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之火:个人计算机的诞生与衰落(第3版) - 陈少芸、成小留、朱少容译
第1章 火种
巴贝奇的梦想
“蒸汽朋克”计算机
会计算的机器
计算机的诞生
晶体管与集成电路
晶体管的发明
集成电路
“吹毛求疵”的群众
英特尔4004微处理器
英特尔8008微处理器
为芯片编写程序
CP/M
从小型计算机到微型计算机
DEC公司
两位年轻的黑客
入侵计算机系统
BASIC
Traf-O-Data
第2章 Altair之旅
所罗门大叔的孩子们
人手一台计算机
引爆革命的人
在计算器市场被干掉
放手一搏
所罗门飞抵阿尔伯克基
个人计算机的设计
融资
该交货了
Altair闹翻天
买的是承诺
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
让机器起作用
存储板的问题
上路宣传
激烈的竞争
不健全的存储器
第一届世界Altair大会
软件的角色
S-100总线
MITS公司的没落
MITS公司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变卖公司
漂亮西装
第3章 奇迹缔造者
Altair之后的追随与超越
发烧友型企业家
一些弄潮儿
以姆赛公司
业余人员和专业人员
比尔·米勒德组装了他的团队
搞技术的家伙
以姆赛公司的销售人员
1号楼和2号楼
要么达到目标,要么什么都不要
一家公司,两种文化
奇迹与错误
把软件当回事儿
谈判专家
丢失的工具
像卖汉堡包那样卖计算机
EST和创业者症
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VDP80的那些麻烦事儿
死亡和重生
寻找奇迹
仿佛读到了自己的讣告
意外重生
第4章 家酿计算机俱乐部
向大众普及计算机
激进的态度与电子工程学
对抗白袍祭司卫道团
让技术变得好玩儿
跌跌撞撞地开始创业
第四大道的车库
家酿计算机俱乐部
聚集的地方
孵化器
司仪
初创公司的涌现
星星之火
维修Altair
如切如磋
从星星之火到硅谷之巅
对未来的向往
一台有大脑的终端机
真正的计算机
谁才是软件的主人
存储的问题
竞争
1976年的6字头用户
火警勘查员
英特尔和摩托罗拉
电视打字机
1977年的计算机“产业”
新泽西州业余计算机小组
BBS热潮
圈地自治
大腕儿
寄生工程公司
对共享文化的质疑
不兼容的格式
看得见风景的办公室
总线的易主
家酿计算机俱乐部的传统
第5章 盒中精灵
Altair的首场演奏会
装疯卖傻
自助编程
商业化之前的乐趣
早期的计算机游戏
国际象棋
冒险
第一代操作系统
加里·基尔代尔
迷上微型计算机
CP/M
数字研究公司
正视BASIC
为了孩子
“马上就要发生了!”
交付代码
另一种BASIC
核工程师
商用软件
电子铅笔
供开发人员使用的编辑器
走在时代前列
通用软件公司的兴起
支票滚滚而来
此时,回到美国东部
不容触碰的底线
为软件创造用户市场
盗版软件的挑战
软件帝国
那个法国人
骗子
一个产业的发展
像卖书那样卖软件
微软公司的介入
第6章 零售革命
计算机杂志的贡献
《字节》杂志
《千波特》杂志
《多布博士》杂志
出版业的发展
俱乐部和展销会
俱乐部
展销会
手把手指导
第一家个人计算机商店
海斯的挑战
字节商店
特许经营
大公司来了
Tandy公司
TRS-80
Commodore公司
第7章 苹果公司
两个史蒂夫
恶作剧者
奶油苏打计算机
当史蒂夫遇上史蒂夫
蓝盒子
佛教
Breakout游戏
创办苹果公司
发现家酿计算机俱乐部
设计AppleI
创办公司
一位合伙人的退出
另一位合伙人的加入
设计AppleII
超级替补
沃兹尼亚克举棋不定
树立形象
处女秀
魔法时刻
组建团队
外围问题
优美的线路
小红书
杀手级应用
天堂里的烦恼
寻找下一个产品
AppleIII
成败之间
沃兹尼亚克撞毁飞机
黑色星期三
追逐月亮
演示之母
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打开和服1
麦金塔计算机的起源
第8章 闸门落下
便携式计算机
追根溯源
李·费尔森斯坦的下一个项目
组装零件
一飞冲天
惠普之路和施乐的蠕虫
