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字数:7753

[1] 青木正儿(1887—1964) 日本中国文学研究家。当时任日本同志社大学文学部教授,并编辑《中国学》杂志。著有《支那近世戏曲史》、《支那文学思想史》等。

[2] 《中国学》 原名《支那学》,参看210825信注〔11〕。该刊第一号至第三号(1920年9月至11月)载有青木正儿的《以胡适为中心潮涌浪漩着的文学革命》一文。

[3] 辛岛骁(1903—1967) 日本中国文学研究家。当时是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中国文学科学生。1926年夏来中国,经盐谷温介绍认识鲁迅。

[4] 《斯文》 汉学学术月刊,日本佐久节编,1919年1月创刊,1943年停刊。东京斯文会出版。这里说的三册,指载有辛岛骁所辑《满汉大连图书馆大谷本小说戏曲类目录》一文的该刊第九编第三号至第五号。

[5] 《三国志演义节选》 即《古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抽印本,1926年日本田中庆太郎据我国明万历年间周曰校刊本影印,共十二页。

[6] 山上正义(1896—1938) 中文名林守仁,日本作家、新闻记者。1926年10月,以日本新闻联合社特派记者的身份来广州后,认识鲁迅。

[7] 指山上正义翻译的《阿Q正传》,收入《中国小说集〈阿Q正传〉》,1931年10月由东京四六书院出版,为《国际无产阶级文学丛书》之一。

[8] “拉车卖浆” 1919年8月6日至13日,北京《公言报》连载署名“思孟”的攻击新文化运动及其创导人的《息邪》一文(副题为《北京大学铸鼎录》),其中第二部分为《蔡元培传》,诬蔑蔡父“以卖浆为业”,并以“贱业见轻”。

[9] 意为“年轻寡妇扫墓”。

[10] 增田涉(1903—1977) 日本中国文学研究家。1931年来上海,鲁迅曾为他讲解自己的作品并帮助他翻译《中国小说史略》。回国后长期从事鲁迅著作及中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

[11] 绘画事 指增田涉从上海携带中国画回日本,在长崎被日本警察没收一事。

[12] 《改造》 参看340306②信注〔4〕。《某君传》,指增田涉作的《鲁迅传》,后载该刊1932年4月号。

[13] Gandhi 即甘地。

[14] 佐藤 即佐藤春夫,参看210829信注〔4〕。他在《中央公论》(1932年1月号)发表的《〈故乡〉译后记》中称鲁迅的《故乡》具有杜甫的诗情。

[15] 《铁流》的评论者 指瞿秋白,他在《十字街头》第二期(1931年12月)发表《〈铁流〉在巴黎》一文,署名 Smakin。

[16] etc.英语:等等。

[17] 应为1909年。

[18] 迦尔洵(B.M.Гаршин,1855—1888) 俄国作家,著有短篇小说《红花》等。

[19] 莫泊桑(G.de Maupassant,1850—1893) 法国作家,著有长篇小说《一生》、短篇小说《羊脂球》等。

[20] 指郦荔臣(1881—1942),浙江绍兴人,鲁迅姨表兄弟。

[21] 木实 增田涉长女。

[22] 内山完造(1885—1959) 1913年来上海经售日本药品,后开设内山书店。1927年开始与鲁迅交往。著有记述中国见闻的随笔集《活中国的姿态》、《上海漫语》等。

[23] 漫谈 内山书店曾于1923年设立“文艺漫谈会”,并出版刊物《万花镜》。

[24] 嘉吉 即内山嘉吉,参看330419(日)信注〔1〕。

[25] 松藻 即片山松藻,内山嘉吉夫人,原为内山完造的养女。

[26] bar 英语:小酒店。

[27] 山本夫人 即山本初枝,参看321107②(日)信注〔1〕。

[28] 邬其山 内山完造的中文笔名,“内”字日语发音为“邬其”。

[29] 节山 盐谷温(1878—1962),号节山,日本中国文学研究家。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增田涉的老师。著有《中国文学概论》等。

[30] 溥仪 即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清代最后的皇帝。1932年在日本扶植下为伪满洲国“执政”。

