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慈年表

字数:2923

1795年 10月31日,约翰·济慈(John Keats)诞生于伦敦,芬斯伯利街(Finsbury place)。

1797年(1—2岁) 其弟乔治·济慈(George Keats)诞生(2月28日)。

1799年(3—4岁) 其二弟托姆(托玛斯)·济慈(Tom 〔Thomas〕Keats)诞生(11月18日)。

1801年(5—6岁) 小弟爱德华(Edward)诞生,早夭。

1803年(7—8岁) 其妹弗兰西斯·玛丽·(芳妮)济慈(Frances Mary 〔Fanny〕Keats)诞生(6月3日)。

济慈进入以克拉克先生(Rev.J.Clarke)为校长的私立学校,在伦敦北郊恩菲尔德镇(Enfield)。

1804年(8—9岁) 济慈的父亲坠马身亡(4月16日)。

1805年(9—10岁) 济慈的母亲改嫁。

1806年(10—11岁) 济慈的母亲离开后夫,带着孩子们到娘家居住,孩子们同外祖母一起生活,在伦敦北郊埃德蒙顿镇(Edmonton)。

1809年(13—14岁) 济慈热衷于阅读。

1810年(14—15岁) 济慈的母亲死于肺病(3月)。

1811年(15—16岁) 济慈结束在克拉克的学校的学习。到埃德蒙顿镇外科医生哈蒙德(Hammond)处当学徒。常到克拉克校长家借书阅读。将《埃涅伊德》(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史诗,拉丁文)译成英文。

1812年(16—17岁) 诗人李·亨特(Leigh Hunt)因在《观察家》杂志发表批评雷根特亲王的文章,被判“诽谤”罪,罚款并监禁2年。

克拉克校长之子恰尔斯·考登·克拉克(Charles Cowden Clarke)为济慈朗读斯宾塞的诗《新婚喜歌》,把斯宾塞的长诗《仙女王》借给济慈阅读。济慈写《仿斯宾塞之作》。

1813年(17—18岁) 被介绍认识画家约瑟夫·塞文(Joseph Severn)。

1814年(18—19岁) 广泛阅读诗歌作品,主要是18世纪和同时代诗人的作品。写成十四行诗《致查特顿》,《致拜伦》。

1815年(19—20岁) 认识威利(Wylie)一家。写成十四行诗《写于李·亨特先生出狱之日》(2月)。终止哈蒙德医生学徒生涯。进入伦敦盖伊氏(Guy's)医院学习当药剂师(10月)。本年写成《阿波罗颂》,《致希望》,《致乔治·费尔登·马修》等。

1816年(20—21岁) 1月,克拉克与济慈安排多次讨论文学的集会。济慈写成十四行诗《“哦,孤独!如果我和你必须”》。

5月5日,《观察家》发表《“哦,孤独!……”》,这是济慈首次发表作品。

6—7月,到马盖特(Margate),初次见到大海。写成十四行诗《给一位赠我以玫瑰的朋友》(6月29日)。

8月,写成十四行诗《给我的弟弟乔治》。

9—12月,克拉克向济慈推荐恰普曼译的荷马史诗。济慈写成十四行诗《初读恰普曼译荷马史诗》(10月)。会见亨特(10月)。写成十四行诗《“刺骨的寒风阵阵,在林中回旋”》(10月)。被介绍认识画家海登(Haydon)(11月)。写成十四行诗《致海登》二首(11月)。与亨特和他的朋友们交往频繁。在亨特家和海登家会见诗人雪莱(P.B.Shelley)、雷诺兹(Reynolds)、作家哈兹里特(Hazlitt)等。写成十四行诗《致柯斯丘什科》(12月),《给G.A.W.》(12月),《蝈蝈和蟋蟀》(12月30日)。写毕《我踮脚站在山顶》,写毕《睡与诗》。酝酿《恩弟米安》。

1817年(21—22岁) 1月,写成十四行诗《“漫长的严冬过去了,愁云惨雾”》(1月31日)。

2—3月,写成十四行诗《写在乔叟的故事〈花与叶〉的末页上》(2月),《初见埃尔金石雕有感》(3月)。写成十四行诗《献诗——呈李·亨特先生》(3月),置于《1817年诗集》卷首。济慈《1817年诗集》出版(3月)。

4月,接受弟弟和海登的建议,退居乡村学习以充实自己。到怀特岛(Isle of Wight),访尚克林(Shanklin),写成十四行诗《咏大海》(4月16日)。专注于学习莎士比亚著作。开始写《恩弟米安》。

5月,移居马盖特。写完《恩弟米安》第一卷。

6—8月,回到伦敦,住在西北郊汉普斯特德镇(Hampstead)。与老朋友来往。认识狄尔克(Dilke),布朗(C.A.Brown),贝莱(Bailey)。完成《恩弟米安》第二卷。