Capricorn项目
错失良机
Alto计算机
蠕虫计算机
真心欢迎你,IBM
与IBM开会
加里去飞了
尚未启动就已落后三个月进度
开放式架构
IBMPC
嘎吱船长和EasyWriter
世纪广告
大浪淘沙
第9章 个人计算机产业
迷失自我的苹果
麦金塔计算机的缺陷
史蒂夫·乔布斯的出走
方兴未艾的兼容机
仿制IBM机器
最佳的模仿
仿制苹果机器
微软的崛起
出奇制胜
取代IBM
斯卡利挽救苹果
走向商业化之路
时事掠影
太阳微系统公司
NeXT公司
网络的诞生
争夺网络空间
微软的实力
因特网的威胁
创造网络空间
浏览器的兴盛时期
浏览器之战
开放源代码
没有乔布斯的苹果
斯卡利继续前行
皮克斯公司
乔布斯的归来
第10章 后PC时代
苹果的复兴
正统性
苹果的CEO
设备真正个人化
播放器
手机
平板设备
让一切飞上云端
一代英杰退出舞台
未来的未来
沃兹原则
电子前沿
展望
致谢
人名对照表
版权信息
书名:硅谷之火:个人计算机的诞生与衰落(第3版)
作者:[美]迈克尔·斯韦因 保罗·弗赖伯格
译者:陈少芸 成小留 朱少容
ISBN:978-7-115-51682-4
本书由北京图灵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发行数字版。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您购买的图灵电子书仅供您个人使用,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和传播本书内容。
我们愿意相信读者具有这样的良知和觉悟,与我们共同保护知识产权。
如果购买者有侵权行为,我们可能对该用户实施包括但不限于关闭该帐号等维权措施,并可能追究法律责任。
091507240605ToBeReplacedWithUserId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14ThePragmaticProgrammers,LLC.OriginalEnglishlanguageedition,entitledFireintheValley.
SimplifiedChinese-languageeditioncopyright©2019byPosts&TelecomPress.Allrightsreserved.
本书中文简体字版由ThePragmaticProgrammers,LLC.授权人民邮电出版社独家出版。未经出版者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各版赞誉
一切事物都会随着时间而变化,不变也是一种变化。当《硅谷之火》于1984年首次出版时,我只觉得这些带键盘的笨重小电视机不过比修正液好用一些,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但要说当时它们可能已经有一段历史了,听起来就像一个安迪·沃霍尔式的波普狂想。到《硅谷之火》第二版出版时,它们确实有了一段不容置疑的历史——大多数能操作这些小电视的人都知道这些历史。当时我甚至参与了这段历史,如今,本书第三版记录的是那些真正改变历史的事情。尽管如此,这仍是同一本书。此外,千千万万人的世界被这些数码小盒子彻底改变了,但大多数人对这些东西的出身竟一无所知。如果关于这个年代你有阅读一本历史书的计划,那么就读这一本吧。这些奇才的搞笑故事以及他们用以创造未来的小奇迹,值得一看。
——约翰·佩里·巴洛,电子前沿基金会副董事长
这本必读经典讲述了个人计算机的起源及其在硅谷发展史上所起到的作用。经典不死,还在不断更新,继续完善丰富的史料。在这个个人计算机已司空见惯的时代,我们总会忘记当年的创新者将一个发烧友的玩物变成一个繁荣发展的行业,需要冒多么巨大的风险,又需要有多么远大的抱负。两位作者聚焦于那些改变了世界的人物和文化——他们如今仍在通过个人计算机的衍生物(如智能手机、互联网等)继续改变着世界。硅谷之火仍在燃烧蔓延,熊熊不息。
——约翰·哈格尔,德勤领先创新中心联合主席,《拉动力》作者
《硅谷之火》讲述了硅谷中最具开创性的故事。它是硅谷这个开拓创新且将持续创新的计算机圣地的首本传记,同时也是唯一传记。弗赖伯格和斯韦因以一贯的细腻笔触,为读者捕捉了硅谷的核心情感和动力。