[31] 曼殊 原名苏玄瑛(1884—1918),字子谷,法号曼殊,广东中山人,生于日本,文学家。著作有《苏曼殊全集》。

[32] 《古东多万》 日本文艺月刊,佐藤春夫编辑。1931年9月创刊,东京日本书房出版。该刊1932年4月号曾转载鲁迅以三闲书屋名义自费出版的《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中的《工厂》、《小红旗》、《小组》等三幅木刻。

[33] 田 即田诚一(1905—1934),当时是内山书店职员。

[34] 山本 即山本正雄(?—1942),当时是日清汽船公司的船长,山本初枝的丈夫。

[35] 出上 即出上万一郎,曾任《上海每日新闻》记者。他在《文战》第九卷第二号(1932年2月)发表了《中国文坛的左翼文艺运动》一文。《文战》,原名《文艺战线》,日本左翼文学杂志。1924年6月创刊,东京文艺战线社出版。

[36] 《普罗文学》 日本左翼文学月刊,江口涣编。1932年1月创刊,东京无产阶级作家同盟出版。该刊于1932年5月号发表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对于〈文战〉新谣言的来简》。

[37] 《中国论坛》 即《China Forum》,综合性英文周刊,美籍犹太人伊赛克创办和编辑。1932年1月13日在上海创刊,出至第二十四期休刊。1933年2月11日复刊,改为中英文合刊不定期出版,1934年1月停刊。

[38] 指上海一·二八事变。

[39] 《世界幽默全集》 佐藤春夫主编,日本改造社出版。该书第十二集为《中国篇》,其中收有鲁迅的《阿Q正传》和《幸福的家庭》,1933年出版。

[40] 此信原件无标点。高良富子(1896—?) 日本人。东京女子大学教授,基督教徒,曾从事日本基督教妇女和平运动。1932年初去印度途经上海时,由内山完造介绍认识鲁迅。

[41] 《唐宋元明名画大观》 参看350906①信注〔2〕。

[42] “不□癞儿” 张天翼的短篇小说《稀松的恋爱故事》中的话:“男的瞪着眼瞧她,似乎想从她头发里找出不□癞儿式的半个世界来。”“□”为缺字,后增田涉函询张天翼,知系“得”字。“不得癞儿”是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诙谐译音。

[43] or 英语:或者。

[44] 指上海一·二八事变。

[45] 井上红梅及其翻译,参看331105信注〔16〕、〔17〕。

[46] 指以《中国现代左翼作家第一人的全集出版》为题的井上红梅所译《鲁迅全集》出版广告,载于《改造》1932年11月号。

[47] 《小说史略》 指增田涉所译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1935年7月东京赛棱社出版。

[48] 此信据1937年6月日本改造社出版《大鲁迅全集》第七卷所载编入。山本初枝(1898—1966),笔名幽兰,日本歌人,中国文学爱好者。1931年与鲁迅结识。曾写过一些不满日本军国主义和怀念鲁迅的短歌。

[49] 当时井上红梅翻译的《鲁迅全集》定价二日元。

[50] 盐泽 参看321115信及其注〔1〕。

[51] 此信据《大鲁迅全集》第七卷所载编入。

[52] 正路 山本初枝之子。

[53] 《幽默》 指《世界幽默全集》。

[54] 以上附件是答增田涉关于《今古奇观·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中乔太守判词的提问。参看本卷附录二中关于《世界幽默全集·中国篇》第七节注〔2〕及相关答问段。按本件及后面几封信的附件,均按增田涉生前赠送的原信照片编入。

[55] 此信据《大鲁迅全集》第七卷所载编入。

[56] 木村毅(1894—1979) 当时日本改造社记者。萧伯纳将来上海时,他作为特派记者前来采访,并约请鲁迅为《改造》杂志撰写关于萧伯纳的文章。

[57] Shaw 即萧,指萧伯纳。

[58] 高明(1908—?) 江苏武进人,翻译工作者。曾留学日本。

[59] 《文化月报》 综合性杂志,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机关刊物,署陈乐夫编。1932年11月出版第一期后即被反动派禁止。

[60] S 指萧伯纳。

[61] 指《萧伯纳过沪谈话记》,镜涵作,载《论语》第十二期(1933年3月)。

[62] 清水 即清水三郎,日本地质学家。当时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63] 此信据《大鲁迅全集》第七卷编入。

[64] 荒木(1877—1966) 即荒木贞夫,当时任日本陆军大臣。萧伯纳到日本时,他曾与萧会见。他的文章,指《并非讽刺家的萧伯纳》,载1933年4月号《改造》。

