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的企业战略方法论
朱克力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新经济智库首席研究员
市场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夯实并壮大共同富裕产业基础和物质根基的关键所在。
眼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党中央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认识到,能否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关系着我们能不能在当前复杂形势下战胜困难、化解风险,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为促进共同富裕夯实物质根基,确保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1]。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通过提升改革牵引力、强化开放支撑力、加大创新驱动力,千方百计保护和稳住市场主体的同时,培育更加活跃、更有创造力的市场主体,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从而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壮大共同富裕根基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实基础。
市场主体在国民经济循环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冲击,国内不少市场主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保市场主体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成为化危为机的重要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一个重点就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创造新发展动能,进而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市场主体是当之无愧的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载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源泉,是稳就业的“顶梁柱”。市场主体在国民经济循环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从供给侧看,中国市场主体规模庞大,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市场主体总量已突破1.5亿户。[2]亿万市场主体的磅礴力量,推动了中国经济总量迈过百万亿元大关,国家财力和社会财富稳定增长,承载了7亿多人就业的基本盘,仅个体工商户就带动了近3亿人就业,成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通过综合施策,把市场主体的活力充分激发出来,有针对性地打通堵点、补齐短板,就能更好地强链补链固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水平。
从需求侧看,企业是创造就业的主体,比如民营经济就贡献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只有大力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才能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扩大最终消费,为居民消费升级创造条件,促进国内大循环。
总之,只有让市场主体拥有活力,才能有效增加供给,促进消费升级,不断释放内需潜力,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形成新发展格局提供持续动力。
提升改革牵引力,强化开放支撑力,加大创新驱动力
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必须科学分析形势,把握发展大势,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困难、风险和挑战,把保市场主体放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宏观视野下来把握。通过多策并举,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活力激发出来,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1.提升改革牵引力,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营造良好环境
新发展格局归根结底是靠市场主体运行的,通过提升改革牵引力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性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为市场主体输血,更要促进市场主体自我造血。除了实施减税降费等纾困措施和扶持政策,尤为重要的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增强微观经济主体活力。
另一方面,还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竞争中性原则,保障不同市场主体平等获取生产要素,尤其要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给民营企业更多发展空间。
2.强化开放支撑力,促进市场主体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增强活力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放弃国外市场,更不是封闭的内部循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扩大开放是出路,促进市场主体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增强活力是重点。