——安迪·坎宁安,SeriesC公司创始人及总裁
《硅谷之火》讲述的是一段完整的历史:从车库创业那个激情年代的计算机器和军用计算机,到兼容机的崛起,到人类首次进军网络空间,再到如今充斥着多种移动设备和云服务的集中化、商品化、躁动不已的互联世界。就本书的主题,两位作者总结得十分恰当:一帮疯狂的梦想家一次又一次遭遇陈规的阻挠,但每次都得以实现自己的梦想。查尔斯·巴贝奇和他的分析机、图灵的测试、冯·诺伊曼的计算机、威廉·肖克利的晶体管、罗伯特·诺伊斯的集成电路、加里·基尔代尔的操作系统、爱德华·罗伯茨的微型计算机公司、戈登·摩尔的摩尔定律、比尔·盖茨与软件的发展、史蒂夫·沃兹尼亚克与硬件的发展、史蒂夫·乔布斯和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计算机、卡普尔和电子表格软件、伯纳斯·李和互联网、马克·安德森和浏览器,以及所有鲜为人知的无名英雄,都在本书中有所提及。
两位作者关注故事的人文方面:梦想家的希望、欲望和价值观。技术创新专业的学生都应该将此书当作计算机文化的经典,从中好好学习。
——托尼·波夫,多部技术畅销书作者
本书可读性极强,行文引人入胜,引领读者深入探究了个人计算机行业的诞生,以及这个行业如何孕育出如今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高科技产品。这一版与第一版同样吸引人,它激起了读者强烈的好奇心,让人不禁想知道接下来还会有什么革命性的新技术出现。
——芭芭拉·克劳泽,苹果公司前企业通信副总裁
本书是创业者、投资者以及任何与技术有关的人士必读的一本书。个人计算机行业的创业者几乎什么错误都犯过。他们的前车之鉴可以为你省下不少的金钱、时间和精力。
——罗杰·麦克纳米,高地风险投资公司联合创始人
硅谷向来是重度“历史健忘症”患者。且不说硅谷有多少优点,但饮水思源绝非其一。最好的补救方法就是阅读这本书,尤其是那些想探究世界顶尖创新集群起源的人。弗赖伯格和斯韦因出色地再现了那个时代,那个早已为硅谷遗忘的“创世”故事。任何人听到这个故事,都会对硅谷赞叹不已,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硅谷都是一个响当当的科技奇迹。如今已经是数字时代,这本书应该是任何人阅读清单上必不可少的读物。
——G.帕斯卡尔·扎卡里,《观止:微软创建NT和未来的夺命狂奔》
和《无尽的前沿:布什传》作者
序 一部意义深远的探险故事
1981年年末,我和保罗·弗赖伯格、迈克尔·斯韦因大约同一时间加入了当时刚刚改名为《信息世界》(InfoWorld)的时髦小杂志社。在那年夏天之前,《信息世界》杂志的名称还是《智能机期刊》(IntelligentMachinesJournal),当时是专为人数不多却迅速增长的计算机发烧友发行的一本杂志。该杂志由曾担任巡讲教师的吉姆·沃伦创办,他同时也是西海岸电脑节的创始人。当决定出售这份当时颇具学术风格的杂志时,吉姆·沃伦发现国际数据公司(IDC)的主席帕特里克·麦戈文是一位很热切的买家。当时,IDC公司的旗舰周刊《计算机世界》是大型计算机行业中的非官方喉舌。
向来耳听八方的麦戈文早前就意识到,一个全新的计算机产业正在崛起,并且与美国东海岸古板的计算机公司大相径庭。1977年到1981年间发生了一系列事件,它们标志着计算机文化从一种发烧友亚文化发展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行业,《智能机期刊》的转型只是其中之一。我们3个人来得正是时候。个人计算机的“发烧友时代”开始衰落,小公司共同蓬勃发展,一个新时代正在崛起。凭借不少惊人的鬼才式的人物,这些小公司日后都变成了大企业。
《信息世界》杂志一夜之间成为人们见证历史的完美渠道。一切事物都在飞速发展,当世界因微处理器的出现而天翻地覆时,我们效力的这家杂志社正试图为自己找准定位。上一分钟才试图成为个人计算机行业的《滚石》杂志,下一分钟又决定要将自己变成个人计算机行业的《体育画报》。
我们的记者当中几乎没有科班出身的,但正如我们报道的这个新兴行业一样,我们也在走一步算一步。显然,个人计算机很快就开始备受世界瞩目。几乎每周都有来自全美各地的人来我们帕洛阿尔托市中心的办公室,想方设法地要在硅谷这个圣地找工作或托关系。