[65] 野口 即野口米次郎(1875—1947),日本诗人。他的文章,指《为人而生(迎接萧伯纳)》,载1933年4月号《改造》。

[66] 有关萧的材料 指《论语》所载《萧伯纳过沪谈话记》。该文由井上红梅译成日文,题为《萧翁与孙文夫人在上海会谈》,载1933年4月号《改造》。

[67] P.Gauguin(1848—1903) 保罗·高更,法国后期印象派画家。《Noa Noa》,即《诺阿诺阿》,是他写的塔希提岛旅行记,鲁迅曾拟翻译,参看《集外集拾遗补编·文艺连丛》。

[68] 此信据《大鲁迅全集》第七卷编入。内山嘉吉(1900—1984),内山完造之弟,当时在东京成城学园任美术教师。1931年8月来上海度假,应鲁迅邀请,自8月17日至22日为暑期木刻讲习班讲授木刻技法。

[69] 指林信太,当时是该校五年级学生。

[70] 此信据朝鲜《新东亚》杂志1934年第4期所载编入。申彦俊(1904—1938),朝鲜《东亚日报》驻中国特派记者,通过蔡元培介绍,于1933年5月22日下午在上海内山书店与鲁迅见面。他撰写的《鲁迅访问记》刊载于朝鲜《新东亚》杂志1934年第四期。

[71] 《太平天国野史》 凌善清辑,1924年上海文明书局出版。

[72] 此信据《大鲁迅全集》第七卷编入。

[73] 《明日》 日本文学双月刊,先后由岩仓具正、荻原文彦、江原谦山等编。1932年12月创刊,东京明日会出版。

[74] 指丁玲被秘密逮捕,杨铨遭暗杀。

[75] “白名单” 讽指黑名单。参看330620②信注〔2〕。

[76] 以上二附件回答增田涉关于《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世说新语〉与其前后》和第八篇《唐之传奇文(上)》中若干词语的询问。其中上节第二条“此恒遣六部使者”语,见于第六篇《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下)》中《珠林》七引文。

[77] 此信据《大鲁迅全集》第七卷编入。

[78] 关于鲁迅逃青岛的谣言,见《社会新闻》第四卷第一期(1933年7月3日)所载署名道的《左翼作家纷纷离沪》一文。

[79] 南画 中国山水画的南宗画派,唐代王维开创,十八世纪曾流行于日本。

[80] 应修人(1900—1933) 笔名丁九、丁休人,浙江慈溪人,诗人。“左联”成员,曾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长。1933年5月14日在上海同逮捕他的国民党特务搏斗时牺牲。

[81] 湖畔诗社 1922年春成立于杭州,成员有应修人、冯雪峰、潘漠华、汪静之等。曾出版诗集《湖畔》、《春的歌集》等。

[82] 此信据《大鲁迅全集》第七卷编入。

[83] 指增田涉发表于《明日》第五期(1933年9月)的《支那的作家》。该文介绍了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和胡也频等作家和其作品。

[84] 这里所说的事,参看331105信注〔9〕。

[85] 惠曇村 在日本岛根县八束郡,增田涉的故乡。

[86] 以上回答增田涉对《中国小说史略》第十篇《唐之传奇文及杂俎》中若干词语的提问。其中所标页码为1931年上海北新书局出版的修订本页码。

[87] 此信据《大鲁迅全集》第七卷编入。

[88] Tahiti岛 即塔希提岛,太平洋东南部社会群岛中的最大岛屿,法属殖民地。

[89] 中国将对全国出版物进行压迫 参看331031信注〔5〕。

[90] 幽兰女士 即山本初枝。

[91] 以上附件是回答增田涉关于《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一篇《宋之志怪及传奇文》中“焚草之变”、“官奴分直上下”、“御车女”的提问。其中“御车女”条参看本卷附录二关于《中国小说史略》第三节注〔2〕及相关答问段。

