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言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是张弦1980年一篇小说的题目。可把这种措辞看成是对中国过去30年看法的象征,这是四十几岁或更为年轻的作家们的观点。他们自1976年以来就已统治了中国文坛。从遇罗锦的《一个冬天的童话》,到张辛欣《我们这个年纪的梦》(1982年),这类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常常实质上或样式上是自传性的,重新肯定了个人的价值,特别是妇女的价值,她们需要关怀,需要爱。
在这30年中共产主义统治下的文学已为中国乡村的文化沙漠储存了一种肥料。它提供了英雄、主角模式以及社会主义实践的课程。获得公认的少数成功作品——《红岩》、《创业史》以及少数诗歌和戏剧——不断重版,反复肯定。同时,作家们力图沿着现代主义方向改进技巧,并在他们的作品中正视新社会生活的真正难题,他们的努力仍碰上挫折。1981年对白桦《苦恋》的攻击,是毛时代终结以来第一次对一部作品的大批判。周扬再次成为制定文艺政策的决定性人物[56]。虽然胡乔木在1981年底说毛的文学原则与现实生活的相互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但他重新强调了党的一贯思想:作家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和党的领导。[57]
讽刺作家亚历山大·季诺维也夫借他自己笔下的一个人物之口对苏联作如下评说:
苏联的历史实际上(而不只是显然)是一部有关代表大会、会议、计划、义务、起坐、征服新的领域、新的部门、游行、奖章、鼓掌、民间舞蹈、欢送典礼、欢迎仪式等等,简言之,就是在苏联官方报纸、杂志、小说上所能读到的一切,或在苏联电视上看到的一切,以及其他等等的历史。有些苏联发生的事情并没有出现在大众信息媒介、教育、规劝和娱乐中。但所有这一切却是无形的非历史背景的苏联真正的历史。对于没有受过苏联生活方式这所大学校教育的外来观察家来说,所有一切似乎都是谎言、煽动、形式主义、官僚政治喜剧、宣传,实际上这一切却表现了这种生活方式的血肉,实际上就是这种生活方式本身。而那些一切似乎是痛苦的真实,事物的实际状态,常识性思考的东西等等,实际上只不过是这个真实过程的微不足道的外壳。[58]
自从毛时代结束以来,这个“痛苦的真实,事物的实际状态,常识性思考的东西等等”的外壳在中国文学作品中越来越自我显露了。无论是新作家还是老作家都不断地突破主题和技巧的边界。一直在加强控制的过程现在已经放慢了,虽然尚不清楚这个过程是否已经被逆转过来。共产主义统治下的文学从强加给它的不可忍受的重压下生存下来了。它反映了新社会缔造者的许多梦想,如今,在它走向现代主义世界的缓慢进程中,将会开始观照现实的更大部分。
[1]参看《六十年文艺大事记(1919—1979)》,这是为第四次文代会编印的文件(草案),对组织问题提供了权威性资料。
[2]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见《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第69—99页。
[3]冯至:“煤矿区”,选自《十年诗抄》,引自S.H.陈:“隐喻与中国诗韵的意识”,西里尔·伯奇编:《中国的共产主义文学》,第52页。
[4]参看作者的“零度生活”(1947年),一首描写旧上海贫民区冻僵的儿童尸体的诗。或看许芥煜编:《20世纪中国诗歌选》,第289页。
[5]节选自张钟等编的《当代文学概观》,第3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译者)
[6]见《诗刊》1964年第7期,第4—7页。译文见许芥煜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学》,第708—712页。
[7]周而复:《新的起点》,第120页。
[8]邵燕祥:《到远方去》,第65页。
[9]《在和平的日子里》,第93页,引自迈克尔·戈茨:“中国当代小说中的工人形象(1949—1964)”,第96页。
[10]保罗·巴迪:“死亡与小说——谈老舍的自杀”,载《译丛》第10期(1978年秋季号),第5—14页。(更确切地说,老舍是投湖自尽的。——译者)
[11]《人民文学》1956年第6期,第6—21页;第10期,第48—59页。
[12]《人民文学》1956年第9期,第29—43页。
[13]周扬:《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第20页。
[14]黄秋耘:“谈爱情”,《人民文学》1956年第7期,第59—61页。
[15]何直:“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人民文学》1956年第9期,第1—13页。
[16]刘绍棠:“我对当前文艺问题的一些浅见”,《文艺学习》1957年第5期,第7—10页。聂华苓编:《百花齐放的文学》第1卷,第63—71页。