9—10月,到牛津访贝莱。阅读弥尔顿和华兹华斯的作品。续写《恩弟米安》第三卷。偕贝莱访莎士比亚故乡爱汶河畔斯特拉福镇(Stratford-upon-Avon)。《爱丁堡布拉克伍德杂志》刊出文章《评伦敦佬派》,攻击亨特,用嘲讽口气涉及济慈(10月)。

11月,访伯福德桥(Burford Bridge),靠近多金(Dorking),在那里研读莎士比亚的作品,完成《恩弟米安》初稿。写信《致贝莱》(11月22日),提出“想象力的真实性”概念。

12月,在伦敦,为杂志写戏剧评论。听哈兹里特关于英国诗人的演讲。在海登的“不朽的宴会”上会见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兰姆(Charles Lamb)也在座。热心投入伦敦文人的社交活动。写信《致弟弟乔治和托玛斯·济慈》(12月21日),提出“客体感受力”(negative capability,亦有人译作“否定自我的才能”,“消极感受力”,“反面感受力”,“消极才能”等)的著名论点。

本年内还完成十四行诗《题李·亨特的诗〈里米尼的故事〉》及抒情诗《不要想它》等。

1818年(22—23岁) 1—3月,继续与朋友们来往。多次拜访华兹华斯(1月)。写成短诗多首,其中有十四行诗《“我恐惧,我可能就要停止呼吸”》(1月),《罗宾汉》(2月3日),十四行诗《致尼罗河》(2月4日),十四行诗《给——(“自从我陷入了你的美貌的网罗”)》(2月4日),十四行诗《致斯宾塞》(2月5日),十四行诗《答雷诺兹的十四行诗》(2月8日),十四行诗《歌鸫说的话》(2月19日),十四行诗《人的季节》(3月)。十四行诗《致荷马》也写于本年早期。写信《致雷诺兹》(2月3日),论诗。写信《致约翰·泰勒》(2月27日),提出对诗的信条。

3—5月,赴德文郡(Devonshire)的廷茅斯(Teignmouth)与弟弟托姆会合(3月)。写成《我在此度过整个夏天》、《你到哪儿去,德文郡姑娘?》(3月14日)。《恩弟米安》修改完毕(3月)。《恩弟米安》出版(4月)。写毕《伊萨贝拉》(4月27日)。阅读弥尔顿的著作。回到伦敦西北郊汉普斯特德镇(5月)。写信《致雷诺兹》(5月3日),论诗。

6—8月,弟弟乔治·济慈与乔治安娜·奥古斯塔·威利小姐结婚,新婚夫妇启程赴美国。济慈送他们到利物浦(6月22日)。济慈偕同布朗游湖区,并赴苏格兰旅行,经过邓弗里斯(Dumfries)、加洛韦(Galloway),沿着柯库布莱郡(Kirkcubright Shire)海岸,到达牛顿·斯图尔特(Newton Stewart),再赴斯特兰拉尔(Stranraer)和波特帕特里克(Portpatrick)。由此到爱尔兰游历两天(7月),回到斯特兰拉尔,沿着艾尔(Ayr)北部海岸行进,访艾尔萨巨岩(Ailsa Craig)。从艾尔到格拉斯哥(Glasgow),奥湖(Loch Awe),奥本(Oban),斯塔法岛(Staffa),威廉堡(Fort William),本·尼维斯山(Ben Nevis),因弗内斯(Inverness)(8月6日)。遵医嘱停止旅行,乘船(8月8日)回伦敦,抵达汉普斯特德镇(8月18日)。旅途中写成十四行诗《访彭斯墓》(7月1日),《关于我自己的歌》(7月2日),《梅格·梅瑞里斯》(7月2日),十四行诗《致艾尔萨巨岩》(7月10日),《斯塔法》(7月26日),十四行诗《写于本·尼维斯山巅》(8月2日)。在旅途中随身只带一本书:加利(Cary)译的但丁著作。

8—12月,《评论季刊》4月号、《英国评论家》6月号、《爱丁堡布拉克伍德杂志》8月号都在9月份出版,刊登文章攻击《恩弟米安》,甚至对济慈进行人身攻击。此一时期济慈住在汉普斯特德镇(8月)。在狄尔克(Dilke)家初次遇见芳妮·布劳恩小姐(Fanny Brawne)(9月)。济慈经常在弟弟托姆的病榻旁侍候。写信《致恰尔斯·伍德豪斯》(10月27日),提出诗人“没有自我”的观点。托姆病逝(12月第一周)。济慈去文特沃思宅(Wentworth Place)与布朗同住。这一时期开始写《海披里安》;写出《诗人颂》(12月),《幻想》(12月),《歌(“我有只鸽子”)》(12月)等诗篇。