[92] 此信据《大鲁迅全集》第七卷所载编入。

[93] 阿米契斯(E.de’Amicis,1846—1908) 意大利作家。《爱的教育》,即日记体小说《心》,我国有夏丏尊译本,1926年开明书店出版。

[94] 国木田独步(1871—1908) 日本作家。他的小说选集,指《国木田独步集》。我国有夏丏尊译本,1927年6月开明书店出版。

[95] 插图本《美代子》 日本儿童文学作品,佐藤春夫著,石谷伊之插图。1933年东京青果堂出版。

[96] 指《无题(“一枝清采妥湘灵”)》,后收入《集外集拾遗》。

[97] “散漫”居士 鲁迅对增田涉的戏称。

[98] 《大阪朝日新闻》 参看340125信注〔3〕。所刊照片待查。

[99] 指福建事变。参看331205④信注〔3〕。

[100] 此信所谈系印刷《引玉集》事,当写于1933年12月。

[101] 此信据《大鲁迅全集》第七卷编入。

[102] 1924年7月鲁迅去西安讲学时,曾收集材料,作写长篇小说《杨贵妃》的准备。这里说“五六年前”系误记。

[103] 《白与黑》 参看340309信注〔2〕。

[104] 此信据《大鲁迅全集》第七卷编入。

[105] 芙美子 即林芙美子(1903—1951),日本女作家。1930年9月在上海经内山完造介绍认识鲁迅。

[106] 《面影》 即小说《面影,我的素描》,林芙美子著。1933年东京文学杂志社出版。

[107] 北斋 即葛饰北斋(1760—1849),日本版画家,浮世绘“三大师”之一。作品以人物和风景见长,作有《富岳三十六景》等。

[108] 广重 即安藤广重(1797—1858),日本版画家,浮世绘“三大师”之一。作品多描绘风景名胜,作有《东海道五十三景》等。

[109] 歌麿 即喜多川歌麿(1753—1806),日本版画家,浮世绘“三大师”之一。作品善于刻划民间妇女生活。

[110] 写乐 即东州斋写乐(1762?—1835?),日本浮世绘版画家。

[111] 此信据《大鲁迅全集》第七卷编入。

[112] 《版画》 日本神户版画之家木刻印本,山口久吉编。1924年起分辑出版,每辑十幅。

[113] 渡君 增田涉之子。

[114] 森三千代(1905—1977),日本女诗人。金子光晴之妻。鲁迅1934年3月12日日记:“午后得《东方の詩》一本,著者森女士寄赠。”

[115] 《东方之诗》 昭和九年(1934年)东京图书研究社出版,内收作者游历中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的诗作二十九首,另版画六幅。

[116] 此信据《大鲁迅全集》第七卷编入。

[117] 丸林夫人 未详。

[118] 《鸟瞰》 指《一九三二年中国文坛鸟瞰》。收入中国文艺年鉴社编辑、现代书局出版的1932年《中国文艺年鉴》。

[119] 此信据《大鲁迅全集》第七卷编入。

[120] 慢慢交 上海方言,慢慢地做的意思。

[121] 《佩文韵府》 分韵编排的辞书,清代张玉书奉康熙敕编,共五五六卷。

[122] 《骈字类编》 分类编排的辞书,清代张廷玉等奉康熙敕编,专收二字合成的词语。分为十三门,共二四〇卷。

[123] 《大辞典》 当时增田涉等拟编的汉语大辞典。

[124] 《通俗编》 清代翟灏撰,收集日常通俗词语,说明其源流演变,分天文、地理、时序等三十八类,共五千余条。

[125] 《子史精华》 类书,清康熙时辑,收子史中名言语,分类排比而成。分三十部,共一六〇卷。

[126] 《读书记数略》 类书,清代宫梦仁编,集古书中的故实,“分类隶事,各以数为纲”。共五十四卷。

[127] 《骈雅训纂》 清代魏茂林所作《骈雅》的注本。《骈雅》,训诂书。明代朱谋撰。收集古书中双音词语,依《尔雅》体例,分条解释。

[128] 《白岳凝烟》 山水画集,清代汪次侯作。康熙五十三年(1714)刊行,1934年东京文求堂影印出版。

[129] 指增田涉所译《中国小说史略》。

[130] “日探” 参看340516②信注〔10〕。

[131] 伊罗生(1910—1986) 即哈罗德·罗伯特·伊赛克(H.R.Issacs),中文名伊罗生,美国人。曾任上海《大美晚报》记者、《中国论坛》主编。1934年他为了译介中国现代作品,曾约请鲁迅、茅盾编选短篇小说集《草鞋脚》。

