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纪选 - 张鸿年译
1.故事的开端
西亚玛克死于恶魔之手
胡山与凯尤·玛尔斯去战恶魔
胡山
确立圣火节
塔赫姆列斯
贾姆席德
佐哈克和他父亲的故事
恶魔为佐哈克做厨师
贾姆席德败亡
佐哈克
佐哈克梦到法里东
法里东出生
法里东向母亲询问身世
佐哈克与铁匠卡维的故事
法里东前去征讨佐哈克
法里东见到贾姆席德的两个妹妹
法里东与佐哈克的大臣的故事
法里东囚禁佐哈克
法里东
法里东派钦达尔赴也门
也门国王对钦达尔的回答
法里东的三个儿子去见也门国王
萨尔夫施法术考验法里东的三个儿子
法里东考验自己的三个儿子
法里东三分天下
萨勒姆对伊拉治心怀妒意
萨勒姆与土尔派人向法里东下书传话
法里东对他两个儿子的回答
伊拉治去见两个哥哥
伊拉治被两个哥哥所杀
法里东得知伊拉治被害
伊拉治的女儿降生
玛努切赫尔诞生
2.鲁斯塔姆与苏赫拉布的故事
鲁斯塔姆外出打猎
鲁斯塔姆到达萨曼冈
萨曼冈国王之女塔赫米娜夜访鲁斯塔姆
苏赫拉布降生
苏赫拉布挑选战马
阿夫拉西亚伯把包尔曼及胡曼派至苏赫拉布军中
苏赫拉布进袭白堡
苏赫拉布大战古尔德法里德
古什达哈姆上书卡乌斯
苏赫拉布进占白堡
卡乌斯下书鲁斯塔姆
卡乌斯怒责鲁斯塔姆
卡乌斯与鲁斯塔姆率兵迎敌
鲁斯塔姆手刃让德拉兹姆
苏赫拉布向哈吉尔讯问波斯将官姓名
苏赫拉布袭击卡乌斯大营
鲁斯塔姆与苏赫拉布之战
鲁斯塔姆与苏赫拉布回营
苏赫拉布打倒鲁斯塔姆
苏赫拉布惨死于鲁斯塔姆手下
鲁斯塔姆向卡乌斯求药
鲁斯塔姆痛哭苏赫拉布
鲁斯塔姆返回扎别尔斯坦
苏赫拉布之母惊悉勇士被杀
3.夏沃什的故事
夏沃什的母亲的故事
夏沃什出生
夏沃什从扎别尔斯坦返回
夏沃什母亲去世
苏达贝爱上夏沃什
夏沃什去见苏达贝
夏沃什二去后宫
夏沃什第三次去后宫
苏达贝欺骗卡乌斯
苏达贝与巫婆施毒计
卡乌斯与群臣商议如何处理死婴一案
夏沃什勇穿火阵
夏沃什恳求父王饶恕苏达贝
卡乌斯得知阿夫拉西亚伯来犯
夏沃什领兵出征
夏沃什致信卡乌斯
卡乌斯给夏沃什的复信
阿夫拉西亚伯从噩梦中惊醒
阿夫拉西亚伯请祭司圆梦
阿夫拉西亚伯与群臣共商大计
格西伍前去会见夏沃什
夏沃什与阿夫拉西亚伯订约
夏沃什派鲁斯塔姆见卡乌斯面告军情
鲁斯塔姆给卡乌斯送信
卡乌斯把鲁斯塔姆打发回扎别尔斯坦
夏沃什接到卡乌斯回信
夏沃什与巴赫拉姆和赞格商讨军情
赞格去见阿夫拉西亚伯
阿夫拉西亚伯写信给夏沃什
夏沃什把军队交给巴赫拉姆
夏沃什会见阿夫拉西亚伯
夏沃什表演球艺
阿夫拉西亚伯与夏沃什前去打猎
皮兰把女儿嫁给夏沃什
皮兰对夏沃什提起法兰吉斯
皮兰与阿夫拉西亚伯议事
法兰吉斯与夏沃什成亲
阿夫拉西亚伯给夏沃什分封国土
夏沃什建造冈格城
夏沃什对皮兰预言后事
阿夫拉西亚伯派皮兰去收取赋税贡物
夏沃什修建夏沃什城
皮兰造访夏沃什城
阿夫拉西亚伯派格西伍去看望夏沃什
夏沃什之子法鲁德诞生
夏沃什打马球
格西伍施挑拨离间计
格西伍再次去见夏沃什
夏沃什致函阿夫拉西亚伯
夏沃什致阿夫拉西亚伯的信文
夏沃什的噩梦
夏沃什对法兰吉斯的劝告
夏沃什为阿夫拉西亚伯所执
法兰吉斯哭求阿夫拉西亚伯
夏沃什被格拉维杀害
4.埃斯凡迪亚尔与鲁斯塔姆的故事
埃斯凡迪亚尔向父亲要王位
卡什塔斯帕对儿子的回答
克塔永对埃斯凡迪亚尔的劝告
埃斯凡迪亚尔领兵赴扎别尔
埃斯凡迪亚尔派巴赫曼去见鲁斯塔姆
巴赫曼会见扎尔
巴赫曼传话给鲁斯塔姆
鲁斯塔姆对巴赫曼的回答
巴赫曼返回埃斯凡迪亚尔大营
鲁斯塔姆会见埃斯凡迪亚尔
埃斯凡迪亚尔未邀鲁斯塔姆前去做客
埃斯凡迪亚尔由于未邀鲁斯塔姆赴宴而向他致歉
埃斯凡迪亚尔责鲁斯塔姆出身不正
鲁斯塔姆回答埃斯凡迪亚尔并历数自己的世系及功勋
埃斯凡迪亚尔夸耀自己的出身
鲁斯塔姆夸耀自己的业绩
鲁斯塔姆与埃斯凡迪亚尔对饮
鲁斯塔姆回到自己宫中
扎尔对鲁斯塔姆的劝告
鲁斯塔姆与埃斯凡迪亚尔开战
埃斯凡迪亚尔的两个儿子死于扎瓦列与法拉玛兹之手
鲁斯塔姆逃到山上
鲁斯塔姆与家人共商对策
神鸟为鲁斯塔姆出谋划策
鲁斯塔姆与埃斯凡迪亚尔再次开战
鲁斯塔姆射中埃斯凡迪亚尔双眼
埃斯凡迪亚尔对鲁斯塔姆的劝告
帕舒坦把埃斯凡迪亚尔的灵柩运回交给卡什塔斯帕
鲁斯塔姆把巴赫曼送回波斯
根据埃米尔出版社1965年出版、穆罕默德·达毕尔·西亚基博士审编《列王纪》第二版译出。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列王纪选/(波斯)菲尔多西著;张鸿年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
ISBN 978-7-02-016629-9
Ⅰ.①列…Ⅱ.①菲…②张…Ⅲ.①英雄史诗—波斯帝国—中世纪Ⅳ.①I373.2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181148号
责任编辑 陈旻
装帧设计 刘静
责任印制 王重艺
出版发行 人民文学出版社
社 址 北京市朝内大街166号
邮政编码 100705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经 销 全国新华书店等
字 数 282千字
开 本 850毫米×1168毫米 1/32
印 张 21.75 插页3
印 数 1—4000
版 次 1991年6月北京第1版
印 次 2022年2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978-7-02-016629-9