在《信息世界》,我们距缔造历史仅一步之遥,有时甚至距离过近。有一天,我走进保罗·弗赖伯格的办公室(其实就是一条没有窗户的过道),发现他正在与史蒂夫·乔布斯交谈,气氛非常紧张。乔布斯冲着弗赖伯格怒吼,因为弗赖伯格打算抢先刊登出苹果公司Lisa项目和麦金塔计算机的故事,乔布斯指责他这是在给日本人占领美国计算机市场做帮凶。
两位作者与孕育了个人计算机行业的企业的近距离接触,使得这本书从众多讲述计算机革命故事的图书中脱颖而出。正因为弗赖伯格和斯韦因亲身经历了这段了不起的历史,所以他们撰写的书能够精确地抓住个人计算机革命的核心精神。
本书第一版于1984年出版,这是首部关于缔造者的鸿篇巨著,且至今仍然是最好的一部。风险投资人约翰·杜尔将这些缔造者的成就称为“本世纪最大的一笔合法财富积累”。
有关个人计算机新近历史的图书大多着重讲述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施乐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等传奇故事。但本书不浮于表面,还深入讲述了此前的故事。关于家酿计算机俱乐部的故事,弗赖伯格和斯韦因所讲述的版本仍是最权威的。这个传奇故事的主角是一群了不起的、信奉无政府主义的工程师、黑客和他们的同道中人,他们起初是一种真正的反主流文化,但最终改变了世界。
如今,还有一种看待计算机历史的态度,即倾向于否认文化和政治对个人计算机发展的影响。不过随手翻翻本书你就会知道,计算机行业在20世纪70年代诞生,出现在围绕斯坦福大学的郊野地带,是那个非凡时期的直接产物。
一种特殊的化学反应促成了个人计算机行业的诞生。不仅仅是贪婪的念头,也不仅仅是工程技术,还有当时年轻人激情洋溢的纯洁性,其中的最佳代表人物是李·费尔森斯坦,他是Sol计算机的发明者和Osborne1计算机的设计师。
本书在30年前首次出版,如今的第三版增加了更多的资料和新的章节。这一新版本囊括了后PC时代的发展、移动设备的登场、2美元的低价App,阐述了这一切与个人计算机最初愿景之间的联系。
这一版还讲述了乔布斯重返苹果公司的故事以及他给苹果公司带来的影响,包括苹果公司向移动、互联世界的转型。弗赖伯格和斯韦因还追加了最新的发展趋势,从互联网的诞生、后盖茨时代的微软,到比尔·盖茨将重心转移到盖茨夫妇的基金会。此外,他们谈到了开源软件运动的兴起以及开源运动的意义、影响和潜力,并将开源运动的精神追溯至早期家酿计算机俱乐部时期。最后,他们还探究了对个人赋权和隐私保护之间的冲突。
史蒂夫·乔布斯也曾对本书的第一版赞誉有加:“这本书让我回想起那些旧时光,读着读着,我不禁潸然泪下。”
本书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这么多年过去了,它依然是一部意义深远的探险故事,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一场仍在进行中的历史运动。
约翰·马尔科夫
《纽约时报》科学版资深记者
2014年5月于旧金山
自序 跟我们说说你当初是怎么开始的吧
那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疯狂时代,一帮技术达人和梦想家看到一股他们想象中的力量落入了自己手中,并运用这股力量改变了世界。跨国企业在技术与商业的转折点上迷失了方向,但“餐桌上的企业家”夺过了旗帜,奔向了只有科幻故事里才会有的未来。那是一个短暂而幸福的时刻,书呆子能够当面嘲笑霸主,理想主义可以得偿所愿,人们能够感受到世界变化的步伐。发烧友成为远见卓识者,而远见卓识者又摇身一变成为千万富翁。那是一场名副其实的革命,由成就伟人的事物所引发:贪婪的念头和理想主义、尊严和爱、实现前无古人的壮举的激情,赶上时代浪潮的兴奋,不一而足。没错,还有佛教、埃哈德自我实现训练和静坐。
这就是个人计算机的故事:它的诞生、崛起和壮大,以及最终的衰亡。
这也是一些非同寻常的人物的故事。在那个时代,拥有一台自己的计算机简直是天方夜谭。而个人计算机能在那样一个时代诞生,恰恰就是因为这些人急切地想要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计算机,他们还真的做到了。