[132] M.D.指茅盾。

[133] 《水》 丁玲作,载《北斗》第一卷第一期至第三期(1931年9月至11月)。

[134] 《一千八百担》 吴组缃作,载《文学季刊》创刊号(1934年1月)。

[135] 吴君 指吴组缃(1908—1994),安徽泾县人,作家。当时清华大学中文系学生。

[136] 此信据《大鲁迅全集》第七卷编入。

[137] 《文艺》 月刊,山本三生编,1933年11月创刊,东京改造社出版。井上红梅在该刊1934年5月号曾发表《鲁迅与新杂志〈文学〉》。

[138] 《日日新闻》 日报,1872年2月在东京创刊。

[139] 此信系茅盾执笔,鲁迅签名。

[140] 指《草鞋脚》。

[141] 蒋光慈 参看331220①信注〔12〕。《短裤党》,中篇小说,1927年11月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

[142] 龚冰庐(1908—1955) 笔名樱影,江苏崇明(今上海)人,“左联”成员。《炭矿夫》,短篇小说,连载《创造月刊》第二卷第二期、第三期(1928年9月、10月)。

[143] 适夷 即楼适夷,参看330924信注〔2〕。《盐场》,短篇小说,参看340921信注〔1〕。

[144] 何谷天 参看330929②信注〔2〕。《雪地》,短篇小说,载《文学》第一卷第三号(1933年9月)。

[145] 沙汀,参看331124信注〔2〕。草明、欧阳山,参看360318信注〔1〕。张天翼,参看330201信注〔1〕。

[146] 茅盾 参看351223③信注〔1〕。《秋收》,短篇小说,载《申报月刊》第二卷第五期(1933年5月);《春蚕》,短篇小说,载《现代》第二卷第一期(1932年11月);《喜剧》,载《北斗》第一卷第二期(1931年10月),署名何典。

[147] 姚女士 伊罗生夫人(V.R.Isaacs),中文名姚白森。

[148] 原件这一段系鲁迅笔迹。

[149] 此信据《大鲁迅全集》第七卷编入。

[150] 此信据《大鲁迅全集》第七卷编入。

[151] 《阵中竖琴》 诗歌散文集,佐藤春夫著,1934年东京昭和书房出版。

[152] 此信据《大鲁迅全集》第七卷编入。

[153] 此信系茅盾执笔。

[154] 《最后列车》 短篇小说,载《文学月报》第一卷第二号(1932年7月)。

[155] 《二十一个》 短篇小说,载《文学生活》第一卷第一号(1931年3月)。

[156] 指台静农和李霁野。他们被捕事,参看340805信注〔1〕。

[157] 此信系茅盾执笔,鲁迅签名。

[158] 即《〈草鞋脚〉小引》,收入《且介亭杂文》。

[159] 即1934年伊罗生为英译本《草鞋脚》写的引言。1974年该书出版时未用,译者另撰长序。

[160] New China Youthmagazine 《中国青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机关刊物,恽代英主编。1923年10月在上海创刊。

[161] 恽代英(1895—1931) 江苏武进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1931年被国民党当局杀害于南京。

[162] 《草鞋脚》 参看340921信注〔2〕。

[163] 楼适夷的生年应为1905年。

[164] 蒋 指蒋光慈。

[165] 施乐 即斯诺,参看331021④信注〔1〕。他曾翻译鲁迅《药》等七篇作品,后收入《活的中国》,1936年伦敦乔治·哈拉普公司出版。

[166] 已不住在家里 参看340831②信注〔5〕。

[167] 汉学大会 指1934年10月27日东京帝国大学增田涉的母校所属汉学会召开的第三次汉学大会。

[168] 《左传》 亦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是一部用事实解释《春秋》的史书,相传为春秋时鲁国人左丘明撰。《公羊传》,亦称《春秋公羊传》、《公羊春秋》,是一部阐释《春秋》“大义”的史书,旧题战国时公羊高撰。