定 价 86.00元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图书销售中心调换。电话:010-65233595
文前插图
菲尔多西
出版说明
人民文学出版社自一九五一年成立起,就承担起向中国读者介绍优秀外国文学作品的重任。 一九五八年,中宣部指示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筹组编委会,组织朱光潜、冯至、戈宝权、叶水夫等三十余位外国文学权威专家, 编选三套丛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丛书” “ 外国古典文艺理论丛书”“外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与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根据“ 一流的原著、一流的译本、一流的译者” 的原则进行翻译和出版工作。 一九六四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成立,是中国外国文学的最高研究机构。 一九七八年,“ 外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更名为“外国文学名著丛书”,至二〇〇〇年完成。这是新中国第一套系统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的大型丛书,是外国文学名著翻译的奠基性工程,其作品之多、质量之精、跨度之大,至今仍是中国外国文学出版史上之最,体现了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界、翻译界和出版界的最高水平。
历经半个多世纪,“外国文学名著丛书” 在中国读者中依然以系统性、权威性与普及性著称,但由于时代久远,许多图书在市场上已难见踪影,甚至成为收藏对象,稀缺品种更是一书难求。 在中国读者阅读力持续增强的二十一世纪,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空前频繁的新时代,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再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合作,以“网罗经典,格高意远,本色传承” 为出发点,优中选优,推陈出新,出版新版“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
值此新版“外国文学名著丛书” 面世之际,人民文学出版社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谨向为本丛书做出卓越贡献的翻译家们和热爱外国文学名著的广大读者致以崇高敬意!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编委会
二〇一九年三月
编委会名单
(以姓氏笔画为序) 1958-1966
卞之琳 戈宝权 叶水夫 包文棣 冯 至 田德望
朱光潜 孙家晋 孙绳武 陈占元 杨季康 杨周翰
杨宪益 李健吾 罗大冈 金克木 郑效洵 季羡林
闻家驷 钱学熙 钱锺书 楼适夷 蒯斯曛 蔡仪
1978-2001
卞之琳 巴金 戈宝权 叶水夫 包文棣 卢永福
冯至 田德望 叶麟鎏 朱光潜 朱虹 孙家晋
孙绳武 陈占元 张羽 陈冰夷 杨季康 杨周翰
杨宪益 李健吾 陈燊 罗大冈 金克木 郑效洵
季羡林 姚见 骆兆添 闻家驷 赵家璧 秦顺新
钱锺书 绿原 蒋路 董衡巽 楼适夷 蒯斯曛
蔡仪
2019— 王焕生 刘文飞 任吉生 刘建 许金龙 李永平
陈众议 肖丽媛 吴岳添 陆建德 赵白生 高兴
秦顺新 聂震宁 臧永清
译本序
《列王纪》(又译《王书》)是波斯诗人菲尔多西(940—1020)所创作的一部六万双行的波斯民族史诗。本书选译了这部史诗的代表性篇章,即“四大悲剧”[1]。
《列王纪》卷帙浩繁,书中人物众多,其内容是描写从开天辟地到公元六五一年阿拉伯人灭波斯帝国时的历代王朝的兴衰大事。按书中叙述的内容,时间跨度在四千六百年以上。十八世纪末以前,人们普遍认为菲尔多西的《列王纪》就是波斯帝国的历史。在那以后,波斯古代史的轮廓逐渐明朗,用历史事实与《列王纪》中所描写的内容两相对照,才最后确定了这部作品的民族史诗的地位。
《列王纪》于十至十一世纪产生在波斯不是偶然的。这部作品乃是伊朗古代丰富的神话传说、勇士故事及阿拉伯人入侵所激起的波斯人爱国情绪,以及新兴的达里波斯文学语言相结合的产物,这三者的结合和谐地体现在诗人菲尔多西身上。
诗人菲尔多西生于波斯东方霍拉桑地区名城图斯的巴惹村,家庭属贵族阶层,他青年时期还有相当多的财产。他早年受过良好教育。有些资料说明菲尔多西掌握当时具有重要作用的阿拉伯语及巴列维语。[2]
