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费
世界上其中一座最大的“建筑物”就在纽约附近的海岸。它长达1500英里,北起缅因州,南抵佛罗里达,几乎纵贯整个美国东海岸。它的高度是海拔505英尺,总体积为埃及大金字塔的25倍。它的重量有1亿吨,相当于我们中国的万里长城。当它终于在2001年7月4日美国国庆“落成”的时候,时任纽约市长的朱里亚尼很愉快地宣布这将是一块充满小鸟和动物,平静而且具有田野风味的胜地,一家大小可以在此散步野餐,玩玩滑板和水上活动,它是可以媲美中央公园的纽约骄傲。它就是“弗莱希坑”(Fresh Kills)了,一座垃圾堆填区。
垃圾是人的镜子,这是每一个熟读香港娱乐新闻的人都知道的事。当年曾有狗仔队搜索张国荣家门口的垃圾袋,为的是了解艺人的内心世界。尼克松正要和毛泽东会面,预备与中国恢复外交的时候,也曾有记者跑去翻国务卿基辛格的垃圾桶,发现他平均每晚干掉一瓶威士忌,证明他面对了多么大的压力。
我们过的是什么生活,我们是什么人,不用看我们买了什么,而要看我们丢了什么。该丢还是不该丢?这是人类自古以来都要面对的选择。所以近二十年来考古学里出现了一门新学问,叫做“垃圾考古学”。他们不再把注意力集中在金字塔,他们挖掘埃及人的垃圾堆。文明走到哪里,垃圾就堆到哪里,它是文明的下水道,说出了人类想要抛弃想要掩盖的阴暗秘密。
无须惊讶,和食物有关的东西绝对是垃圾中的重点。在“弗莱希坑”这座现代世界最庞大的垃圾掩埋场里头,考古学家甚至可以及时发掘出还没有完全挥发掉的“馊水”残余物。这些“馊水”很有趣,总是沉在垃圾袋的底端,混合了喝剩的果汁、咖啡渣、水果与烟蒂,最多的是面包等淀粉质主食。这一点说明了富裕的美国人多么不拿饥饿当回事,对所有人来讲是主要食粮的东西,于他们是可以随手扔掉的废物。这是“垃圾考古学”的发现之一,供应越充裕的东西越是可弃。
但是“垃圾考古学”还有另一个看起来很矛盾的情况,那就是“供应越短缺的食物越常被浪费”。例如1973年的春天,美国盛传牛肉短缺的消息,但学者却发现在这段牛肉不足的时期,被丢掉的牛肉竟然是正常时期的三倍!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当牛肉供应有限的消息传出之后,大家会慌张地四处收购牛肉,不只更加造成了短缺的现象,还使得很多家庭突然多出了他们根本消耗不了的牛肉。那些肉不是放到不能吃的地步,就是来自他们不懂得如何处理如何烹调的部位。所以学者才会在当时的垃圾层中找到许多动都没动过的完整肉块。
学者由此总结出“饮食重复性越高,你所丢弃的食物就越少”这条“食物垃圾第一定律”。意思是你不会扔掉天天都吃的东西,例如方包和米饭,顶多只会丢下一些碎屑。不过吃它们的人实在太多,所以即使是饭余残渣,加起来的量也够惊人。相反的,越是稀有越是平常不吃的食物,比方说派对或节庆时的特别小点心,因为一时吃不完给遗忘在冰箱深处,最后就会成为垃圾了。
如果有学者研究香港人在2月份生产出来的垃圾,他们会找到什么呢?首先他们可能也会看见大量的猪肉和蔬菜,因为今年2月全国食物供应紧张,一定也有很多人买下了自己根本吃不了的肉和菜(当然这会使得很多财力有限的家庭过不起像样的年,因为食物价格被抢高了)。然后他们还会发现每年2、3月份都将定期出现的东西:年糕、瓜子、柑橘、瑞士糖以及金色包装的巧克力。因为这都不是日用的粮食,一过那几天,就不会有人再想碰了。这个现象又说明了什么呢?它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界定节庆的意义;所谓节庆,就是买一大堆吃不完或许干脆不吃的食物。说得再白一点,过年就是浪费。
2008.2.15