[169] 《东方学报》 日本社会科学杂志,京都东方文化研究所编印,1931年1月创刊。该刊第五册(1934年8月)载有吉川辛次郎用中文写的《左氏凡例辨》。

[170] 指《苏曼殊全集》,柳亚子编,共五集,1928年至1929年北新书局陆续出版。

[171] 此信据《大鲁迅全集》第七卷编入。

[172] 《版艺术》 参看340309信注〔3〕。

[173] 指《现代支那文学“行动”的倾向》,载《斯文》第十六编第八号(1934年8月)。

[174] 《文艺春秋》 综合性月刊,1922年1月创刊,东京文艺春秋社出版。该刊1934年11月号所载佐藤春夫《苏曼殊是何许人也》一文,在文末曾说“鲁迅相当于杜甫”。

[175] “是杜甫倒不错” 是增田涉在来信中给鲁迅开玩笑的话。参看上注。

[176] 吴组缃 参看340530(美)信注〔5〕。

[177] 叔文 未详。

[178] 《某氏集》 指佐藤春夫、增田涉合译的《鲁迅选集》。内收小说《阿Q正传》等八篇,散文《藤野先生》一篇,讲演三篇。1935年东京岩波书店出版。

[179] 此信据《大鲁迅全集》第七卷编入。

[180] 《万叶集》 日本最古的诗歌集,收公元四世纪至八世纪中叶长短和歌约四五〇〇首,文字均用汉字标音。

[181] 出限定版团体 指维护作者版权的团体。

[182] 这是回答增田涉关于《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两句话的询问。

[183] 吴君 即吴组缃。

[184] 此信据《大鲁迅全集》第七卷编入。

[185] 《克拉阿派忒拉》 美国影片,中译名《倾国倾城》。

[186] 此信据《大鲁迅全集》第七卷编入。

[187] 《清六家诗钞》 清刘执玉编选,收清诗人宋琬、施闰章、王士禛、赵执信、朱彝尊和查慎行六人的诗作。

[188] 山吹 日本花名,又写作“棣棠”。

[189] 指今村铁研(1859—1939),日本岛根县人。增田涉的表舅,乡村内科医生。

[190] 彼の女達 日语,意思是“她们”。

[191] 被炉几 日本特有的四周围着棉被、当中有暖炉的“几”,可供双脚取暖。

[192] 吴君 指吴组缃。

[193] 《台湾文艺》 中日文合刊,张星建编,1934年11月5日创刊,台中台湾文艺联盟出版。该刊自第一卷第二号(1934年12月)起连载顽銕所译增田涉的《鲁迅传》。

[194] 郭君 指郭沫若。他针对增田涉《鲁迅传》中涉及创造社的一些文字,在《台湾文艺》第二卷第二号(1935年2月)发表了《〈鲁迅传〉中的误谬》一文。

[195] 对珠花的订正 《中国小说史略·清之拟晋唐小说及其支流》引录《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中的“珠花”,经增田涉订正为“金钏”。

[196] 《牡丹亭》 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明代汤显祖著。《玩真》是其中的第十八出。

[197] 纪昀(1724—1805) 字晓岚,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清代文学家。他在《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中将《牡丹亭》中的《玩真》一出称作《叫画》。

[198] 宣化府 应为宣城县,在今安徽省。

[199] 指鲁迅为增田涉、今村铁研各书南宋郑思肖《锦钱余笑》中诗一幅。

[200] 贯休(832—913) 俗姓姜,字德隐,号禅月大师,浙江婺州(今兰溪)人,五代前蜀和尚,画家。他画的罗汉像,即《五代贯休画罗汉像》,1926年杭州西泠印社据清乾隆拓本影印。

[201] 此信据《大鲁迅全集》第七卷编入。

[202] 有平糖 日语词,指十六世纪从西方传入的一种糖棍。

[203] 《中国文学》月报 即《中国文学月报》,后改名《中国文学》,竹内好编。1935年3月创刊,1943年停刊。东京中国文学研究会出版。该刊第二号刊有增田涉在东京中国文学研究会第五次例会上讲演《吴组缃论》的预告。