菲尔多西(他的全名是:阿卜尔·卡赛姆·曼苏尔·本·哈桑本·沙拉夫沙赫)生活的年代,波斯人早已在远离阿拉伯人统治中心巴格达的波斯东部、东南部、东北部及中部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地方政权。这些地方政权的统治者表面臣服巴格达哈里发政权,实际上,他们自行其政,在文化思想方面,主张重振波斯文明,宣扬波斯文化传统的优越性,从而培养了波斯人民的民族自信心,甚至煽动对阿拉伯人的歧视。由于波斯地方政权统治者的倡导与推动,当时,出现了反对阿拉伯人的强大的思潮,即“舒毕思潮”[3],在“舒毕思潮”的影响下,波斯人抵制阿拉伯语,坚持以本民族通用语巴列维语(即中古波斯语)写作,宣传波斯的悠久历史及古代文明。当时的斗争焦点之一便是语言。巴列维语与阿拉伯语斗争的结果,促使了另一种语言,即达里波斯语(即近代波斯语)成为全国的通用语。诗人菲尔多西正是在这种爱国主义的浪潮中,以新兴的波斯语,撰写这部充满古代神话传说、勇士故事及历史故事的不朽的史诗的。
统治者大力提倡写《王书》这一历史事实,诗人菲尔多西在他的《列王纪》的开头便已涉及,其一是诗人《对阿卜·曼苏尔·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列扎格的颂词》。此人身为霍拉桑总督,曾向大臣下令召集四方熟悉古代传说的人士,共同撰写了一部颇有影响的散文体《王书》。其二就是在同一部中的《关于诗人塔吉基的故事》。塔吉基是东北部萨曼王朝(875—999)的宫廷诗人。曾受命写《王书》,但只写了一千行,便被仆人杀害。他写的是《卡什塔斯帕的故事》,菲尔多西把这一千行诗收录在《列王纪》中,以资纪念。所以不能把《王书》看作是菲尔多西的史诗的专有名称,在他着手创作之前,已有五部《王书》问世,其中三部为散文体,两部为诗体。
因此,可以说,《王书》的创作乃是“舒毕思潮”的出现、发展与波斯帝国的修史传统相结合的产物,它使丰富的古代传说增加了反抗异族侵略的内容及文学色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了新的生机。
虽然在诗人菲尔多西以前及以后都有人撰写《王书》,但是给后世留下一部堪称伟大史诗的只有菲尔多西一人。
菲尔多西约于九八〇年左右开始创作《列王纪》[4]。一〇〇九年完成第一稿,到一〇一五年修改一次,临终前又做了最后一次修改。
诗人塔吉基被杀的年代可能是波斯太阴历三六八年或三六九年(即公元978年或979年),据伊朗文学家扎毕胡拉·萨法估计,此后不久菲尔多西即开始了他自己的创作。萨法认为菲尔多西很可能得知塔吉基被害的消息,并且也知道他的《王书》创作中断,所以才立即着手创作的。还有一个情况值得注意,即菲尔多西打算开始这一工作时,手头并无不可缺少的曼苏尔散文体《王书》。但是,他本乡的一位可敬的朋友为他提供了这一宝贵资料,因此他便开始了这项工作。
虽然菲尔多西可能是在塔吉基被害后开始创作的,但是他从年轻时就已经为创作这部巨著做了准备。他曾说过:
我曾辛劳不倦,阅读典籍,
有的是阿拉伯语有的是巴列维语。
又说:
我无数次向人们请教询问,
怕是年深日久往事湮没无闻。
关于塔吉基的诗,他也有明确评价,他认为:
诗中语句乏力,松散纤弱,
往昔岁月在他笔下未能复活。
而真正复活了波斯帝国往昔岁月并为之注入新的生命的是菲尔多西。
菲尔多西的《列王纪》分三大部分,即:一、神话传说,二、勇士故事,三、历史故事。
勇士故事部分约占全书一半篇幅,也是《列王纪》中的精彩篇章,本书的“四大悲剧”都是选译自这一部分。
诗人对数十个勇士的描绘是《列王纪》中着意之笔,而勇士群中的中心人物就是高大的民族英雄鲁斯塔姆的形象。他出身皇族,是著名勇士萨姆(他的祖父)、扎尔(他的父亲)的后代。他幼年身强力壮、胆识过人,还未成年便杀死难以对付的白象。此后,他便以波斯第一位勇士的面貌出现在与敌国交战的战场上。诗人把这一英雄形象置于错综复杂的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中,在无数困难与考验中展示他的英雄性格。诗人笔下的鲁斯塔姆形象中最突出的两个特点就是忠诚与勇敢。鲁斯塔姆对统治阶级最高代表国王的忠心是坚定不移的。忠诚是他的灵魂,是他勇敢战斗的思想基础。诗人对鲁斯塔姆几乎用尽了一切赞誉之词,近一千年来,这一形象一直活在伊朗人民心中,是他们心目中高大完美的民族英雄。
鲁斯塔姆是贯穿勇士部分的主要人物还可以从以下这点中看出来:在本书所包括的“四大悲剧”中有三个悲剧与他有关,其中两个悲剧的主人公就死在他的手下。
菲尔多西的《列王纪》中大小精彩的故事有二十个以上。按照伊朗学者莫哲塔比·米诺维的观点,只有这四个故事是悲剧,其余的可称为故事或戏剧。这四个悲剧就是:一、伊拉治的悲剧,二、苏赫拉布的悲剧,三、夏沃什的悲剧,四、埃斯凡迪亚尔的悲剧。
伊拉治是古代国王法里东的第三个儿子。他的两个哥哥认为父王分封国土时有意偏袒伊拉治,因而设计把伊拉治杀害;苏赫拉布是鲁斯塔姆的儿子,但是,他出生后未与父亲见过面,在两军战场上的搏斗中被鲁斯塔姆杀死;夏沃什是国王卡乌斯之子,因拒绝王妃求爱,结怨于王妃。敌国土兰兴兵进犯,他遂乘机请兵拒敌,得胜后,卡乌斯不准言和,逼迫他再战,于是他流落到敌国,终被杀害;埃斯凡迪亚尔是国王卡什塔斯帕的儿子,他打败敌国土兰,立下战功,按国王的许诺,要求继位。国王找借口派他去征讨鲁斯塔姆(国王认为鲁斯塔姆对自己不敬),致使在搏斗时埃斯凡迪亚尔死于鲁斯塔姆之手。
“四大悲剧”都是年轻人的悲剧。诗人在苏赫拉布悲剧的开头,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难道注定年轻人在世上得意洋洋?
难道注定年迈的命丧身亡?