[17]杜威·W.福克玛:《中国的文学教条与苏联影响(1956—1960)》,第116页。
[18]姚雪垠:“打开窗户说亮话”,《文艺报》1957年第7期,第10—11页,译文见聂华苓编《百花齐放的文学》第1卷,第81—96页。
[19]周扬:“文艺战线的一场大辩论”,《文艺报》1958年第5期,第2—14页。
[20]夏衍:“多、快、好、省,量中求质”,《文艺报》1958年第6期,第26页。
[21]茅盾:“谈最近的短篇小说”,《人民文学》1958年第6期,第4—8页。
[22]引自赵聪:“1958年的中共文艺”,《祖国周刊》1959年第26卷第9—10期,第43—46页。
[23]郭沫若、周扬:《红旗歌谣》,第218页。
[24]同上书,第172页。
[25]郭沫若:“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民文学》编者问——译者),《人民文学》1959年第1期,第4—9页。
[26]卞之琳:“动土回答”,《诗刊》1958年第3期,第10页,由劳埃德·哈夫特译,译文在许芥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学》,第380页。
[27]引自张钟的《当代文学概观》,第63页。
[28]梁上泉:“长城内外”,《山泉集》,第76—78页。译文在许芥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学》,第181页。
[29]梁上泉:“彩色的河流”,《诗刊》1961年第6期,第16—17页。
[30]梁上泉:《开花的国土》,第67页。
[31]葛琴:《海燕》,《人民文学》1958年第3期,第31—50页引文见第44页。
[32]周扬:“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文艺报》1960年第13—14期,第15—37页。
[33]茅盾:“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人民文学》1960年第8期,第8—36页。(原文只是茅盾文章的局部概要,而非节选。——译者)
[34]胡万春:《特殊性格的人》,第96页,戈茨:《中国当代小说中的工人形象》,第265页。
[35]周扬:“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第15页。
[36]《人民日报》1957年1月1日。
[37]毛泽东:“游泳”,选自《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
[38]沙叶新还是早在1979年早些时候的《假如我是真的》一剧的作者之一,本章后面还要讨论当时对他的争论。
[39]萧军1981年8月访问伯克利时,将写有此诗的一幅墨宝送给了作者。
[40]戈壁舟:《北邙新诗四首》,《人民日报》1962年3月24日,译自S.H.陈的《隐喻与意识》,第44页。
[41]参考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学》第728页上的译文。
[42]引自张钟等编写的《当代中国文学概观》,第74页。
[43]郭小川:《甘蔗林——青纱帐》第3—7节,译文见许芥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学》,第685页。
[44]引自张钟等编写的《当代中国文学概观》,第82页。
[45]引自张钟等编写的《当代中国文学概观》,第55页。
[46]江青:“谈京剧革命”,《中国文学》1967年第8期,第118—124页。
[47]余光中自译诗,引自齐邦媛等编的《当代中国文学选集:台湾(1949—1974)》,第103—104页。
[48]译文在朱莉娅·林的《中国现代诗》。
[49]刘心武:“向母亲说说心里话”,《上海文学》1979年第12期,第80—85页。由海伦娜·科伦达翻译,译文在霍华德·戈德布拉特编的《80年代的中国文学》,第137—138页。
[50]见罗杰·加赛德《活跃起来!毛以后的中国》。
[51]诗集由一群教师以童怀周的集体笔名出版于1978年。
[52]白桦:“阳光,谁也不能垄断。”
[53]译文见邦尼·S.麦克杜格尔《太阳城的提示:北岛的诗》,第73页。(见《北岛诗选》,新世纪出版社1988年第2版,第100页。——译者)
[54]雷雯:“小诗一束”,见《诗刊》1979年第12期,第56页。译文见W.J.F.詹纳:“1979年:中国文学的一个新起点?”载《中国季刊》第86期(1981年6月),第274页。
[55]沙叶新等创作,又名《骗子》。
[56]周扬:“继往开来,繁荣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艺”,《文艺报》1979年第11、12期,第8—26页。
[57]胡乔木:“当前思想战线的若干问题”,载《红旗》1981年,第23期,第2—22页。
[58]亚历山大·季诺维也夫:《光辉前程》,转引自克莱夫·詹姆斯:“黑暗中的笑声”,《纽约书评》1981年3月19日,第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