[204] 《小品文与漫画》 参看351120信注〔3〕。其中收有吴组缃的《幽默和讽刺》。

[205] 指郑振铎的《论元人所写商人士子妓女间的三角恋爱剧》。

[206] 公安派 参看340602②信注〔4〕。竟陵派,以湖北竟陵(今天门)人钟惺、谭元春首创的文学流派。主张抒写性灵,反对拟古,提倡幽深孤峭的风格。

[207] 石恪 字子专,成都郫县(今属四川)人,五代、宋初画家。工佛道人物,风格刚劲,并作有多种讥刺豪门贵族的故事画。

[208] 《选集》 指增田涉、佐藤春夫合译的《鲁迅选集》。

[209] 秋田雨雀(1883—1962) 日本戏剧家。曾从事无产阶级文化运动。

[210] 指三上于菟吉(1891—1944),日本小说家,赛棱社社长。

[211] 《孔夫子》 即《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后收入《且介亭杂文二集》。

[212] 《文学月报》 即《中国文学月报》。参看350409①(日)信注〔2〕。

[213] 此信据《大鲁迅全集》第七卷编入。

[214] 藤野先生 即藤野严九郎(1874—1945),鲁迅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求学时的解剖学教授。

[215] 董康(1867—1947) 字绶经,江苏武进人。版本学家。北洋政府时期曾任大理院院长,司法总长,财政总长等职。抗战期间曾任汪伪政府官职。

[216] 平冢运一 日本版画家,增田涉的同乡。

[217] 黄元工房 增田涉的书斋名。

[218] 《经济往来》 综合性月刊,后改名《日本评论》。铃木利贞等编,1926年创刊,1952年停刊。东京日本评论社出版。

[219] 长与善郎(1888—1961) 日本作家。《与××会见的晚上》中的“××”,指鲁迅。

[220] 正宗 正宗白鸟(1879—1962),日本作家。他的短文,指《鲁迅与摩勒伊爱斯》,载1935年7月20日《读卖新闻》。

[221] 乌丸求女 未详。他的文章,即《鲁迅的寂寞的影子》。

[222] 《酒牌》 指《博古叶子》。作品系采用当时民间流行的酒令牌子的形式,故又称《酒牌》。

[223] “河间妇” 唐代柳宗元《河间传》:“河间,淫妇也,不欲言其姓,故以邑称。”河间,今属河北。

[224] 《作品》 文学杂志,驹沢文一编,1930年5月创刊,1940年4月停刊。东京作品社出版。

[225] 龟井胜一郎 参看350912②信注〔3〕。《××断想》,指《鲁迅断想》。

[226] 此信系茅盾起草,鲁迅用英文亲笔签名。

[227] 指《诅咒翻译声中的译文》。孟林作,载《文学》第五卷第四期(1935年10月)。

[228] 指王哲甫的《中国新文学运动史》,参看340618①信注〔5〕。

[229] 这是《中国文学月报》编者竹内好向鲁迅约稿的题目。

[230] 此信据《大鲁迅全集》第七卷编入。

[231] 《野性的呼声》 美国影片。

[232] 巴惠尔·艾丁格尔(P.Ettinger),当时寓居苏联的德国美术家。

[233] 指苏联对外文化协会。

[234] 即德国木刻家梅斐尔德刻的《士敏土之图》。

[235] 《Die Jagdnachdem Zaren》 《猎俄皇记》,俄国民粹派女革命家斐格纳尔所著回忆录。这里指梅斐尔德为该书德译本所作的木刻插图,共五幅。

[236] Pushkin 即普希金。

[237] 叶 指叶圣陶,参看本书附录一1 致叶绍钧信注〔1〕。

[238] 《陀的事》 即《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事》。

[239] 野口 即野口米次郎。他的文章,原载1935年11月12日《东京每日新闻》。曾由流星抄译,题为《一个日本诗人的鲁迅会谈记》,载1935年11月23日上海《晨报·书报春秋》。

[240] 长与 即长与善郎。他的文章,即《与鲁迅会见的晚上》。载《经济往来》1935年7月号(日本评论社出版)。

[241] 森山 即森山启,日本作家。曾参加日本无产阶级文艺联盟。他的文章,指《文艺时评》,载日本《文艺》1936年2月号;该文竭力赞赏林房雄所作《当前日本文学中的问题——致鲁迅》。

[242] 林 指林房雄(1903—1975),日本作家。二十年代曾参加日本无产阶级文艺联盟和全日本无产者艺术联盟,1930年被捕后发表“转向”声明,拥护天皇制和军国主义。他的文章,指《当前日本文学中的问题——致鲁迅》,载日本《文学界》1936年1月号。