要坚持扩大开放,让一些企业尤其是外向型企业在考虑出口转内销的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放宽市场准入,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保障外资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让外商和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更有信心,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还要看到,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能为市场主体带来更多机会,要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合作,以新姿态加入新一轮国际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竞争中,形成新的国际合作与分工。
3.加大创新驱动力,推动市场主体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个别国家对我国技术封锁步步升级,加快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紧迫性凸显。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关系发展全局,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
要认识到,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因此,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要加强战略联动,推动市场主体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是瞄准科技前沿,鼓励和引导行业优势企业自主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提高企业原始创新能力,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二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合理确定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完善产学研合作的利益机制。三是着眼数字经济、生物科技、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合作创新,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
此外,还要看到,企业家创新活动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要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良好环境推动企业家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勇于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重视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本投入,有效调动员工创造力,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从而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持续动能,为共同富裕夯实物质根基。
新经济法则:新发展格局下的企业战略方法论
作为市场主体,任何一家企业都要学会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并从中创造新价值。鉴于“十四五”内外环境仍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有时和风细雨,有时惊涛骇浪,恰是亮功底、见真章的关键窗口期。如何在不确定性中规避风险、锚定价值,从而夯实并壮大共同富裕的产业基础和物质根基,这对身处新发展格局下的每个企业而言,都是不可回避的重大战略问题。
1.战略形势:三大关键词引领“十四五”
“十四五”以创新为核心,强调科技自强,其提纲挈领的关键词可浓缩为一个主题、两个“轮子”和三个“新”(也可以概括为“三新、一高、双循环”)。这三大关键词展开后就是下面三句话,它们可以作为“十四五”新经济发展的大形势、大环境、大前提来被理解和掌握,并可从中发掘新机遇与新价值。
(1)一个主题: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在“十三五”彻底告别了高歌猛进的快速增长期,受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以及深刻的内外环境变迁洗礼,如今正式驶入了“十四五”新运行轨道。“唯GDP”情结被摒弃后,以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为运行目标,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体制机制障碍成为兑现时代新主题的必由之路。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我认为还有更为鲜活也更为落地的四个“化”——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生态化协同、人文化跃迁。
(2)两个“轮子”:国内国际双循环
后疫情时代,全球需求持续衰退,中国经济在承受下行压力的同时面临供需两端的双向挤压,也面临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变,因此需要大力发展服务14亿人的内需市场并建立统一的国内大市场,从过度依赖外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向内外双循环共同促进模式。但绝不是要搞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要形成开放畅通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二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即内循环和外循环“双轮驱动”,故称为两个“轮子”。
(3)三个“新”: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
“十四五”时期将处于三个“百年”的三期叠加期,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度调整期、百年未遇之大疫情的持续影响期、百年奋斗之大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贯穿未来创新发展的逻辑主线和中国新价值创造的核心要义。中国经济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政策取向,“十四五”期间将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从供需两端发力畅通经济循环,即牢牢扭住供给侧改革主线与注重需求侧管理统筹兼顾,重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构建内循环为主、外循环赋能与更高水平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2.战略支撑:未来产业“新赛道”的新机遇