从老年人的角度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为什么诗人把悲剧命运加在四位正直勇敢的波斯贵族青年身上呢?换句话说,我们从这四个年轻人惨遭杀害的故事中看到了什么呢?我们看到的是波斯古代宫廷激烈斗争的血淋淋的画面;看到贵族中年轻一代正直勇敢,胸襟开阔;看到老一代国王及其他统治者的暴虐无道、嗜血凶残,他们为保住自己的王位不惜使用一切手段,甚至虐杀自己的亲人而在所不惜。
四位悲剧的主人公同是波斯古代贵族青年(三个是王子,苏赫拉布是鲁斯塔姆的儿子),但是,在他们身上仍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伊拉治善良单纯,他根本想不到他的两个哥哥会对他下毒手;苏赫拉布勇敢而骄傲,他第一天打倒鲁斯塔姆之后,竟然放了他,致使第二天死于其手;埃斯凡迪亚尔慓悍有余而见识不足,而且他迫不及待要登上王位以致送命。比较起来夏沃什的道路更加曲折,经历更加复杂。他所面临的矛盾也更加激烈,所以他的悲剧较之其他三个悲剧更加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他拒绝王妃苏达贝的挑逗,说明他的头脑是清醒的,他决不越礼而悖逆父王。当卡乌斯要惩办苏达贝时,他为她求情,更表现出他的深思远虑。他知道国王震怒下作出决定,日后会后悔而迁怒于他。这样他在敌军犯境之际,请兵拒敌的行动就不令人感到奇怪了,他决心要离开宫廷这块是非之地。战胜之后,在敌人交还占领土地,交出贡物及人质之后,他与敌人签订和约,目的是“永罢刀兵使心灵从仇恨中解脱”。应该说,他既保卫了祖国,又达到永久和平的崇高目的。不料卡乌斯穷兵黩武,悍然下令再战,这时,他断然拒绝了这一无理的命令:
父王对我所作所为处处不满,
他事事从中掣肘百般刁难。
他悍然下令命我驱军再战,
再启战端岂不违背自己的诺言?
到这时,他的性格发展已经达到顶点。开始他是一位正直的王子,后来他成了一位大军统帅,战胜签订和约时我们看到他的政治家的胸襟与气魄,最后,拒绝再把两国投入一场残酷的战争,这时的夏沃什已是站立起来的理想的英雄。在他拒绝执行卡乌斯命令这点上与埃斯凡迪亚尔形成鲜明对照。埃斯凡迪亚尔明知他父王要征讨鲁斯塔姆是不义之举,但他仍然遵从国王的命令。而夏沃什在紧急关头则能明辨是非,选择正确的道路。埃斯凡迪亚尔委曲求全,不过是为了自己早日登基为王,而夏沃什却宁肯放弃唾手可得的王位也不委曲求全。这时,他的个人命运与崇高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他的行为已不仅仅涉及个人道德操守,而是升华为维护正义与真理的勇敢的抉择。
“四大悲剧”是社会政治悲剧,全都是围绕着争夺王权这一主题而展开的,四个年轻人都死于他们的亲人之手。从这些悲剧中,我们看到在残酷而激烈的王权争夺中,亲子关系脆弱到何等地步。也许这正是这部史诗的主要价值所在,是诗人菲尔多西的伟大之处。
《列王纪》问世一千年来,它的多方面的成就日益为人们所认识。首先,《列王纪》在团结人民,激励他们的爱国热情方面,发挥过巨大作用,诗人自己说过:
我三十年辛劳不倦,
用波斯语拯救了波斯。
这种估计并不过分,在过去,当为出征御敌的将士送行时,就朗诵《列王纪》的诗句,以壮行色。
另外,在文学上,《列王纪》是一部承上启下的作品。它既是古代传说的总汇,又是后世多部作品的源头。
在反对异族侵略占领斗争中,在语言这一敏感的领域,《列王纪》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正是由于这部史诗的问世,达里波斯语作为全民通用语的地位才最终确定下来,后世历代著名作家及诗人无不推崇《列王纪》中的语言是达里波斯语的典范。
菲尔多西开始创作《列王纪》时,他的家乡图斯还在萨曼王朝统治之下,但写完此书时,霍拉桑已经易主,成了伽色尼王朝国王玛赫穆德的版图了。诗人把史诗献给这位国王,不但未获封赏,反而受到迫害及追捕,不得不到处流亡。
据称玛赫穆德可能不赞成书中的反抗异族侵略的思想(他是突厥人),另外,国王属伊斯兰教逊尼派而诗人则属于什叶派。这一政治上与宗教上的分歧决定了诗人的命运,他晚年只得在颠沛流离中生活。逝世后,由于图斯宗教首领的反对,遗体竟不能葬到公墓,只得埋在自家后院。一九三四年伊朗政府为诗人建造了陵园。
《列王纪》最早的外国文字的译本是阿拉伯文本。一个名叫班达里的译者于一二二三年把其中一部分译为阿文。十五世纪出现了土耳其文散文译本。十八世纪以后陆续有英、德、法、俄、意、拉丁文诗体及散文体译本问世。俄国杰出的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小说中的小说》里,称赞菲尔多西是与弥尔顿、莎士比亚、薄伽丘、但丁并列的“第一流诗人”,俄国东方学家茹科夫斯基(1783—1852)根据鲁斯塔姆与苏赫拉布故事创作了一首俄文叙事诗,受到读者欢迎。英国著名诗人阿诺德(1822—1888)也创作了一部叙事诗《苏赫拉布与鲁斯塔姆》,同样,也得到英国读者的高度评价。一九三四年,全世界文学爱好者配合伊朗政府举行“菲尔多西诞生千年祭”时,我国《文学》杂志(第三卷第五号)发表署名伍实的文章《波斯诗人费尔杜西千年祭》,文后并从英文译了《列王纪》中一个故事:《真犀德和曹亚克》(即贾姆席德与佐哈克的故事,见本书开头部分)。