[243] 《聊斋志异列传》 指《聊斋志异外书磨难曲》,清代蒲松龄著,路大荒编注,1935年东京文求堂出版。这里所引的消息,见1936年3月20日《社会日报》。

[244] 《吴越春秋》 东汉赵晔撰,记述吴自太伯至夫差、越自无余至勾践的史事,收入不少民间传说。原书十一卷,今存十卷。《越绝书》,东汉袁康撰。记述吴越两国史地及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多采传闻异说。原书二十五卷,今存十五卷。在《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和《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宝剑》中均有《铸剑》故事的记载。

[245] 《中国童话集》 日本池田大伍编译,1924年东京富山房出版。

[246] Kiang Kang-Hu’s《Chinese Studies》 江亢虎的《中国研究》。江亢虎(1883—1954),江西弋阳人。留学日本,先后任上海南方大学校长、国民党中央委员等职。

[247] Uchiyama Bookstore 内山书店。

[248] Osvald Sirén的《A History of Early Chinese Painting》 澳斯瓦尔德·西林的《中国早期绘画史》(1933年纽约出版)。澳斯瓦尔德·西林,瑞典艺术批评家。

[249] 指给曹白的《死魂灵百图》。

[250] 雅罗斯拉夫·普实克(Jaroslav Pruěk1906—1980) 捷克斯洛伐克汉学家。1932年为研究中国历史来我国收集资料,后通过文学杂志社与鲁迅联系。著有《中国,我的姐妹》、《中国的文学与文化》等。

[251] 指捷克文译本《呐喊》。收《阿Q正传》等八篇小说,普实克和诺沃特娜合译。1937年12月布拉格人民文化出版社出版,为《人民丛书》之一。

[252] 《在中国文学上的位置》 即《鲁迅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给捷克译者写的几句话》,冯雪峰作。在《工作与学习丛刊之二:原野》(1937年3月25)发表时署名武定河。

[253] 即《〈呐喊〉捷克译本序言》,后收入《且介亭杂文末编》。

[254] 英语:“中国,上海,施高塔路十一号,内山书店转,周豫先生”。

[255] 《坏孩子》 即《坏孩子和别的奇闻》。

[256] 费君 即费慎祥。

[257] 须藤五百三 日本医生。早年曾任军医,1911年后在朝鲜任道立医院院长,1917年退役后来华,在上海开设须藤医院。

[258] 鹿地亘(1903—1982) 日本作家。1935年来上海,经内山完造介绍认识鲁迅。当时拟编译《鲁迅杂感选集》。

[259] 永田 即永田一修(1903—1927),日本艺术评论家。鲁迅所引他的文章,即《世界现代无产阶级美术的趋势》,载《新兴艺术》第七、八号合刊(1930年5月)。

[260] 《新兴艺术》 日本美术理论月刊,田中房次郎编,1929年创刊,东京艺文书院出版。

[261] 《穷苦》 《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中的第二幅画。

[262] Diel 即第勒,德国美术家。

[263] 张君 指胡风。

[264] Aug 英语:八月。

[265] Sirén的书 即西林的《中国画论》。据鲁迅1936年5月4日日记:“以《中国画论》寄赠 P.Ettinger。”

[266] 《Sovietic Graphics》 即《苏联版画集》。

[267] Deineka 德尼克,苏联版画家。

[268] Лусин 鲁迅的俄译名。

[269] 《大地》 长篇小说,美国赛珍珠著,胡仲持译。1933年开明书店出版。

[270] 胡仲持(1900—1967) 浙江上虞人,翻译工作者。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

[271] 指《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272] Giles 翟理斯(1845—1935),英国汉学家。著有《中国文学史》,1911年出版。

[273] Brucke 疑为 Grube,葛鲁贝(W.Grube,1855—1908),德国汉学家。著有《中国文学史》,1902年出版。

[274] 《小说旧闻钞》序文 指《〈小说旧闻钞〉再版序言》,现收入《辑录古籍序跋集》。

[275] 指罗贯中(约1330—约1400),山西太原(一说钱塘或庐陵)人,元末明初小说家。著有《三国志通俗演义》、《三遂平妖传》等。

[276] 指鲁迅在《〈小说旧闻钞〉再版序言》末段中提到的马廉。

[277] 《中国印度短篇小说集》 即《支那印度短篇集》,佐藤春夫编译,1936年东京河出书房出版,为《世界短篇杰作全集》第六卷。

[278] 《坏孩子及其他》 即《坏孩子和别的奇闻》。


361018(日) 致内山完造附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