企业是创造价值的市场主体,新经济的本质在于新价值创造。“十四五”究竟只是企业面向未来的新节点,还是有望开启的新纪元?从发轫于疫情下的新基建与新消费来看,二者的协同融通,无疑将衍生出若干“新赛道”并带来诸多新变化和新机遇。
(1)新基建、新消费同频共振
作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代表,新基建是促进科技和消费创新的驱动器,新消费则是进一步稳住和夯实经济发展基本盘的压舱石。新基建与新消费基于共同的数字内核和智能机理实现同频共振,加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促进企业流程再造和供应链协同创新,加快产业迭代兴替。
随着“数智化”发展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以新基建与新消费为需求载体,供给侧改革、需求侧管理和制度创新赋能,将进一步打破传统物理边界和要素市场化体制机制约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深度融合、治理能力提升;以新消费和新基建为市场“两翼”,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将不断构筑以新基础设施为运行基础、新生产要素为内在源泉、新市场主体为有生力量、新协作方式为组织形态、新治理体系为长效支撑的新经济生态系统。
当然,“十四五”在给新经济领域带来百万亿级产业互联网大市场的同时,有望形成以改革为新经济拓空间、以新经济为改革添动力的可持续良性互动新格局。
(2)新经济、新动能迭代裂变
“十四五”期间增长最快的,也恰恰会是相对以前“补涨”较多的领域,即这次疫情催化和加速明显的新经济、新动能领域。从中长期来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可更多予以关注。
新技术:包括科技自立战略导向下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上游核心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卡脖子”领域,以及其他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
新需求: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发展数字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提供需求载体,如办公、教育、医疗及公共服务等深度在线化。
新基建:顺应未来产业变革需要,进一步发展以信息网络为主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布局产业链创新链筑牢国之基石,为城市智慧化发展注入新基因、新能量。
新模式:新技术产业化加速大量创新应用和产业形态,扩大新供给,形成新的经济模式,这些创新应用不断催生5G手机、车联网、智慧城市等新产品、新业态。
新场景:数字科技重塑商业,新场景培育新物种,新物种开辟新赛道,新赛道成为主赛道后不断裂变出更多新赛道,千姿百态的新场景、新物种、新赛道共同形成新经济生态系统。
(3)新周期、新价值创变未来
“十四五”内外环境仍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在此,送给企业家三句话,总共24个字:
一是“放大格局,提升使命”。企业需要立足新发展格局来谋求自身发展,企业的底座是商业和人,塔尖则是格局和使命,外部越混沌,内心就需要越笃定。
二是“死磕痛点,创变价值”。善于捕捉用户不断转移的痛点并满足其实际需求与独特体验,持续做商业社会的造物者和创变者。
三是“抱团取暖,众‘智’成城”。单打独斗还能生存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唯有与智者同行、与善者同频、与高人为伍、与贤良共生,携手协同,和衷共济,方可能“避险于未发,制胜于无形”。
3.战略实施:活用“新经济五诀”系统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为市场主体,面对高度不确定的世界环境以及“黑天鹅”“灰犀牛”频出的未来,要做到从容以待,应当掌握科学的企业战略方法论。近年来,笔者经初步总结提出了应对新变局、创造新价值的“新经济五诀”系统论,即“一个基点”双循环战略、“两大抓手”消费和科技、“三破三立”新经济法则、“四维整合”新场景再造、“五新驱动”高能级跃迁。
(1)“一个基点”双循环战略
中国经济正在构建双轮驱动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成为新发展战略的代名词。应当将“双循环”放到整个中国经济发展全局和全周期来理解,而不应将其视为与其他发展动能等量齐观的一种力量。“双循环”有两个维度,其中“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内循环为主、外循环赋能,“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意味着双循环畅通高效。
“十四五”期间,“双循环”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轴,是新旧动能转换接续的一个总机制,由内而外地全方位统筹了新发展格局,主要涵盖了总体改革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产业创新发展、对外开放发展四个方面。
一是引领总体改革发展。重在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坚守中性竞争原则,优化营商环境和政商关系。
二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十四五”期间将从城镇化转向以核心城市群、都市圈带动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加快京津冀一体化、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的三大区域发展,推进成渝经济圈、海南自贸港建设。
三是促进产业创新发展。“双循环”新格局下需进一步铸链强链引链补链,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使之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是推动对外开放发展。促进市场主体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增强活力,通过提升改革牵引力、强化开放支撑力、加大创新驱动力,持续激发市场原动力。
(2)“两大抓手”消费和科技
企业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主要应打好“消费”和“科技”两张牌。中国大规模体量的县域经济、乡村经济,给了消费释放潜能的巨大空间,这也是把消费和内需进行更强延展的信心所在。如何让下沉市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从战略上来讲,需要进一步改革开放,以制造为原点,从制造到科技、投资、服务、金融、消费形成系统性闭环。
