对他的评断——他说在莎士比亚身上找不出形而上学,找不出他对实体的自然本质的看法,也没有上帝的理论。莎士比亚太聪明了,不认为人可以分析他的创造者,甚或栖于肉体上的心灵也不能了解这世界。“贺瑞修,宇宙间无奇不有,不是你的哲学全都能梦想得到的。”也许在暗地里他曾追索过,而自认为是哲学家,他不尊重专业哲学家的言论,同时怀疑他们是否能耐得住牙痛。他嘲笑逻辑,欣赏想象的光芒,他并不提出解决心灵或生命奥秘之法,但是他对其深刻的感受与洞察,令我们对其所为的假设更觉有深度或显得羞愧。他超然旁观独断论者互毁,或在时间的催化中解体。他藏身于他所创的角色中,难以观其面目,我们不可贸然认为何者为他的意见,除非这些意见至少在他所创的两部作品中,都受到相当的强调。

对他的第一个印象,是他比较像是心理学家而不像哲学家,也不像是理论家,而像是一个心灵的摄影师,捕捉揭露人性的内在思想与表征性的行为。但是,他绝不是一个表面的现实主义者,事情未发生,世人也不谈论,生活就如同他的戏剧一样;但从整体而论,经由这些不可能发生的事实以及过分夸大的描写,我们感觉到更加接近人类本性和思想的核心。莎士比亚同叔本华一样,很了解“理性迎合意志”。在他笔下,渴望而疯狂的处女奥菲莉亚唱出色情小调,这是十分弗洛伊德(Freud)化的。在研究麦克白和其“更坏的”一面时,他更超越了弗洛伊德,而到达陀思妥耶夫斯基(Dostoevsky)的境界。

假如不把哲学当做形而上学看待,而以其为对人事的广阔透视,以其为对道德、政治、信仰,而不仅是对宇宙与心智的概括看法,那么莎士比亚是个哲学家,而且比培根更有深度,正如同蒙田比笛卡儿更为深刻。哲学并非形式。他了解道德的相对性:“世界本无善恶,全凭个人怎样想法而定。”而“我们的优点是要靠世人来衡量的”。他对决定论感到困惑,有些人是生而为恶,“我们不能责怪他们,因为本性(性格)无法选择其出身”。他了解特拉西马库斯(Thrasymachus)的道德论,理查三世认为“良心只是懦夫们使用的一个名词,当初撰造这个名词只是为了吓唬强者。我们强大的军力,便是我们的良心,我们的剑是我们的法律”。理查二世裁断道:“用最强硬、最稳妥的方法去攫取的人,都有资格得到。”但这两个尼采(Nietzsche)式人物,都落得悲惨结局。莎士比亚也赞赏封建贵族的荣誉伦理,同时用高贵的字眼来形容它,但他同霍茨波一样,诋毁那种趋于骄傲与暴力的倾向,“欠缺温文儒雅的礼貌,毫不自制”。所以,他的伦理是一种包含亚里士多德的适度和斯多葛学派的自制。适度和理性是尤里西斯(Ulysses)谴责阿基利斯(Achilles)和阿贾克斯(Ajax)的演讲的主题,仅有理性仍不够,还须克制感情:

人必须忍耐,

一死犹如一生,均不可强求,

随时准备即是……

死亡若在自我实现后来临,是可以宽恕的。莎士比亚也欣赏伊壁鸠鲁,承认享乐和智慧之间毫无内在冲突。他轻蔑清教徒,譬如(在《第十二夜剧》剧中)女仆玛丽亚(Maria)告诉管家马尔利欧(Malvolio)“去摇摇你的耳朵”——意即“你是只驴”。对于肉体的罪恶,他处之宽厚宛如宗教家一样,在发了疯的李尔口中,更唱出交媾欢乐的赞美歌。

他的政治哲学是保守的。他深知穷人疾苦,借李尔之口道出。在《伯里克利》剧中的一位渔夫,形容海洋里鱼的生活:

和人在陆地上一样,大鱼吃小鱼。我把有钱的吝啬鬼比做一条鲸鱼,那是最适当不过了。他玩玩滚滚,赶得一群可怜的小鱼纷纷逃走,最后是一口吞掉。我听说陆上也有这样的鲸鱼,他们不把整个教区、教堂、塔尖、钟及一切吃光是永不肯闭上嘴的。

《暴风雨》剧中的人物梦想着一个无政府的共产制度,在那儿有“所有有益人生的东西”,而无法律、无治者、无劳工和战争。但是莎士比亚对此一笑置之,他认为这一乌托邦就人性看来,不可能存在,在任何情况下,鲸鱼总是吃小鱼的。