伍实的文章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诗人菲尔多西及其《列王纪》。我国著名学者郑振铎在《文学大纲》一书的第十五章《中古的波斯诗人》中,也对菲尔多西及《帝王之书》(即《列王纪》)做了详细介绍,并给予高度评价:“他(指菲尔多西——译者)的诗名极高,在欧洲人所知道的波斯的诗人中,他是他们所熟知的第一个大诗人,如希腊之荷马一样。《帝王之书》包含波斯古代至弗达西(即菲尔多西——译者)之前代,即阿剌伯人之侵入(公元六三六年)时为止。他所用的文字是波斯文字的最纯粹者,阿剌伯字用得极少。《帝王之书》中有许多节是非常美丽的,其描写力之伟大与音律之谐和,没有一个诗人可以比得上他。”
解放后,随着外国文学研究与教学的开展,菲尔多西及其《列王纪》成为外国文学或东方文学课堂上重要的讲授内容。一九六四年我国出版《列王纪》中一个故事即《鲁斯塔姆与苏赫拉布》译自俄文的汉文译本(上海文艺出版社,潘庆舲译)。
本书中的四个悲剧是译自波斯文,原本是埃尔米出版社一九六五年出版的穆罕默德·达毕尔·西亚基博士审编的《列王纪》第二版。一九八六至一九八七年译者有幸作客伊朗德黑兰大学半年,在那期间得到德大大百科全书编辑部三位学者,即德大教授沙希迪博士(Prof sayyed Jafar shahidi)、达毕尔·西亚基博士(Dr.Mohammad Dabir siyaghi)、苏托德博士(Dr.Ghoram Reza sutude)的帮助,翻译了这四个悲剧,在回国以后继续修改译文,今年多承伊朗朋友托拉比博士(Dr.Sayyed Mohammad Torabi)及伊朗驻华使馆文化参赞萨贝堤先生(Mr.Jayad sàbeti sana't)的热心协助,此书才得以出版。在此谨向上述各位朋友一并致谢。
在翻译与修改的过程中曾参考苏联科学院出版社一九五七年出版的俄文译本《王书》。
虽然这一翻译工作得到上述朋友的帮助,但限于译者的理解水平及表达能力,难免有误译之处,诚恳希望读者予以指正。
张鸿年
一九九〇年九月
诗人菲尔多西创作《列王纪》的情景
[1] 据译者所知,“四大悲剧”的提法首先见于伊朗著名文学家莫哲塔比·米诺维的《菲尔多西及其地位》一文。此说为伊朗与外国学者所赞同。百年来世界上研究与翻译《列王纪》也是先集中介绍这四个悲剧的。
[2] 巴列维语是中古波斯语,是波斯安息王朝(公元前250—公元224)及萨珊王朝(公元224—651)时期的通用语。阿拉伯人入侵(七世纪)后逐渐为近代波斯语所取代。
[3] “舒毕”一词为阿拉伯语。阿拉伯人征服各国后,实行民族歧视政策,被征服民族(主要是波斯人)援引《古兰经》语句,说明各民族及部族一律平等,舒毕意为部族,因而这一思潮以舒毕为名。舒毕思潮即波斯人反抗阿拉伯人侵略和统治的爱国主义思潮。
[4] 公元九八〇年相当于波斯所流行的太阴历三七〇年,所以伊朗教科文组织于一九九〇年(太阴历1369年)召开国际学术讨论会纪念《列王纪》创作一千周年。
对真主的颂词
以创造理智与生命的真主的名义,
世上无何思想能超越主的真谛。
他使万物具有名称,他主宰一切地方,
他养育万物为世人指引方向。
真主主宰六合统辖八方,
他使火星与日月放射光芒。
他超越一切虚名、形象与思想,
他是描绘天地的画家,至高无上。
人人都想眼见造物主的模样,
珊瑚般的肉眼无法窥见他的形象。
人们的思维无法把他想象,
他超越一切名义与一切地方。
能表述一切的语言描绘真主也无能为力,
心灵与理智无法通晓主的真义。
因为理智通过语言描述某种现象,
只能依据人们曾经眼见的模样。
人们意欲赞颂但又无由赞颂,
他们只能表示奴隶般顺从。
他能衡量理智培育生命,
人的思想虽广也无法把他包容。
凭借语言、心灵、生命与思想,
谁能把造物主歌颂赞扬?
对他的存在应不存任何疑虑,
要摈弃恶人的一切胡言乱语。
要一意求索内心无限虔诚,
悉心聆听真主下达的命令。
谁有知有识他便力大无穷,
老人掌握知识也会变得年轻。
这番话语有无比崇高的意义,
人的思想无法理解他存在的真谛。
对智慧的颂词
智者贤人呵,当我们把此书开篇,
理应把理智的价值充分颂赞。
你们应该详述理智的意义,
让人们洗耳恭听从中受益。
理智是真主的最慷慨的赐予,
颂扬理智是人间最大的善举。
理智乃是代代君王的王冠,
理智乃是仁人贤士的冠冕。
理智具有生命永燃不熄,
生命凭借理智,理智是生命根基。
理智指引方向,理智启迪心灵,
理智伴人走向彼世,步入今生。
理智给人欢乐,理智唤醒人性,
理智使人富贵,理智使人贫穷。
如若一人心地善良但缺乏理智,
他就会时时抑郁不会得志。
你可曾听过一个智者的话语?
有识之士会从中得到教益。
一个人若不靠理智指引行动,
就会时时懊悔自己行为鲁莽。
聪明人认为他这是在发疯,
自家人也会与他割断骨肉之情。
有理智,在两世都会尊荣显赫,
无理智,犹如在自己脚上绑上绳索。
理智是心灵之眼,你应仔细审视,
心灵无眼,你如何寻路走向彼世?
创世时,理智创造在一切之前,
而心的护卫乃是人的三个感官。
这三个感官乃是耳、口及双眼,
人的祸福穷通全在于这三个感官。
谁配赞扬理智谁能赞扬心灵,
如若我来赞颂可有谁来倾听?
智者贤人呵,无人倾听徒劳何益?