消费被认为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在稳定外部需求的同时,最重要的是从国内需求出发,让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畅通。这时候要更加重视人口变量,推动人口红利从数量走向质量,将人口红利转化为人力资本和人才红利。这是基本的转变方向。
与此同时,要做好新型城镇化、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和新技术新产业等新经济的培育。从商业逻辑来说,包括线上线下融合带来的各种消费业态转变,包括供应链的整合创新,以及新服务、新品牌在渠道和营销模式上创新,这些都是新经济的现实形态。
我国的内需市场空间和潜力巨大,但在科技领域的短板也非常明显,既要自主可控又要开放创新,难度不小。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下,充分发挥新基建的引领作用,运用好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驱动和助力产业链向中高端发展。
科技创新的战略导向,是在重点领域尤其是“卡脖子”技术上实现突破。与此同时,通过新技术改造、新管理提升、新品牌赋能,巩固强化优势产业地位。无论是科技还是消费,我们的产品与服务都需要补上质量和品牌的短板。
(3)“三破三立”新经济法则
“三破三立”是笔者多年研究新经济和产业转型概括的观点,也被视为重要的新经济法则。其中,“三破”包括“破介”、“破界”和“破诫”。
一是,重构介质先“破介”:打破传统介质,也就是去中间化,尤其是在我们说的消费互联网时代,比如电商平台,它提供的是一个供需对接的新体系,同时形成新的中间化,其前提是去除了原来传统的中间商,消除了旧介质。
二是,重塑边界先“破界”:破除传统边界,尤其在未来的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的时代,产业组织、资源和物理的边界要持续突破和重整,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去中心化。
三是,重建规则先“破诫”:告别传统观念,冲破思想藩篱,包括传统理论、传统思维、传统规则都需要重塑。对产业、经济、商业、品牌的传统认知,已难以解释新变化、解决新问题,需要重启认知,重构规则。
概括而言,打破传统介质(“破介”)、破除物理边界(“破界”)、冲破思想藩篱(“破诫”),这“三破”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深度融合和治理能力提升的必由之路。
不破不立,破立结合。在推进“三破”的过程中,还要做到“三立”,包括“立志”、“立智”和“立制”,涉及战略、战术、制度三个层面的创新。
一是,战略创新需“立志”:以格局引航,树立始终与国家和时代同频共振的发展愿景。
二是,战术创新需“立智”:以数智助航,构建深度融合现代技术与市场需求的应用场景。
三是,制度创新需“立制”:以法制护航,形成支撑企业长期发展且不断完善的治理体系。
在“三立”即战略、战术、制度三个层面的创新当中,战略创新决定未来格局,战术创新打开市场空间,制度创新方能行稳致远。
(4)“四维整合”新场景再造
在“三破三立”新经济法则之下,还有“四维整合”新场景再造。从企业视角看,核心要点是基于用户需求和体验,以用户价值为中心,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立足点和根本归宿,要运用好公共政策、科学技术、商业模式和新的运营场景。
尽管可能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企业面临的一些需求发生了变化,但是我们也要理解一点,即这些变化只是需求的形态有所改变,或者需求的落点有所转移。比如,过去线下多一些,疫情的原因线上的比重高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成为主流,场景发生了改变,包括在不同品类、不同平台之间频繁转移。
运用四维整合的逻辑,更好地用好政策和技术,以及模式和场景,对用户需求和价值持续挖掘,通过好产品和好服务持续满足用户的刚需。这在挖掘内需潜力和扩大消费方面就能形成一个永不动摇的恒量。
另外,政府也有类似的四维整合的逻辑,它服务的用户是企业,需要调动和运用好各个部门、科研机构、新经济智库和市场的力量。
(5)“五新驱动”高能级跃迁
做到“四维整合”新场景再造,企业需要全面理解重点整合哪些资源、运用哪些要素,这就涉及“五新驱动”。“五新驱动”就是以新基础设施作为运行基础、以新生产要素作为内在源泉、以新市场主体作为有生力量、以新协作方式作为组织形态、以新治理体系作为长效支撑。
一是以新基础设施作为运行基础。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等新经济形态,首先需要大规模布局和落地数字化、智能化的基础设施,比如大湾区建设,没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不可想象的,离不开轨道交通和数字新基建铺设。
二是以新生产要素作为内在源泉。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那么除了数据,人力资本、技术要素,也包括文化创意要素乃至品牌,在未来经济发展中会发挥更大的内生作用。必须重视和激活新的生产要素,不管是知识、数据还是信息、人才、技术、文化甚至品牌,使之融通创新至关重要。
三是以新市场主体作为有生力量。科技和消费要共振发展,离不开上亿市场主体、千千万万的企业,要靠大家一起激发市场活力。这些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把各项政策着眼于服务好企业、发挥市场主体新动能放到很高的位置。
四是以新协作方式作为组织形态。在新经济时代,传统的协作方式已经制约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合伙制、合弄制越来越普及,同时企业之间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大规模协作,甚至包括人机之间的协作,正在一天天走向主流化。
五是以新治理体系作为长效支撑。无论是从企业治理的视角还是从政府治理的视角,现在的任何一家企业、一座城市、一个经济体要长足发展,都离不开市场化、法治化、现代化的治理体系提供支撑和保障。
新基础设施、新生产要素、新市场主体、新协作方式、新治理体系,这“五新驱动”协同发力,成为企业构筑新经济生态系统、实现高能级跃迁的五大动力源泉,也成为我们不断夯实并壮大共同富裕的产业基础和物质根基的横梁立柱。
[1] 习近平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强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N/OL].[2020-07-22].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0-07/22/nw.D110000renmrb_20200722_3-01.htm.
[2] 突破1.5亿户,市场主体蓬勃发展为稳增长稳就业提供坚实支撑[OL].[2021-11-05].http://www.gov.cn/xinwen/2021-11/05/content_56492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