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社会主义革命之前的体制

字数:2417

现在让我们来关注真实的历史过程,首先从介绍社会主义革命之前的社会体制开始。第一个问题是,当不同的国家开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时候,每个国家的内部冲突有何相似之处?这是一个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区分,哪些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是由内部力量引发的,哪些国家是由外部力量引发的?需要同时考察这两类国家。这里我们只能对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做出明确的判断: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没有得到任何外部力量的帮助。但其他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因为在这些国家里革命力量或多或少都得到了苏联的支持(之后还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至少是道义上的支持。在很多情况下,它们得到了更多的实际支持:从政治到组织,直至财政和军事援助。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纯粹是“出口”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这一说法可能过于夸张,但我们却可以说,绝大多数社会主义革命都是内部力量和外部支持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力量结合的比例有所不同。①

①至于苏联的最初状态以及后来的历史发展对社会主义体制一般性特征的形成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以及苏联模式和苏联的干预给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我们稍后再进行讨论[15.4]。

考虑到本书的主要目标,没有必要对这些比例进行详细考察。我将按照下列程序开展研究:

表2.1列出了表1.1里26个国家中的14个国家,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在这些国家里,外部支持对社会主义革命所起到的作用相对小于内部力量,这些国家的共产党主要是依靠内部力量取得政权的。表2.1可能并没有将这些国家全部列出,但它排除了所有有疑问的国家。表2.1并不表明外部的政治、财政和军事支持对于这些国家的共产党夺取政权无足轻重,而是指内部力量发挥了主要作用,至少在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表中所列出的国家在社会—政治一经济体制方面都具有以下主要特征,这构成了社会主义体制的前奏:

1.这类国家都处于贫穷和经济不发达状态。②其中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这些国家革命前的人均生产总值仅仅是当时最发达国家的很小一部分。

②毛泽东(1977,第306页)对此作出了透彻的解释。他在1956年这样说道:“我们的两大不足也是我们的两大优势。我在别的地方讲过,我们是一穷二白。穷是指我们没有多少工业,我们的农业还不发达。穷是指我们象一张白纸,我们的文化科学水准还很低……·这不是一件坏事。穷人才要革命,但想让富人革命就比较难。具有较高科学技术水准的国家正被骄傲冲昏了头脑。我们像一张白纸,好做文章。”

表2.1 社会主义国家:主要由内部力量发动革命

共产党夺取政权之前的状况

先后国家取得政权的时间经济发展水准人均GDP(美元=100)对外依附类型武装斗争类型
1苏联191721.8独立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
2阿尔巴尼亚1944独立国家,意大利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解放战争
3南斯拉夫194514.0独立国家,德国和意大利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解放战争
4中国1949独立国家,日本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革命战争在解放战争之前和之后
5越南1954法国殖民地,日本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革命战争,首先是反抗日本,然后是反抗法国
6古巴1959独立国家国内游击战争
7刚果196312.8法国殖民地(至1960年)殖民地独立斗争,军队夺取政权
8索马里19695.4意大利殖民地军队夺取政权
9南也门19696.0英国殖民地殖民地独立斗争
10贝宁19725.0法国殖民地(至1960年)军队夺取政权
11埃塞俄比亚19744.5独立国家军队夺取政权
12莫桑比克197512.4葡萄牙殖民地殖民地独立斗争
13尼加拉瓜197921.4独立国家武装起义
14津巴布韦198014.7英国前殖民地,实际处于独立状态7年游击战争

资料来源:第1列:S.N.Prokopovich(1918,第66页)。其他列:I.B.Krabis,A.W.Heston,R.Summers(1978,表4)。

注释:
1.如果能够一一列出每个国家在革命前和平时期的有关资料,那么就能够很好地说明当时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准,但由于资料缺失太多,这项工作无法如意完成。表中提供的资料是1970年的。

2.俄罗斯的欧洲部分是以英国1913年的国民人均收入为基础计算的。3.此处选用的资料是1937年的。

2.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例非常低。它们基本上都是农业国家,农民和没有土地的农业劳动者占人口的绝大多数。

3.构成现代工业部门的大型工厂(具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组织形式)的规模相当小。

4.社会关系和所有权形式保留着前资本主义时期的大量特征。

5.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状况非常严重,甚至远远超过了当时发达国家。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差距鸿沟对群众革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6.就政治体制而言,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建立起了稳固的议会民主制度,当时各国的体制在很大程度上都压制政治自由,不少国家还处于血腥的专制独裁统治之下。

7.在表中所列出的国家里,有相当一部分是半依附或全部依附于其他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处于军事占领状态;或是在经济和政治上依赖于某个更强大的发达国家。因此,取得民族独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8.大多数国家在革命爆发之前都处于巨大的社会动荡之中,严重颠覆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反对外部敌人的战争、内战、游击战争或是一再发生政变。在不少情况下,这些动荡中的战争往往与第七点特征有密切的联系。

前四个特征与马克思的期望完全不符:社会主义没有首先出现在非常成熟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且在那里资本主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能量已经被耗尽。如果我们将那些规模有限的现代工业部门忽略不计的话,那么社会主义几乎没有继承资本主义大工厂高度发展的组织化和集中化生产方式。此外,社会主义革命是在这些国家处于极端动荡之时取得成功的。

上述八点特征基本概括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前的社会一政治一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在本章的后面部分和本书其他章节中,我还将多次提到社会主义革命和新体制诞生之前的社会特征。从过去继承下来的落后状态以及其他初始特征为社会主义体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这些落后状态的印记深深地扎根于苏联、中国以及其他主要依靠内部力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

接着我们再来看一下那些基本不是依靠内部力量发动社会主义革命的国家。如果参照上面列出的8个主要特征,这些国家之间有非常大的差异:有些国家具有表2.1所列国家的特征,如蒙古和阿富汗。但绝大多数在二战后被苏联占领的东欧国家在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时候,都已经超越了表2所列国家所处的落后状态,其中捷克斯洛伐克和东德实际上属于当时最发达的工业国家之列。这些国家是在苏联公开和隐蔽的干预之下接受了社会主义体制,因为这种苏联式社会主义体制首先是在落后的社会里建立起来的。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以后在考察究竟是哪些因素塑造了此后社会主义体制的基本特征时,不能把那些“依靠外部力量发动革命”的国家的初始特征作为研究基础。研究的起点应该是表2.1所列国家的初始特征,首当其冲的就是苏联。


2.2 体制原型2.4 迈向经典体制的革命过渡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