最好还是描述如何创造天地。
你本是造物主亲手创造,
他使你对天地万物洞悉知晓。
你应永远听从理智的命令,
理智使你一生避免恶言恶行。
你要把博学贤明之士的话谨记在心,
还要云游四方把这话传给别人。
当听到学者贤士的高论明言,
万勿懈怠,要牢牢记在心间。
当一旦听到明智博学的言语,
就会明白知识如海无边无际。
创造宇宙
首先,你应了解原始造物过程,
宇宙洪荒,那是一番什么情景。
从无到有,是神创造了世上件件桩桩,
创造万物,展示了他神奇的力量。
最初,他创造了四种根本元素,
转瞬之际把这四者从容造出。
一种元素是火,火光熊熊燃烧,
中间是风和水,最下是黑色土壤。
烈火燃烧,产生一股热力,
由于火的热力熔浆凝聚为陆地。
那以后空际气温逐渐变得寒冷,
由于气温变冷水汽渐渐凝成。
由于这四种元素一个个产生,
随后,这世界也自然而然形成。
后来,各种物质互相发生作用,
新的物质又通过这种作用发生。
旋转的苍穹下又有各种现象显现,
各种现象又彼此衍生曼延。
后来又产生七重苍天与一十二宫,
它们各就各位和谐规律地运行。
接着,在世上产生了封赏与正义,
配得奖励的人便获得了奖励。
空中上方形成一层层天际,
日日夜夜上方天际转动不息。
后来又创造了山、海、原野与牧场,
大地上似有盏盏明灯放射光芒。
生成了高山,积云落雨,
草木繁茂头向上高高扬起。
在环宇之中地球并无显著地位,
它只不过是一个星点,又暗又黑。
是它头顶上出现奇异的星光,
星光倾泻把地球照得明亮。
就这样烈火渐熄洪水涌现,
太阳时时围绕地球旋转。
各种树木与青草渐渐生长,
树木与青草的头都伸向上方。
除去向上生长它们再无其他力量,
不像动物可以随意到其他地方。
那以后便产生了能活动的生灵,
他们把植物置于自己掌握之中。
他们需要饮食睡眠要安生休息,
他们要享受生活中一切乐趣。
他们没有语言也没有理智,
整天在荆棘中滚来滚去。
他们晓得事物结局不晓得善恶,
创世之主并不需要他们奴隶般生活。
创世主全知全晓无所不能,
因此,他教给人们一切智能。
创世原本就是这般情形,
只是世人无从把这情形认清。
创造人类
在那以后,人才出现在世界,
有了人一个个难题都迎刃而解。
人像翠柏一样高昂起头颅,
他有清醒的理智和善良的言语。
他既有意识、见解与理智,
一切兽类就都得服从他的意志。
让我们以理智目光探讨人性真谛,
看人的存在具有什么意义。
难道你认为人的存在无何意义,
除去他的表象之外无何稀奇?
造成了人连结着彼世与今生,
把人造就还需要一个个过程。
你本是万物灵长但却最后创造,
对自身的价值可不能妄自菲薄。
我也曾听过智者之言与此不合,
但谁又真正晓得创世的经过?
你要一生得个善果处处留心,
做事应多行善要留心济世救人。
要烦劳筋骨设法承受苦难,
要刻苦寻求知识努力钻研。
如若不愿陷于任暴虐恶行,
就不要行凶作恶落入苦难之井。
为人在两个世界都要洁身自好,
为主行善,谨遵虔诚敬主之道。
对变幻无常的人世应多加小心,
它为人治病疗疾但也行凶害人。
时光流逝,它也不会亏损消磨,
人间痛苦也不会引起它伤心难过。
它一刻也不停歇永在运行,
它也不似我们有生死病痛。
它主宰定数决定你的际遇穷通,
是善是恶在它眼中历历分明。
创造太阳
碧空天际被宝石映得一片通红,
天际泛红并不是由于烟尘水风。
太阳这盏明灯射出耀眼光芒,
把世界映照得似新年的花园一样。
太阳的灵魂精髓发射出光芒,
白日的光明是借助了它的光亮。
每天黎明都呈现出盾牌一面,
从东方放射出火样的光焰。
大地立时披上它闪闪的金光,
昏暗的世界顿时变得通明光亮。
太阳从东向西缓缓运行,
暗夜也一步步地消失了踪影。
日夜轮替从来不会混淆错乱,
准确无误有条不紊定而不变。
太阳呵,你这个发光的太阳,
为什么我身上承受不到你的光芒?[1]
[1] 作者在史诗叙述中往往插入个人身世命运的感叹。
创造月亮
月亮是一盏照彻夜空的明灯,
你应尽力避免一切不义的恶行。
她有两昼两夜不显露容颜,
或许是由于不停奔波感到疲倦?
再出现时身儿瘦弱脸儿焦黄,
情思昏昏,心儿充满悲伤。
当人们远远窥见她的颜面,
便倏忽一闪似乎不再显现。
随后每夜她的形象逐渐丰满,
因此,也投给你更多的光焰。
过了两周又形成滚圆的满月,
周而复始,样子像原来一般。
后来又一夜比一夜瘦长,
渐渐靠近投射光焰的太阳。
这种盈亏变化全是真主的旨意,
自从开天辟地就是这样格局。
赞扬先知及四大哈里发
你应全靠知识与教义指引,
为人应把正道探索找寻。
如若你的心不想陷于悲伤,
如若你不想永远迷离彷徨。
你的言行就应谨遵先知教育,
用这清水把自己的尘心洗涤。
先知传达的是真主的圣言,
他把真主的旨意在人间传遍。
太阳照耀一个个先知以后,
便又照射到阿布·伯克尔身上。
欧玛尔使伊斯兰发扬光大,
点缀世界,似春夜的灯光。
他们二人之后又有杰出的奥斯曼,
他是笃信教义的君主谨行慎言。
第四是阿里[1],他与法蒂玛成亲,
先知对他的赞扬超过别人。
我若是知识之城,阿里便是城门,
先知此话如同珠玉深入人心。
我作证这是先知的肺腑之言,
我双耳中充满先知对他的称赞,
你应真正了解与认识阿里,
他比别人内心更笃信教义。
先知犹如太阳,他的助手犹如月亮,
他们彼此配合奔赴正确方向。
我乃是先知家族的忠实信徒,
阿里的事迹使我赞扬倾服。
至于别人如何根本与我无关,
我决不会写诗把他们颂赞。
智者把这世界视为一片海洋,
狂风在海上掀起层层波浪。
有七十艘船航行在海上,
艘艘都鼓起风帆启程远航。
有一艘大船装扮得好似新娘,
光彩四射像盛开的花儿一样。
船中坐着穆罕默德与阿里,
