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单一世界”到由“海上航线”连接的复合世界
地球基本被“三个世界”平分
事实上,最早完成世界地图的人,是公元2世纪活跃在埃及亚历山大港的地理学家托勒密(约83—168)。托勒密是第一个从俯瞰的角度描绘出“人居区”(有人居住的土地)的人。也就是说,他将人类生活圈的主要部分,以地图的形式描绘了出来。这可以说是划时代的行动。“托勒密的世界地图”被后来的欧洲人看作绝对的标准,在世界各地建设“海上航线”的时候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虽然我们说托勒密是完成世界地图的第一人,但从现代的视角来看,他所描绘的地图只包括了埃及最大商业都市亚历山大及其周边的贸易空间。尽管托勒密将这个单一的“world”全部搬到了地图的平面之上,但这个“world”实际上只有全部大陆面积的二成多一点。
让我们换一个视角,将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放在一起进行俯瞰,那么我们可以将世界分为面积大致相同的三个部分。通过这幅画面,我们不难看出,托勒密的地图只占其中一个部分的不到1/3。
我根据长年对世界史的研究发现,继承了西洋史传统的现代世界史,还没有从“托勒密的世界地图”的“小世界史”范畴中摆脱出来。世界以欧亚大陆及北非为核心不断扩展的过程,还是世界史研究的主要对象。但实际上,在我们研究世界史的时候,应该将目光放在整个地球之上,通过道路网和“海上道路网”的连接及其形成过程,观察研究世界史的舞台究竟是如何展开的。因此,我将地球分为三个世界。
“旧世界”与“三个世界”的概念图
(一)“第一世界”=欧亚大陆、北非与印度洋
(二)“第二世界”=哥伦布探险后发现的南北美洲大陆与大西洋
(三)“第三世界”=麦哲伦航海以后至18世纪之间发现的大洋洲与太平洋
这三个世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依靠海图中所记载的“海上航线”相互连接,最终逐渐形成现在的人类社会。从东到西的三个世界被海洋所连接在一起的过程,是世界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研究世界史的时候需要对其给予特别的关注。
从上述角度考虑的话,了解世界拓展过程的关键,就在不断积累的海图中。连接三个世界的“海上航线”的发现,并最终使现代世界形成的正是海图。
以前的世界史,一贯以第一世界的历史进程作为考察的中心,南北美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及大洋洲都是捎带介绍的边缘。所谓的“world”也偏向于第一世界。
究竟是欧洲吞噬了“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还是由海图确定下来的“海上航线”将三个本质不同的世界相互连接起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世界史给人留下的印象也完全不同。前者的视角,将所有非基督教世界都看作“无主之地”,援引罗马法的“先占”(occupation)制度,基督教国家只要有占领的意思并且实际占领,就可以得到该地的支配权,这无形中对欧洲诸国擅自扩大势力范围的行为给予了肯定。但在“world”代表整个地球的现代社会,这种说法正在逐渐失去说服力。通过海图与“第一世界”连接在一起的“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也是由各自的“海上航线”所连接起来的独特世界,在整个世界史中也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换句话说,如果按照传统的习惯将世界史看作以“第一世界”为中心不断向周围扩大的过程,也就是看作欧洲不断扩张的过程,世界史会显得缺少生气,本应“疯狂而生动”的世界史,变成了苦闷而沉静的历史。而将由道路网和“海上道路网”连接起“第一世界”、“第二世界”与“第三世界”的过程看作一个漫长的时间跨度,三个世界都经历漫长的时间形成独特的世界,并且相互影响,这才是生动地理解历史的试金石。最重要的,是站在漫长的时间跨度上看历史。海图所展示出来的“海上航线”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在不断地改变形态,而由它们相连的“世界”直到现在也在不断改变着容貌。
这也有助于我们认识世界的现状。由陆地、海洋以及大气层连接起来的“第一世界”、“第二世界”与“第三世界”,如今也由于相互之间平衡的变化,整个模样发生了改变。
从大陆帝国到“海图连接的大世界”
在帆船时代,因为北纬和南纬30°~65°的偏西风海域会周期性地出现恶劣天气,导致在这一片区域航海非常困难,所以这里一直没能成为世界史的中心海域。另外,赤道以及北纬和南纬30°之间的海域则因为季风的关系,帆船很容易得到动力,所以这一带区域成为依靠“海上航线”进行交流的世界史的主要舞台。在季风海域进行的探险和航海使“world”不断扩大,不断累积的海图,也将三个世界联系起来。直到19世纪下半叶蒸汽船时代,偏西风海域才成为世界史的主导。
人们之所以习惯性地将“第一世界”看作世界史的中心,是因为从北非到西亚的广阔干旱地区出现了许多文明与帝国。从撒哈拉沙漠到阿拉伯沙漠,经由叙利亚沙漠再到塔尔沙漠(大印度沙漠)的一系列沙漠地带,促进了农业的诞生,并形成了人类文明。从撒哈拉沙漠到塔尔沙漠的广阔干旱地区,在古代产生了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以及印度三大文明。
在之前的拙作《被风改变的世界史》中也提到过,文明的形成,与赤道及中纬度高压带(南北纬30°附近)之间常年循环的“全球化的大气环流”有着很深的联系。位于北纬30°沿线的北非、西亚以及印度西部地区,因为赤道海域上升的暖湿气流在移动过程中失去大量水分变得十分干燥,长年累月的影响使其最终形成了包括沙漠在内的干旱地带。
在这样的干旱地带,无法维持狩猎和采集的社会习惯,于是人们开始种植耐旱性较强的禾本科植物小麦。很快,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需要在河流附近进行灌溉农业,在修建用于灌溉的基础设施过程中,逐渐诞生了人类城市与文明。
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出现在西亚与北非的阿契美尼德帝国(前550—前330)、东亚的秦帝国(前221—前206)、地中海的罗马帝国(前27—395)等古代帝国,还有公元7世纪到14世纪活跃的阿拉伯人、土耳其人、蒙古人建立的伊斯兰帝国(661—1258)、塞尔柱帝国(1055—1157)、蒙古帝国(1206年至14世纪下半叶)等横跨欧亚大陆的游牧帝国,都集中在干旱地带及其周边区域。
与之相对的,远远超出古代帝国和游牧帝国的限制,借助季风以海洋为媒介形成大世界的契机,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8世纪中叶以后,伊斯兰商人利用季风和阿拉伯帆船在欧亚大陆进行的交易活动;第二,宋元时期中国商人利用戎克船进行的交易活动;第三,15世纪以后,以葡萄牙和西班牙为中心的“大航海时代”。
虽然这三种活动都是伴随着漫长的“海上航线”建设而发展起来的经济活动,但前两者的活动范围仅限于“第一世界”内部,与之相对的是发源于欧洲的大航海时代,首次尝试由西向东开辟“托勒密的世界地图”之外的“海上航线”(后文将有详细介绍)。因为毗邻大西洋而占尽地理优势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开拓了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广阔海域,为由“第一世界”、“第二世界”以及“第三世界”所组成的现代世界提供了形成的基础。自从大航海时代开始之后的几百年间,“第二世界”与“第三世界”各自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可以说,“海上航线”的形成在每一个世界都引起了急剧的变化。近现代史也可以看作“第二世界”与“第三世界”成长为稳定的世界,并且对“第一世界”造成冲击的时代。从这个角度考虑,正是因为海图所展示出来的“海上航线”的不断扩充,才使得我们的认识从托勒密所描绘的世界中挣脱出来,转换为现在这个更加广阔的世界。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以海图为线索一起探寻历史的发展过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