这同时还是一个有关价值观的故事。个人计算机诞生在社会蓬勃发展、理想主义盛行的时代。许多热衷于让个人计算机成为现实的人,同样热衷于为大众普及晦涩的计算机技术。“让大众拥有计算机的力量”是他们的战斗口号,同时这确实也是塑造个人计算机时代的力量之一。
能为个人所持有、上手使用甚至用以编程的个人计算机一度成为科技世界的中心。然而,这项技术运动所解放出来的技术力量及其赋予个人的力量却放弃了个人计算机,因为个人计算机的功能已被拆解细分,并移植到手机、眼镜、手表和其他后PC时代的智能设备中。
回到20世纪80年代早期,我们恰好身在这股浪潮之中,我们是第一本报道个人计算机行业的新闻周刊《信息世界》的两名年轻而热情洋溢的记者。“行业”这个词可能有失偏颇,我们当时报道的是这个行业形成之前发生的事情。由于报道了众多事件,我们感觉自己也就是其中一员。能够亲眼见证并记录下那一段历史,让我们非常激动。
例如,在早期的一届西海岸电脑节上,我们在展览场的露天看台上采访了比尔·盖茨。我们曾沿着佐治亚州的乡村小道驱车,只为与MITS公司的创始人爱德华·罗伯茨谈话,罗伯茨开创了个人计算机行业,却“退休”成为一名乡村医生。在史蒂夫·沃兹尼亚克用假名“洛基·拉昆恩·克拉克”复学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时,我们曾与他并肩坐在他当时居住的公寓的地板上。我们与艾伦·凯一同参观了一所小学校园,并就创意进行了讨论。我们在吉姆·沃伦位于圣克鲁斯山脉的居所观赏夜幕降临的景色,倾听他谈论早年举办的计算机展会和杂志,以及他那些被《花花公子》报道过的浴池派对。我们与盗打电话的鼻祖“嘎吱船长”约翰·德雷珀一同潜水。我们和史蒂夫·乔布斯在苹果公司的咖啡厅用餐,并完成采访。
与他们谈工作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但当我们撇开当天的议事日程,放下采访提纲,对他们说“跟我们说说你当初是怎么开始的吧”时,谈话氛围就会立刻发生明显的变化。他们会就此开始讲述,而且通常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他们所带来的个人计算机一如当初的印刷机或工业革命,令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你知道他们如何开始这一切之后,你一定会觉得更加不可思议。
当然,个人计算机如今依然存在,但是其举足轻重的时代已经结束。我们深信那个时代的故事值得铭记。本书这一版正是我们为使那个时代的故事和精神得以流传后世而所做的努力。
引言 想要拥有一部自己的计算机
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西雅图城外,一帮少年每天放学后都会一起到当地的C立方公司去“上班”。他们会在这家公司的下班时间、真正的员工开始陆续回家时抵达办公室。这些少年将自己看作公司的非正式晚班员工。他们可以无限制地使用公司购买的DEC公司的小型计算机,于是就充分利用了这个权限。
这个小团队的两位小头头非常痴迷于计算机。他们的工作并不能得到任何报酬,但说起话来细声细语的15岁少年保罗甚至愿意倒贴钱来换取操作计算机的机会。保罗13岁的朋友比尔看起来则显得更为稚嫩。保罗和比尔想要一台属于自己的计算机,他们都要想疯了。眼下利用课余时间接触的这台DEC公司的小型计算机,已经是最接近梦想的方式了。
C立方公司很乐意让这帮少年来鼓捣他们的计算机。根据他们与DEC公司签订的合同,只要C立方能证明DEC的程序存在bug,就不必向DEC支付计算机的使用费了。这帮少年的任务就是发现各种bug以推迟C立方向DEC付费的时间。
DEC与C立方的协议在当时是一种很常见的手段,目的是发现复杂程序中那些不易被察觉的bug。DEC软件是新开发的,而且非常复杂,谁都知道这样的软件怎么也得有几个bug。但这帮少年竟然发现了几百个bug,年轻的比尔发现得最多。这帮少年称自己记录bug的日志为“问题报告书”,这份报告书不断加厚加厚再加厚,最后竟达300页。最终,DEC公司叫停了这个项目。据比尔后来回忆,DEC是这样告诉C立方的:“这些家伙找起bug来简直没完没了!”