莎士比亚的宗教观念如何呢?回答这问题如同追寻其哲学一样困难。借着他所创的角色,他表现各色各样的信仰,同时怀着宽容之心,以致清教徒将他当做异教徒。他常引用《圣经》,而且是非常恭敬地引用,他让看来本是怀疑论者的哈姆雷特,表现得非常有信仰地谈论上帝、祷告、天堂和地狱等。莎士比亚本人和他的儿子,都依英国国教仪式受浸,他的戏剧中,有好些段落极富新教色彩。约翰王认为教皇的宽恕如同巫术戏法,这十足是亨利八世的先声:

……意大利的教士,不得在我的领土内抽捐上税。我奉行天道,是人间的至尊,所以我只对上天负责,在我统治的区域内,我要维护我至高无上的权威,不需要一个凡人的帮助。就这样告诉教皇,我对他及其僭越的权威没有任何敬意。

不过,约翰王后来还是道歉了,后来由莎士比亚参与创造的《亨利八世》一剧中,亨利和克兰默(坎特伯雷大主教)相安共处,最后是以一段伊丽莎白的颂词来结束。这些人都是英国宗教改革期间的主角。当然,剧中也有些支持天主教的地方,譬如亚拉岗的凯瑟琳和弗里亚·劳伦斯修士(Friar Lawrence)这两个同情者的造型即是,尤其后者在莎士比亚笔下就如同在意大利天主教徒的小说中一样。

对上帝的几分信仰,在所有的悲剧中都可发现。李尔王在极度痛苦中认为:

我们在天神掌中,就像是苍蝇在顽童手里,

他们做游戏就把我们杀了。

但是,爱德加(Edgar)答道:“天神是公正的,以我们的色欲的罪恶,作为惩罚我们的工具。”哈姆雷特也肯定这个信念:“我们无论怎样大刀阔斧地干,成败还是在天。”虽然在公平对待我们的上帝前,有挣扎的信念,但莎士比亚伟大的戏剧中,生命本身仍是充满着一股不信的气氛。杰开斯嘲弄道,人生到“第七节”时,只是缓慢地成熟而快速地腐烂。在《约翰王》剧中,我们可看到此一论调:

生活像是一篇重复不已的故事一般腻烦,

在一个昏昏欲睡的人耳边絮聒不休;

在《哈姆雷特》剧中,如此责难这世间:

一切卑鄙,简直是一座蔓草未芟的花园,

到处是蓬蒿荆棘而已;

而在麦克白的谈话中:

灭了吧!灭了吧!短短的烛火!

人生不过是个人行动的阴影,一个可怜的演员

在台上高谈阔步,

之后便听不见他了;

不过是一个傻子说的故事,说得慷慨激昂,

都毫无意义。

有何不朽的意义可以减轻这种悲观主义呢?洛兰纳在向杰西卡解释过音乐的范畴后,又说:“不朽的灵魂里面,原来也有和谐的乐声。”在《恶有恶报》剧中的克劳狄奥(Claudio)憧憬来世,却以但丁的地狱或普鲁特地府那种阴森森的调子道出:

是的,可是一死,我们不知走到哪儿去;

僵冷地躺在那里,然后腐朽;

这有感觉的温暖的活泼泼的生命就要变成

一块烂泥巴;这习于安乐的灵魂就要

沉沦到一片大海里去,或住在

冰天雪地寒气袭人的地方;

被无形的狂风所卷起,

绕着这世界被吹得团团转……

这真是太可怕了!

哈姆雷特偶然也提及灵魂不朽,但是他的独白肯定无信仰。该剧早期版本中,哈姆雷特临死前说:“上天请接受我的灵魂吧!”莎士比亚将它改为“安息是永寂”。

我们无法确定这一悲观色彩有几分是来自悲剧的要求,有几分为莎士比亚心情的写照。但是它的不断表现和受到强调,即指出他的哲学较黯淡的时刻,在他戏剧的一连发展过程中,唯一的慰藉是他迟迟承认在这罪恶的世界上也有光明和幸福,在恶棍充斥的地方也有英雄和圣人,有伊阿古就有苔丝狄梦娜,有刚乃绮(Gonercil)就有考狄丽亚,有爱德蒙便有爱德加或肯特(Kent),甚至在《哈姆雷特》剧中,他有贺瑞修的忠诚和奥菲莉亚盼望的温柔的一股清风。这位厌倦了的演员和剧作家,在远离伦敦喧哗中的孤独和杂乱中生活,在迈向绿色的田野和投回斯特拉特福老家慈父的安慰后,重新得到勇者对生活的喜爱。


艺术才华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