先知家族与阿里家族坐在一起。
智者从远处向大海望去,
只见茫茫海水无边无际。
他确知海上要掀起巨浪,
航海人都不免在海底埋葬。
他心中自忖如若海底葬身,
身边还有先知与阿里两个亲人。
他们一定会对我伸手相助,
他们头戴王冠是天下之主。
他们是果汁与酒浆的主人,
他们是甘泉与奶河的主人。
假如你虑到彼世的善果,
便应按先知与阿里教导生活。
如若此话招你不快我只有致歉,
这就是我生活的原则与信念。
我生来就是这样我就这样成长,
追随阿里足迹,这就是我的方向。
如若罪恶的邪念占据了你的心,
在世上你的心便是你的敌人。
他在世上除卑劣之徒并无敌人,
愿一把天火把恶人一举全焚。
谁若是对阿里心怀恶意与愤恨,
他便是世人中最可悲的人。
人生于世万不可玩世不恭,
也不应为非作歹摈弃善行。
善行到处都受到人们称颂,
尽心行善吧,应力戒邪念恶行。
从此刻起就应竭力行善,
那么,你就与善人一道受到称赞。
纵使我劝善劝你万语千言,
万语千言也无法把道理讲完。
[1] 穆罕默德之后,继承人依次是阿布·伯克尔、欧玛尔、奥斯曼与阿里。法蒂玛是穆罕默德之女,阿里是穆罕默德的堂弟,同时又是他的女婿。
关于搜集《列王纪》的材料
该交代的似乎已件件说完,
但还要请你留心注意一点。
我要说的前人都已说过,
人人都到园中去采摘知识之果。
如若我在一棵大树下无缘驻足,
也无法为采撷果实攀上枝头。
但若有人能在枣树下小立,
枣树就会为他遮阳供他休憩。
有棵柏树的枝杈向外投下树荫,
我或许觅一席之地柏树下栖身。
我要写这部尽人皆知的皇家诗篇,
就是要在世界上留下一个纪念。[1]
你不要以为我写的纯系神话,
也不要以为这是应景的无稽之言。
其中有些符合理智的判断,
另一些则色彩神秘难于看穿。
有一部从古至今传下的名书,
这部书中的故事难以胜数。
如今,故事散落到祭司[2]们之手,
明智之士都到处把故事搜求。
有位贤人,他本出身贵族,
胸襟豪爽豁达为人聪明大度。
他有兴趣探讨古代人的生活,
凡往昔陈迹他都悉心搜罗。[3]
他从各个城市请一位年长祭司,
请他们合力把此书编排整理。
向他们讯问基扬家族[4]情形,
让他们述说这个家族的英雄。
向他们询问这个世界的缘起,
为什么如今变得如此不尽人意,
古人盛运当头的时光如何结束,
那时,他们是多雄壮威武。
那些祭司桩桩件件对他言讲,
讲过去的世界讲往昔的君王。
当那将军听了他们的叙述,
就决定命人写出一本巨著。
这本书留在世上作为纪念,
朝野上下无不交口把他称赞[5]。
[1] 菲尔多西创作《王书》时,已有《王书》多部,有的是诗体,有的是散文体,所以他说《王书》是尽人皆知的。
[2] 祭司,是波斯古教拜火教神职人员,这里有智者或贤人意。
[3] 指当时的诗人故乡图斯总督阿卜·曼苏尔·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列扎格。
[4] 基扬家族在传说中建立了波斯第二大王朝即基扬王朝。
[5] 即指在图斯总督阿卜·曼苏尔·穆罕默德主持下写的散文体《王书》。
关于诗人塔吉基的故事
这部书中包含的许多故事,
都在人们中广泛流传。
不少人为其中的故事所吸引,
其中也不乏许多名士贤人。
有一位贵人年轻文采风流,
他禀赋极高又兼是诗文妙手。
他说,我要以诗歌改写此书,
人们闻听此言感到欢欣鼓舞。[1]
但这位青年脾气不好性格暴躁,
见不平之事往往与人争吵。
于是,死神便过早地光顾,
一顶黑色头盔戴上他的头颅。
暴烈的秉性断送了他的性命,
他的心在世上未得到欢乐安宁。
他在人世事事都不遂心,
致他死命的竟是他的仆人。
从卡什塔斯布到阿尔贾斯布[2],
写诗千行,然后便一命呜呼。
他去了,留下这尚未完成的诗篇,
犹如自己的严酷命运从此长眠。
真主呵,愿你能宽恕他的过错,
到复活日开恩加惠把他宽赦。
[1] 这是当时波斯时尚,有了散文体著作还要改写为诗歌以便传唱。
[2] 阿尔贾斯布是土兰国王,阿夫拉西亚伯国王之侄。
开始创作
当我明彻的心刚一不把他忆想,
便立即想起往昔的帝王。
我想得到那本天下闻名的书,
用自己的诗句把它篇篇写出。
我千百次向人们探听讯问,
怕年深日久材料湮没无闻。
也怕自己没有足够的寿命,
这件事不得不留给后人。
另外,也怕天命不助世人,
其他人中无人愿担此重任。
何况如今又日日战乱不息,
要探访藏书真是谈何容易。
就这样又过去了一段时光,
我把话存在心中并未张扬。
因我未发现何人能伸手相助,
值得我就此与他推心置腹。
世上什么事业比立言更有益于人,
对立言者贵贱上下都致谢感恩。
如若话语箴言无益于人,
真主怎会派先知把世人指引。
我本乡有一位可亲的朋友,
我与他交称莫逆友情深厚。
他说,你的这个想法值得称赞,
想定就着手去做举步向前。
他说,我有一本巴列维语的书,
甘愿奉送你可要仔细阅读。
你语言优美又正值年轻,
你有驾驭语言的杰出才能。
你应着手把这帝王之书写成,
写成此书你便在贵人中成名。
当他把那书放在我的面前,
我忧郁的心登时似被火焰点燃。
对阿卜·曼苏尔·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列扎格的颂词[1]
当我着手写作这本书的时候,
还应感谢一位高贵的贤人。
他年富力强是古代勇士之后,
心胸广阔,为人聪明忠厚。
他心有主见完全出于真心,
心存仁义又兼话语亲切动人。
他对我说,你尽管放心写书,
对我明白相告有什么需我相助。
只要我能做到,力所能及,
一定尽力相助不使你到处讨乞。
他尽心照料把我视为嫩果,
维护照料,不使我受狂风折磨。