在其他人失去兴趣陆续离开之后,保罗和比尔仍然在C立方待了好几个月,最后终于在那里挣到了钱。他们很幸运,这一点他们心知肚明。在当时,没有多少十几岁的孩子见过电脑,更不用说在电脑上写程序了。
20世纪60年代的计算机体型巨大。哪怕是DEC公司首创的体型最小的“小型计算机”,尺寸也比得上一台电冰箱。而且还卖得特别贵,只有政府机关、大学和大公司才买得起。计算机在当时可谓默默无闻,也不算什么好东西,通常要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操作员或程序员来操作,那场面就如一位白袍祭司在用一门神秘的专用语言主持弥撒。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被广泛视为官僚主义剥夺人性的工具,尤其是许多年轻人这样认为。
但并不是所有的年轻人都这样认为。一些有技术背景的年轻人对计算机技术十分着迷。他们可能是书呆子、数学系学生或管理高中校园视听设备的人。保罗和比尔就是其中两位。在C立方鼓捣计算机的那些夜晚,他们也梦想着有一天能拥有自己的计算机。“总有一天会有的。”保罗总是这样告诉比尔。
当然,后来梦想实现了。那些天赋异禀的少年没有想到,或者说当时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得如此迅猛。1974年之前,个人计算机基本上还没有踪影,而如今它已迅速蔓延到办公室、家庭、实验室、学校、飞机上和海滩边,可谓无处不在。它端坐于每一张办公桌上,栖身于每一个行李箱中。它代替了打字机、计算器、人工会计系统、运算表格、电话、图书馆、绘图板、剧院、补习老师、玩具,等等。一旦连上互联网,就可以使用即时邮件系统,可以获得多到令人炫目的信息、娱乐及商务服务。个人计算机就这样引发了一场革命。
个人计算机的起源也颇具革命性,因为它并不是由那些搞研发的专业团队在成本昂贵、设备精良的实验室研制出来的。它始于企业和学术机构之外,由黑客、计算机发烧友和误打误撞的创业者利用业余时间在车库、地下室和卧室等地方创造出来。这其中的代表人物有比尔·盖茨、保罗·艾伦、李·费尔森斯坦、阿兰·库珀、史蒂夫·东皮耶、加里·基尔代尔、戈登·尤班克斯、史蒂夫·乔布斯和史蒂夫·沃兹尼亚克等。
这些革命者用自己对这门技术的痴迷点燃了导火索。他们的故事和当代的任何商业故事一样,都有奇特和非凡之处。许多人一夜之间成了百万富翁却仍在恍惚成功从何而来。普通工程师躲在车库中焊接那些将会改变我们生活的机器,制造商深为消费主义的弥漫苦恼,喜欢尝鲜的顾客欣然买下尚有缺陷的玩意儿,得来不易的技术资料被共享,这一切都发生在倏忽之间。共享精神在其他行业中都十分少见,但对个人计算机的诞生却是不可或缺的。
和所有的故事一样,这个故事也有结局。个人计算机所点燃的革命之火至今仍在蔓延,但新技术和设备如今已成为数码世界的中心。作为办公桌或膝上的一个盒子,一台计算机所能干的所有事情,个人计算机都能办到。而它却只是众多智能设备中的一个,很可能还不是最重要的那个。弥漫于20世纪60年代的激进主义、创业精神、技术型书呆子气、想拥有一部自己的计算机的遥不可及的梦想共同构成了个人计算机文化,而今,这种文化业已成为历史。
本书讲述的就是这种文化的历史,那场革命的历史。
我认为全世界的计算机需求量大概是五台左右。
——托马斯·沃森,IBM公司主席
这是第一篇第1章 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