1819年(23—24岁) 1月,写作《海披里安》。完成《圣亚尼节前夕》初稿。赴奇切斯特(Chichester),在那里构思《圣马可节前夕》。赴贝德汉普顿(Bedhampton)。

2—10月,在汉普斯特德镇上的文特沃思宅。是年写成六首颂诗:《怠惰颂》(3月)、《赛吉颂》(4月)、《夜莺颂》(5月)、《希腊古瓮颂》(5月)、《忧郁颂》(5月)、《秋颂》(9月19日)。写成十四行诗《“为什么今夜我发笑?没声音回答”》(3月)、《咏梦——读但丁所写保罗和弗兰切斯卡故事后》(4月)、《致睡眠》(4月)、《咏名声》(一)(二)(4月)、《“如果英诗必须受韵式制约”》(2—7月)、《“亮星!但愿我像你一样坚持”》(2月?7月?9月?)。写成《冷酷的妖女》(4月28日)。写日记体长信《致弟弟乔治和弟妇乔治安娜·济慈》(2月14日—5月3日),论诗。

7月,在尚克林,与莱斯(Rice)住在一起。布朗前去与他同住。布朗与济慈合作写出剧作《奥托大帝》。济慈写《拉米亚》。《夜莺颂》发表。

8—10月,偕布朗移居文切斯特(Winchester)。继续写《拉米亚》和《圣马可节前夕》。完成《奥托大帝》(8月)。续写《海披里安》。学习意大利语。写作《海披里安的覆亡》。放弃《海披里安》。完成《拉米亚》(9月)。修改《圣亚尼节前夕》(9月)。写信《致弟弟乔治和弟妇乔治安娜·济慈》(9月21日),论诗。

10—12月,赴伦敦,希望到期刊谋职。回到汉普斯特德镇布朗处过冬。对芳妮·布劳恩的爱情与日俱增,写成《给——》,十四行诗《致芳妮》、《“白天消逝了,甜蜜的一切已失去”》等。写作《系铃帽》。改写《海披里安》。准备出版诗集。与芳妮·布劳恩订婚(12月)。

1820年(24—25岁) 1—6月,弟弟乔治·济慈回伦敦数天(1月)。济慈咯血,出现死亡警告(2月3日)。济慈与布朗在格雷夫森德(Gravesend)分别(5月7日)。济慈住到肯蒂什镇(Kentish Town),那里离李·亨特住处近(5月)。《冷酷的妖女》在《指针》上发表(5月10日)。筹备诗集的出版。再度咯血(6月22日),到摩蒂末街(Mortimer Street)与李·亨特同住。

7—8月,诗集出版,包括《拉米亚》、《伊萨贝拉》、《圣亚尼节前夕》、《夜莺颂》、《希腊古瓮颂》、《赛吉颂》、《幻想》、《诗人颂》、《咏美人鱼酒店》、《罗宾汉》、《秋颂》、《忧郁颂》和《海披里安》(7月初)。兰姆的评论在《新时代》上发表(7月19日),亨特的评论在《指针》上发表(8月),杰弗里(Jeffrey)的评论在《爱丁堡评论》上发表(8月),均对济慈的诗作予以好评。济慈离开摩蒂末街,住到文特沃思宅布劳恩太太家里(8月12日),由布劳恩太太和芳妮·布劳恩小姐照顾。雪莱邀请济慈到意大利同住,济慈婉谢。

9月,济慈由画家塞文陪伴,乘双桅船“玛丽亚·克劳塞”号前往意大利(9月18日)。在拉尔沃思湾(Lulworth Cove)停靠时,济慈在一本莎士比亚诗集的空页上,正对莎士比亚的诗《恋女的怨诉》,写下十四行诗《“亮星!但愿我像你一样坚持”》的修正稿,以示塞文(9月28日)。

10—12月,抵达那不勒斯(10月末)。写信《致布朗》(11月1日),倾诉自己对芳妮·布劳恩的思念。抵达罗马(11月中旬)。肺病加重,大咯血(12月10日)。

1821年(25岁) 济慈逝世(2月23日),安葬在罗马新教徒公墓(2月27日),墓上按济慈遗愿,不刻他的姓名。墓碑上刻的是:

这座墓

埋葬着

一位

英国的青年诗人

在临终的床上

心中充满痛苦

面对敌人的恶意中伤

希望

在他的墓碑上铭刻如下文字

用水書寫其姓名的人

在此長眠[1]

1821年2月24日

屠岸辑


[1]济慈自定的墓铭原文是Here Lies One Whose Name was writ in Water.有一种流行的译法是“这里躺着一个人,他的名字写在水上”。也可通。但原文中Water前的介词是in而不是on,因而译者试译为“用水书写其姓名的人在此长眠”。是否妥当,愿就教于方家。


第三卷这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