由于这位心肠仁慈的贵人照料,
一步登天,头颅高扬到云霄。
在他眼中金银如同沙砾,
要从他的行为中寻求慷慨的真意。
举世之财在他眼中不过一粟,
他是热血男儿待人心诚意笃。
但是,他突然间便永远消失,
如同草坪上的翠柏受狂风摧残。
他杳无音信不知是死是活,
似被鲨鱼般的人一口吞没。
他生得虎背熊腰令人钦敬,
堂堂皇家仪表谁想到气数告终。
他身陷囹圄我的心失望颤抖,
失望颤抖如同风中之柳。
谁若是折磨他对贵人如此不忠,
让他年年月月遭到报应。
如今,我忆起那贵人的建议,
我这不平静的心才略为平息。
他说过当你把这部王书写完,
你应将此书向皇家奉献。
想起这番话我就感到欣慰心安,
不由得内心兴奋喜笑开颜。
我每当忆起他的这番劝勉,
就从心底深处泛起阵阵温暖。
于是我就以高贵的国王的名义,
着手写这部皇家贵胄之书。
他们拥有王座,头戴王冠,
有命运相助主宰社稷江山。
[1] 此人是诗人故乡图斯的长官,后升任波斯东部大省霍拉桑总督(公元961年卒),他是强烈的波斯民族主义者,他曾下令给大臣阿卜·曼苏尔·迈玛利撰写一部散文体《王书》。菲尔多西写《王书》时,主要就是以这部散文体《王书》为蓝本的。
对玛赫穆德[1]国王的颂词
自从造物主创造这个世界,
还未出现过如此伟大的君王。
他的王冠似光照环宇的太阳,
普天之下都沐浴着它的光芒。
说什么是太阳把世界照亮,
他的存在又给太阳增加了光芒。
阿布尔卡赛姆[2]无往不胜的君王,
他的宝座雄踞于太阳之上。
他恩泽东西大地,他洪福齐天,
他紫云瑞霭的金光把大地装点。
我本是一介穷愁潦倒的书生,
胸中充满疑虑,忧心忡忡。
但我深信诗文盛世已经到来,
应使往昔荣耀焕发出新的光彩。
到夜晚,当我去休息安眠,
还心怀故王把他们功德颂赞。
虽在暗夜,我的心却通明透亮,
口虽不言,内心却欢乐舒畅。
我内心欢乐,梦到一番景象,
似有明烛一支出现在水上。
全世界黑沉沉的暗夜,
都被那烛光照得通亮。
原野大地都似锦缎般秀丽,
有一个王座出现在平地。
宝座中端坐着一位如月的君王,
一顶王冠高戴在他的头上。
右边一支长队伸延排出数里,
左边七百峰猛驼排班站立。
一位心地善良的大臣侍立在旁,
他凭借正义与教义报效君王。
我见众多勇士成群猛驼在前,
还有王者之光[3]使我头晕目眩。
当我的眼光看到尊贵的国君,
便开口询问那些显要的大臣。
这是谁家的宫廷?莫不是在天上?
这是王家的军旅还是天际的星光?
一人回答:陛下乃是罗马与印度之王。
从果努支[4]到信德都由他统辖执掌,
波斯与土兰[5]都是他的国土,
他发号施令是这两国的君主。
他在大地之上传播公道与正义,
靠公道与正义为王称帝。
玛赫穆德是统率天下的君王,
恩披四海泽及野狼与绵羊。
从克什米尔直到中国海边,
人人都把伟大的君王盛赞。
婴儿出世,母乳刚一离儿唇,
“玛赫穆德”,这是他摇篮中的第一个声音。
你是诗人,理应写诗把他赞颂,
靠他恩泽你才能得到不朽诗名。
世上无人敢违抗他的王命,
他的旨意无人敢不遵从。[6]
当我突然醒来,站立起身,
四周原来仍是一片暗夜深沉。
我口中不断称颂那位君王,
我无金银奉献,愿把身心献上。
我心中自忖这梦岂不是吉兆,
反映出他在世上名声如此崇高。
人人都称颂他的鸿运王位与名声,
称颂他的人又会得到人们的称颂。
由于他的灵光瑞气大地如春之园林,
空际祥云霭霭,地上繁花似锦。
从祥云之中降下霖霖细雨,
细雨洗净人间似埃拉姆[7]园一样明丽。
伊朗的幸福全由于他的荫庇,
举国上下齐声赞扬他的业绩。
论交友他胸中情意似晴空无边无际,
讲征战他的手掌似龙爪一样锋利。
他生了战象身躯伽百利[8]的性情,
春云似的慷慨尼罗河似的心境。
他一声震怒恶人会全身抖颤,
他蔑视恶人如同蔑视金钱。
他不因为王而巨富而骄逞于人,
也不因军旅繁劳而懊丧在心。
他统率培养的文武群臣,
都心胸广阔对他有一颗忠心。
他们从心中热爱自己的君王,
随时甘愿效力把王命承当。
他们都被分封到各个地方,
他们的名字都记载在历史卷册之上。
其中第一个就是他的胞弟,
他生得忠勇仁义天下无比。
他名叫纳斯尔,是最虔诚的人,
靠当今维护,他生活得如意称心。
凡是纳赛尔丁的后代子孙,
他的王座定然高耸入云。
他精明强干又兼慷慨大度,
全国贵族都衷心将他拥护。
另一位是镇守图斯的总督无比英勇,
猛狮与他交战也得甘拜下风。
他广为施舍散尽天下财富,
人人都分享一份,心中感念他的好处。
国王靠真主启示指引世人,
愿陛下国本永固根基长存。
愿人世不要没有国王的王冠,
愿陛下基业永固世代绵延。
愿君王之国长治久安身体健康,
无往不胜无病无灾如意吉祥。
如今,让我们再回到原来的题目,
写一部名闻天下的帝王之书。
[1] 玛赫穆德是伽兹尼王朝国王,公元九九九年占领并统治菲尔多西的故乡。诗人写完《列王纪》后把书献给他,未得封赏,反遭迫害。
[2] 阿布尔卡赛姆是玛赫穆德国王的号。
[3] 在波斯古代传说中,为王者有“灵光”保护。
[4] 果努支是印度法拉赫·阿巴德地区,恒河边一古城名。
[5] 土兰是波斯传说中的北方敌国,《列王纪》中有许多篇幅写波斯与土兰之战。从一些典籍中得知土兰国土为河中地区,即锡尔河与阿姆河中间地区。
[6] 至此诗人写的都是梦境。
[7] 据阿拉伯半岛南部古代部落阿德族传说,该岛南部古国国王沙达德曾建一园,称“埃拉姆”,喻为地上天堂。《古兰经》中提到此园。
[8] 伽百利按伊斯兰教义,是天使之一,传达真主的天启。
这是第一篇1.故事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